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3779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总复习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1、我们用眼睛观察世界的时候,(其他感官)也在帮忙。

2、我们发现的东西分为:

(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有生命的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

校园里小花、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没有生命的有小石头、土块、塑料瓶、碎玻璃等,它们都属于非生物。

3、我们发现天空中云彩从形状上分有(积云)、(卷云)、(卷层云)、(积雨云)。

4、观察天空的云彩,下雨前一般都有大量的(积雨云),这是下雨的主要来源。

5、只要认真(观察),每个事物都会成为问题宝藏。

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7、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爱因斯坦

第二单元 五官兄弟

1、人的“五官”是(眼)、(耳)、(手)、(鼻)、(舌)这五个部分;五官兄弟各有各的用途,它们都很重要,不存在哪个器官最重要,哪个不重要。

2、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世界上许多事物,但并不能认识到任何事物。

这时可以借助一些器材,人们发明(放大镜)和(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的东西;发明(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事物。

3、人的鼻子能辨别(几千种)气味。

4、盲人通过(用手触摸)的方法来识字。

5、眼睛——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耳朵——物体的声音;鼻子——物体散发出得气味;   舌头——物体的味道;    手——物体的光滑或粗糙、物体的冷热、物体的软硬。

6、挑选西瓜方法(眼看)、(手摸)、(耳听)、(鼻嗅)、(嘴尝)。

第三单元 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

1、对于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还是(生物)。

2、不断降低的(气温),绘出了一个多彩的秋天。

3、植物的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色素,是它们让树叶变得五颜六色;其中叶绿素使叶子(变绿),叶黄素使叶子(变黄),花青素使叶子(变红)。

4、空气的温度叫(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5、读气温计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6、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实有西红柿、葡萄、橘子、辣椒、冬瓜、花生、豌豆荚、棉桃、西瓜等,不是果实的有胡萝卜、马铃薯、姜、萝卜、红薯等。

7、蟋蟀用(翅膀)演奏“音乐”的,它的叫声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有关系。

第四单元 有趣的动物

1、人们把像蚂蚁、蝴蝶、蜻蜓那样,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归为一类,称做昆虫。

如:

蚊子、蜜蜂、瓢虫、蝗虫、蟑螂、白蚁、蛐蛐、蝴蝶、蜻蜓都是昆虫;蜘蛛、蜈蚣、蚯蚓、鱼、青蛙这些不是昆虫。

2、世界上的动物约有(150)万种,其中昆虫约有(100)万种,它们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3、蚂蚁是群居生活的昆虫,它们喜欢(甜味),用(触角)进行交流;蚂蚁能够沿原路找到路线是因为蚂蚁(能够从肛门排泄出一种东西)。

4、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方法。

比如(蛇、青蛙、蝙蝠、熊、刺猬)等冬眠,(蚂蚁、田鼠、松鼠)备粮,(大雁、燕子、天鹅)南飞,(老虎、猫、狐狸)等换毛方式过冬。

(注意:

喜鹊过冬把窝垫暖和)

5、常见夜里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刺猬)、(蛇)、(蟾蜍)、(蝙蝠)、(黄鼠狼)等。

6、猫在夜晚可以发现老鼠是因为(猫眼可以随光线强弱变化),照相机也利用了这个原理。

7、猫走路没有声音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肉垫)。

8、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

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有:

(环境温度的降低);(食物的缺乏)。

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

1、蚯蚓又叫(天然犁),喜欢居住在(松软潮湿)的(土层)里。

2、观察土壤,发现土壤里面有(植物的根)和(落叶),还有许多小虫子。

3、用铲子取土时,千万要注意(安全),而且不要(伤害)小动物,不要(破坏)哪里的环境。

观察结束后,要把土壤放回(原处)。

4、土壤里面有(沙)(黏土)(水)(空气),还有(小动物)和(植物)。

5、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把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6、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和黏土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7、蚯蚓的邻居有(蜗牛)(蚂蚁)(千足虫)等,他们清理垃圾,活化土壤、促进植物的生长。

8、蚯蚓喜欢生活在(壤土)中,喜欢吃(腐烂)的树叶,(细菌)加快了树叶的腐烂。

9、蚕豆种子在(壤土)中长得最为旺盛,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10、人类对土壤的破坏有(垃圾侵蚀)(毁田烧砖)(喷洒农药)(滥伐森林)(过度开垦)。

