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31288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

会宁四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中期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杜诗歌创作与从政关系之初论

①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好几个时期。

两人生活经历受此左右,成为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

考察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②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

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

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

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

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

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

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③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

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

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

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

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

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④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

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

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产者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

甚至连诗歌创作,在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成多余。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

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辞,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

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

总之,如李杜之所作,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万物、包含古今的程度,它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

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传统中情、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缘情”说。

B.缘情很大程度上是对言志的补充,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C.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

D.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引领全文。

首先概括李白杜甫一生的从政特点,点明两人生活经历受政治影响,从而交代本文的写作意图。

B.②段从中国诗歌的传统谈起,强调政治生活关联着诗歌气象风貌的呈现以及诗人精神气魄、高度责任感的形成。

C.③段先指出伟大的创作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接着以李杜为例,阐释了政治的强大摄动力对诗人创作的积极作用。

D.④段将诗人和社会横向对比,指出封闭的环境会限制诗人的才思,肯定了李杜与官员的交游,自然地收结全文。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必须对政治有一种向心力,适度介入政治、体验政治,自觉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

B.诗人都不可能使其情志恒定在一种状态下,但却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执着地面对现实。

C.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于山林田园,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

D.李白杜甫在离开朝廷后,都与各方面的官员保持联系,其用意就在于依靠官府信息,酝酿和创作伟大而丰富的作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些桥

冯文超

①昆仑险,唐古拉高,在两山之间的铁路线上,火车轰隆隆地驶过几百座铁路桥。

那些桥最长的达十几公里,绵延望不到边。

列车驶过的铿锵声仿佛是桥在歌唱。

那不是小夜曲,也不是咏叹调,而是英雄交响曲。

那种铿锵声调,无论是彻骨严寒的风雪天气,还是紫外线强烈的炎夏,只要有列车通过时,你都会听到。

应该说,列车通过时,是桥最激动的时刻,自然也是它体现自身价值的时刻。

 

②桥是沟通的纽带,逢山修路,遇水架桥。

纵观天路上的这些桥,没有仪态万方的造型,没有浓艳色彩,当然也有拉萨河大桥那哈达般洁白优美造型的,但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混凝土结构桥。

远远望去,呈现的是水泥、钢铁、石子,是一种力的展示。

望着它,如望男子汉雄健的脊梁,敬畏感油然而生。

 

③桥常常是和水连在一起的,可是青藏铁路上的桥不光是跨水而过,无水也有桥。

这里以桥代路,其原因是火车过冻土地带要架桥,给野生动物设置通道也要架桥,让它们从桥洞通过。

 

④有水的桥自然都一样,说说没水的桥。

天路上给野生动物铺设通道的桥,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水河大桥,长度为十几公里,桥墩有一千多个,是青藏铁路上最长的桥,远望如一架天梯直抵远处洁白的雪山。

它的桥孔就是野生动物的通道,让那些没翅膀的生命从中滑翔。

  

⑤桥隧车间主任靳东发告诉我,每年草滩上野花点点竞妖娆时,通道便开始热身了。

灰褐色、土黄色的藏羚羊开始迁徙,去卓乃湖交配繁衍,一批接一批,而最大的一批,竟有几千只,浩浩荡荡地通过通道。

头羊走在前边,两只长犄角像仪仗队的指挥杖,如将军带领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去远征。

它们快速过桥洞时,像士兵奔赴战场,闪电一般快,颇为震撼。

这时,正在干活的桥隧工们会立即放下工具,也快速钻进隐蔽处,屏声敛息,不打扰这些可爱的西部的精灵。

一次,一只小藏羚羊见桥头铁路防护网里长着青草,就去吃,头卡在网格里不能动。

工人们把它救出来,用牛奶喂养,然后放生。

从此以后,防护网换成密度更高的网格,再没有藏羚羊被卡住。

这座清水河大桥上走火车,下走野生动物。

好天气时,从昆仑山飘来的白云如长长的哈达舒展着、缭绕着,而远处唐古拉雪山送来清凉的风,宽阔的草滩虫吟鸟唱,悠闲的野生动物欢乐蹦跳,桥也叩动多孔清风,与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谈。

 

⑥一对自驾的旅行者在桥边沿路上丢了一个包裹,里边有现金、衣服,想着肯定是找不到了,略感绝望地问了一下桥隧工,结果完整地找到了包裹,里面的东西丝毫不差。

感激的旅游者望着那一张泛着高原红的脸,心里发热,将新款的冲锋衣送给小伙子。

小伙子喜欢极了,拿出自己一件工作服,上边有橙黄防护色彩和一个鲜红的铁路路徽,回赠给旅游者,俩人高兴地穿着互换的衣服合了一个影。

旅游者说,穿上这件衣服,握着他的手,好像心灵上搭了一座桥!

 

⑦这些桥架在山水之间,冻土之上,起着连接沟通的作用。

高寒缺氧、烈日暴晒,狂风飞沙,不管山险水恶,或是荒漠旷野,它都恪守着职责,对于“担当”这个词受之无愧。

⑧桥是有灵气的,有血肉的,有人情的。

人们对桥是感恩的!

