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2552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6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docx

化工路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0520

车站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1概述

1.1工程概况

化工路站为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的一个中间站,车站位于长椿路与化工路“丁”字路口。

本站为地下二层车站,车站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3.0米,车站标准段外包宽度为19.5米,外包总长度为208.8米。

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深度约为16.56m。

车站南、北两端区间均拟采用盾构法施工。

车站周边较为空旷,距离车站较远处有民用厂房和居民区,2号风亭施工期间需拆迁车站南端民用厂房的西侧部分;长椿路宽60m,化工路宽45m。

两条路虽然均为郑州市内的主要道路,但不是位于郑州主要市区内,车流人流较小。

站址处周边为民房,有雨水,污水,天燃气等重要地下管线,地下水位位于车站底板以下。

1.2前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1号线二期总体设计专家咨询会无针对本站的具体意见。

2设计依据及标准

2.1设计依据

1)《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总体设计专家咨询会专家意见》

2)《地下管线普查探测报告》(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

3)《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01合同段化工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2014年02月)

4)1号线工程设计总体总包部及系统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5)有关会议纪要、公文及政府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

6)业主的其他要求

2.2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

1)《城市铁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3)《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

13)《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2009)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J449-2005)

1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版)

17)《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1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1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21)《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TCJ49-92)

2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99-2013)

2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27)《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勘察规范》(GB50307-2012)

2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9)《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

30)国家、河南省、郑州市的其他有关规范、标准等

3设计范围

本次初步设计范围: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

右CK5+240.400,设计起点里程:

右CK5+106.300,设计终点里程:

右CK5+313.500。

北端与梧桐街站~化工路站区间设计分界里程:

右CK5+105.800,南端与化工路站~铁炉站区间设计分界里程为:

右CK5+313.500(端头墙内侧)。

本次施工结构外包全长208.8m。

初步设计包括车站的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设计,防水设计,交通疏解设计,管线迁改设计等。

4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1)车站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类型、使用条件、荷载特性、施工工艺等条件进行,并考虑沿线的工程水文地质、总体规划要求、环境条件,对技术、经济、环保和使用效果作综合比较。

2)车站结构设计除满足城市规划、施工、运营、防火、防水、防杂散电流的要求外,尚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地铁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车站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耐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一级。

3)车站结构的净空尺寸除满足建筑限界和建筑设计、施工工艺及其它使用要求外,还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及后期沉降的影响。

其值可根据地质条件、结构类型、施工工序等条件并参照类似工程的实测值予以确定。

4)深基坑工程设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河南省地方法规的要求,结合车站周边不同的环境条件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严格控制工程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其允许数值应根据地铁沿线不同地段的地面建筑及地下构筑物等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本车站主体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地面最大沉降量≤0.15%H,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15%H(H为基坑开挖深度),且≤30mm;附属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地面最大沉降量≤0.3%H,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4%H(H为基坑开挖深度),且≤50mm。

5)结构设计应根据沿线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周围地面既有建筑物、管线、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区间隧道施工方法,通过对技术、经济、环保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结构方案。

6)结构设计应分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承载力、稳定、变形、抗浮及裂缝宽度等方面的验算。

结构计算中,应考虑施工中已形成的支护结构的作用。

7)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除满足强度需要外,还必须考虑抗渗和抗侵蚀的要求,本站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

8)车站结构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即结构允许出现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应根据结构类型、使用要求、所处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

本车站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车站中楼板、中梁、中柱等内部构件所处的环境的为一类环境,与土壤或水直接接触的顶板、底板、边墙、顶梁、底梁等外围构件所处的环境为二a类环境,结构设计时,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应符合如下规定:

外围构件结构最大裂缝宽度迎水面不大于0.2mm,背水面不大于0.3mm;内部构件最大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

9)建立监测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对车站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在设计中明确相应的技术措施(如地基加固、施工参数等)和施工监测内容。