11、(堆肥)是一种(减少垃圾)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得到非常好的肥料。

12、改良土壤的办法有(在农田边缘种植防风带)(轮换种植)(施用有基肥)(退牧还草)。

13、看蚯蚓改良土壤的实验时,要注意翻动翻动塑料袋里的东西,实验后,不要忘了送蚯蚓(回家)。

14、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水分)(空气)等,所以植物能在土壤里生长。

15、植物离开了土壤也能生长,常见的无土栽培有(水培)(木屑培)(沙石培)。

第六单元 飘呀飘,落下来

1、自转旋翼下降快慢与(翅膀大小)、(翅膀形状)、(重量)有关。

2、翅膀越大下降越(慢),翅膀越小下降越(快);重量越小下降越(慢),重量越大下降越(快)。

3、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的大小)、(绳的长度)、(所挂重物重量)有关。

4、伞越大下降越(慢),伞越小下降越(快);所挂重物越轻下降越(慢),所挂重物越重下降越(快)。

5、绳长度越短下降越(快),绳长度越长下降越(慢)。

6、认识常见测量工具以及其用途:

钟表(还有秒表)——测时间;直尺(还有卷尺)——测长度;温度计——测温度;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7、可以在空中飘的物体的共同特点(它们都很轻很薄,在空中所占面积很大)。

第七、八单元

1、水池下面的弯管作用是来阻挡下面的(异味)和(虫子)。

2、灯,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从远古的(火把),近代的(煤油灯)、(蜡烛),到现代的(电灯),照明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3、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巴普洛夫

4、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摆动很有规律),中国的(鲁班)发明(锯子),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发现(地球有引力),中国现代的(王永明)发明了(汉字“五笔字型”)。

5、科学研究的方法有:

(观察)、(实验)、(提问)、(猜想)、(调查)、(反思)等。

复习题

1、草地里的东西分成三类:

植物、动物和没有生命的东西。

2、天空中的云可分为:

积云、卷云、卷层云和积雨云等。

3、人体的五官分别是:

手、眼睛、口、耳朵和鼻子。

4、眼睛能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耳朵能听到声音;嘴能尝到味道。

5、人们发明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无法清楚看到的细小的东西。

6、使秋天的树叶变成五颜六色的色素有叶绿素、叶黄素和花青素。

叶绿素使树叶变绿,它喜欢较高的温度。

使树叶变红的是花青素,使树叶变黄的是叶黄素。

7、空气中的温度叫(气温)。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8、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我们要注意:

(手持气温计的上端,保持气温计竖直)和(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9、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硕果累累的季节。

10、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西瓜、冬瓜、花生、棉桃、西红柿和豌豆等是果实;胡萝卜、马铃薯、白萝卜和姜等不是果实。

11、马铃薯不是果实,因为它没有种子。

12、蟋蟀是用翅膀发出声音的,蟋蟀的叫声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有关系。

13、人们把像蚂蚁那样,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归为一类,称作(昆虫)。

14、蚂蚁怕樟脑味,它们喜欢吃甜食。

15、现在世界上的动物约有(150万)种,其中昆虫约有(100万)种,它们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16、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和换毛。

17、冬眠过冬的动物有熊、青蛙、蝙蝠、蛇和刺猬等;到南方过冬的动物有大雁、杜鹃、黄鹂和小燕子等;备粮过冬的动物有蚂蚁、松鼠和野兔等。

18、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

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

19、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0、用铲子取土时,千万注意安全!

而且不要伤害小动物,不要破坏那里的坏境。

21、土壤颜色有棕色、黑色和黄色,里面有(沙)、黏土、(水)、(空气),还有(动物)和(植物)。

22、人们把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和黏土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23、在蚯蚓的房前屋后,我们还能发现石头和沙土。

24、人工改良土壤的方法主要是在农田边缘种植防护林带、轮换种植、施用有机肥和退牧还草。

25、堆肥是一种减少垃圾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得到非常好的肥料。

可用来堆肥的垃圾有杂草、枯叶、水果皮、碎菜叶、蛋壳、瓜子壳、剩米饭、动物内脏等。

26、常用的无土栽培的方式有水培、木屑培和沙石培。

27、自转旋翼下降的快慢,可能和翅膀形状、翅膀大小和重量有关。

28、制作自转旋翼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是稍厚的纸、剪刀和曲别针。

29、降落伞缓慢下降是因为借助了空气的阻力。

30、自制降落伞的材料和工具是剪刀、透明胶带、细线塑料袋和橡皮泥。

31、做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去,认真观察和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的踪迹。

