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825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7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2.docx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2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提纲

1.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2.降低难度,重视基础。

3.广联细究,加深理解。

4.归纳总结,形成结构。

5.针对错误,提高效率。

6.注重运用,提炼方法。

7.典型探究,发展能力。

8.保证时间,促进反思。

内容

一、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必须对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因为

1.各部分知识是联系的,一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会影响到其它知识的学习。

2.高考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要综合地运用多个知识。

例如今年高考卷中的18题,是一个选择题,几乎把高中所有的热学知识都考到了。

每个选项涉及到多个知识点,有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就会造成整个题不得分。

3.也许有人说,现在高考重视能力考查,所以对一些非重点知识可以不必复习。

要知道,能力和知识是不可分割的。

能力是在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能力总是与知识相联系的。

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一个人即使有很强的能力,如果缺乏某种知识,也不可能解决与这种知识有关的问题。

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进行的,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一种或几种能力。

所以我们应该全面复习知识,不得遗漏。

4.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广。

虽然在综合考试中,物理内容题数减少了,但是从往年的高考看,高考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还是很广的,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各个部分都会考查到。

全国卷Ⅰ分值分布

力学

热学

电学

光学

原子

2004

54

6

42

12

6

2005

58

6

44

6

6

2006

53

6

43

12

6

5.高考试卷中每题占分多。

正因为在综合考试中,物理题数减少了,所以各题的分值增加了。

如此,如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考试时失分也大。

特别是对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这些非重点内容,不能留下知识死角。

解答这部分知识的考题,能力要求不高,基本上是识记的层次,由于对这部分知识不了解而不能得分是可惜的。

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应该对全部考试内容进行认真复习,不能心存侥幸,搞猜题押宝,不要认为不是重点内容就不会考,生疏、冷僻的知识就不会考,应该扎扎实实地全面复习。

但全面复习并不等于要平均用力,对所有知识都要在课堂上详讲细讲。

在物理学科的全部知识中,毕竟也有主次之分,在高考中有热点冷点之分(注意冷点不是盲点)。

对于重点知识和热点知识,要多化时间,力求通透和熟练;对非重点知识和冷点知识,可以少化时间:

或点到为止,或要学生自学完成,或者在考试中涉及以引起学生注意。

只有正确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那么哪些知识是热点知识,哪些知识是冷点知识,各部分知识的复习到底应该如何把握?

只要系统地研究一下往年的高考试题,就能找到答案。

研究往年高考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质点的运动

主要内容:

运动学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

近5年考题:

04.23,计算(部分,火星上的平抛运动);

05.23,计算(跳蚤、人上跳比较);

06.23,计算(声波反射);

06.24、25,计算(部分)。

命题倾向:

专考本部分内容的试题不多,一般综合在牛顿运动定律等的应用题中。

复习对策:

不必深钻难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力,物体的平衡

主要内容:

力的概念;三种常见的力;力的合成分解;共点力平衡。

近5年考题:

02.30,计算(部分,电场中用线相连的两小球平衡);

03.19,选择(两小球跨在碗边)。

命题倾向:

专考本部分的试题不多,考题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均较简单。

复习对策:

理解基本知识。

不必化时间于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讨论力的合成和分解的问题。

关于物体的平衡,不必化较多时间于物体受力较复杂的情况,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掌握列平衡方程的基本方法。

牛顿运动定律

主要内容:

牛顿三大定律;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近5年考题:

02.18,选择(变力作用,运动情况分析);

02.26,计算(运动员在蹦床上运动);

03.24,计算(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

04.15,选择(球内斜面上物体下滑时间比较);

04.20,选择(超、失重);

04.25,计算(拉桌布);

05.14,选择(人对电梯的压力);

06.24,计算(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

06.25,(导电球在电容器中运动)。

命题倾向:

命题频度高,题型全面,有难度。

复习对策:

重点复习。

要求深刻理解牛顿三大定律,会综合运用牛顿定律与运动学知识解决物体受力运动的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

主要内容:

万有引力定律;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近5年考题:

03.24,计算(自转星体的瓦解问题);

04.23,计算(火星着落器);

05.16,选择(火星、地球绕太阳运动的比较);

