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2562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博物馆观后感8篇.docx

博物馆观后感8篇

《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观后感

(一):

青少年参观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不久前,我校组织参观了海南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来到博物馆庄严的大

门前有着圣神的感觉,在门前我似乎就能感觉得到历史的气势和宏伟,那呐喊着

解放海南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到了,我开始带着那份尊敬认真的观察那里的

历史。

走进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厅,开启了一扇了解海南沧桑巨变历

史的窗户。

血与火、硝烟与呐喊、面容与情怀穿越岁月,深深地感染和打动每一

位参观者。

一艘木船,一列火车,分别呈此刻两个展厅的前面。

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摆设,

寓意着展览两大主题:

解放和开放。

走进不一样的展厅,观众感受到的是不一样

的震撼。

为了解放海南我们的渡海作战部队不惧惊涛,勇对骇浪,在琼崖纵队的配合

下,依靠简陋的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军舰的世界战争史奇迹。

创造了我们下一代的幸福这是难忘的并且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

历史上,为了强岛富民的理想,为了让每一位岛上居民都过上幸福完美的生

活,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发奋探索各种发展海南经济社会的方向、

道路和模式,即使为此遭受损失,蒙受冤曲,甚至抛撒热血,也矢志不移,誓死

追求。

正是靠着他们的坚韧和坚持,海南坚实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

这天,我因

继承先人理想,接过发展重担,正是当代人无可推卸的历史职责。

我们要用自己

的双手,绘就一个更美丽的海南,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博物馆观后感

(二):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这天是2011年6月9日,星期四。

我们年级利用下午上课时刻,来到国家博

物馆参观,下方我来总结一下本次活动的感受!

首先,在入馆之前,工作人员对我们进行了周密的检查,唯恐我们把这炸了

似的,经过重重检查,我们最之后到了传说当中的国家博物馆大厅。

经过看大厅里的宣传栏,我才知道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

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

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年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

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

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

革命博物馆。

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为建国十

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对外开放。

抱着好奇心,我想知道那里藏着什么宝贝,于是,我走到地图前,才知道那

里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

现代、当代历史的珍重文物。

展出中国最顶级的文物,经常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

到。

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中国通史为主,透过举办有关历史、考古、文物

等方面的多种专题陈列,以及临时展览、常设国际

交流展览和捐赠品展览等不一样形式的展览,向公众系统展示了中国悠久的

历史文化、优秀的民族传统和当代主流文化精神,并全面地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

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说世界礼貌与优秀文化。

透过高水平的历史学、考

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明白和认识,

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

国家博物馆还将成为首都中心区供公众进行高品位的文化

享受的重要场所。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本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及研究历史科学和有关

学术问题的机构,馆藏文物藏品62万件,并有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和

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

国家博物馆的考古研究力量拥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

空遥感摄影考古的专门机构。

馆属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

机构,具备一支专业的水下考古队伍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

我主要参观了原始社会的展馆!

原始社会的陈列为远古居民约170万年前-1

万年前)、氏族社会约1万年前-5000年前)和礼貌的曙光约5000年前-4000年前)

三部分。

在远古居民部分能够看到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元谋人,稍晚的蓝田人、

北京人、金牛山人,以及和我们同属于进步智人阶段的山顶洞人的形象。

展柜中

陈列着他们打制的石器、采集的树籽、狩猎的禽兽残骸。

山顶洞人的骨针和用兽

牙、贝壳制成的装饰品,证明人类已开始缝制衣物和有了审美意识。

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开始磨制石器,并开始了制陶、纺织等手工业生产,

氏族的分布也更加广泛。

陈列中有8000年前的稻谷,7000年前的骨器、陶器,

以及在陕西姜寨发现的6000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模型)。

距今5000年前后,农耕

技术有了较大提高,一个人的劳动除能满足自己的最低生活需要外,还能带给必

须剩余产品,从而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

这时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

生产,出现了文字的萌芽,文化艺术和宗教也都有显著发展。

人们在陈列中能够

看到石犁,最早的铜刀,漂亮的彩陶、玉琮、玉钺、玉龙等重要礼器。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陈列分为夏、商、西周、东周春秋

时期和夏春秋时期的各族共五部分。

本次活动十分有好处,我们学习了好多知识,受益匪浅!

博物馆观后感(三):

游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竟然有同学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喊着茄子拍照留

念,难道那些同学就没有感到不协调吗?