32、科学就蕴藏在这些问题中间,找到了问题,也就找到了科学的踪迹。

33、科学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灯,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照明工具,也是重要的装饰物。

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从远古的火把,近代的煤油灯、蜡烛,到现代的电灯,照明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3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将解决更多的科学难题,科学将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3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衣服除了御寒和美化的作用外,还将具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功能。

36、1583年,意大利少年伽利略在教堂看见屋顶有一盏吊灯,一摆一摆的,他用脉搏计时,发现它的摆动很有规律。

他提出了物理上著名的“钟摆定律”

37、公园前5世纪,中国木匠鲁班爬山的时候,被一棵野草划破了手。

他发现这种草叶子的边缘长着许多小齿。

然后他仿这种带齿的小草的叶子发明了锯。

38、过去流行一种——天花,很多人被天花夺去了生命。

一个叫爱德华琴纳的医生发现,挤牛奶的女工没有一个得天花的,她们手上的小痘痘引起了他的注意。

琴纳发明治疗天花的方法——种牛痘。

39、1666年,英国年轻的牛顿在苹果树下读书。

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掉在了地上。

牛顿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40、公元前3世纪,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

41、1715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了游泳加速器。

42、1978年,中国的王永民仔细观察汉字的结构,努力寻找汉字的组合规律。

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输入法。

43、陈凡同学发明了抓鱼手套,获得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44、林恒韬发明了充气雨衣,获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

45、步骄进行了调查研究,她的科学小论文《门前的小树为什么死了》获得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

一、我会判断(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壤土。

(  ×  )

2、轮换种植是改良土壤的一种方法。

(  √   )

3、降落伞的绳子越长下降速度越快。

(  ×   )

4、科学在衣食住行等等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   )

5、王永民发明了汉字“五笔输入法”。

(  √   )

6、壤土就是土壤。

(    × )

7、大雁、燕子、喜鹊过冬的方式都是迁徙。

(   ×   )

8、“五官兄弟”中眼睛最重要。

(  ×   )

9、蟋蟀不是昆虫。

(   ×   )

10、西瓜不是果实。

(    ×  )

 

1、右面几个降落伞,(   3  )下降最慢。

           

2、右面几个自转旋翼,(  3   )下降最慢

3、右面哪种方法是读气温计的正确方法?

( 3    

二、我会选择(10分,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4、下面不是果实的是(   ①   )。

①生姜 ②桃子 ③梨子 ④苹果

5、下面是昆虫的是(   ①    )。

①蚯蚓 ②蜗牛 ③蜈蚣 ④蜻蜓

6、测试降落伞下降速度时需要使用下面哪种工具?

(  ②   )

①尺子 ②计时器 ③气温计 ④放大镜               

7、能辨别物体颜色的器官是(   1   )。

①眼 ②耳 ③鼻 ④口 ⑤手

8、下面哪个因素不影响自转旋翼的下降速度?

(  2    )

①翅膀大小 ②下落的高度 ③翅膀形状 ④自身重量

9、下面那些行为会破坏土壤?

( 2、3、5、6、7  )

①退牧还草 ②垃圾侵蚀 ③毁田烧砖 ④种植防风林 ⑤喷洒农药 ⑥过度开垦  ⑦滥伐森林

10、下面哪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 ①观察 ②实验 ③提问   )

①观察 ②实验 ③提问 ④抄袭 ⑤猜想 ⑥生搬硬套

四、我会制作(14分)

1、我也能当科学家!

请你仿照下边的卡片,动手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科学现象记录卡”。

(3分) 

科学现象记录卡

现象:

秋天大雁成群往南飞。

问题:

秋天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

结果:

大雁是候鸟,为了避免寒冬,飞向暖和的南方。

科学现象记录卡

现象:

秋天树叶“五颜六色”?

 问题:

树叶为什么会有“五颜六色”?

结果:

是因为因为植物大多不光含叶绿素,也有含花青素的

2、小明从野外采回了三种土壤,可他分不清哪种是黏质土,哪种是沙质土,哪种是壤土,

①含  黏土   多的是黏质土;②含   沙   多的是沙质土; ③含    黏土 和   沙     差不多的是壤土。

3、请你大胆地想一想,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不足4个的每对1个1分,写对4个就可得6分)

 ①     气压,,②  风速 ③    高度    ④ 悬重物重力    ⑤伞衣的面积 ⑥伞面透气性

五、我会回答(4分)

树林里召开昆虫音乐会。

蜈蚣刚走到门口,就被守门的黄蜂拦住了,“你不能进去!

