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768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docx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立意篇)

关于高考作文

一、考点要求: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应用文大多以”修改”形式考查)。

1.基础等级: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③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二、高考作文:

(一)题型演变:

主要题型:

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1、命题作文:

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读后感),199年的《尝试》(记叙文),2002年(上海)的《面朝大海》,2003年(北京)的《转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给材料作文:

1996年的《给六指作整形手术》和《截错了》(看图作文),1997年(上海)“我看课外阅读”(议论文),2003年(上海春季)的诺贝尔获奖者田中根一的材料作文。

3、话题作文:

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安徽春招)的“寻找”。

(二)涉及内容:

主要涉及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与周围世界的的关系,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和评价。

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

或直接反应社会热点,或间接反应社会现实。

歌颂人民,赞美劳动,善待弱势群体,和谐社会自然,承担社会责任等都可入题。

(三)命题趋势:

1、紧贴时代发展,命题较为开放;2、增强人文色彩,重真情重文采;3、展现学生个性,注重人格塑造;4、培养创新思维,强调辩证意识。

第一编:

立意篇——立意要高远

一、考点要求:

符合题意,符合文体,思想要健康,中心要突出。

二、审题立意目标:

立意离不开审题:

确定写作范围(选材角度,最佳切入点)——确定写作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确定文章标题(根据文章立意、选材范围和写作文体)——确定文章立意(中心思想,主旨)——确定文章选材(人物、事件,论据等)。

三、审题立意攻略:

(一)、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要求:

确定选材范围;

确定文章立意;

确定具体写法。

2、审题技巧:

抓体裁暗示:

标题首尾有”赞、颂、歌、曲、赋”等词的可写成散文;标题首尾有”谈、说、议、感、评、斥”等词的可写成议论文;标题中有”介绍、形成、话说”等词的可写成说明文;标题中有”记、事”等词的可写成记叙文;有的标题如《习惯》《经受误解》等,既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抓关系信息:

标题中列出几个概念(复合型),如《树木·森林·气候》《勤奋与成材》《自由与纪律》,要求议论概念之间的关系,既要阐明几个概念的区别,又要解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

抓关键词语:

关键词往往就是”题眼”,是文章的中心之所在。

题目是偏正短语,关键词一般是”偏”,如《新人新事》,题眼是”新”,必须写”新”的人和“新”的事;题目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关键词往往是助词、谓语和状语部分,如《唱国歌时所想到的》,题眼是”想到”,而”唱国歌时”则限定了写作范围;题目是句子,题眼常常不止一个词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题眼是”忧”和”乐”,但必须注意”先天下””后天下”所限制的写作范围;题目是并列结构或其它形式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抓概念隐义:

如《送你一句格言》,要明白格言是指有劝戒意义的警策的话,不同于名言;如《他(她)》,其隐含的信息是”我眼中的他(她)”要写与我交往中”他(她)”的故事,撇开”我”,只写”他(她)”就离题了。

3、立意技巧:

以小见大法:

如《一件平凡的事》,不能就事论事只写平凡事,而是要写出平凡的事情中所蕴含的不平常的意义来;如《由路边小草想到的》,无论写散文还是写议论文(杂感),立意都应该是通过写小草来歌颂她那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的精神或者赞美她那顽强的生命力,或者讴歌她那与世无争、不图名利的风格。

逆向入题法:

如《谈“雪中送炭”》这个题目正面入题立论为“要提倡雪中送炭”或“雪中送炭就是好”,当然可以。

但是如果从逆向入题,立论为“送炭何必等下雪”或“雪中送炭非良策”,可能更富于启发性和新奇感。

《静静的夜晚》,恰恰应该写在静静的夜晚里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

比如,静静的夜晚,大地万籁俱寂,但是老师在灯下备课,种子在破土,小苗在生长,树叶在沙沙作响,河水在哗哗地奔流,小偷在蠢蠢欲动,边防战士在站岗放哨,公安战土正整装待发,党政领导在筹划方略,一个个小生命在呱呱落地……

虚题实作法:

如《追求》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不着边际。

但是把虚化为实,就非常好写了,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这是写记叙文。

要是写议论文呢?

