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839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49 大小:5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9页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9页
亲,该文档总共1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教师周转房施工组织设计

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楼工程

第Ⅰ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

2013-1-28

 

施工组织设计总说明

1指导思想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确保质量,满足顾客”是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遵守法规,文明施工;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是我公司环境、职量健康安全方针。

为了充分发挥我公司的综合优势和科学施工管理水平,以严密的管理,周密的计划,确保本工程以下目标实现。

2工期目标

2.1总工期控制在210日历天。

2.2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2月5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3年9月2日。

3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标准。

4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

(1)安全施工目标:

杜绝死亡、重伤事故。

(2)文明施工目标:

市级文明工地。

(3)环保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确保施工期间不扰民、不影响城市道路及环境卫生。

5科技进步目标

为实现上述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积极采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管理技术。

6保修服务目标

接受业主、监理公司和省(市)质检部门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的监督,信守合同,满足用户。

7合同履约目标

认真执行合同条款,本着公司的企业精神,与业主精诚合作,保证合同的圆满履行。

 

一、工程概况和编制说明

1工程概况和管理目标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楼工程第Ⅰ标段,建设地点位于洛阳市马店镇初级中学及小街小学院内。

本工程包括马店镇初级中学教师周转房及马店镇小街小学教师周转房工程.其中马店镇初级中学教师周转房,属三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908.7m2,基底建筑面积为311.8m2;马店镇小街小学教师周转房,属一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70.2m2,基底建筑面积为70.2m2。

两所周转房均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度,耐火等级为二级。

该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砌体采用加气砼砌块,M5.0专用砂浆砌筑,屋面保温采用65厚岩棉板保温材料;墙体均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轴线居中,在室内地面60MM处做1:

2水泥砂浆防潮层;门窗均居墙安装,塑钢门窗采用80系列塑钢,无色中空玻璃。

1.2管理目标

1.2.1质量要求:

合格工程标准

1.2.2工期要求:

210日历天

1.2.3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死亡、重伤事故

1.2.4文明施工要求:

市级文明工地

1.3施工指导思想

1.3.1坚持科学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组织强有力的项目部,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调动企业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确保工程顺利按时竣工。

1.3.2坚持质量第一,重视施工安全。

利用公司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手段,充分考虑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操作规程的要求,从人员、机械、材料、法规、环境等方面制定保证质量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遵守有关防火、环卫及施工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1.3.3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方案,以此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

2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2.1编制依据

2.1.1***********教育局公开招标***********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楼工程第Ⅰ标段招标文件。

2.1.2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2.1.3国家、部颁以及省、市、行业现行的一切有关法规、规范、技术规程及验评标准。

主要有以下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8J119-88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29-90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2-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l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

9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CECS41:

92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验收规程》CECS49:

93

《室内灯具光的分布分类和照明设计参数标准》CECS56:

94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88:

97

《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85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5-8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88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96

《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96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0J104-97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97

《建筑照明术语标准》JGJ119-9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建设部建筑管理司)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GBJ33-8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建筑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2.1.4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等。

主要有以下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1.5本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劳动力、原材料和半成品等资源的来源和供应情况,施工机械设备的拥有力。

2.1.6公司施工积累的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资料和先进的技术经验资料,进行社会、市场及技术调查所获得的经济、技术资料。

2.1.7我公司通过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文件。

2.2编制说明

2.2.1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招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由土建、安装两大专业组成。

2.2.2我公司对此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高度重视,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图纸,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准确把握业主要求的前提下,成立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议、博采众长,力求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

2.2.3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编制原则。

2.2.4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和本投标书中承诺的工程施工期限,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保证各项施工活动能相互促进,紧密衔接,加快施工进程。

2.2.5采用流水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做到施工连续、均衡的进行;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圆满的完成施工任务。

2.2.6合理的安排冬雨季施工项目,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农忙季节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工程施工连续。

2.2.7积极推广四新技术的应用,做到节能降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二、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1现场施工用电准备:

在工程现场建总配电室,设总控制配电箱,由配电室分四路向施工用电设备供电。

现场施工用电均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标准规范要求执行,本工程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系统,且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接零保护系统,施工用电采用达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一箱"。

1.2现场施工用水准备:

确定采用DN100供水主管,支管采用75mm钢管。

临时施工用水由建设单位指定水源引出,装表计量。

项目部按分支水线及阀门到各用水点,并留有消防专用阀门管线。

施工用水管与临时消防给水管采用统一供水管路,每50m设一个单出口消火栓,水龙带长度为25m,水枪口径为19mm,管子埋地敷设0.9m。

1.3技术准备

1.3.1组织技术人员、现场生产负责人对设计图纸进行学习,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请设计人员进行交底,根据交底情况充分熟悉图纸,组织专业工长、生产骨干搞好图纸会审工作。