10)地铁结构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进行抗震设计,轨道交通为乙类建筑,地铁车站按照三级进行抗震计算,并提高一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1)地下车站必须具有战时防护功能,在规定的设防部位,结构设计按6级人防的抗力标准进行验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2)结构应按最不利荷载情况进行抗浮稳定验算。

在不考虑侧壁摩阻力时,其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5。

当计及侧壁摩阻力时,其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15。

当结构抗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结构抗浮措施。

13)结构设计应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的措施,以防止杂散电流对结构的腐蚀。

钢结构及钢连接件应进行防锈和防火处理。

14)结构防水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环境条件、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及材料来源等因素进行,并遵循“以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及《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标准进行。

5地质概况

5.1地形地貌

本车站地貌类型属山前冲洪积缓倾斜平原,场地较平整,最高海拔117.2m,最低海拔116.9m,地表岩性为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

5.2工程地质条件

本场地45.0m以上地基土属第四系(Q)沉积地层,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和工程性能可划分8个工程地质层。

各土层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基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层(Q4ml)杂填土:

杂色,稍密(表层密实),稍湿,上部10~60cm多为沥青路面,下部主要为三七灰土、碎石子、煤渣及建筑垃圾,底部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等,在本车站表层广泛分布。

层底标高112.69~115.20m,层底埋深1.8~3.80m,层厚1.80~3.80m,平均厚度2.72m。

第(19)层(Q3al)黏质粉土(黄土状粉土):

浅黄色夹灰黄色、褐黄色,稍湿,中密,含大量黄色铁斑,少量浅灰斑,偶见钙核、蜗屑,局部夹有钙质条纹,局部含砂质粉土、粉质黏土薄层,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快。

在本车站地层上部广泛分布。

层底标高106.30~109.00m,层底埋深7.80~10.00m,层厚4.80~7.30m,平均厚度6.07。

静力触探试验Ps平均值6.07MPa;标准贯入试验经杆长修正后平均值为15.7击。

第(20)层(Q3al)黏质粉土:

黄褐色夹灰黄色、浅灰色,稍湿,中密,含少量黄色铁斑,大量浅灰斑,偶见钙质结核及螺壳碎片,局部夹砂质粉土、粉质黏土薄层,局部有少量钙质条纹,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摇振反应迅速。

层底标高101.80~105.62m,层底埋深11.10~14.40m,层厚3.20~5.70m,平均厚度4.24m。

在本车站地层上部广泛分布。

静力触探试验Ps平均值9.08MPa;标准贯入试验经杆长修正后平均值为17.0击。

第(25)层(Q3al+pl)黏质粉土:

褐黄色、灰黄色夹浅灰色,湿,稍密,含钙质条纹及钙质结核,钙核大小一般5-20mm、含量约占3-5%,可见铁锰质斑点,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局部含砂质粉土、粉质黏土薄层。

在本车站地层中上部广泛分布。

层底标高97.30~99.30m,层底埋深17.30~19.40m,层厚2.90~6.70m,平均厚度5.42m。

静力触探试验Ps平均值3.41MPa,标准贯入试验经杆长修正后平均值为13.4击。

第(28)层(Q3al+pl)黏质粉土:

黄褐色夹灰黄、浅黄、浅灰色,稍湿,中密,含钙质结核,钙核大小一般5-25mm、含量约占3-6%,可见铁锰质斑点,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局部含砂质粉土、粉质黏土薄层。

在本车站地层中部广泛分布。

层底标高92.70~95.15m,层底埋深21.80~24.80m,层厚2.70~6.60m,平均厚度4.22m。

静力触探试验Ps平均值8.58MPa,标准贯入试验经杆长修正后平均值为17.6击。

第(35)层(Q2dl+pl)粉质黏土:

棕黄色~棕红色,可塑-硬塑,含5-20%的钙质结核,钙核大小一般5-30mm,局部富集呈薄层钙质胶结,可见铁锰质斑点,夹有黏质粉土薄层,稍有光泽,切面光滑,干强度强,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在本站地层中部广泛分布、局部缺失。

