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31423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docx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

听报告的心得体会

  上周五有幸到开发区实验中学聆听了几位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做的教学报告,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而课改的目的也在于此。

  其次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大胆进行改革,敢于冲破旧的条条框框,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实验,学习有关课改的文件和资料,聆听专家讲座,并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做好各种业务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做到教学方向明,路子对。

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进行实践,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几位老师谈到了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值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实践。

  再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认为:

“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

”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

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

在孩子心中,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

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助,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

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第四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总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

教学经验

  表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不断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几位老师在他们的报告中都不约而同的谈到了集体的力量。

这对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多么重要的条件啊。

做一名人民教师要多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作为职业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

20xx年10月10日上午9点

  地点:

行政楼学术报告厅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经福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三、学术报告题目

  《核武器研究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在报告会中,经院士首先就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历程及核武器研制中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技术为大家进行了简单介绍。

随后,经院士结合自身从事核武器的经历从“有关高温高压凝聚态物理化学及力学问题”、“氢弹相关原理”、“大型科学研究和技术设备”、“核试验”、“大科学工程”及“核武器技术的和平利用”几个方面对大家做了精彩讲述。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

其研制、制造、装配过程大致如下:

从设想阶段开始;经过关键技术课题和部件的预先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形成包括重量、尺寸、形式、威力、核材料、核试验要求、研制工期、经费等内容的几种设计方案;再经过论证比较和评价,选定设计方案,确定战术技术指标;然后进行型号研究设计、各种模拟试验;工艺试验与试制,通过核试验检验设计的合理性,最后达到设计定型、工艺定型与批准生产。

进行这些工作,要有专门的科技队伍,并配备必要的试验场所,包括核试验场。

武器交付部队后,研制和生产部门还要提供维护、修理、更换部件等服务工作,按反馈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改进,并负责其退役处理或更新。

  经福谦院士对核武器发展趋势做了简单介绍,由于核武器投射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自60年代以来,核武器的发展,首先是核战斗部的重量、尺寸大幅度减小但仍保持一定的威力,也就是比威力有了显著提高。

其次,核战斗部及其引爆控制安全保险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适应各种使用与作战环境的能力,也有所改进和提高。

核武器的另一发展动向,是通过设计调整其性能,按照不同的需要,增强或削弱其中的某些杀伤破坏因素。

  最后经福谦院士对核武器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

整个过程中,经院士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为我们揭去了核武器的神秘面纱,使我们对核武器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报告最后,经院士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一回答。

  五、本人体会

  经院士的报告给了我深刻的启发,对核武器的发展历史及趋势、研制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大科学工程”也建立了相应的概念。

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应该广泛积累其他领域的知识,尤其要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

  经院士近三个小时的报告,深入浅出,使老师和同学们对核武器研制过程中需要的知识、要求、设备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增强了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

  负责人:

  年月日

  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

  第2次

  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

20xx年11月5日晚上19:

00

  地点:

东6A座315学术报告厅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肖宇锋,博士,西南科技大学

  三、学术报告题目

  《通信网可靠性分析》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肖宇锋博士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报告:

  关于通信网可靠性的研究进展

  通信网可靠性的研究成果归纳为四类

  1)网络的抗毁性—可靠性的确定测度;

  2)网络的生存性—基于网络连通性的可靠性测度;

  3)网络的有效性—基于网络业务性能的可靠性测度;

  4)网络部件工作在多模式状态的可靠性测度。

  肖宇锋博士认为通信网可靠性比较恰当的定义是:

在人为或自然的破坏作用下,通信网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的生存能力。

  肖宇锋博士指出在这里重要的是如何理解通信网的生存,应根据通信网的业务要求选择网络的生存判据,常用的判据有:

  1)网络中给定的节点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路径;

  2)网络中一个指定的节点能与一组节点相互通信;

  3)网络中可以相互通信的节点数大于某一阈值;

  3)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传输时延小于某一阈值;

  4)网络的吞吐量超过某一阈值。

  通信网可靠性指标研究

  肖宇锋博士指出通信网可靠性指标主要分为:

网络的抗毁性、生存性、有效性和完成性。

  1)网络的抗毁性

  网络的抗毁性描述了通信网在人为破坏作用下的网络可靠性,它假定“破坏者具有关于网结构的全部资料,并采用一种确定的破坏策略”。

  2)网络的生存性

  生存性给出了网络在随机性破坏作用下的可靠性,反映了随机性破坏和网络拓扑结构对通信网可靠性的影响。

  3)网络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一种基于业务性能的可靠性测度,它指出了通信网在网络部件失效的条件下满足业务性能要求的程度。

