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生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798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奇妙的生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奇妙的生命.docx

《奇妙的生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生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奇妙的生命.docx

奇妙的生命

校本系列课程

 

主编:

王琼

 

植物篇

第一单元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

1、观察植物花的结构

2、观察植物的果实

3、观察植物的种子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

1、观察植物的生长

2、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动物篇

第一单元动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

1、观察原生动物细胞

2、观察节肢动物的组织和器官

3、观察鱼的组织和器官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长

1、观察蛙的早期发育

植物篇

第一单元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

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开花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认识事物和观察细微事物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推测、设计简单实验、收集证据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体验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感悟植物花、果实、种子对植物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增强关爱植物的意识。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形态的花、果实、种子的一些简单结构及其功能,而比较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将在中学进一步学习。

基于学生已初步获得关于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之间联系的体验,本单元将鼓励学生尝试探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1、观察植物花的结构

活动一:

解剖花的结构

活动目标:

1、通过解剖百合花,知道它是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并了解各部分的特征。

2、通过解剖百合花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提高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康乃馨、百合花或其它两性花。

活动二:

分析花各部分的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推测、讨论、模拟和看录像,了解花各部分的作用:

花萼保护幼花,花瓣保护花蕊和引诱昆虫传粉。

2、了解授过粉的花能结果。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活动准备:

百合花或其它两性花、毛笔、录像等。

活动过程

(一)解剖花的结构

学生活动

活动记录

1、交流:

花一般有哪些部分组成?

2、讨论:

解剖百合花并观察记录花的构造及其特征。

3、交流:

记录结果。

4、讨论:

雄蕊和雌蕊有什么区别?

5、小结:

百合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二)分析花各部分的作用

学生活动

活动记录

1、观察:

破损的康乃馨花朵。

讨论:

剥掉花萼,花瓣会怎样?

花萼的作用?

2、讨论:

花的其他部分有什么作用?

3、小结:

花各部分的作用。

5、实验:

花粉能不能粘在雄蕊上?

6、讨论:

授过粉的花有什么变化?

(三)

请把你观察到的花的结构绘制成简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观察植物果实

活动一:

观察各种果实的外形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了解一些果实的外形特征,进一步体验果实的多样性。

2、知道容纳和传播种子是植物果实的重要作用之一。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活动器材:

椰子、蒲公英、葡萄、苍耳、莲蓬、凤仙花果实、槭树果实。

活动二:

活动二种子的传播方式

活动目标

1.通过推测、查找资料、模拟实验,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几种主要传播方式。

2.培养推测的能力和模拟实验的能力。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器材:

水、有关种子传播的资料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种果实的外形特征

学生活动

活动记录

1、观察:

课本各种果实图片。

2、交流:

描述观察到的各种果实的外形特征。

3、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有明显特征的果实?

4、讨论:

果实有什么作用?

它的里面有什么?

5、小结:

植物的果实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作用之一是容纳和传播种子。

(二)探究种子的传播方式

学生活动

活动记录

1、思考:

果实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交流讨论:

果实传播种子的方法。

3、推测:

这些果实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你为何这样认为?

3、观看:

有关录像并查询相关资料。

4、模拟实验:

轻轻碰触凤仙花的果实、将苍耳粘在衣服上、椰子放入水中,吹蒲公英、放槭树的果实等等。

5、完成活动记录。

6、小结:

果实和种子的主要传播方式:

靠风、水流、动物携带和自身弹射。

(三)做一个有关果实的调查报告。

3、观察植物种子

活动一:

解剖种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解剖,认识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里有子叶。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器材:

浸泡过的大豆、南瓜子、花生等种子,活动记录

活动二:

探究大豆种子各部分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实验,了解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种皮有保护作用,子叶储藏营养,去除子叶的胚仍能长出新的植物。

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确定变量的技能。

活动器材:

大豆种子、塑料盒、棉花、活动记录等

活动过程

(一)解剖种子

学生活动

活动记录

1、讨论种子里怎么会长出植物的?

种子内部有什么?

2、实验:

解剖浸泡过的大豆种子

3、记录观察到的景象

4、交流:

大豆种子由哪几部分组成?