06.16,选择(月球第一宇宙速度)。

命题倾向:

命题频度大,计算题、选择题均易出现。

复习对策:

重点复习。

要求能分析计算万有引力作为重力和向心力的有关问题。

动量,机械能

主要内容: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功,功率,动能,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近5年考题:

02.16,选择(两球相碰,动量、机械能守恒);

02.30,计算(机械能与电势能总和的变化);

03.22,选择(K介子衰变的动量守恒);

03.34,计算(物体在传送带上,功能关系,功率);

05.24,计算(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

06.20,选择(动量定理,动能定理)。

命题倾向:

命题频度大,题型全,概念性强,综合性强,难度大。

复习对策:

重点复习。

使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规律,能熟练运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

机械振动,机械波

主要内容:

简谐运动,单摆,受迫振动;机械波及传播。

近5年考题:

03.18,选择(机械波传播);

04.17,选择(机械波传播,图象);

05.18,选择(机械波传播);

06.19,选择(受迫振动,振动图线)。

命题倾向:

机械振动知识很少考到;几乎每年考到一个机械波传播的选择题。

复习对策:

复习的重点放在机械波的传播上。

 

二、降低难度,重视基础

所谓重视基础,就是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原因有三个。

第一,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有用。

越是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具有越大的包容性,它对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宽广。

从基本概念和规律出发,往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例如右图所示,重球m用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拴住后悬于O点,重球置于一个斜面不光滑的斜劈M上,用水平力F向左推动斜劈M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由位置(a)匀速向左移动到位置(b),在此过程中,正确说法是()

A.m与M之间的摩擦力对m做正功

B.M与m之间的摩擦力对m做负功

C.M、m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对m所做的功与对M做的功绝对值相等

D.M、m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对m所做的功与对M做的功绝对值不相等

解析:

这个题表面上很复杂,但考查的就是功的基本知识。

分析力做功的情况,首先要作出功的两要素。

图中作出了小球的位移和弹力FN、摩擦力Ff的图示。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Ff对小球做正功,A正确,B错误。

M对m的弹力对m做的功与m对M的弹力对M做的功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呢?

用到的只是功的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如图,小球的位移Sm和斜面的位移SM在力FN方的分力量都为SF,这样弹力对m做的功为

Wm=FNSF

弹力对M做的功

WM=-FNSF

可见有Wm=|WM|,两者绝对值相等,C正确,D错误。

 

第二,历年的高考题中有很大的比例是直接考基础知识的。

往年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中、低档题约占80%,难题约占20%。

今年考试大纲中,虽然没有这样明确的说法,但仍然指出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中、低档题考的都是基本知识部分。

综观往年的高考试题,其中的选择题,几乎都是基本题。

例如2006年高考选择题:

第14题,核反应的电荷数、质量数守恒;第15题,红光、紫光的光子能量和传播速度比较;第16题,计算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第17题,速度选择器;第18题,热学基本知识;第19题,受迫振动和振动图线;第20题,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第21题,电磁感应中的电荷量。

考到的知识都十分基本,一些题直接来自于课本。

在复习中,如果把宝贵的时间都化在解难题上,那是舍本逐末。

因为能解出难题的都是好学生,而好学生学习好基本上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更多的是他们本身的素质和自身努力的结果。

第三,一些难题,往往是多个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

例如,2005年高考题中的25题,如图所示,它是光敏电阻、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等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广联细究,加深理解

高考复习的内容,是高一、高二时学习过的知识,但高考复习不能是简单的重复,而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和学的需要。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教的需要。

如果复习只是高一、高二时学习的重复,毫无新意,学生就会感到兴致索然,逐渐地失去学习的动力。

相反,在复习教学中,对学过的概念、规律,能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理解,发现新的联系,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学的需要。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人类长期探索的结晶,具有深刻的、丰富的内涵。

学习者对它们的实质和意义的理解,需要一个反复加深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到位。

在高一、高二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处于较低的层次,高三复习应该、也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一个层次。

教师对概念和规律,自认为有一些“深刻的、独到的”理解,那是多年教学积累的结果。

并且,人们的理解也是无止境的,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的、绝对正确的理解。

如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高三复习可以在更广泛的知识背景上,从各个知识的联系上来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新的理解。