  4)网络的完成性

  完成性系统在任务开始时可用性一定的情况下,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的任一随机时刻,系统正常运行或降级完成服务要求的能力。

  五、本人体会

  当今社会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利用网络,但是对时常发生的问题却很少知道其原因,如网络交通为何时好时坏、网络为何时常不稳定等等。

通过肖宇锋博士的报告,使我对通信网可靠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通信网可靠性指标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焦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通信网可靠性研究是一项有现实工程意义的重要课题,是目前通信网技术发展和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确定通信网的可靠性指标时,应考虑通信网的类型、使用需求以及相似系统的可靠性水平、费用、进度等因素。

如何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定实用的网络可靠性指标,并建立通信网可靠性评价模型,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

  负责人:

  年月日

  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

  第3次

  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

  20xx年12月24日,行政楼学术报告厅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徐志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三、学术报告题目

  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结构健康监测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徐院士从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等的起源讲起,全面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高端领域,尤其是在军事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物联网的定义及应用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InternetofThings”,简称:

IOT。

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实现物联网的五大核心技术为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微机电系统。

  物联网发展简介

  关于“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物联网”就已经提出,称为“传感网”。

1999年,中国开始传感网研究,20xx年,美国将物联网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

同年,我国将“物联网”并入信息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强调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

同时,有专家预测,“物联网”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浪潮

  物联网与结构健康监测

  在桥梁结构的检测、检测技术方面,以往的思路一直是将桥梁结构与检测、监测系统分开考虑的,而在物联网时代,可以将各种传感器通过互联网与桥梁结构融合为一个整体系统,定期或定时滴采集桥梁运行的各种数据,通过数据融合、分析与评价,与桥梁的安全运营、日常维护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徐院士独到的见解、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浅出的讲解,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鼓励同学们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勤奋钻研的精神,这样有利于培育出创新成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每次聆听专家报告,都收获颇丰,这次外出学习,有幸聆听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的《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报告;全国模范教师、海南省特级教师龚雄飞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课堂重建和创新评价》;四川特级教师、四川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肖成全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与骨干教师的经验成长》。

这三位专家的讲话,都各有特色,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下面就几点与我们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再结合我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再看课堂分类及问题设计

  许多专家对于课堂教学进行了五花八门的分类,通过多年的教学思考,我还是非常赞同把课堂分为记忆型课堂和思考型课堂,这一分类不是指知识等其他方面的分类,而是指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理念。

下面请看《美丽的丹顶鹤》案例:

  教学方式一教师解释:

“丹”是指红色,这个很重要,考试经常考,请你们记住它。

教学方式二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丹顶鹤是怎么得名的2、那么你推测“丹”是什么颜色?

  第一种就是典型的记忆型课堂的片段,也就是只强调知识的记忆,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这样学到的知识既僵硬,又容易忘记。

这种记忆型课堂教学模式可归纳为:

  目标讲授接受训练达标

  第二种就是通过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记住,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提高了记忆的效果。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可归纳为:

  目标问题思维阻滞启发流畅达标

  这种教学理念主要是引导学生思维,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这种授课方式的关键:

  设计好问题。

这些问题要能激活课堂,即把记忆型课堂改为思考型课堂。

问题一定要具有挑战性,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题目。

通过听课,也时有这样的课堂出现,问题无思考价值,太简单,导致课堂的热闹化、形式化、浮躁化。

面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最初曾出现这样的许多场面,当时的我并没有能及时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处于彷徨阶段,而现在我似乎豁然开朗了,原因是设计问题没有思考难度,导致以上现象的发生。

专家曾说过:

“不经思考的问题是弱智问题,提这样问题的教师是弱智教师。

”这些现象违背了高效课堂教学所呈现的一些辩证关系,例如:

动与静的关系、对与错的关系、畅与通的关系等等。

  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工程,设计问题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

那设计问题应注意哪些呢?

  问题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板书,关注学生学情基础。

设计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宽度案例:

老师在教“被”子的被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天下面有房子,房子里面有床,床上有什么?

结果学生说的五花八门,老师很着急,就指着一个学生说:

你们床上没被子吗?

学生回答:

我家床上没有被子,被子被我妈昨天晚上踢到床下面去了。

全班哄堂大笑。

问题的角度案例:

在学《乡愁》时,为了引出题目,老师绞尽脑汁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一个人在外,非常想家,那叫什么?

学生回答不是《乡愁》;又接着提问晚上又看到空中的月亮,那叫什么?