在象征国耻的历史博物馆前留下那么灿烂

的笑容当作纪念,未免太可笑了吧,我只想说:

同学,20岁了就应对自己的行为

负责了吧,期望这样的闹剧不好再重演了

我是个比较感性的人,刚进入博物馆内,我就被馆内的气氛深深的感染了,

看着眼前血淋淋的一幕幕,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9月18日晚上10时许,日军自己炸毁了沈阳郊区柳条附近的一段铁路,诬

指是中国人破坏的,于是日本军队开始炮轰东北军驻地大营以及兵工厂等地,步

兵在坦克的掩护下也向各处进攻,由于中国军队的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就轻易地

占领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9月23日在

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上演讲中还继续说:

此刻务必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抗强

权,以和平对野蛮。

由于不抵抗政策,仅仅3个多月,美丽富饶的东北之省就全

部沦陷了,东北人们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亡国奴生活。

累累白骨鉴证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事隔15年后在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上,头发梳得干净整洁,戴着眼镜,看上去

年轻精干的中国检察官倪征傲,用高亢的英语向坐在被告席上的板坦征四郎发问:

你可承认爆发九一八事变之前曾持有作战计划。

?

应对超多的事实材料,最后,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对坂征坦征四郎处以绞刑,对于他欠下的滔天血债,这只

但是算上是偿还了一滴而已。

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这天,日本首相竟然公开参拜

巾帼神社,难道他不认为这个参拜太耻辱,甚至破坏了中日友好关联吗?

我认为他

务必向中国13亿人们道歉

我认为落后就要挨打也是导致这场杯具的重要原因,我坚信日益强大的中国

能够和这样的杯具说再见了,我也会祈祷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

!

博物馆观后感(四):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汽研中心于2012年4月24日,组织团员参观了中国国

家博物馆,以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增强爱国精神。

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

的一员。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

2003年2月

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

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新开放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透过《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

全面、艺术、形象地展示中华礼貌的历程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复兴之路》大型主

题展览复展是以超多珍重历史资料和文物,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上

下求索,个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展示了盛世中华团结和谐的繁荣景象。

在参观主要资料之前,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复兴之路的序厅,序厅紧扣伟大的

民族复兴的主题思想,彰显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伟大壮举和辉煌成就,体现自强

不息、探索奋斗的民族精神。

它将古人的艺术想象和航天技术发展透过时空进行

对接,前者是古代艺术的最高成就,后者是现代空间技术的顶峰,两者都代表了

人类的最高追求。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厅,这五大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很多具有该阶段代表性的物

品陈列,其中最为典型的也是展示篇幅最大的有虎门抗英、渡江战役、开国大典

和飞天揽月这几点。

虎门抗英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意图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而向虎

门发动进攻时清军官兵英勇抗敌的英雄事迹,虽然在该战役中英军击败全部8500

名守军,关天培因此壮烈牺牲,但是当时的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

尊严、不屈不挠地抗击外敌入侵的精神预示着中国人们的觉醒。

以前一向以为此刻的所有都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这次观看中过的复兴之路后,

我的想法完全变了。

中国人民真的很伟大!

当帝国主义来欺负中国,人们都没有

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

而是掀起革命,让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

当日本来临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没有放下!

日本人大肆地屠杀中国人民,想磨灭大家的意志!

但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抹

杀,而是变得更坚固!

我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透过自

己的发奋最后站起来了!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

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

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

史事实都告诉我们: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中华民族最后能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

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中国中人民最后能抬起头来应对帝国主义了!

那些峥嵘岁月我们并没有白过。

中人民能够不再受欺凌了!

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受的耻辱,就应用自己的发奋让

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我们此刻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是以前的人用鲜血和意志换

来得!

这次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再一次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

智慧、和平的伟大民族,中华礼貌曾对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民族的兴旺、国

家的强盛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

博物馆观后感(五):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从门头沟坐26路小巴到苹果园,改乘1线地铁,大概半个多小时后到了西单,

