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331522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技术措施.pptx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危险化学品经营生产安全技术措施,目录一、防火、防爆二、压力容器三、电气安全四、防静电五、防雷,一、防火、防爆安全,

(一)燃烧爆炸基础知识,燃烧1燃烧是一种同时有热和光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其特点是燃烧反应激烈,放出热量多,放出的热量足以把燃烧所产物加热到发光的程度,并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它的特征是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

2燃烧的条件(燃烧三要素)可燃物:

一般说来,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氧化剂:

凡是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氧气是一种最常见的氧化剂。

点火源:

点火源是指具有一定能量,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

(1)具备一定数量的可燃物。

(2)有足够数量的氧化剂。

(3)点火源要达到一定的能量。

3燃烧的分类:

按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自燃和点燃3类。

闪燃:

闪燃是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当可燃性液体温度高于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点燃的危险。

自燃:

这里指的是广义的自燃,包括本身自燃和受热自燃(加热自然),本身自燃:

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影响时,由于物质内部所产生的物理(辐射、吸附等)、化学(分解、化合等)及生物化学(细菌腐败、发酵等)过程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某些条件下会积聚起来,导致升温,又进一步加快上述过程的进行速度,于是可燃物温度越来越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发生燃烧,这叫本身自燃。

受热自燃(加热自燃):

由外来热源将可燃物加热,使其整体温度达到自燃温度,未与明火接触就发生燃烧,这叫受热自燃。

常见的自燃现象有:

煤的自燃。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

点燃:

点燃亦称强制着火。

即可燃物质与明火直接接触引起燃烧,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物质能被点燃的最低温度叫燃点。

爆炸基础知识1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并态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2爆炸以有下特征:

爆炸过程在很短的时间释放大量的能量。

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形成冲击波,以每秒数千米的速度传播,破坏力大。

基本上不受外界压力和初始温度等条件影响。

3爆炸的分类按物质发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三类。

物理爆炸。

指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压力等因素)引起的爆炸。

最常见者如蒸气锅炉和高压气瓶的爆炸等。

化学爆炸。

是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变化,形成其他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能量的现象。

核爆炸。

系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来而形成的爆炸现象。

按爆炸传播速度,爆炸可分为轻爆、爆炸和爆轰。

轻爆。

通常指传播速度为每秒数十厘米至数米的过程。

爆炸。

指传播速度为每秒10米至数百米的过程。

爆轰。

指传播速度为每秒1000米至7000米的过程。

爆炸还可按引进爆炸反应的相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等三种。

4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与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

爆炸极限是一般用可燃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粉尘一般用单位体积中可燃物含量(g/m3)或(mg/L)来表示。

浓度高于爆炸上限、低于爆炸下限不会引起爆炸。

氢气爆炸极限为4%-75%,汽油爆炸极限1.4-7.6%,。

甲苯的爆炸极限为1.2%-7.0%,汽油为1.4%-7.6%,甲醇为5.5%-36%,粉尘一般只有爆炸下限铝银粉爆炸下限37-50mg/m3、铝银合金粉爆炸下限44-59mg/m3,,5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初始温度初始压力点火源氧含量惰性气体含量及杂质容器的尺寸及材质,

(二)防火防爆基本原理及安全措施,1基本原理防火防爆基本原理:

燃烧爆炸三要素是可燃物、氧化剂、着火源。

防火防爆的原理就是要避免或消除可燃物、氧化剂和着火能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2基本措施消除或者控制点火源:

(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避免使用铁质工具,搬运物体时不抛摔、拖动;轴承及时添油;

(2)防止高温表面引起着火。

高温设备上有隔热保温措施;经常清除高温表面上污垢和物料(导热油管路);(3)防止电气火灾爆炸事故。

使用防爆电器,不架设临时线路。

(4)消除静电火花。

设备接地。

穿不产生静电棉质工作服。

(5)预防雷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6)防止明火。

划定禁火区,禁带火种,严格动火作业管理。

(7)避免发热自燃。

油抹布堆积可自燃,铝粉、铝镁粉遇水放热自燃。

阻止火焰及爆炸波扩散

(1)阻火装置:

阻火装置又称为火焰隔断装置,包括安全液(水)封、水封井、阻火器及单向阀、火星熄灭器等,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燃爆物料窜入系统、设备、窗口及管道内,或者阻止火焰在系统、设备、容器及管道之间蔓延。

(2)泄压装置:

防爆泄压装置包括安全阀、防爆片、防爆门和放空管等。

生产系统内一旦发生爆炸或压力骤增时,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将超高压力释放出去,以减少巨大压力对设备、系统的破坏或者减少事故损失(雾化车间顶部、侧面设置泄压口、泄压面)。

(3)指示装置:

有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监测报警器,防止形成燃烧爆炸介质

(1)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可燃物。

屋架使用不燃材料,涂防火涂料。

(2)生产设备及系统尽量密闭化。

防止冒跑、滴、漏或空气进入负压设备中,使达不到爆炸极限(3)采取通风除尘措施,通风换气达到标准,通风口、排风口设置要得当。

(4)清洗置换。

在维修前或维修后开车前必须对设备用惰性气体或水蒸汽或水等进行清洗置,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惰性气体保护。

铝镁合金粉球磨机充氮气保护。

(6)特殊物质采用隔绝空气储存,如黄磷浸入水中,钠存于煤油中。

(7)性质相忌的物质隔离储存:

铝银粉、铝镁合金粉不与酸类或强氧化剂混存。

(三)动火作业管理,1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等使用明火,产生火花或产生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属于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

2用火分级管理一级动火:

在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和罐区等具有特殊危险重要部位的动火作业。

二级动火:

在易燃易爆区域(甲类、乙类火灾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

三级动火:

一级和二级动火以外其他临时动火作业。

固定动火区:

生产单位可在没有危险的区域,划出固定用火区,并严格管理。

凡可拆卸并有条件移到用火区焊补的物件,必须在固定动火区焊补,尽可能减少在禁火区用火次数。

固定动火区距易燃易爆场所设备不少于30米。

3动火审批:

无论哪级动火都要经过申报、审批。

申报负责人和动火负责人经过对动火现场的检查,制定防火措施,填写动火作业证,才能申报;企业审批负责人也要经过对动火现场认真检查,制定可靠的防火措施,才能审批。

一级动火证:

有效期一天二级动火证:

有效期一天:

三级动火证:

有效期六天,4动火安全措施做到“四不动火”,即没有批准的动火作业证不动火,防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动火部位、时间与动火证不符不动火。

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加好盲板,必要时应拆除一段连接管道,并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入孔,通风换气,并经分析合格后,才可动火。

用火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签发动火证。

一张动火证只限一处有效。

五级以上大风,停止室外动火作业。

隔离:

将动火区与其他区域临时隔开,防止火星飞溅。

拆迁:

凡能拆迁到固定动火区或其他安全地方进行的动火作业,不应在生产、储存场所进行,尽量减少动火区动火作业。

移出可燃物:

将动火作业周围的一切可燃物转移到安全场所。

动火分析:

动火前30分钟内或在动火中间停止作业时间超过30分钟,应进行动火分析。

灭火措施:

动火现场准备足够灭火器具,危险性大重要地段动火作业,消防车、消防人员应到现场。

清理作业现场:

动火结束后,动火作业人员,现场监护人员要检查、消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例:

上海市浦三路油气加油站液化气储罐“1124”爆炸事故上海市浦三路油气加注站2007年10月12日,暂停营业进行检修,11月24日7时40分,焊工违章进行液化石油气管道防静电装置焊接作业,导致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名作业人员死亡,30多名居民和行人受伤。

(四)灭火基础知识,1灭火方法灭火方法主要包括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和化学抑制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即防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使燃烧因得不到足够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

运用窒息法灭火时,可考虑选择以下措施:

(1)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沙土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墙头孔洞;