学生回答的还不是《乡愁》;又提问..........总之学生就是不说《乡愁》。

问题的情景度问题的综合度问题的难度等等。

相信,只有精彩的预设,才有多彩的生成。

这也解决了有的教师认为现在不用备课了,只要上课跟随学生的思维走就可以了。

  二、再看课堂评价

  只听不评,是对听课最大的浪费。

评价课堂的标准,这是这几年来备受广大教师关注的问

  题,专家也众说纷纭。

首先评课的理论实质是一种教学评论,评课的要还是把握课堂教学背后的东西,评课的前提是有教学的立场观点。

  首先解决两大问题:

  1.听课听什么?

听课的关注点:

关注问题;关注学生的回应;关注启发

  2.评课的两大关注点:

评价教学问题设计;评价教学启发策略。

  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可现在的课堂教学却时常在违反这些古人就明白的教学经验。

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代替学生回答问题,总是越俎代庖。

有时的启发是些假启发,都是自问自答。

  三、再看小组合作

  下面先请大家看一下专家经过大量的调查得出的一组数据:

  教学方式---------记住率

  教师讲授---------5%

  学生阅读---------10%

  视听并用---------20%

  教师演示---------30%

  学生讨论---------50%

  学生实践--------80%

  学生教别人------95%

  而现实中我们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却与上面相反:

  教学方式---------利用率

  教师讲授--------95%

  学生阅读---------80%

  视听并用---------50%

  教师演示---------30%

  学生讨论---------20%

  学生实践--------10%

  学生教别人------5%

  下面再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农民养了三个儿子,结果三个儿子都考上了博士,其中一个儿子在美国留学。

这一奇事引起了新闻记者的关注,几次采访却扫兴而归,父亲只是说没有什么方法,我就只知道种地挣钱,供应儿子上学。

记者非常不甘心,坚持与他父亲相处了一段时间,在一次与他父亲的闲谈中得知这样一条信息:

“儿子来家做作业,我就觉得很烦,因为我这人特别怕寂寞,总爱听别人讲话。

有一次,儿子在认真做作业,我说过来跟我说回话,儿子却说我在做作业呢。

那你做完后跟我说话,儿子说:

说什么呀?

我就跟你说说我今天学的什么吧。

从那以后,大儿子天天如此,以后二儿子又如此,三儿子也如此,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我不管听懂听不懂,我都听,在我们家也成了家规,就这样。

”记者如获至宝,高兴而归。

  读了上面的文字后,我想你一定思考很多。

当今轰轰烈烈的搞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小组合作教学,为什么在课堂上这样难以落实呢?

有时出去学习,课堂上的假合作,假讨论,比比皆是,参观的一走,课堂马上恢复平静。

大家都知道合作很重要,合作大于竞争,就连孔子也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可能很多,我觉得与领导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就拿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来说吧,那是真正落实了课堂教学的合作,效果有目共睹,那是校长的坚守在起作用。

这次我又有幸听了杜郎口校长崔其升的精彩报告,他仍然强调他

  们的课堂坚守的十六字方针:

各个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他的做法应验了专家的结论:

没有最好,适合就好;简单的招式能坚持下去,就是绝招。

其次,与领导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开始可能大家人云亦云,心中都没有定数,有时甚至迷失方向,这时急需领导的指导,否则可能乱得一塌糊涂,不了了之。

再者与任课教师的课改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需要让教师多参加培训,多接受新课改理念,积极的去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并且在自己的教学中多尝试、多思考,为领导不断的提供课改的第一信息。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具备了领导重视、及时指导、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三个条件,因此这项改革有条不紊的在我校开展了5年,并遍地开花结果,成绩如下:

  自课改以来,我校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1、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科所重点实验基地等9项省级命名表彰,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教改名校,已跻身于中央教科所“百家挂牌实验学校”的行列;

  2、初中教育教学成绩连续5年居全县前列,到我校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3、在县视导中优秀率明显提高,居全县首位;

  4、在全县开展的教学现场会议上,受到县领导的高度赞誉;

  5、20xx年9月在现代教育导报中,记者于金秋、王丽娜对我校实施“以学教案为载体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作了专题报道;

  6、20xx年5月,孙秀玲老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心理健康会议上作了特色教学经验介绍,得到了教育专家的好评。

  7、20xx年被列入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并设立了十几个小课题的研究;

  8、自20xx年以来,有胡淄博、王冰、安朝阳等17位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奖励,占教师总数的31%,市级优质课10节,占教师数的18%,县名师、骨干8人,占教师数的15%。

  9、20xx年创办了该项课题的第五期、第六期乐安科研。

  学校为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以学教案为载体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学校,实现一个良性循环,就是在这种循环中,学校将他们所倡导的办学理念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并由课改起步,将品牌打造之路越走越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