在一家面包坊买到了妻爱吃的法国面包。

正因早晨起的晚没有吃早饭,因此两人

就地将法国面包解决了一部分,安慰了一下肚皮后,坐22路公交到前门。

前门的

人很多,携妻穿过众多来自不一样地方的游客,来到国家博物馆正门的北京2008

奥运会倒计时纪念牌前。

妻的学生证在毕业时没有被学校收回,因此钻了个空子,

凭借妻的学生证为妻买了张学生半价票,而我,只能买张成人票。

还好,国家博

物馆的票价不是很高,总共花去我们45元。

存好包、拿着票,我们步入博物馆,

开始了在时光长河中的荡漾

一、印加人祖先及其珍宝展

以前听说过印加人及其创造的古代礼貌,但正因以前对历史的不在意,对古

代礼貌的缺乏了解,因此,对印加礼貌并不是很了解。

这天去了博物馆,才知道

有印加文化的展览。

带着一头的雾水进入展厅,在消逝了的古礼貌发掘文物中参

观。

虽然说透过参观,对印加古文化的了解没有多少系统的深入,但却被古代印

加人的智慧和由他们创造的古礼貌所征服。

此次的印加人祖先及其珍宝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秘鲁国家文化委员会共同

组办。

展厅分为六个部分,依次向游人展示了印加文化的起源、发展、壮大、鼎

盛、衰落及灭亡的全部过程。

透过超多的出土实物,向参观者再现者昔日印加人

的生活、宗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展示的文物以陶器、金银饰品以及纺织品为主,

各种形象的陶制品向游人展示着古代印加人在生活和生产的过程所展现的聪慧,

金银饰品显示着古印加人的富足,纺织品让游人对古印加人的灵巧感叹不已。

古代印加帝国的疆域主要区域在这天的秘鲁共和国,古代印加人早在一万四

千年前就已经抵达秘鲁,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开始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创造

古代礼貌。

1438年印加王帕查库齐即位时建立的印加帝国使印加礼貌走向辉煌。

1532年贪婪的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侵入印加帝国,使印加帝国逐渐消亡,印加礼

貌逐渐湮灭。

感谢考古学者的研究和发掘、出土的很多的珍重文物,使得这天的

我们还能在废墟和残存的文物中领略和感受往日的礼貌。

站在仿制的马丘比城的巨石城墙边,似乎能感觉到古代印加人在富贵的马丘

比城里举行祭祀活动的庄严;透过展厅墙上张贴的太阳神庙图片,感觉自己已经

站在古印加人的祭祀队伍中对古代神灵进行庄严的定礼膜拜;透过防护玻璃看着

展柜里那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陶器,想象着妻和我在亲手或拿、或端、或抱

着那些陶器行走在大地上。

古代印加人对猫科动物有着很强烈的图腾崇拜,在这

些展示的陶器文物中有着很大的体现。

在很多的陶器上能够看到有猫科动物造型,

包括他们的淘制的武士都是以猫科动物作为头饰。

由于时刻太短,加之妻与我当时的准备又不是很充分,因此,此刻只有凭借

我模糊的记忆,将此次对印加人祖先及其珍宝作一个不是准确的描述。

葵布,是一串串打着结(打结的部位不一样、打结用的绳子的颜色也有差异)

的细绳在竖向依次连结在一条横向绳子上组成的物品。

它是古代印加人来传递信

息和计数的工具。

由于古印加人没有文字,因此,葵布成了传递日常信息的主要

工具。

佩服古印加人透过绳索上不一样部位的打结来记录当时所需要的信息,更

佩服他们能透过这种方式来建立和维持古印加礼貌,这是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坚韧

的。

一颗中年女性的头骨。

之因此对这个展品记忆深刻,倒不是我有什么异常的

嗜好,主要是这件展品向参观者展示了古代印加人的高超医术。

在这颗成年女性

的头骨上,能够看到前后共有五个环切的一指粗细的孔。

正是这五个孔让这颗头

骨有了特殊的好处,正因它向后人展示了当时的古代印加人所拥有的高超医术:

古代印加人能够透过复杂的头部环切外科手术来治疗某些疾病,使病人康复(透

过对出土的环切头骨的研究证明,头骨切口周围有感染的痕迹,肯定手术是在活

着的人头骨上施行的,这是很大胆的外科手术,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做了环切手术

的病人都完全康复。

这位病人大约做了五次这样的手术,每次手术后似乎都痊愈

了。

引自博物馆对该展品的说明)。

鱼纹棉制方巾。

在一尺长宽见方的棉布上,古印加人利用高超的纺织技艺,

象蜘蛛布网一样,在棉布上有序列的排布着鱼纹和双线纹,黑白相间的颜色让鱼

纹在双线纹上紧凑有序的排列着。

人头形陶瓮,是用来承载液体的容器。

它的大肚子造型很有意思。

瓮颈部呈

人头像形,椭圆形大肚子的瓮腹,腹一侧有系绳用的直耳,瓮底为平底。

这个陶

瓮将彩绘与雕塑有机地融为一体:

人物帽子上的垂直条带纹和螺旋纹饰、垂至肩

部和背部的黑发以及纤细的双眉、瓮体上的战利品头像、艺术化的猫科动物图腾

纹饰等均系彩绘而成,而人物的双耳、鼻和嘴则采用雕塑的方式加以处理。

如果

这个陶瓮装上液体的话,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大肚子的男生正因喜爱那样的

液体而忘乎因此的将自己的腹部喝的滚瓜溜圆。

金猫头。

古代印加人对猫科动物很图腾,这个金子做的猫头又一次应证了我

的感觉。

金猫头为圆头造型,圆眼、内嵌贝壳,宽鼻,鼻孔圆张,嘴部半张,吐

出长舌,露出三角形尖牙,双耳略微前倾。

耳、前额、胡须上垂挂金属圆片。

得博物馆的说明上写的是这个金猫头属于比库斯文化(印加文化的一个过程)的

雕刻作品,富于艺术表现力,对猫头以一种极其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好象主要

用于祭祀。

以上是我在自己模糊的记忆中将各类展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件写了出来,当

然,每件展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灵魂,一件展品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个场景的

再现,但正因记忆的模糊和篇幅的限制,就不再累述了。

二、中国蜡像馆

被誉为立体摄影的超现实写真主义雕塑艺术蜡像,以前只是听说过,从来没

有近距离观察和真正接触过。

这天,有幸在中国蜡像馆将这个空白做了一个稍微

的填补。

蜡像馆展厅在博物馆左侧的二楼,分为一、二两个展厅,主要以人物蜡像为

主。

在到达蜡像馆的时候,第二展厅的游客相对少些,于是我们先进入了第二展

厅进行参观。

由于对蜡像这门艺术的了解不是很多,加上我本身的艺术细胞少的

可怜,因此,刚开始准备参观的时候,只是图个新鲜、看个热闹,没有什么太多

的心理准备,但当我们进入展厅看到人物蜡像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蓝黑色的太空背景下,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英雄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微笑着向

进入展厅的参观者们挥手致意。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们进入的是蜡像馆的话,如

果不是在杨利伟同志所站的台子前竖立着一块请勿触摸蜡像的警示牌的话,我可

能会跑过去和这位英雄交谈。

在艺术家的精心制作下,这个活生生的杨利伟站在

我们的面前,那种为祖国航天事业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那种能为祖国航天事业

奋斗的自豪感毫无保留的展此刻了他的脸上。

我和妻在杨利伟的左侧、右侧反复

看了多次,越看越觉得比真人还真,越看越被艺术家的精湛技艺所折服。

妻忘记

了不可触摸蜡像的警示,不由自主的触摸了一下杨利伟的手确认不是真人,只是

有些软和弹性后,才拉着我走进杨利伟左侧的入口,进入里面的展厅。

手按剑柄的秦始皇威猛地站在游客面前,头发花白的康熙大帝笑咪咪的摸着

自己的胡子,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在笑谈中憧憬着共和国的明天,邓小

平在注视着改革开放的繁荣景象,十大元帅向人们展示着共和国将军们的风采。

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艺术家的手中被再现了,仿佛让我们也回到了过去,

领略到了这些伟大人物的真实风采。

展厅里面专门设置了一个小块,向游客展示蜡像的制作过程。

原来,蜡像是

先用石膏制作一个实体模型,然后将特殊配比的蜡加热成液体注入石膏模型,待

蜡液凝固后将石膏模型脱除,将构成的蜡像修饰完成。

说似简单,但在实际的制

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复杂,需要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带着新学到的知识,经历了正因看到那么多活生生的人物所带来的激动而忘

乎因此的差点撞到了墙上的危险之后,我和妻依依不舍的离开二展厅,进入一展

厅。

一展厅的人物更多,有体育明星、科学家、艺术家等不一样行业的人物蜡像,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斜倚酒坛醉卧在地上酝酿着新的诗句,巴金和冰心两位老人笑

容满面的谈论着共和国的文学潮流,小巨人姚明紧紧的保护着似乎是刚刚抢到的

前场栏板球准备传给队友进行反击,外星人罗纳尔多留着他夺取大力神杯的新发

型准备抬脚射门了妻和我在一个个蜡像前留恋,在游客们照相机闪光灯的闪烁中

忘记了时刻、忘记了地域。

蜡像被做的太逼真了。

艺术家的想象力更加的丰富!

