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7460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docx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

一、心肺复苏急救

概述:

心脏骤停亦称心博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博动,有效泵血功能丧失,血液循环中断,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一般认为心脏骤停4-6分钟内,脑细胞仍维持微弱代谢,如积极抢救,病人有可能复活。

否则,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即使心肺复苏暂时成功,终因脑死亡而失去复苏意义。

徒手心肺复苏程序:

1、判断环境是否危险,2、判断患者反应,3、呼救及报警,4开放气道,5、人工呼吸,6、人工循环

心脏骤停的判断:

凡清醒者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博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应立即抢救。

呼吸骤停的判断:

一看,二听,三感觉。

心肺复苏的A、B、C三步骤

A-1、开放气道和检查呼吸,2、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3、应立即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头侧位并清除口腔异物,4、检查呼吸是否足够。

B-1、口对口/鼻呼吸(连续吹2口气、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通气频率10-12次/min二、触电急救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捧、竹竿、干布等物品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直影响抢救工作。

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与心跳,发现呼吸与心跳停止时,应立即现场就地抢救。

3.心肺复苏的抢救一定要持续到底。

4.处理电击伤病员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强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发生颅脑腔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骨盆骨折等,有外伤、灼伤均同时须处理。

5.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搬动伤员,以免加重伤情及延误抢救时间,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务人员来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6.如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是否带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触断线点8-10米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只有在确证线路不带电才能将触电者离开线路,就地进行急救。

三、创伤急救

1.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1.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1.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1.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1.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伤口。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1.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

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

搬运时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2.止血

3.1伤口渗血:

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3.2伤口出血呈啧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3.3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

开始扎紧与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

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

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帼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

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3.4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

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

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3.骨折急救:

3.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3.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

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3.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

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3.4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4.颅脑外伤:

4.1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4.2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

也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或将液体再吸入鼻内。

四、高温中暑急救

1.烈日直射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2.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20-25℃空调房休息。

用凉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

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五、有害气体中毒急救

1.气体中毒开始时有流泪、眼痛、呛咳、咽部干燥等症状,应引起警惕。

稍重时头痛、气促、胸闷、眩晕。

严重时会引起惊厥昏迷。

2.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即将人员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处休息。

抢救人员进入险区必须带防毒面具。

3.已昏迷病员应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给予氧气吸入。

呼吸心跳停止者,按心肺复苏法抢救,并联系医院救治。

4.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

六、烧伤急救

1.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

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2.强酸或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物剪去。

为防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间量一般不少于10分钟。

3.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4.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七、化学烧伤急救

1.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物

2.大量流动水冲洗创面,越早越好,宜用冷水。

冲洗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

3.遇水生热的化合物如生石灰、四氯化钠等必需先将其拭去,然后再用水彻底冲洗。

4.创面做简单包扎,防止二次污染。

5.迅速查明烧伤物名称,供医生及时对症治疗。

八、烫伤急救

1.用冷水局部降温10分针。

此法同时可以冲洗掉热的液体,并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

2.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将敷料轻轻固定包扎,不要施压。

3.除非烫伤很小,否则一定送伤者去医院。

九、动物咬伤急救

1.蛇咬伤;

1.1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

1.2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1.3有蛇药时可先服用,再送医院救治。

2.犬咬伤

2.1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在伤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2.2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

2.3尽量设法查明该犬是否为“疯狗”,对医院制订治疗计划有较大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