”“我为什么不能进去?

”黄蜂耐心地向蜈蚣解释,“哦,我明白了。

”在回家的路上,蜈蚣碰到前来看节目的伙伴,它们是蚂蚁、蚯蚓、蚊子、蜘蛛、天牛,这里面也有几个和蜈蚣一样是没有资格进去的,请你说,哪些没有资格?

并说出它们不能进去的原因。

答:

         因为 它们不是昆虫。

   

一、我知道(写出所知。

每空1分,共15分)

1、写出三个你发现有小动物的地点:

__土壤里_、__草丛里___、___垃圾堆里_。

2、你观察事物时,可以运用的五个感官有_眼、耳、鼻、口,手。

3.报纸、___课桌、___石头____、__书___、胶水等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4、是叶子里的花青素,绘出了一个多彩的秋天。

5、空气的温度叫做__气温___,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摄氏度___”,用符号“_℃____”表示。

二、我可选(只填序号。

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不上夜班的动物是(A)。

A公鸡B猫C蝙蝠D猫头鹰

2.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和黏土量的多少,把含沙粒较多的土壤,叫(C)。

A壤土   B黏质土  C沙质土D土壤

3、下面四位中,不能参加果实大会的是(C)。

A西瓜B葡萄C马铃薯D辣椒

4、下面四位朋友中,不是昆虫的是(A)。

A蚯蚓B蚂蚁C蝗虫D蜜蜂

5、下边能用来测量大树粗细的工具是(B)。

A量筒B绳子和尺C放大镜D秒表

三、我会判:

(确定“√”或“×”。

每题1分,共5分)

1、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树木。

(√)

2、老虎、鱼、芒果树、松鼠和小草都是生物。

(√)

3、蜗牛、蝗虫和蚂蚁都属于昆虫。

(×)

4、乱排放污水和废气是污染环境的表现。

(√)

5、我们在发育阶段,要注意锻炼身体。

(√)

四、我来连(正确连线。

每题5分,共10分)

1、根据动物的过冬方式连线:

狗熊南飞

青蛙换毛

狐狸备粮

大雁冬眠

蚂蚁

2、将五官作用用直线连起来:

眼物体的颜色

耳物体的味道

手物体的光滑和粗糙

舌物体散发的气味

鼻物体散发的冷热

五、我能答(简单回答。

共10分)

(3分)

1、果实有什么共同特征?

(3分)

答:

都有果皮和种子

2、树叶为什么会有“五颜六色”?

答:

是因为因为植物大多不光含叶绿素,也有含花青素的,

3、怎样使制作的降落伞才会在空中下降得最慢?

(4分)

伞面的面积大些,悬重物轻一些。

 

一、我会判断(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壤土。

(  ×  )

2、轮换种植是改良土壤的一种方法。

(  √  )

3、降落伞的绳子越长下降速度越快。

(  ×  )

4、科学在衣食住行等等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  )

5、王永民发明了汉字“五笔输入法”。

(  √  )

6、壤土就是土壤。

(  ×  )

7、大雁、燕子、喜鹊过冬的方式都是迁徙。

(  ×  )

8、“五官兄弟”中眼睛最重要。

(  ×  )

9、蟋蟀不是昆虫。

(  ×  )

10、西瓜不是果实。

(  ×  )

二、我会选择(10分,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4、下面不是果实的是(  ①  )。

①生姜  ②桃子  ③梨子  ④苹果

5、下面是昆虫的是(  ①    )。

①蚯蚓  ②蜗牛  ③蜈蚣  ④蜻蜓

6、测试降落伞下降速度时需要使用下面哪种工具?

(  ②  )

①尺子  ②计时器  ③气温计  ④放大镜          

7、能辨别物体颜色的器官是(  1  )。

①眼  ②耳  ③鼻  ④口  ⑤手

8、下面哪个因素不影响自转旋翼的下降速度?

(  2    )

①翅膀大小  ②下落的高度  ③翅膀形状  ④自身重量

9、下面那些行为会破坏土壤?