高一、高二的学习是按章节逐步展开的,对知识的理解是在较小的知识范围内进行。

到高三复习时,我们已经学习了高中的所有内容,使得我们能够在更广泛的知识背景上,从整体的高度,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能够做到更全面、深入和准确。

例1.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比较

高三复习时把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放在一起作一比较,能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1)定义

电场强度E:

放在电场中的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电荷量q的比值,方向定义为放在该点正电荷的受力方向。

磁感应强度B:

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方向定义为放在该点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

(2)比较

①相同点:

两者定义方式相同

电场的基本特性是对场中的电荷有力F作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可以理解为:

E=

(电荷用电荷量q描述)

磁场对处于场中的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可以理解为:

B=

(通电导线用电流I、导线长度L描述)

②相异点:

方向规定不同

电场强度的方向为正电荷受到电场力的方向。

磁感应强度方向不是通电导线受的磁场力F的方向,而是与通电导线受的磁场力方向垂直。

(3)认识的提高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认识一定更全面、更深刻了。

学生还形成了如何研究场这种特殊的物质的一般性认识。

例如,我们要研究引力场,引力场的基本特性是对处于场中的物体(用质量m描述)有力的作用。

所以,可以这样定义引力场强度

引力场强度就是该处的重力加速度。

有学生还提出,磁感应强度还可以这样理解:

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F作用,感应强度可以定义为:

B=

=

(运动电荷用电荷量q和速度v描述)

 

例2磁场起源的讨论

问:

电场是谁产生的?

答:

电荷(不管运动与否)产生电场。

产生新认识:

电场与磁场都是电荷产生的。

当然,两者也有区别,只有运动电荷能产生磁场,但不管电荷是否运动都能产生电场。

学生问:

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这与运动电荷产生磁场有什么联系吗?

一种解释:

电荷产生电场→电荷在运动,空间的电场在变化→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认识提高:

搞清了运动电荷产生磁场的机制。

学生:

那么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到底谁产生谁?

教师提出科学中的一种观点:

电场与磁场是同一种场的不同表现。

电荷只在空间产生一种场,叫电磁场。

在不同参考系中观察,电磁场会有不同的表现,分别把它们称为电场和磁场。

在与电荷一起运动的参考系中观察,电磁场只表现为电场;在地面参考系中观察,电磁场同时表现为电场和磁场。

问题:

在与电荷一起运动的参考系中观察,电磁场只表现为电场;在地面参考系中观察,电磁场同时表现为电场和磁场。

在地面上观察,场不是多出来了?

(学生问题的实质是,物质多出来了,能量多出来了)

教师辩解:

在地面参考系上观察到的电场,不同于与电荷一起运动的参考系中观察到的电场。

(我的意思是:

地面上观察到的两种场与跟电荷一起运动的参考系中观察到的一种场是相同的。

这实际上是错误的)

一学生解释:

在地面参考系上观察,电磁场在运动(有速度),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质量增大了。

所以场多出来是必然的。

讨论成果:

学生头脑有新的问题:

这些解释对吗?

电荷与电磁场谁更基本?

(这些问题是认识在更高层次上的问题)加深了认识:

电场与磁场都是由电荷产生的;运动电荷产生磁场与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可以统一起来;对电场与磁场是相互联系的两种场更深信不疑了,等等。

四、归纳总结,形成结构

物理复习不是机械地、重复地浏览已学过的知识,而要在全面复习、重点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为什么强调要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呢?

(1)知识结构对所学的知识具有统帅的作用。

它把所有相关的现象、概念、规律和事实组织成一个体系,而非孤立的事实和零碎的结论的堆积。

从而使学习者能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掌握了知识结构,有助于灵活应用知识。

知识结构是指某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

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掌握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就能够全面地、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就为从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3)掌握了知识结构,可以更好地记忆知识。

条理化的东西更容易记忆;还有,我们能根据记住的某些知识,由知识之间的联系,联想起其它有关的知识。

例1.力学知识结构

例2.《磁场》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几乎每个教师都会给出或者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结构,需要注意的是:

一,总结的知识结构,要简明,要使学生一看就懂。

有些教师和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知识结构,很花俏、很复杂,很难让人看懂。

二,总结的知识结构,要能反映概念、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联系。

三,总结出来的知识结构,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实际。

人们对某一部分知识,只要有了一定的理解,自然就会形成一种结构。

虽然他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但这种结构是存在的。

达到不同的理解水平,这种结构也会不同。

教师总结的知识结构如果符合学生头脑中的结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认同、理解和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结构

第一种结构组织形式,反映了本章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及总体上的关系,它把vt=v0+at和s=v0t+at2/2作为是本章的两个基本规律。

第二种组织形式,则更进一步地揭示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vt=v0+at和s=v0t+at2/2不是独立的规律,而是从基本概念推出的公式,并且s=v0t+at2/2是从vt=v0+at推出的。

对于成绩一般的班级,以第一种知识结构较适宜,成绩较好的班级,可以介绍第二种知识结构。

 

五、针对错误,提高效率

所谓“针对错误,提高效率”,指的是在复习教学中,我们要了解学生在知识理解和运用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研究学生的错误和问题,从学生的错误和问题出发进行复习教学,以提高复习效率。

尽管复习教学的内容在高一、高二阶段都已学习过,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问题和错误是普遍的。

成绩较差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层次低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层次高些。

有学生明显感觉到的问题,更有学生自己没有感觉到但是实际存在的问题。

有个别性问题,更有由于教学的原因产生的普遍性问题。

很多教师的思想中存在着一个基本假设:

自己对知识有独到的理解,积累有系统的、丰富的解题经验,把这些经验和理解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迅速地获取知识,避免错误和走弯路。

基于这个假设,在复习教学中,教师经常根据知识的系统性,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总结的题目类型、解题方法进行地毯式的教学。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解了的东西教师仍化很多时间进行复习,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却没有涉及到,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并不吻合,教学效率自然是低下的。

事实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和犯错误是难免的,并且只有经过错误,克服错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

“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能通过纠正我们的错误而增长。

在学习中发现错误和问题,是进步和提高的起点。

通过思索找到了错误的根源,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我们对概念、规律理解上的提高。

常有这样的情况,某种错误会在多道题目中一犯再犯,这一定存在着与这一类题目有关的概念性错误的根源,而这种根源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明确意识到,找到这个根源并给予纠正,就会获得一个实质性的提高。

所以,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了解学生的错误和疑难,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释疑解难。

要了解学生的错误和困难所在,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展开思维过程创造机会,让学生暴露错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讨论,通过研究学生的作业、试卷等途径,了解学生的错误和问题所在。

题静止在太空中的飞行器上,有一种装置,它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形成向外发射的高速粒子流,从而对飞行器产生反冲力,使其获得加速度。

已知飞行器质量为M,发射的是2价氧离子,发射离子的功率恒为P,加速的电压为U,每个氧离子的质量为m,元电荷量为e。

不计发射氧离子后飞行器质量的变化,求:

(1)射出的氧离子速度;

(2)每秒钟射出的氧离子数;

(3)飞行器开始运动的加速度。

教师的解法:

本题的模型如图1。

(1)对氧离子,由动能定理2eU=

(2)每秒射出的氧离子数

(3)以

时间内射出的氧离子为研究对象,

,在力F作用下速度从0增大到v,由动量定理

F

由牛顿第三定律,氧离子对飞行器的反作用力F'=F,加速度

对于第(3)小题的解,教师以为是显然的,但你只要去了解学生的情况,会发现学生对此解法感到不好接受。

主要问题是,解答中的力F是抽象的,并不具体,他们认为这个力是不“实在”的。

学生问题1:

在模型中,有很多个离子在电场中加速,每个离子受到的电场力的反作用力都作用在电场上,也即作用在飞行器上,能否从这个角度求出飞行器受到的作用力?

(他们感觉到只有每个离子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实在”的)

讨论解答:

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用这种方法是可以求解的,但主要难点是如何求出任一时刻电场中有多少个离子。

设两极间距离是d,电场是匀强的,E=

,每个离子受的电场力F0=2e·E=

接着是要求出任一时刻电场中有多少个离子。

离子从一个板运动到另一极的时间是t

2

电场中的离子数N=nt=

飞行器受到所有离子反作用力的总和

F'=NF0=

结果与上一解法相同。

学生问题2:

直接用功率公式P=Fv求解

作用力为前两种解法求出结果的一半,哪种解法错?

