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3278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北京市海淀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九年级上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

1.下列表述,符合右图名画作者的是()。

蒙娜丽莎画像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C.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D.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的艺术作品。

A不对,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D不对,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巨匠是莎士比亚;B也与达芬奇不符。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2.今天,有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最早出现与哪部历史文献有关?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非宪法。

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  

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指的是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这时期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恩格斯的这句话肯定了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巨大改变。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4.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

A.珍妮机B.蒸汽机C.内燃机D.飞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5.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拿破仑战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04—1814年间是法国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统治时期,在他统治时期对外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对欧洲的全面战争。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6.“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A.封建制度B.奴隶制度C.资本主义D.殖民扩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的内容的认识,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加入了殖民扩张的行列,殖民者把财富源源不断的输入欧洲,转化为资本,却造成了被殖民地区的落后,其中奴隶贸易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血腥的一幕。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

 

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8.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初期的英国,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A.穿印度的棉衣B.打电话聊天

C.吃美洲产的玉米D.喝中国产的茶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所以19世纪初期的英国不可能用电话聊天。

其他三个选项的情境随着殖民扩张和经济联系的加强都可以做到。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些歌词引自()。

A.《国际歌》B.《宅地法》C.《复活》D.《英雄交响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相关内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开始的法国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经过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起来,A符合题意;《宅地法》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的,《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英雄交响曲》出自贝多芬,BCD不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

A.工业品进出口问题B.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C.奴隶制的存废问题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对美国内战的理解,此题属于比较题,该题中美国内战的一个原因就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采用的是奴隶制,于是产生了矛盾,内战爆发。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B.新议会的召开

C.内战爆发D.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句话反映了()。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D.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句话反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3.历史上第一个圆了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而被称为“航天飞行器的先驱”的是()。

A.奥托B.莱特兄弟C.富兰克林D.蒙特哥菲尔兄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机载外部动力、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行,因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成就就归功给了他们。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4.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B.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C.棉花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汽车、电灯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火车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出现了。

手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6.历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办一期黑板报,宣传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适合的标题是()。

A.开辟新时代的“宣言”B.引领时代的思考

C.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D.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叩响了现代文明的大门;引领时代的思考是指启蒙运动;开辟新时代的“宣言”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7.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原因B.性质C.特征D.结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对一战前后意大利对战争态度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前,意大利加入了德奥同盟阵营,但战争爆发后,意大利考虑到多种情况却宣布对奥作战,这说明了在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外交中,国家利益始终是一个国家考虑的重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更充分说明了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18.右图武器最可能首先出现在哪一次战争?

()。

A.拿破仑对外战争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对一战中新式武器坦克的使用的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在索姆河战役,使用了坦克。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19.“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被下面哪一位著名科学家创立的伟大理论打破?

()。

A.牛顿B.达尔文C.托尔斯泰D.爱因斯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和“被下面哪一位著名科学家创立的伟大理论打破”,根据所学知识,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0.下列说法,符合右图人物的是()。

A.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B.他主张以人权反对神权

C.他最重要的思想是“三权分立”学说

D.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伏尔泰是法国早期启蒙思想家。

其尖锐的批判封建宗教神学思想,主张为知识,科学和理性服务;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伏尔泰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主要著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等。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二、辨析说理(本大题有4小题,共18分。

其中,第21、24小题各6分,第22、23小题各3分。

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英语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最直接的原因是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

(3分)

错误:

理由:

22.1773年,美国青年约翰看到英国对家乡残酷的殖民统治,激起了他反抗英国统治的决心。

几年后他参加了战争,并跟随后来的美国第一任总统林肯南征北战,取得了赫赫战功。

(6分)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23.17世纪80年代末,一位法国人坐飞机到英国旅游。

在英国期间,他观赏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并对最近发生的光荣革命赞叹不已。

(6分)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24.14—17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3分)

错误:

理由:

【答案】21.错误:

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

理由:

英语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最直接的原因是英国的殖民扩张。

22.

(1)错误:

美国。

理由:

美国是在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后才成立的。

(2)错误:

林肯。

理由:

美国第一任总统是华盛顿。

23.

(1)错误:

坐飞机。

理由:

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2)错误:

但丁。

理由: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24.错误:

启蒙运动。

理由:

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

【解析】

试题分析:

2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最直接的原因是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

这个是错误的,英语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最直接的原因是英国的殖民扩张。

2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73年,美国青年约翰看到英国对家乡残酷的殖民统治,激起了他反抗英国统治的决心。

几年后他参加了战争,并跟随后来的美国第一任总统林肯南征北战,取得了赫赫战功。

这个是错误的。

因为美国是在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后才成立的。

2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世纪80年代末,一位法国人坐飞机到英国旅游。

在英国期间,他观赏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并对最近发生的光荣革命赞叹不已。

这个是不正确的,因为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2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17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个是不正确的,因为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

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

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

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分)反映的是哪方面的举措?

(2分)

(2)除上述内容外,这一历史事件还有哪些内容?

(举一例)(2分)

(3)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4分)

【答案】

(1)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等。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2分)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4分)

(4)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后,你有何感想?

(2分)

【答案】

(1)蒸汽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

(3)“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

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标志,而它开始的标志则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检举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我的感想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便人们的出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四、问题探究(本大题共2小题,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0分,共22分)

27.回答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问题。

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

(1)下列哪一项是当时探险者的梦想?

()。

(2分)

A.寻找刺激B.挑战世界C.追逐金钱D.扩张领土

(2)美洲长期以来与世隔绝。

把它与世界开始联系起来的转折性历史事件是()。

(2分)

A.迪亚士远航B.哥伦布远航C.达伽马远航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3)写出因哥伦布的发现而命名的土著居民的名称。

(2分)

(4)有人把新航路的开辟称为“世界的发现”。

你认同此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1)C。

(2)B。

(3)印第安人。

(4)同意。

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28.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

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

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4页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分)

(2)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学习本课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6分)

【答案】

(1)萨拉热窝事件。

(2)一战的爆发。

(3)世界大战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材料反映的是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一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得到的启示是:

世界大战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高考一轮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