层底标高86.30~93.00m,层底埋深24.20~29.00m,层厚1.20~7.20m,平均厚度4.00m。

标准贯入试验经杆长修正后平均值为16.6击。

第(36-1)层(Q2dl+pl)黏质粉土:

褐黄色夹黄褐色,湿,密实,含钙质条纹及铁锰质斑点,含钙质结核、钙核大小一般5-15mm、含量约占3-5%,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

在FJZ1-Ⅲ14-238钻孔下部呈透镜体分布。

最大埋深36.50m,最大揭示厚度3.50m击。

第(36-3)层(Q2dl+pl)细砂:

黄褐色夹褐黄色、红褐色,湿-饱和,中密-密实,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砂质不纯夹有中砂薄层、粉质黏土团块,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

局部夹薄层状钙质胶结,夹有卵石、圆砾。

在本站地层下部呈透镜体或层状分布。

层底标高714.30~91.68m,层底埋深25.50~45.30m,层厚1.00~8.80m,平均厚度3.34m。

标准贯入试验经杆长修正后平均值为22.9击。

第(36-4)层(Q2dl+pl)胶结层:

灰白色夹红褐色、灰黄色等,主要为钙质胶结,胶结成分主要为黏粒、细砂、圆砾、卵石,胶结程度差—较好,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或柱状,锤击易碎。

在本站地层下部呈透镜体或层状分布。

层底标高71.18~92.24m,层底埋深25.00~45.80m,最大揭示厚度18.90m,饱和单轴抗压强度2.1~16.2MPa。

5.3地质构造

郑州市区范围内断裂构造主要有NW向和近EW向二组共12条断层,距本项目较近的断层主要为古荥断层和上街断层:

(1)古荥断层:

分布于郑州市区中西部,呈北西——南东走向,断层倾向北东,倾角70°,为正断层,长约26km。

该断层下盘(SW盘)上升,上盘(NE盘)下降,断距约400m,该断层于本项目线路右K0+800附近穿过,下伏于第四系中更新统下部地层中,发育晚于上街断层,于西流湖附近错断上街断层。

该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

(2)上街断层:

该断层横贯于郑州市区中部,西起上街,经郑州市区向东延至中牟县境内,止于白沙一带。

走向近东西,倾向近北,倾角约70°,为正断层,长约120km。

该断层发育于中更新世早中期,错断中更新世下部早期地层,没影响到中更新世中上部地层。

该断层于本项目线路右K7+160及雪松路站出入场线RDK0+900附近穿过,下伏于第四系中更新统下部以下地层中在西流湖附近被古荥断层错断。

该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

测区古荥断层和上街断层无活动迹象,其它断层距本工点较远,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范4.1.7条规定,本场地属于“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影响”的范畴

5.4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场地附近无河流通过。

(2)地下水位埋深

本区浅层含水层岩性以黏质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属孔隙潜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据调查附近场地内水井地下水位埋深约55.00m(标高63.7m),年变幅2.0~3.5m。

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埋深约为53.00m(标高65.70m)。

历史最高水位大于45.00m,化工路站底板埋深15.88-16.12m,地下水水位埋深低于车站底板埋深,可不考虑抗浮设计。

(3)地下水类型及动态特征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黏质粉土、粉质黏土,属弱透水层、弱富水性。

本区浅层含水层岩性以黏质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属孔隙潜水,据调查天然条件下浅层地下水流向东北NE7o,流速为4.36×10-3m/d,水力坡度3.97‰。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以及上游的水平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以人工开采及水平径流为主。

(4)水质及腐蚀性评价

按舒卡列夫分类方法本场地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Na·Mg型。

根据气象资料,本地区干燥度指数小于1.5,属湿润区,环境类型为Ⅲ类。

根据试验成果,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同时,场地水位以上土层对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5.5场地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评价

