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223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理科基础

第一学期末高三五校联考

理科基础试题

各科

题号

物理

1-18

化学

19-36

生物

37-54

政治

55-61

历史

62-68

地理

69-75

命题学校

命题老师

本卷试题全部为单选题。

试卷共12页,答题卡1页。

全卷共75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卷类型A、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监考老师收回答题卡,考生自己保留试卷以备评讲。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共7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50分)

1.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很大,不能看作质点B.原子核很小,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2.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

A.1∶1B.1∶2C.1∶3D.1∶4

3.两个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比甲运动得快

B.在2s末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

4.用手施加水平力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这时()

A.压力加大,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加大

B.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

C.压力减小,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减小

D.增大物体重力,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5.对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C.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方向

D.由两个分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合速度的大小

6.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秒钟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四个球在空中()

A.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7.以一定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到落回到抛出点时动能为()

A.

B.mgh-FhC.

D.-2Fh

8.如图所示,已知

,它们距轴的关系是

,三物体与转盘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转盘的转速逐渐增加时()

A.物体A先滑动B.物体B先滑动

C.物体C先滑动D.B与C同时开始滑动

9.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把第一个力减小5N,其它力保持不变,则该物体将()

A.沿第一个力的方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2

B.沿第一个力的相反方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2

C.沿第一个力的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第一个力的相反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10.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出h。

将甲、乙两球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同时抛出,且

B.甲迟抛出,且

C.甲早抛出,且

D.甲早抛出,且

11.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及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日/M地为()

A.R3t2/r3T2B.R3T2/r3t2

C.R3t2/r2T3D.R2T3/r2t3

12.如图所示m1和m2两木块叠在一起以v的初速度被斜向上抛出去,不考虑空气阻力,

抛出后m1的受力情况是()

A.受重力,m2对m1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受重力和m2对m1的压力的作用

C.只受重力的作用

D.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致

13.一艘轮船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8×105kW,轮船所受到的阻力为1.2×107N,轮船航行的最大速度是()

A.15km/hB.6.7×10-2km/h

C.15m/sD.6.7×10-2m/s

14.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以点电荷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B.E=kQ/r2仅适用于所有电荷形成的电场

C.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

D.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与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

15.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移动则()

A.电场力做正功B.电场力做负功

C.电场力不做功D.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取决于q的正负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则()

A.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B.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C.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D.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17.关于磁感应强度,正确的说法是()

A.根据定义B=F/IL,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强度B与F成正比,与I成反比

B.B是矢量,方向与F的方向一致

C.B是矢量,方向与F的方向相反

D.在确定的磁场中,同一点的B是确定的,不同点的B可能不同,磁感线密的地方B大些,磁感线疏的地方B小些

18.通电矩形导线框abcd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在同一平面内,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ab边与MN平行,关于MN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

B.线框四条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等

C.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朝左

D.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朝右

19.合理利用能源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C.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燃料,并且储存方便,廉价易得

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C.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2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可以把这三种粒子归为一类,下列粒子可以归为此类的是(  )

2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1L0.1mol/LKNO3溶液中含0.1NA个K+

D.16gCH4与18gNH4+所含质子数相等

23.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  )

A.1和17B.12和9C.14和6D.15和8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2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

Al+2OH-=AlO2-+H2↑

B.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Na+2H2O=Na++2OH-+H2↑

C.硝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3Fe2++NO3-+4H+=3Fe3++NO↑+2H2O

D.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3-+OH-=CO32-+H2O

26.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Cl、MgCl2、Fe(NO3)3、Al2(SO4)3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AgNO3B.NaOHC.BaCl2D.HCl

27.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淀粉直接检验加碘盐中的碘

D.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28.已知在溶液中氯气与碘可发生下列反应:

I2+5Cl2+6H2O=2HIO3+10HCl。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是H2O

C.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HIO3转移5mol电子

D.在酸性条件下IO3-和Cl-不能共存

29.原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下列对于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①铜是正极,失去电子

②锌是负极,失去电子

③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铜电极沿导线流向锌电极

④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氢气产生

⑤正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⑥铜片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⑥

30.配制100mL1.0mol/L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溶于适量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00mL

D.定容后,反复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3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的氧化物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

B.T、Q的氢化物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

C.L、M的单质在相同条件下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M>L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2H6O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苯的挥发、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3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0

C.为减缓食物腐败的速率,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

D.任何化学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并可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区别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C.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

35.下列几种常见氧化物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B.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

C.氧化钠在呼吸面具里作为氧气的来源

D.氧化铁用作外墙涂料

36.下表是几种直链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的部分数据:

烷烃名称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癸烷

沸点(℃)

-88.6

-42.1

-0.5

36.1

174.0

相对密度

0.5005

0.5788

0.5572

0.7298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

B.烷烃的密度一般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C.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

D.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密度都一定增大

37.糖类、蛋白质、脂肪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这些物质氧化分解时均能释放能量,生成ATP。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储能物质