(2、3、5、6、7  )

①退牧还草  ②垃圾侵蚀  ③毁田烧砖  ④种植防风林  ⑤喷洒农药  ⑥过度开垦  ⑦滥伐森林

10、下面哪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①观察  ②实验  ③提问  )

①观察  ②实验  ③提问  ④抄袭  ⑤猜想  ⑥生搬硬套

一、填空题

1.我们用眼睛观察世界的时候,其他感官也在帮忙。

2.认真观察一片草地,把发现的东西分成三类:

植物、动物和没有生命的东西。

3.观察天空的云彩,下雨前一般天空都有大量的积雨云。

4.人们发明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的东西。

5.对于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还是生物。

6.空气的温度叫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oC”表示。

7.果实都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

8.人们把像蚂蚁那样,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归为一类,称做昆虫。

9、使用气温计要注意以下个方面:

(1)手持气温计的顶端,保持气温计竖直。

(2)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将温度计挂在室外走廊上,或其他通风,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4)温度计离地面约1.5米。

10、“五官兄弟”是指眼、耳、鼻、舌(口)、手(皮肤)。

11、你知道冬天的树叶为什么会变得五颜六色吗?

原来,在植物的叶子里有一批色素“化装师”,它们的名字叫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叶绿素使树叶变绿,它喜欢较高的温度,所以在春天和夏天里树叶大多是绿色的。

到了秋天,气温下降了,天气变冷了,花青素和叶黄素喜欢较低的温度,它们就把树叶变得五颜六色了,也就是说,是逐渐下降的气温让冬天的树叶就成五颜六色的。

12、最常见的不是果实的有马铃薯、萝卜、胡萝卜、姜、红薯、地瓜等。

13、动物过冬的方式主要有冬眠、迁徙(南飞)、造窝、换毛、备粮、减少活动等。

冬眠的动物有蛇、蝙蝠、刺猬、青蛙、熊等。

以迁徙方式过冬的动物有大雁、布谷鸟、杜鹃、燕子等。

14、动物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

15、绝大多数昆虫在冬季到来时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过冬的,比如蚊子、蝴蝶等就是这样过冬的,这也是冬眠的一种方式。

16、土壤里面有沙、黏土、水、空气,还有小动物和植物。

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和黏土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

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和黏土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17、土壤可分为黏质土、沙质土和壤土三类。

18、人类对土壤的破坏主要有垃圾侵蚀、毁田烧砖、喷洒农药、滥伐森林、过度开垦等。

19、落叶到哪儿去了?

一是土壤里的动物喜欢吃腐烂的树叶;二是细菌加快了落叶的腐烂。

20、人类改良土壤的办法有堆肥、轮换种植、施用有机肥、退牧还草、种植防风林等。

21、堆肥是一种减少垃圾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得到很好的肥料。

22、常见的无土栽培的方式有水培、木屑培和沙石培。

23、自转旋翼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的,它的下降速度与它的翅膀大小、翅膀形状和自身重量有关。

24、我们测自转旋翼下降的速度时常用到的测量工具是计时器(秒表),测它翅膀长短时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尺子,测量它的重量时用到的工具是测力计。

二、判断题

1、只要闭上眼睛,我们对所有事物就不能感知了。

(  ×)

2、姜是不能参加果实大会的。

(√)

3、蟋蟀是用翅膀来演奏音乐的,这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无关。

(  ×)

4、大雁、燕子、乌鸦都是候鸟。

(  ×)

5、在观察完小动物后可以把它踩死。

(  ×)

6、熊、蛇、蝙蝠都是采用冬眠的方式过冬。

(√)

7、猫头鹰、老鼠主要是在夜间活动。

(  ×)

8、西红柿可以参加水果大会。

(√)

9、树叶里的花青素能使树叶变成红色。

(√)

10、生活“三废”是指粪便、垃圾和污水。

(  ×)

三、选择题

1、猫在夜间能看到东西是因为(②)

①猫是吃老鼠的,老鼠是在夜间活动的,猫要是在夜间看不见,怎么抓老鼠啊?

②猫的眼睛可以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

③猫有长长的胡须

2、动物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①),二是食物的缺乏。

①环境温度的降低

②动物本身身体的缺陷

③动物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

④没有什么原因,有的动物就是怪,偏偏要冬眠

3、狗过冬的方式是(③)

①冬眠②迁徙③换毛④备粮

4、胡萝卜不能参加果实大会的原因是(③)

①它不是水果②它不是种子③它不是果实④它是蔬菜

5、秋天来了,是(①)让树叶变得五颜六色。

①枝叶里的叶绿素、叶黄素和花青素②秋风③秋雨④逐渐降低的气温。

四、我会分(每选对一个得1分,共30分)

(一)奇奇在草地上发现了很多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