5.5.1不良地质

未见不良地质。

5.5.2特殊性岩土

本站3.0m以上土层为Ⅰ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土。

湿陷量40.50mm,小于300mm,判别场地土地基的湿陷等级为I级(轻微)湿陷。

根据地区经验车站出口处需考虑湿陷性对工程的影响,局部基坑底部存在湿陷性黄土的可采用灰土垫层法进行处理。

其次,场区地表存在杂填土,杂色、灰色至灰黄、褐黄色,稍密(表层密实),稍湿,上部10~60cm多为沥青路面,下部主要为三七灰土、碎石子、煤渣及建筑垃圾,底部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等,在本车站地层表层广泛分布。

层底标高112.69~115.20m,层底埋深1.8~3.80m,层厚1.80~3.80m,平均厚度2.72m,基坑开挖应放缓破率,并加强支护。

5.6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场地地震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郑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确定本场地属Ⅱ类建筑场地,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4s。

3)地基土液化及软土震陷评价

综合判定该场地不存在地震液化现象;可不考虑软土震陷影响。

4)建筑场地抗震地段

根据本场地波速测试资料,本场地属中硬场地土。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判定本场地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5.7地层物理力学指标

地层物理力学指标详见表5-1。

地层物理力学指标表5-1

 

6车站结构方案

6.1结构方案的选择

施工方法的选择一般是根据车站的场地条件、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功能要求等特点,并综合考虑施工工艺、工期、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各方面因素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方法。

目前国内地铁车站施工较为常用的方法有:

明挖法、盖挖法和暗挖法。

地铁基本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比较表6.1-1

工法

明挖法

盖挖法

暗挖法

占路时间

施工全过程

施工前期

无(或很少)

施工作业条件

较好

较差

施工工艺

简单

比较简单

复杂

施工安全度

可靠

可靠

须重视

工期

最短

较短

较长

拆迁量

同明挖法

环境保护

不利

有影响

有利

造价

最低

较低

较高

结构受力

简单

较简单

复杂

断面利用率

较低

地面沉降

可控性强

可控性强

可控性差

工程质量

易于保证

易于保证

有难度

从上表比较可以看出,暗挖法在三者间技术、经济性较差,仅在交通无法导改,或导改后对交通影响较大,以及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无法改移时考虑。

盖挖法又分盖挖顺作法和盖挖逆作法。

由于盖挖顺作法与明挖法在施工顺序上和技术难度上差别不大,前者挖土和出土工作因受覆盖板的限制,无法使用大型机具,需要采用特殊的小型、高效机具。

而且盖挖顺作需使用内支撑或打锚杆,增加投资。

盖挖逆作法在施工便利、工期、造价、工程质量等方面,不及明挖法,仅在中心街区、商业繁华等对环境文明要求程度较高地区选用。

由于明挖法施工安全、质量可靠、技术较为简单、造价低、工期短,具有盖挖法和暗挖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应优先采用。

车站位于长椿路与化工路“丁”字路口,沿长椿路中布置;周边环境空旷,交通量小,因此本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

6.1.1围护结构方案

1)围护结构类型比选

郑州地区常见的车站围护结构形式有放坡、土钉墙、水泥土重力式挡墙、SMW桩、钻孔桩、地下连续墙等,各种围护结构形式比较如下表:

常用支护结构适用条件表6.1-2

结构

形式

适用条件

不宜使用条件

是否适用本工程

放坡

基坑周边开阔,满足放坡条件;

淤泥和流塑土层;地下水位高于开挖面且未经降水处理。

不适用

 

允许基坑边土体有较大水平位移;

开挖面以上一定范围内无地下水或已经降水处理;

可独立或与其它结构组合使用。

土钉墙

允许土体有较大位移;岩土条件较好;

土体为富含地下水的岩土层、含水砂土层,且未经降水、止水处理的;膨胀土等特殊性土层;

不适用

地下水位以上为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砂土;