1.3.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定位放线方案。

1.3.3根据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指导施工。

1.3.4对计量器具进行校核和鉴定,保证计量准确。

1.3.5进行脚手架,模板支撑的设计验算。

1.3.6编制施工图预算,计算工程量,列出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工程量及劳动力、材料的需用量,为编制详细的月、旬、周等施工进度计划提供详尽的依据。

1.4现场准备

1.4.1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着合理、经济实用、节约的原则,修建或修缮原有房屋作为临时设施,合理布置各施工区域,做到文明施工。

1.4.2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确定水平运输道路,确定垂直运输机械位置。

1.4.3组织机械设备进场,进行安装调试运转,确保所有机械设备性能良好。

1.4.4根据工程材料使用计划,组织材料进场。

1.4.5组织劳动力进场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对劳务人员的后勤保障,提前作出安排。

1.4.6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搭建临时设施、围墙等。

2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

经过仔细学习和了解招标文件和施工图后,基本确定本工程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为:

先地下后地上,具体施工时先进行地基和基础工程,再主体结构,后装饰工程,其间安装工程配合进行。

2.1施工过程基本划分为:

2.1.1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

土方、垫层、承台、基础梁、基础回填。

2.1.2主体阶段:

框架结构、水电安装配合施工。

2.1.3屋面施工阶段:

结构层施工、保温防水层施工。

2.1.4装饰施工阶段:

包括内外装饰、楼地面、门窗安装等。

2.1.5安装施工阶段:

包括水、电、暖工程等安装。

2.1.6施工程序遵循:

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和先土建后安装。

2.2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

2.2.1各工种、各主要工序按照等节拍、等流水步距的原则安排作业计划,平衡资源计划。

2.2.2地基与基础阶段施工顺序为:

引测控制轴线—柱下扩展基础—土方工程。

2.2.3主体阶段施工顺序为:

引测控制轴线—弹位置线—水平标高引测—框架柱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水电预埋、预留—梁板砼浇筑—拆模养护—屋盖结构。

2.2.4外墙装饰待主体封顶后从上至下施工。

室内施工顺序:

内墙面粉刷—饰面。

2.2.5钢筋、模板、预埋管及铁件、构配件的加工先后,按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进行。

3分部、分项尤其是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方案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测量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所以对施工测量提出了严格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

组建测量小组,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选用精准的仪器,建立施工控制网,沉降观测,轴线传递,空间定位放线等一系列项目都要严格按施工测量规范规定进行测量工作。

1.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

建立施工测量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抄平、高程控制等施工全过程测量工作,人员由3人组成。

1.2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1.2.1设置施工测量管理机构;

1.2.2测量成果及资料的管理制度;

1.2.3自检复线及验线制度;

1.2.4交接桩及护桩管理制度;

1.2.5仪器操作及安全作业制度;

1.2.6仪器校检及安全维护管理制度;

1.3对施工测量内业计算的要求

1.3.1施工测量的各项计算,依据红线图、轴线尺寸图、总平面布置图进行推算,步步校核,做到结果可靠。

1.3.2计算中做到步步校核,校核的方法采用复算校核、对算校核、总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改变计算方法校核。

1.4施工测量打印记录的要求

1.4.1妥善保存测量打印记录的原始数据。

1.4.2打印记录填写在“水平角观测手薄(测回法)”、“水准测量观测手薄”的表格中,表中项目记录完整。

1.4.3记录填写规定表格时,字体工整、清晰、整齐。

1.5测量准备

所有进入现场测量器具必须鉴定合格,与业主办理规划座标交接手续,复检规划定位桩、红线桩、水准点是否符合测量要求,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测控布置网,建立测量数据库。

1.6平面控制

1.6.1平面控制点布设原则:

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必须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和首层平面图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桩位必须有鲜明的标记,并保护好。

1.6.2轴线控制桩布设:

本工程控制点(控制轴线)采用直角坐标定位,为便于控制施工,首先根据本工程及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平面位置关系定出该工程的一条长轴控制线,再定出两条短轴控制线,再对另一控制轴线闭合。

1.7高程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点为依据,在建筑物四周测设3个点,红漆标识清楚,用砼墩制作,上覆盖钢钉并砌砖加盖,结构施工期间,每层施工所需标高由建筑物柱向上传递,传递处钢筋采用帮条焊三处,按平均施工所需标高由建筑施工的标高依据,每施工完一层即在砼柱上测设500线,并弹出墨线,作为地面、墙体、抹灰或室内装修的依据,每层复核一次。

1.8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布设在柱面上,在地面以上适当高度、便于观察的位置。

沉降观测使用固定的测量仪器,人员宜固定。

每次观测均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往返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mm。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按三等,观测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方法,高程中误差为±1.0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为±0.5mm,往返较差,环线闭合差≤0.60mm。

施工期间,沉降观测的周期,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

使用阶段,根据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建设、监理单位的意见及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

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的一部份。

2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2.1土方开挖

2.1.1施工准备

①熟悉和审查图纸

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掌握图纸内容、领会设计意图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审查基础设计文件、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图纸相互间有无冲突和错误;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施工工期要求;并向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