(2)用水蒸气、惰性气体通入燃烧区域(内3;)利用建筑物上原来的门、窗以及生贮产运、设备上的盖、阀门等,封闭燃烧区;(4)在万不得已且条件许可的条件下,采用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灭火。

采用窒息灭火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此法适用于燃烧部位空间较小,容易堵塞封闭的房间、生产及贮运设备内发生的火灾,而且燃烧区域内应没有氧化剂存在。

(2)在采用水淹方法灭火时,必须考虑到水与可燃物质接触是否会产生不良后果,如有则不能采用。

(3)采用此法时,必须在确认火已熄灭方后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

严防因过早打开封闭的房间或设备,导致“死灰复燃”。

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的灭火方法。

也可将灭火剂喷洒在火场附近未燃的易燃物上起冷即作用,防止其受辐射热作用而起火。

冷却灭火法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物质与附近未燃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因缺少燃物而停止隔离灭火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隔离灭火常用的具体措施有:

(1)将可燃、易燃、易爆物质和氧化剂从燃烧区移出至安全地点;

(2)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3)用泡沫覆盖已燃烧的易燃液体表面,把燃烧区与液面隔开,阻止可燃蒸气进入燃烧区;(4)拆除与燃烧物相连的易燃、可燃建筑物;(5)用水流封闭或用爆炸等方法封闭井口,扑救油气井喷火灾。

(6)采用泥土、黄沙筑堤等方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

化学抑制灭火法:

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起到抑制反应的作用。

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及替代品。

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达不到灭火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窒息、冷却、隔离灭火法,在灭火过程中,灭火剂不参与燃烧反应,因而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而化学抑制灭火法则属于化学灭火方法。

2灭火基本原则,先控制、后消灭。

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采取控制火势继续蔓延扩大的措施,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火灾。

灭火时,应根据火灾情况和本身力量灵活运用这一原则,对于能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时机,迅速扑灭。

如果火势较大,灭火力量相对薄弱,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扑灭时,就应把主要力量放在控制火势发展或防止爆炸、泄漏等危险情况发生上,为防止事故扩大,彻底消灭火灾创造条件。

“先控制,后消灭”在灭火过程中是紧密相连的,不能截然分开。

只有首先控制住火势,才能迅速将火灾扑灭。

控制火势要根据火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救人重于救灾。

是指火场如果有人受到火灾威胁,灭火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运用这一原则,要根据火势情况和人员受火灾威胁的程度而决定。

在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同时进行,但绝不能因此灭火而贻误救人时机。

人未救出前,灭火往往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或减弱火势对人的威胁程度,从而更好地救人脱险,为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汇丰仓储第2栋仓库起火燃烧,当时有20人正在仓库内抢搬货物。

先重点,后一般。

是针对整个火场情况而言的,要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火场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

(1)人和物比,救人是重点。

(2)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3)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他方面相比,控制火势猛烈的方面是重点。

(4)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5)火场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

(6)易燃、可燃物品集中区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7)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门是火场上的重点。

3火灾现场处置,现场紧急处置: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关闭管路阀门、设备开关、关闭防火门,关闭着火区电源。

紧急疏散现场人员,并立即报警,要讲请起火部位、着火物质、联系电话。

险情分析:

了解事故现场及附近有效物品的数量、品种、有效位置、燃烧范围。

分析可能蔓延的范围,预测可能会引发的事故及其损害程度。

采取措施,消除爆炸危险。

准确使用灭火剂,根据着火物质危险特性,采用相应灭火材料。

消防人员到达后,企业应讲明着火部位,燃烧物质,危险状况,已采取的灭火措施,供消防队迅速做出灭火战术决策。

采取措施,阻止大火蔓延扩散。

(五)救火要点,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要点1切记不要盲目灭火。

2灭火时要先积极抢救受伤的被困人员,并扑灭火场外围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

3如果火场中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必须首先尽量在水枪掩护下疏散大安全地点,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