可以阐述当代青年应该追求什么的道理,或者阐述现代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的道理,当然也可议论对伟大的目标的追求与日常生活琐事的关系。

抑扬结合法:

如《战胜脆弱》,就可以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某人生性脆弱,再写自己有意识的想去战胜脆弱的一两件事,最后最于战胜了脆弱。

《转折》,先写学生看不起一个年青女老师,后来这位老师带病坚持上了一堂很不错的课,从此学生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和态度。

昭示哲理法:

如《尝试》,写一个同学进行了一番追星的尝试后,结果引来了同学们的躲避和家长的担心,但追星尝试的失败却给了她一种哲理性的启示,即人的气质风度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一味模仿,势必发展到东施效颦的程度。

4、审题立意示例:

2003年(北京)高考作文:

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

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见,有所悟。

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

文体:

除诗歌外,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

选材:

可以写自我人生经历命运的转折,也可以写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

立意:

不仅要记叙转折事件,更要写出事件给人的启示。

(例文)

转折

  一直以为,我是个有礼貌的学生。

见老师问好,进办公室喊报告,小学时便已学会。

但是在高一的某一天,我才发现这些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对老师,并不曾有过真正的崇拜。

  

记得高一时的物理老师是个看起来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的“女生”。

大概是第一次教高中吧,上课总是战战兢兢的。

这样一个老师要对付我们这一班“妖魔鬼怪”,结果可想而知,物理课总是鸡飞狗跳的。

我虽然不跟着同窗们闹,心里也着实有些看她不起:

既没有威严,又不算平易近人,老得端着架子,讲课还老出错。

这种老师,当个什么劲儿啊!

  某个星期一,第二节是物理。

班里照例闹闹哄哄的。

物理老师走进教室,轻轻把书放在讲台上,没有平日的怒吼。

教室里突然间安静无声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停止了自己的动作。

望着物理老师。

只见她拿起一根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我嗓子哑了,今天只好让大家看幻灯片,对不起了。

”随后,她拿出一大沓纸片,一张一张用幻灯打出来。

看着我们还在呆呆地注视着她,她有些不好意思,拍拍幻灯,用眼示意:

看这儿啊!

  一堂用幻灯上的课。

除了没有声音,一切与平常没有任何差别。

奇怪的是,这堂课她竟没有出一点错。

就连同桌恶作剧似的提出一个与今天主题无甚关系的问题,她都胸有成竹的在纸堆中抽出一张打到幻灯上。

工整,清楚。

同桌坐下后还在自言自语:

“邪门儿,她是神仙吗?

  下课铃响了,她在幻灯上打出:

“今天是你们上的最好的一堂课,谢谢。

  我注意到,没用过的那一沓纸比用过的高了一倍有余。

突然间,我望见了她手背上分明的针孔和周围的一片青肿。

想来她是带着不轻的病给我们讲课的!

  鼻子有点酸。

奇怪,我不是爱感动的人啊!

猛地,我再次感到一种异样:

整堂课都静悄悄,没有一点儿声音。

  三天以后,物理老师恢复了声音,生活继续向前。

然后课上原本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却从此消失了。

老师似乎再也没有发过脾气,讲课似乎也很少出错。

也许,是我们长大了。

也许,是我们和老师都长大了。

  那以后,我对老师的感情终于发生了一些改变。

不再是含混不清的“老师好”,而是想要恭恭敬敬的鞠上一躬——对所有的老师;虽然嘴巴上总是不好意思作更多的表白。

我想,老师们一定可以感觉到我们的心意所在,并且能够高高兴兴地接受。

(二)、给材料作文:

1、题型:

所给的材料,常常是一段话、一则寓言、一个故事、一幅画、几句对话,几个典型事例、几条名言佳句等。

也有给两个或三个材料的。

单一材料作文:

如1995年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

寓言诗《鸟的评说》,七种鸟各自评说另一种鸟: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大作文: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600字议论文)。

多材料作文:

如1996年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

两幅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大作文:

以”我更喜欢《》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审题立意要求:

确定文章标题:

既给材料又限定题目的,要认真审好题目,要搞清楚题目与所给材料和要表现的中心之间的关系,如《我更喜欢漫画<>》,就要弄清题目要求,在议论时要通过比较充分说明自己”更喜欢”的感受和理由;如只给材料没限定题目,就要根据所给材料和要表现的主旨,取好标题。