B.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D.糖类是重要能源物质

38.禽流感病毒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危及人类生命的病原体。

当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时,B细胞增殖、分化出浆细胞。

浆细胞合成、加工、分泌特异性抗体,起免疫作用。

抗体的合成、分泌需要消耗ATP。

ATP的来源与以下结构无关的是(  )

A.细胞质基质B.核糖体C.线粒体基质D.线粒体内膜

39.同位素标记法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通过追踪,弄清化学反应的过程所使用的一种方法。

以下结论的获得与同位素标记法无关的是(  )

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40.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色素,一定分布在叶绿体中

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还原为(CH2O)

D.④是ATP,贮存的能量来自光能

41.人和高等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都经历出生、生长、繁殖、衰老到死亡的生命历程。

构成人和高等动物的活细胞也一样。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成熟红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增大B.癌变也是动物细胞的必然生命历程

C.细胞凋亡与基因无关D.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42.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43.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

红种皮

抗病

白种皮

感病

红种皮

感病

白种皮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B.抗病对感病为隐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隐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44.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合子自交,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B.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只有等位基因是成对存在

C.染色体、DNA、基因都是遗传物质D.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

4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以下有关生物实验的选材、原理、步骤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低温均能诱导多倍体植物的形成

B.健那绿是活性染色剂,使线粒体维持一定的活性

C.观察动物的减数分裂可选用睾丸为材料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46.以下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绿色盲是基因突变引起B.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

C.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D.白化病是基因重组引起的

47.莴笋肉质细嫩,生吃热炒均相宜。

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

大棚栽种莴笋,白天温度15-20℃,夜间不低于5℃,有利于提高莴笋的产量。

对栽种温度的要求解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白天适当升温,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不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

B.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酶活性

D.昼夜保持适当的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48.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三大系统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以下各项中,与调节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吃酸梅分泌唾液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

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产生的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消化

D.胰岛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下降

49.高等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激素调节有关,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植物激素调节都具有高效、微量的特点

B.动物、植物激素都是由特定的腺体分泌

C.无籽番茄的培养与生长素调节有关

D.人先天胸腺发育不良,导致人体免疫低下

50.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片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

B.森林失火后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C.森林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比人工水池植物群落的大

D.稳态的生态瓶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是不变的

51.细胞间通讯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右图所示,图

中的“化学物质”指的是(  )

A.参与维持机体稳态的激素

B.细胞膜上受体所识别的神经递质

C.DNA调节细胞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D.过敏反应中产生的抗体

52.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群落演替

53.下列选项中,可能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

A.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

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54.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与进入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相比,不同点是(  )

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D.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55.如果生产一台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售出后收入800元。

某厂家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2小时生产的同样的MP4售出后收入是()

A.400元B.800元C.1200元D.1600元

56.据2007年12月12日广州市统计局统计,全市2250家认定转化项目的企业中,科技人员持股总量达29亿元,人均近62万元。

科技人员的技术入股属于()

A.按劳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经营成果分配

57.2006年7月27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要求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贯彻落实。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

()

①各级党组织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②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③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④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58.2007年4月20日,广州市政协党组成员、市政协秘书长张灼民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广州市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经验、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贯彻执行上一级人民政协机关的决定和协议

B.制定地方性法规

C.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D.调查研究、提出议案,对地方重大事务进行科学决策

59.2007年12月12日,南方电视台TVS1报道:

广州某一高中学生利用自学的电脑知识,专门破译高档轿车的解码器,实施盗窃。

这一事实说明()

A.电脑技术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B.人们经常面临思想道德的两难选择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D.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60.2007年11月,广东省公安厅发言人表示:

将进一步对台商采取便民措施,深化出入境、交通管理部门的改革,为台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从辨证唯物论角度看,这种作法符合()

A.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C.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的原理

D.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61.据新华社报道,截至07年8月21日18时统计,9号台风“圣帕”已造成福建、浙江、江西、湖南4省36人死亡,9人失踪,在这种严峻的考验下,浙江人重拾了98年的抗洪精神。

这种精神激励浙江人民夺取了最终的胜利。

这说明了()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6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公九卿机构的职能在汉武帝时期演变成为执行机构

B.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D.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6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最基本条件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B.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64.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包括()

①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②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村民直接选举制度④各级党政干部竞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65.下列新中国的制度创新事件中,未能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运动

66.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其原因包括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便利其对外殖民活动。

②工业革命后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③最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广阔的海外市场。

④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67.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前苏联、美国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成为世界大国,其共同途经是()

A.战争B.控制其它大国的政治经济

C.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经济D.应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发展新兴工业

68.翱翔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

2007年11月,“嫦娥1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朝着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成为现实又迈进了一大步,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①嫦娥1号的成功发射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航天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②嫦娥1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质的飞跃,这里离不开科技发展量的积累③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④从“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到“嫦娥1号”成功发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18:

0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站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是一个万众瞩目,激动人心的时刻!

材料二:

右图是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69-70题:

 

69.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盛顿(西五区)的华人在白天收看电视直播

B.太阳直射点位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