4如果确认无法截断泄漏气源,则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或将后两者撤离火场,控制着火范围,直至容器内可燃气烧尽,使火自行熄灭。

5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当有容器爆裂危险时,及时做出正确判断,下达撤退命令并组织现场人员尽快撤离。

易燃液体的扑救要点,1首先应该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及被困人员。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密度、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还应正确判断着火面积,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3扑救具有毒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具有毒性的易燃液体火灾时,救火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4扑救具有沸溢、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时,如有条件,可采用防止发生放水、搅拌等措施;现场指挥发现危险征兆,应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人员与装备损失。

爆炸品火灾爆炸的扑救要点,1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

2应迅速组织力量及时疏散火场周围的易爆、易燃物品,使火区周边现场形成一个隔离带。

3切忌用砂、土盖、压爆炸物品,以免增加爆炸时其爆炸威力。

4灭火人员要利用现场的有利地形或采取卧姿行动,尽可能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5如有发生再次爆炸征兆或危险时,指挥员应迅即做出正确判断,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退。

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的扑救要点,1首先要了解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2如果只有极少量(一般在50g以内)遇湿易燃物品着火,则无论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仍可以用大量水或泡沫扑救。

3如果遇湿易燃物品数量较多,而且未与其他物品混存,则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对遇湿易燃物品中的粉尘如镁粉、铝粉等,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以防将粉尘吹扬起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爆炸。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的扑救要点,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的扑救较为容易,一般都能用水和泡沫扑救,但是有少数物品的扑救比较特殊,需要注意:

对着火的黄磷应该用低压水或雾状水扑救。

少数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如铝粉,不能用水,一般宜选用干砂和非压力喷射的干粉扑救。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的扑救要点,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是一个杂类。

不同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物态不同,危险特性不同,适用的灭火剂也不同。

1首先要迅速查明着火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其他燃烧物品的品名、数量、主要危险特性;2能用水和泡沫扑救时,应尽力切断火势蔓延途径,孤立火区,限制燃烧范围;同时积极抢救受伤及受困人员。

3不能用水、泡沫和二氧化碳扑救时,应该用干粉扑救;或用水泥、干沙覆盖。

毒害品、腐蚀品火灾的扑救要点,1灭火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报,配戴防护面具。

2限制燃烧范围,积极抢救受伤及受困人员。

3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毒害品和腐蚀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配制相应的中和剂进行中和。

4遇毒害品和腐蚀品设备或管道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

5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二、压力容器,

(一)压力容器基础知识,1一般情况下,压力容器是指具备下列条件的容器: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断面最大尺寸)大于或等于0.15m,且容积(V)大于或等于0.025m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压力来源压力产生于压缩机,压力由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而产生。

压力产生于蒸气锅炉,压力来源于蒸气锅炉,工作压力取决于锅炉的蒸气压力。

液化气体的蒸发压力,其内部压力由于液化气体的蒸发而产生。

化学反应产生压力,因化学反应导致容器内压力升高,反应速度越快放出的热量越多,压力越高。

(二)压力容器的分类,1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分为低压、中高压压、超高压4个等级:

低压(代号L)中压(代号M)高压(代号H)超高压(代号U)2按用途分类:

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贮存容器。

反应容器:

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反应釜、合成塔、煤气发生炉等。

换热容器:

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冷凝器、蒸发器、热交换器等。

分离容器:

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和气体净化分离等的压力容器。

储存容器:

主要用于盛装生产用的原料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如各类型的贮罐。

3按危险性和危害性分类:

一类压力容器、二类压力容器、三类压力容器。

(三)压力容器常见的破坏形式,1、韧性破坏:

容器在压力作用下,器壁上产生的应力达到的强度极限而发生断裂的一种破坏形式,一般没有碎片或有少量碎片。

2、脆性破坏:

容器没有明显变形而突然发生破裂,器壁的应力远远没有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破裂容器一般没有明显的伸长变形,碎片较多。

3、疲劳破坏:

容器在反复加压过程中出现金属疲劳而产生破坏,容器没有产生明显的整体塑料变形,只是一般的开裂。

4、腐蚀破坏:

容器壳体由于受介质的腐蚀而产生的一种破坏形式,根据破坏形式又分为均匀腐蚀、点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疲劳腐蚀等。

(四)压力容器安全措施,1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向有关部门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应在工艺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

2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操作人员应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操作。

3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工作。

4运行中的压力容器,还应保持容器的防腐、保温、绝热、静电接地措施完好。

5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控制各种工艺指数,严禁超压、超温、超负荷运行,严禁冒险性、试探性试验。

认真、准时、准确的记录原始数据,主要检查操作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指标是否正常。

6若容器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运行。

容器的压力或壁温超过操作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值。

容器的主要承压元件产生裂纹、鼓包或泄漏等缺陷,危及容器安全。

安全附件失灵、接管断裂、紧固件损坏。

发生火灾,直接影响容器的安全操作。

7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一般包括防止腐蚀、消除“跑、冒、滴、漏”和做好停运期间的保养。

8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认真安排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由取得检验资格的单位和人员进行检验,并将年检计划报主管部门和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三、电气安全,

(一)电气火灾的原因,电气火灾的原因很多,除设备缺陷、安装不当等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火花或电弧是直接原因1危险温度过热产生的危险温度:

短路:

线路电流大几倍甚至几十部,从而使温度急剧上升,引发火灾;接触不良:

因接触不良可能增大接触电阴,产生危险温度;严重过载;过载量太大或过载时间过长产生危险温度;铁心过热:

铁心短路,线圈电压过高,通电不能吸合,产生危险温度;,散热失效:

各种因素导致散热失效,会产生危险温度;接地及漏电:

会引起局部发热,产生危险温度;机械故障:

机械被卡死,电流增加数倍,产生危险温度;电压波动太大:

电压过高、过低都可能产生危险温度。

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的危险温度。

电炉、电烘箱、电熨斗、电烙铁、电褥子等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的工作温度较高。

2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汇集起来即构成电弧,电火花和电弧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二次引燃源。

电火花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

(二)电气防爆,1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防爆型电气设备有隔爆型(标志d)、增安型(标志e)、充油型(标志o)、充砂型(标志q)、本质安全型(标志i)等。

隔爆型:

能承受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而不致受到损坏;增安型:

在正常时不产生火花,电弧,高温的设备上采取措施以提高安全强度的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

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应根据电气设备安装环境的类型和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燃烧危险环境,尽量少用或不携带电气设备,尽量少安装插座。

2防爆电气线路位置选择。

应当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敷设电气线路。

敷设方式选择。

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主要有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

隔离密封。

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以及保护管、电缆或钢管在穿过爆炸危险环境等级不同的区域之间的隔墙或楼板时,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封堵塞。

导线材料选择。

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1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

在有剧烈振动处应选用多股铜芯。

四、防静电,1静电特性及危害静电的产生:

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一分离起电。

下列工艺容易产生静电:

(1)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体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气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静电的特点

(1)静电电压高,静电可达10000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0000v以上。

(2)静电泄漏漫。

(3)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的危害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防碍生产。

(1)爆炸式火灾:

静电最大危害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在可燃液体作业场所可能因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在爆炸性粉尘,气体场所可能因静电火花发生爆炸。

(2)电击: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静电能量很小,由此引起的电击不致于直接使人致命,使人可能因静电坠落摔倒引起二次事故。

(3)妨碍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如不消除静电,将会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例如,静电使粉体吸附于设备上,可能引起电子元件误动作。

2静电防护措施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等措施。

工艺控制:

例如将注油管延伸至容器底部,装油前消除罐底积水和污物,以减少附加静电。

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接地应连接牢靠,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如汽油槽车应带金属链条。

增湿:

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防止高温环境里的绝缘体上的静电。

抗静电添加剂。

静电中和器:

使物料上的静电电荷得到异性电荷的中和。

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五、防雷技术,

(一)雷电种类及危害,1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