确定文章立意。

给材料作文,必须首先审读所给的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中心指向(主题、见解、寓意、倾向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如1986年的高考作文《树木·森林·气候》,就要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自拟副标题,抓住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似点,确立中心(谈事物的联系和变化,谈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谈条件或环境的重要等)。

确定文章体裁:

给材料作文一般限制文体,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是要求写议论文。

如没有限制文体,可根据材料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恰当的文体来写。

确定具体写法:

材料作文一般开篇都要从材料写起,以引出文章中心;行文过程中,要时时不忘呼应材料;结尾时,还要联系材料和文题作结。

要准备的,主要是一些为阐明自己观点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材料。

3、审题技巧:

信息不能漏:

如1990年的高考作文要求,”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

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

材料所给信息十分重要,它说明这个小姑娘不善于抓本质抓主流,而把支流的非本质的东西当成了事物的本质。

所以,审题立意和写作时就千万不能忘了这条信息。

关系要找全:

如下面这道材料作文题。

肖伯纳说:

”两个朋友,一人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两个朋友,一人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据此立论,写一篇议论文。

就不能只看到苹果与思想,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就大谈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应找全信息之间的关系”交换”。

因此,这道题的观点应该是强调讨论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性。

选好写作点:

一个材料往往可以提炼出几个观点,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

如”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从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泯王或吹竽者的角度切入,都可以提炼出各自不同的观点来。

因此,不妨先多找一两个观点,然后通过比较再选自己熟习的观点来写。

不重蹈旧辙:

有一道漫画材料题,名曰”鸟量身高”,画的是高度不够,长嘴来凑。

立意的角度应该是”反对做假浮夸”。

如做过”争雁”一题,就容易陷入”旧辙”,也以”不尚空谈”立论。

4、立意技巧:

材料分析法:

如根据材料”落叶”写一篇文章,所给材料是寄寓性材料,寓意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必须透过文字表面,挖掘其深层内涵,方能捕捉材料中心。

“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否定了“殒落”而肯定了“凯旋”。

哲人否定黄叶因死亡而落下,而肯定它是胜利者的归宿。

它落到树根化为另一种生命的营养,再去滋润一种新的生命。

落叶的殒落,只是生命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因此,哲人不认为落叶是殒落,而是胜利的回归。

因此可以立意为“落叶”是值得赞美的或者奉献--永恒的美德。

求同求异法:

如《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的寓意是相同的,都是针砭社会上”去好留坏”的现象,但表现形式不同,这样就可以同中求异,见仁见智,谈自己”更喜欢”的见解。

如这道作文题,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中的 三位科学家虽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

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异中求同”概括,便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

类比联想法:

如给材料又给题目作文《树林﹒森林﹒气候》,根据材料提示,就应把材料中所说的自然现象通过联想,与社会现象进行类比,抓住二者之间的相似点,从三者之间的联系点,可以谈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树林和森林比喻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就可以谈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树林形成森林需要适宜的温度,就可以谈条件或环境的重要性。

满足要求法:

如给《光明日报》写一封信。

这封信写些什么?

只要满足“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尽快解决”这个作文要求就行了。

很多考生的文章就写这么三段:

一段反映情况,二段申述理由,三段呼吁尽快解决。

评卷时,这些考生的文章都获得了较高分。

所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审题立意,无需多动脑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把题审好并立好意。

   5、审题立意示例:

1998年全国高考作文:

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

那么你是怎样的呢?

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可另拟一个题目;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等表达方式;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不少要600字。

审题:

文体:

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几种文体中的一种来写。

选材:

应具体写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关心理承受方面的一个或几个实际事例,如经受的苦难、失败、打击等。

立意:

通过亲身的经历和体验,表现自己如何面对苦难、失败或打击,由脆弱变得坚韧,终于战胜脆弱。

例文:

笑对人生

  人生是什么?

“困难”说人生是布满荆棘和坎坷的道路,“沮丧”说人生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失败”说人生是被击倒后的眩晕,“自私”说人生是不择手段达到目的。

而我要说人生是从生命中开出的一朵灿烂的鲜花。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要磕磕绊绊,失败之后我们需要什么?