基坑周边有需严格控制土体位移的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

已经降水或止水处理的岩土;

开挖深度不宜大于12m。

水泥土

开挖深度不宜大于7m,允许坑边土体有较大的位移;填土、可塑~流塑粘性土、粉土、粉细砂及松散的中、粗砂;

周边无足够的施工场地;

不适用

重力式

挡墙

墙顶超载不大于20kPa

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要求严格控制基坑位移变形;墙深范围内存在富含有机质淤泥。

SMW桩

可在粘性土、粉土、砂砾土等松较地层中应用;施工场地较大,允许基坑边土体有较大水平位移;

地基承载力大于120Kpa的较硬地层

不适用

开挖深度>15m的深大基坑

钻孔桩

可适用于各种土层;周边环境对基坑土体的水平位移控制有较高要求。

止水帷幕造价高,施工难度大

适用

地下连续墙

所有止水要求严格以及各类复杂土层的支护工程;任何复杂周边环境的基坑支护工程

止水效果好,适应性强,造价高

适用

本站基坑标准段开挖深度约为16.7m,依据本站周边环境条件、《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以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基坑变形控制等级定为一级。

根据基坑的变形控制等级,本站可选择:

钻孔灌注桩+内支撑方案或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

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体系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刚度大,既能挡土又能止水。

适用于任何复杂的基坑工程,能很好地控制其变形,但在施工场地要求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偏高。

钻孔灌注桩+内支撑支护体系是一种安全可靠且适用性很强的基坑支护结构,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复杂地层和不同类型基坑工程。

其优点是:

桩体刚度较大,控制基坑变形好、施工工艺较简单、地层适用性强,但止水帷幕施工难度大,造价较高。

本站基坑较深(约16.7m),地下水位约53米,结合周围环境及相关地质,从经济、安全的角度综合分析比较,本站主体基坑采用围护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出入口通道及风道等附属结构,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米时,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小于5米时可视周边环境情况采用放坡或土钉墙支护。

6.1.2主体结构方案

1)设计原则

车站结构形式,必须与施工方法相匹配。

车站形式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满足使用功能,创造一个便利、舒适的交通环境。

车站形式的选择在满足车站交通集散与运营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其交通功能,兼顾环境与舒适度的要求,尽可能地使车站的结构形式简洁实用、施工方法简便易行,从而达到简化规模、安全、经济的目的。

根据车站建筑布置,结合沿线地形及地质条件综合考虑,车站采用两层两跨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与围护结构组成复合式结构,在使用阶段共同受力;顶、中、底板与侧墙形成闭合框架结构,底、中、顶板设计为梁板体系。

此种结构在地铁结构中广为使用,是较经济的一种结构形式。

根据车站限界及使用功能要求,车站标准段框架柱距一般为纵向9.0-10m,为了有效利用车站的层内空间,降低结构高度,顶、底及中楼板均采用纵梁体系,一般不设横梁。

车站主体结构方案详见车站结构纵、横剖面图。

出入口通道为单层单跨矩形框架,出入口敞开段为U形槽,详见出入口通道结构方案图。

6.1.3地下水控制方案

为有效阻止和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

常见的止水帷幕有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旋喷桩止水帷幕,近来出现了螺旋钻机素砼或压浆止水帷幕。

本区浅层含水层岩性以黏质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属孔隙潜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据调查附近场地内水井地下水位埋深约55.00m(标高63.7m),年变幅2.0~3.5m。

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埋深约为53.00m(标高65.70m)。

历史最高水位大于45.00m,化工路站底板埋深15.88-16.12m,地下水水位埋深低于车站底板埋深,可不考虑抗浮设计。

综上所述,施工期间无需进行专门降水,基坑内疏干排水即可。

6.2围护结构计算

6.2.1围护结构支护参数的拟定

围护结构作为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回筑期间的支挡结构,承受全部的土压力及附加活载产生的侧压力,应根据开挖工况和施工顺序逐阶段计算其内力及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