错在哪里?

讨论:

上面解法中把公式P=Fv运用于不断射出的离子。

但离子不是匀速的,而是从0加速到v,所以功率公式中的速度应该用平均速度,即应该用

如此求出的结果就与前面两解法求出的结果一致了。

讨论到这里,一个学生提出:

力学中好象做过一个类似的题,功率直接等于力乘以速度的。

学生问题3力学中学过传送带的问题,如图2,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料斗中单位时间内有质量为k的粉状物体落到传送带上,最后与传送带一起运动,要使传送带的速度不变,电动机应增加多少功率?

在力学中的解法:

时间内落到传送带上的粉末为研究对象,用动量定理求出传送带对粉末状物体的总作用力F=kv。

发动机应增加功率

按现在的理解,增加的功率应为

讨论:

以传送带为研究对象,它以速度v匀速运动,受到一个恒定的摩擦力F作用,增加的功率确实为△P=Fv。

但以粉末状物体为研究对象,它的速度是从0增加到v的,提供给粉末状物体的功率应该为

可见两个结果在于研究对象不同。

那么为什么这两者不相等呢?

原来粉状物体速度要从0增加到v,与传送带之间存在一个相对位移,由于摩擦会产生热量。

计算知道,产生的热量

与物体获得的动能

相等,这样发动机增加的功率是提供给粉末状物体的功率的两倍。

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学生问题4氧离子在电场中加速,氧离子与电场就没有摩擦了吗?

如有,离子发动机问题中的答案就应该是另一个了。

讨论解答:

产生摩擦的微观图景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分子之间的“拉扯”、“碰磕”,使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不存在这种“拉扯”、“碰磕”,所以不存在摩擦。

学生问题5直升机的质量为M,螺旋浆使空气以速度v向下运动,使直升机停在空中,发动机的功率应该是多少(不计发动机轴等处的摩擦)?

方法1螺旋桨作用在空气的作用力F=Mg,把空气以速度v向下推出,功率P=Fv=Mgv

方法2螺旋桨作用在空气上的作用力为F=Mg,被推出的空气速度从0增加到v,功率应该为

应该是哪一个结果正确?

讨论:

要具体考察螺旋桨是如何使空气加速的。

如果螺旋桨是一个理想的“刚体”,通过与空气分子的弹性碰撞使空气加速,在这个过程中能量从螺旋桨传给空气而没有损失,那么第二种答案是正确的。

如果是通过螺旋桨叶片与空气的摩擦使空气加速,那么螺旋桨提供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空气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答案应该是第一个结果。

由于螺旋桨的叶片也是分子组成的,叶片与空气之间的作用不可能如理想刚体与小球(空气分子)的碰撞,一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叶片和空气中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另外叶片确实是把空气向下“打出”的,并不如传送带使粉末状物体加速一样,所以答案应介于上两者之间,即

六、注重运用,提炼方法

在总复习中,除要认真复习知识外,还要形成和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高一、高二时,主要是学习知识,高三阶段主要是解题。

从这个角度讲,在高三复习中,形成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习中用到的各种物理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能适用于整个物理的研究和学习的方法,是物理思想方法。

如假说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效法等。

对于各个具体领域,又有适用于这一领域的基本方法。

如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确定研究对象;进行运动情况分析和受力情况分析;选用规律列出方程;解方程。

还有针对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叫做解决这类问题的特殊方法。

如物体平衡的三力共点法等。

对于最高层次的物理思想方法,只能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掌握。

与某一具体领域相联系的基本方法,要在学习这一领域知识时,通过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来体会和形成。

因为从本质上讲,方法总是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本身就包含有方法的因素。

人们创立起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就创立了相应的方法体系。

例如几何光学,它的最基本概念是光线,这就决定了用几何的知识研究光的传播的基本方法。

解决几何光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作出光路图,然后用几何的知识进行研究。

再如力学,力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什么是力?

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影响。

由此,物体的运动既与它自身的特性(惯性)有关,还与其他物体对它的影响有关,所有其它物体对它的影响就是作用力。

这就决定了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