不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不是灰心丧气的绝望,而是微笑,从心底发出的对自己的微笑,鼓励自己,鞭策自己,不断看到希望,不断向前奋进。

  我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最憷的是上体育课。

在中考当中我的体育成绩只有23分(30分满分)。

在高三临近体育会考之时,我理所当然地成了困难户。

老师对我的信心不大,家里也很着急。

我心里暗暗蹩足了劲,心想:

别人能办到的我也能办到。

于是我起早贪黑的练,每天1500米必定跑下来,回到家还要练,铅球、俯卧撑、原地跳……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像散了架似的。

可是体育成绩却总是与我作对,一次,两次,三次……每次老师测验我都是将及格。

我真有些灰心和失望,不过我一直忠告自己:

只要坚持,一定会奏效,不要理会这些失败。

果然在会考时我的体育成绩得了“良”,尤其是长跑得了80多分,这是我没想到的。

如果我当初不努力拼搏,怎么会取得这样的成绩?

  此时此刻我坐在高考考场中,心里也一个劲地打鼓。

要是考砸了怎么办?

要是榜上无名又怎么办?

但是我不觉想起一个人的履历表,他35岁竞选参议员失败,37岁竞选再次失败,39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43岁当选国会议员,45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54岁时却当选美国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从来没有被失败所打倒,他总是看到希望,跌倒了再爬起来,一往无前地向目标挺进,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那么我又有什么可紧张的呢?

高考失利也不意味着一切都宣告结束,条条大路通罗马,失败不会总属于我。

  巴尔扎克说过:

“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将挫折作为对自己的激励,每天都保持乐观;总之,笑对人生,这样就终能获得成功。

 (三)话题作文:

1、话题作文的命题:

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要求语。

2、审题要求:

要求:

明确选材范围;

选择文章体裁;

拟定文章标题;

确定文章立意。

程序:

话题语——材料语——提示语——要求语。

如2003年的高考作文,应首先审读”话题语”,明确写作的对象、范围和重心应锁定在”感情的亲疏与事物认知的关系”上,做到”心中有话题”。

然后审读”材料语”,进一步理解话题含义和立意的角度: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一定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中,感情的亲疏远近往往决定着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

接下来再审读”提示语”,便可以得到启示充分打开思路:

我们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故事;可以写感情对事物的认知起了反面束缚作用的事情;还可写感情对认知起正面促进的事情;可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刻剖析,或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写成议论文等等。

最后还得审读”要求语”,明白在题目、文体、字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避免失误。

3、审题技巧:

选择恰当入口:

话题作文往往只是给出了一个大的写作范围,在同一个话题下,切入的角度不同,文章的选材和中心也就各有不同。

话题”材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揭示话题内涵,使话题具体化、形象化,以便让人更好地理解命题意图,写作时可涉及也可不涉及,只要与话题有关的内容都能写。

因此,可以多选几个切入口,作一番比较后,选择自己最熟习的、材料最多的,能够驾驭得了的内容来写。

采用擅长文体:

话题作文一般都允许”自选文体”,因此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最拿手的文体来写。

面对所给话题,看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若有,可选择记叙文,因为记叙文有情节,形象生动,容易脱颖而出;若没有这方面的经历感悟,就选择议论文,因为写议论文可求个四平八稳,也能稳中取胜;若写作功底较厚,情感丰富,知识面广,则可选择写散文,因为散文要求较高,能一展才情。

拟定精彩标题:

围绕话题,根据写作的中心、选材范围和文体特点拟题。

可用话题扩展改造法、修辞运用法、名著诗词借用法、歌词名句化用法等拟题,使标题尽量做到精炼、生动、新颖,或微言大义,或画龙点睛,或言近旨远,或咄咄逼人,让标题真正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

注重立意高远:

立意要做到稳、真、新、深。

既要合乎人生和社会的常理,又要敢于表现合理的”非常理”;不但要写真人真事,更应抒真情真感;既要有创新意识,不落窠臼,更要有自己的独到发现和感悟。

古今中外的文章大家们无不都是以文意深邃成就其传世佳作的。

4、立意技巧:

揣摩话题法:

如一篇以”滤网”为话题的作文,仔细揣摩话题和材料便会发现,”滤网”是用的比喻义,它是用来比喻在生活中起约束作用的东西,它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必然产生物极必反的后果。

明白了话题的”语境义”,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谋篇了:

或谈人的感情不能泛滥,即使是美好的情感也需要控制,感情的世界需要滤网;或谈现实世界中,人人都需注意把握好说话的分寸,祸从口出;或谈做任何事都不能超过度,浓妆艳抹带的悲剧,头悬梁锥刺股新解。

贴近提示法:

如2002年的高考作文的”提示语”:

”那时我们是怎样选择呢?