有位艺术家做了一个坐

在椅子上熟睡的男生蜡像摆在休息厅的过道处,恰巧在不远处有位游客可能正因

参观累了,坐在长椅上靠着墙熟睡了。

蜡像的逼真让妻子搞不清楚那个是真,哪

个是假,仔细观察了蜡像后,又将游客也当作蜡像去观察,结果发现后者是个真

人,引的在休息厅休息的其他游客一阵欢笑,不好意思的妻羞红了脸

佩服着艺术家们对蜡像人物深刻的揣摩和恰倒好处的把握,感叹着艺术家们

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在领略和回味着一个个人物昔日的风采中,妻和我

告别了蜡像馆。

三、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特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特展的展厅在博物馆右侧的二楼。

博物馆一楼右侧的展

厅原先是文化遗产日个性展览,已于前一天结束了,里面正在收拾整理,不再对

游客开放,让我和妻感到很大的遗憾,还好,在接下来在二楼的参观中看到的超

多宝贵文物,让我们减少了些许的遗憾。

在楼梯口检票后,将打过孔的票张进口

袋,同妻一齐顺着楼梯来到二楼。

感觉到有些累,正好展厅门口的长椅上有空闲

的地方,于是让妻一人进去先看,我喝了点水,在椅子上少时休息后进入展厅参

观。

展厅分左室和右室两个部分,我从左厅开始参观。

顺着门左侧在选购纪念品

的众多游人往去,第一件展品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那是一件青铜器方鼎,

具体的名字我此刻记不清了,大概叫做虎耳牛头鼎。

五头形态各异的长角、虎耳

的铜牛首尾衔接的站在鼎口上围成一个圈,刚好将鼎口围住;鼎腹两侧各有一只

头朝上、尾朝下、呈爬行状的铜虎,威猛之势自然流露;三只虎足形鼎脚均匀的

分布在鼎腹底侧,使圆鼎稳稳的站在展柜上。

整个圆鼎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想

象丰富,造型逼真,铜绿色显示着它年代的悠久,让我驻足许久不忍离去,尽情

感受着那段昔日的历史。

1959年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墓地第10号墓出土的彩陶背壶是新石器时代的

文物,在展厅中部展出。

壶的腹壁一面扁平,两侧各有一环耳,另一面中部有一

竖鼻与扁平腹部的一面相对,3个附耳系绳之后便于背在肩后携带。

背壶为红陶,

近口沿处绘有3个等距离的黑白彩同心圆;壶颈与环耳之间的肩部内白外黑两道

细线构成一带状圈,沿带绘有黑地白彩涡纹;壶腹绘有黑白彩同心等边三角形,

顶角上下相对沿壶腹排列;腹下绘有黑色细带,在其上等距白点排列;底部绘有

白色圆点。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文物工作者,更非一个历史研究人员,无法从专业

角度进行解释和说明这件文物的特点和好处,能做的,仅仅是将我眼中看到的记

录下来罢了,以后当我读到相关的资料时,能从我的记忆中找到相关的记忆片段,

来让我重温这段历史,引起相应的共鸣,那或许便到达了做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所

需要的精神享受了吧。

在展厅靠近里侧的中间位置,横列着一个长约2m、宽1m左右的的展台,著

名文物金缕玉衣就静静的躺在里面。

对金缕玉衣是早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中就已经

知道了,但对它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记载上,没有一个实际的或者更能够说

是基本成形的概念,这天得以在众多的参展文物中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实属

幸事、庆事。

在我面前的金缕玉衣是由一块块红白色的大小不一的玉石片组成,

大的平均长约10cm、宽5cm,小的平均长约3m、宽1cm,最大的玉石片是脚底的

那片,长约25cm、宽10cm左右,所有的玉石片,无论大小,厚度都不到1cm,表

面光滑、纹理清晰。

在每块玉石片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米粒大小的孔,金丝穿过这

个小孔,将所有的玉石片串连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将要穿戴金缕玉衣的人从头到

脚、丝毫没有放过的包裹保护起来。

能看出,展示在我面前的这件金缕玉衣是为

男性制作的,正因在其大腿根部有用小块玉石片穿接而构成的小筒子,用来盛装

男性的生殖器官。

头部用小块玉石片穿接起来、按照人的五官巧妙的分开鼻、眼、

耳器官,躯干及臂膀、腿部用大块的玉石片错落有秩的穿接,手掌及脚部用大小

不一样的玉石片按照必须的顺序交叉穿接、用一大块整片的玉石片坐为脚底,脚

趾前端用小块玉石片竖立串起,使整个脚部能适

宜地放入。

整个金缕玉衣浑然一体,大小不一样的玉石片在金线的连接下有

序地成为一个整体,紧凑而不拥挤的将穿戴的人包裹在金与玉的氛围中。

据资料

显示,这件金缕玉衣整整花费了当时数百名技艺精湛的玉石匠人两年多的时刻,

花费的资产相当于几百户富裕人家一年的所有花销总和。

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

力来制作出的金缕玉衣,显示出当时的统治者期望透过这种外在的保护来到达自

己尸骨永存的愿望,但之后发上的事实可与他们的想法背道而驰,往往在他们穿

上金缕玉衣不久的以后,他们的坟墓就被垂涎于墓室宝物的盗墓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