②查勘施工现场

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③平整施工场地

按设计与施工要求的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土方弃到规定弃土区。

④作好排水设施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排到道路排水管道内;排水沟纵向坡度不小于0.5%,使场地不积水。

⑤标高、轴线引测

根据给定的国家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

进行土方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设置龙门板、放出基坑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和底部边线以及水准标高。

灰线、标高、轴线应由监理单位复核无误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场地平整和基坑开挖。

⑥修建临时设施道路

根据土方和基础工程规模、工期长短、施工力量安排等修建简易的临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钢筋加工棚、木工棚、搅拌机棚、材料库、机具库、修理棚、茶炉棚等),敷设现场供水、供电管线。

⑦准备机具、物资及人员

作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转,并在使用地点就位;准备好施工用料及工程用料,按施工平面图要求堆放。

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制定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测量、管理网络;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拟采用的土方工程新机具、新工艺、新技术、组织力量进行研制和试验。

2.1.2基坑开挖

(1)开挖程序一般是:

测量放线——按线分层开挖——修坡——人工清槽——验槽。

基坑开挖过程中严防对地基土的扰动。

采用机械开挖时,当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时,改为人工开挖,严禁干扰原土层。

弃土及时运至堆放区,基坑挖好后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槽,作好记录,验槽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会同有关单位及时研究处理,否则基础不得进行施工。

(2)土方开挖按要求分部分层进行。

基坑坑壁采用人工修坡,坑壁表面平整度±5cm。

严禁在坡底掏挖或形成倒坡。

(3)在施工过程中,适时测量基坑周边位移。

根据位移结果,必要时进行支护。

(4)在施工前必须查明基坑周围地下管线,确保需要支护时锚杆避开管线,从管线上方或下方穿过。

2.1.3土方回填

①工艺流程:

基坑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理找平验收

②填土前应交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地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③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④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生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⑤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⑥深浅两基坑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

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做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

2。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⑦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⑧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设计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3.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垫层C10砼浇筑→承台支模、扎筋、浇筑砼→基础梁支模、扎筋、浇筑砼→土方回填

3.2、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定位放线确定基础开挖尺寸后进行土方开挖。

土方采用机械整体大开挖,自卸式装卸车运输弃置于建设单位指定的堆场。

3.2.1、基础开挖尺寸:

按设计基础砼垫层尺寸,并周边预留300mm作施工操作面开挖基础。

3.2.2、基础开挖放坡:

因无详细地勘资料。

故按较为恶劣的情况考虑,土方开挖按1:

0.75放坡,正式地勘资料出来后作适当调整。

3.2.3、开挖顺序:

因工程工期紧,土方开挖时间较短,故采取双向同时开挖,土方分别集中集放于两侧空地。

3.2.4、土方开挖随挖随运,轴线及整个基础基坑外0.8m范围内不堆土防止遇水垮塌;

3.2.5、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20~30cm时复核开挖位置,确定其正确后继续开挖至垫层顶标高时及时会同建设、设计、质监部门验槽;签字认定后及时浇筑垫层砼封闭;做到随挖随检,随验随浇,避免雨水、地表水浸泡土质发生变化;

3.2.6、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砼垫层,并在基坑一边角设300×300×300(净空尺寸)的集水坑,集水坑周边采用120厚MU10红砖,M5水泥砂浆砌筑护边,基础施工期间水坑设一台一寸水泵排地表水。

3.3、基础C10垫层砼施工方案

基础承台及联系梁垫层随挖随浇,采用JDY350搅拌机搅拌,插入式动棒振捣,浇筑前做好各施工准备,材料准备;运输采用人工手推车运输;垫层模板采用10cm宽木模关注,φ8钢筋L=60cm打入土中固定模板。

3.4、基础模板施工方案

①、基础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并尽量使用大规格钢模板施工,局部梁与承台连接处采用木模板关注,模板配制根据施工现场不同基础的设计尺寸,选定相应不同规格、模数的钢模;局部采用5cm厚木模,以确保基础外观尺寸;基础上部预留柱采用钢管箍固定;

②、模板的安装顺序:

竖直方向由下至上,水平方向由两端向中间进行;

③、为保证模板的刚度及强度,模板背楞采用φ48钢管脚手管支撑,φ12钩头螺栓固定;具体支撑详模板支撑体系图;

④、地梁模板同基础承台模板同时关注,地梁模板采用钢模,支撑采用φ48钢管支撑。

⑤、模板施工细部处理按以下方式进行:

a、基础承台转角处设连结角模、阳角转角模,以保证模板支撑系统的整体性和结构设计截面尺寸;

b、模板之间短边连结处U形卡不低于两扣(在顶角呈现外八字形卡牢),长边U型卡连结间距不大于300;

c、模板与砼接触面在支模前均打扫干净、满刷隔离剂;

d、为保证构件棱角完整,在砼浇筑完毕后第二天拆模;

e、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