⑨行驶过青藏铁路的人,会记住雪山、草原、湖泊,也会记住这些铁路桥吧?

 

(摘自2016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自然段总领全篇,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桥的位置,同时运用比喻手法突出铁路桥的价值,也为全文奠定了雄壮的基调。

B.文章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大多数青藏铁路桥没有优美的姿态、艳丽的色彩,有的只是质朴和雄健,这也为后文写桥隧工人做了铺垫。

C.文章第五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出藏羚羊穿过青藏铁路桥洞时的震撼场面,笔墨饱满,读来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

D.文章最后一段以揣测的语气作结,婉转地赞美了这些桥以及设计、建造、养护这些桥的劳动者们,同时,在结构上呼应开头,也照应了题目。

5.文中第五自然段划线的一处写景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本文中的“桥”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光明)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

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

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

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

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

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

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

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

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

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

“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

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

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

“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

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

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

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

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

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

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

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

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

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

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A.材料一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E.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9.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

美容仪,身长六尺。

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学。

用稹荫,试将作监主簿,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

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弃物道上,人无敢取。

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师旦使人觇贼,还报曰:

“诸州守皆弃城走矣!

”师旦叱曰:

“汝亦欲吾走矣。

”乃大索,得谍者三人,斩以徇。

而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

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

“明日贼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

”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

召贵食,贵不能食,师旦独饱如平时;至夜,贵卧不安席,师旦即卧内大鼾。

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

“战死与戮死何如?

”众皆曰:

“愿为国家死。

”至城破无一人逃者。

矢尽,与贵俱还,据堂而坐。

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师旦大骂曰:

“饿獠,朝廷负若何事,乃敢反邪!

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

”智高怒,并贵害之。

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师旦遇害时,年四十二。

柩过江山,江山之人迎师旦丧,哭祭于路,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

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

(节选自《宋史•忠义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B.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C.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D.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子,指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称为从子。

这里指的赵师旦是赵稹的侄儿。

B.荫,是恩荫之意。

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这里指赵师旦因赵稹的恩荫而得以任官。

C.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

因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

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D.赠,本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

后来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也叫赠,文中就是此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师旦年少之时,尤其钻研刑名方面的学问,并因叔父赵稹的恩荫,试任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为宁海军节度推官。

B.等到邕州被侬智高率兵攻破,城中守兵没有一个人逃走。

守兵弹尽箭竭,赵师旦与监押马贵一起回到府衙,据厅堂而坐。

C.敌贼已经逼近邕州城下,赵师旦仅仅有士兵三百人,打开城门迎战敌贼,歼灭敌贼几十个人。

D.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住,责骂贼敌不已,最终不屈而死,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

(2)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

“战死与戮死何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泉壑带茅茨①,云霞生薜帷②。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注】①茅茨:

茅屋。

②薜帷bì:

薜荔墙帷。

14.下列对诗歌的鉴赏,恰当的两项是(  )(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A.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了谷口书斋的清幽雅致,这一特点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来实现的。

B.首句中的“带”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描绘了山泉萦绕着小屋、云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的景象,起笔不凡,境界雄浑。

C.颔联先突出了竹林山色让人心生同情,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色彩感。

D.颈联中“闲”和“迟”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白鹭的悠闲和山花的迟落,突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写鸟、花表现了书斋的清新宜居。

E.诗歌将山、水、竹、鹭、花人格化,写得极富感情。

全诗均为写景,句法工整,静中有动,幽而不寂,体现出新奇清淡的诗风。

15.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内容见答题卡)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5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

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在发昏之列呢?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法国尼斯的恐袭事件备受关注,事件发生几小时后,各个网络媒体关于这一事件报道的新闻的点击量都超过了6万次以上。

B.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2016年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4元/平方米,环比在经历连续8个月下跌后,本月微涨0.21%。

C.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球队成绩不佳,俱乐部经过与亚森友好协商达成一致,从2016年7月15日起,亚森不再担任石家庄永昌主教练一职。

D.近日,工信部发出通知,移动终端经营商要本着“谁拥有谁管理”的原则,对微视频、微记录、微电影等视听节目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

19.一位老年妇人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  )(3分)

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

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②挽岳母③挽母  B.①挽岳母②挽母 ③挽伯母

C.①挽母 ②挽伯母③挽岳母  D.①挽伯母②挽母 ③挽岳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据相关医学报道,①______,其子女有70%的可能出现过敏体质;如果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如果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

研究还表明,遗传性过敏反应通常不只在一个器官上发生,而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病。

因而,不同的年龄,②______,比如新生儿、婴儿期会出现湿疹、哮喘性气管炎,或因牛奶过敏而出现反复腹泻;3岁后又会出现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学前后会出现过敏性紫癜。

但是,家族中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并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症状或同样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数量过敏源时,③______,或者终生也不会有过敏性疾病。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有的人静静旁观;有的人质疑批评……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会宁四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中期考试

语文试卷答题卡

选择题(第8、14题5分,其它小题均3分,共43分)

1

2

3

4

7

8

10

11

12

14

17

18

19

(2)文学类文本阅读

5、(5分)

6、(6分)

(3)实用类文本阅读

9、(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2)

(2)古代诗歌阅读

15.(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木欣欣以向荣,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