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其中的”怎样”是选择的过程和结果,提示了作文的思路,”应该如何”是选择的标准,提示了作文的主题,因此只要回答了”应该如何”就是立意了:

舍己为公、公而忘私、远大理想、持续发展、献身祖国等等。

联系现实法:

如1988年的《习惯》,看起来不着边际,不知怎样找到它的最佳立意。

如果运用联系背景法,很快就能明确题旨。

当时,全国上下,从农村到城市,从机关到学校,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改革运动。

把题目放到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来考虑,立即就会明白,改革就是对传统的旧习惯的否定。

旧习惯不管怎样顽固,最终将会被新生活所代替,改革不管遇到多大阻力,但最后一定会胜利,新旧习惯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

抽象具体法:

如以”成熟”为话题的作文,话题相当抽象,一般考生写成议论文有难度,就可以将它”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记叙一个成熟的故事,来表现这样的中心,可表现人不。

感情用事,能用理智战胜情感乃成熟的标志;可表现看问题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设身处地为别人作想,是成熟的人格;宽容乃成熟的人品;关爱他人是成熟的表现;如果善于发现和修正自己的错误,那么,这个人就成熟了。

小题大作法:

如以”难能可贵的清廉”的作文,材料是一个较具体的、实在的”小题”,审题立意时就必须从蔡锷”个例”中引申、升华,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事理来,可谈廉政能净化社会环境,可谈廉政能富民强国,可谈廉政能为经济建设开路,可谈只有清廉的领导才有崇高的威信。

化大为小法:

如以”捷径”为话题的作文,就必须在”捷径”这个大范围之内找出许多切合题意的”写作点”,然后选择一个角度立意为文,如方法对头,事倍功半;科学的道路上只有艰苦探索,没有捷径可走;提高写作水平不能靠捷径;成功的大门需要用勤奋的双手推开,不能走捷径;成才无捷径——揠苗助长式的补课可以休矣。

5、审题立意示例: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总的要求语)。

  (材料语)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

“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提示语)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关系呢?

(话题语)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具体的要求语)[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

审题:

文体:

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

选材:

可选择因感情的亲疏影响了对事物的认识的人事或现象等材料;

立意:

感情的亲疏会影响人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例文)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走进眼镜店,有色眼镜,琳琅满目:

浓墨、墨绿、浅橙、深棕……选一架?

戴上浓墨,黑云压顶;佩上墨绿,置身莽林;架上浅橙,风扬沙尘;扣上深棕,满眼咖啡……摘下来,哦,原来晴空万里,世界是这样本色。

 走出眼镜店,我生出许多联想……

想到了天雨墙坏的宋国人,他戴着蔚蓝色眼镜看儿子,看出了预见的智慧,因为那是家人,上阵还要父子兵呢!

戴起蛇绿色眼镜看邻人,看出了狡诈和邪恶,因为那是外人,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想到了道光皇帝罢黜林则徐,禁烟条陈再好,他毕竟是汉员,戴上青冷近视镜,可信不啊!

琦善再庸碌无能,奸佞贪婪卖国,可终究是一家人,戴上粉红老花镜,不用他用谁?

想到了日韩世界杯,全体韩国公民,包括总统金大钟,他们都怎么了?

面对不公正的裁判带给韩国队的胜利,起立欢呼,民族情结也可以异化成有色眼镜吗?

在这里,我只想讲一个突然想起的小故事……

小学那会儿,“三好生”由同学们选。

记得四年级时,班里有个女孩羞怯拘板,又倔头倔脑,没有什么朋友,更不会亲合老师。

同学偶尔提到她,总叫“老蔫儿”。

谁也没想到,这“老蔫儿”期末居然考了个第一。

选“三好”时,老师先把一贯名声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