5、观察:

其它植物种子是否也有这样的结构?

(二)探究大豆种子各部分作用

学生活动

活动记录

1、讨论:

种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呢?

2、交流:

各自的想法

3、讨论:

怎样证明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呢?

4、学生设计验证实验。

5、讨论课余观察、记录方法

5、学生实施对比实验

6、交流、小结:

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三)设计一张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

1、观察植物的生长

活动一、观察花生(黄豆)种子的生长

第一部分:

(1)、种植活动(教师指导下播种)种子30摄氏度的温水浸泡2、3小时,播种深度1厘米左右。

(2)、教给管理方法(浇水)和要求;(可以制成小卡片,让学生贴在花盆上)

(3)、调动记录兴趣、明确记录内容、教给记录方法。

(4)、小组设计记录本,明确分工。

(5)、老师展示优秀小组、指导落后小组

建议:

1、小组必须保证一盆放在实验室或教室里。

(即使要放教室的,请在发芽后并长出叶子后再放到教室去)

2、教师自种一批,及时补充给学生

3、与班主任联系:

教室里植物的管理问题,学生观察记录问题

4、与科技活动月配合,进行种植展示、种植小报评比等活动。

5、记录管理:

植物成长记录、植物生长日历等形式。

第二部分:

观察透明杯中种子的变化情况,认识根,了解根生长情况以及根的作用。

小组设计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第三部分:

小组交流

第一次交流:

芽出土后

(交流:

出土时间、幼芽的样子、茎的颜色、粗细)10分钟

第二次交流:

长出第二对、三对真叶后

(交流:

叶子的样子、数量、排列;茎的颜色、粗细等。

推测下一对叶子会怎样生长)10分钟

第三次交流:

又增加了一、二对叶子后,(20分钟)

1、总结叶子的排列

2、推测为什么这样生长

第四次交流:

1、从出土到现在,茎的粗细、颜色、硬度、高度变化数据

2、预测还会发生的变化,主要是高度的变化。

3、介绍植物茎的运输作用

第五次交流:

开花了

1、开了多少朵?

还会开多少多?

2、展示植株的照片、花的照片

3、比较植株的茎的变化。

4、预测花凋谢时的变化。

第六次交流:

结果了

1、交流成熟果实的颜色,推测内部有什么。

2、解剖果实,观察种子,统计种子数量,得出种子数量常数。

3、估算自己小组能收获多少种子,体验大丰收的喜悦。

 

2、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原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含有淀粉。

淀粉滴加碘液以后变成蓝色。

通过碘液变蓝与否,可以确定绿色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

通过控制变量法,设置单一变量,分别满足其他条件除实验项外,可以验证实验项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用品:

黑纸片,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大透明玻璃钟罩等。

材料:

天竺葵,银边吊兰。

药品:

碘液,酒精,氢氧化钠溶液。

流程:

实验前:

把盆栽的天竺葵,银边吊兰放到暗处一昼夜。

1、验证:

以光作变量,绿叶只有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1、以天竺葵作材料,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4小时。

1.2、4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1.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1.4、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

1.5、稍停留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2、验证:

以绿叶作变量,植物的绿叶部分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1、以银边吊兰和天竺葵作材料,把经过暗处理的银边吊兰和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4小时。

2.2、4小时以后,摘下叶片。

2.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2.4、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

2.5、稍停留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银边吊兰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及天竺葵叶片的颜色变化有什么不同。

3、验证:

以二氧化碳作变量,绿叶只有在含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1、以天竺葵作材料,把经过暗处理的一盆天竺葵放入1号密闭的透明玻璃罩中,于阳光下照射4小时,作对照。

同时,把另一盆天竺葵放入2号密闭的透明玻璃罩中,同时放入一烧杯的氢氧化碳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3.2、4小时以后,分别摘下叶片。

3.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3.4、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

3.5、稍停留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1号和2号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记录:

表1、验证:

以光作变量,绿叶只有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材料

预处理

实验处理

叶片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

遮光部分颜色

暴光部分颜色

天竺葵

暗处理一昼夜

4小时,部分遮光

表2、以绿叶作变量,植物的绿叶部分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材料

预处理

光处理

叶片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

天竺葵

暗处理一昼夜

4小时

银边吊兰

暗处理一昼夜

4小时

银边部分:

绿色部分:

表3、以二氧化碳作变量,绿叶只有在含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材料

预处理

实验处理

叶片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

1号天竺葵

暗处理一昼夜

于密闭玻璃罩里光照4小时

2号天竺葵

暗处理一昼夜

于密闭并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罩光照4小时

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1、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干扰实验结果:

实验前暗处理植物一昼夜,除去原有的淀粉。

2、排除叶片中原有色素对实验结果观察的影响:

隔水加热酒精,使叶片中色素溶解到酒精中。

3、排除玻璃罩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

 

动物篇

第一单元动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

1、观察原生动物细胞

【实验目的】

通过对眼虫、变形虫、大草履虫等的观察,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实验材料】

眼虫培养液、变形虫培养液、大草履虫培养液或它们的固定装片等。

【实验用品】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吸水纸,棉花,I-KI溶液,5%冰醋酸。

【实验内容】

1.眼虫取眼虫培养液1滴制成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眼虫呈纺缍形,前端钝圆,后端尖锐。

眼虫借鞭毛的摆动能快速游动,有时会变成圆球形在原地转动。

若游动过快,可用吸水纸吸去部分水分,使其固定。

在其前端一侧有1红色眼点。

加I-KI溶液将其杀死,可以看清前端有胞口、胞咽和储蓄泡,储蓄泡周围有1至多个伸缩泡。

体内有多个载色体。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使视野变暗,可以看到从胞口伸出的1根鞭毛。

2.变形虫(图6-1) 用吸管从材料培养液底都的泥沙里面或从培养液中吸取1滴水液,做成临时装片,用低倍镜观察。

变形虫虫体较小,且几乎透明,在镜下呈极浅的蓝色(应将光线调暗些),故应仔细留意视野中的小亮点,看它是否缓慢移动。

找到1个变形虫后,将其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注意要随变形虫的运动而随时移动载玻片,以保持其在视野中。

变形虫的质膜极薄,显微镜下不能明确区分。

细胞质可清楚地区分为2部分,靠近质膜的部分,薄而透明,无颗粒,为外质;中央部分较暗,具颗粒,为内质。

在内质中央有1个呈扁圆形,较内质略为稠密的结构,为细胞核。

变形虫体内可看到一些大小不同的食物泡和伸缩泡。

伸缩泡是1个清晰透明的圆形泡,时隐时现(注意它的作用)。

注意变形虫的运动和伪足形成的过程。

3.大草履虫(图6-2) 取少许棉花撕松,放在载玻片上,滴1滴草履虫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许多形似草鞋的草履虫。

若其游动太快,可用吸水纸在盖玻片一侧吸去一些水,等静止后,再行观察。

首先分辨出草履虫的前、后端,前端较圆后端较尖。

选择1个比较清晰而不太活动的草履虫,将光线调暗一些观察,可见虫体长满纤毛,并时时摆动。

在虫体的前端稍后,有一斜向后直达体中部的口沟,口沟后端有胞口,其下连一短管为胞咽。

虫体最外为表膜,有弹性,当虫体穿过棉纤维时,体形可以改变。

表膜以内是透明的外质,外质内有椭圆形的刺丝泡。

外质以内是颗粒状的内质,里面有食物泡,前后有2个伸缩泡,当伸缩泡缩小时,可见其周围有6-7个放射状的长形小管--收集管。

请注意前、后伸缩泡之间及伸缩泡与收集管之间的收缩规律。

它们有何功能?

草履虫有2个细胞核,位于内质里,小核不易看到,在盖玻片一边滴1滴5%的冰醋酸,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水,过2~3min后,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用低倍镜即可见到肾形的大核,换高倍镜,在大核凹处可见有一点状的结构,即为小核。

图6-1变形虫

图6-2大草履虫

【实验报告】

1.绘眼虫的形态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绘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观察节肢动物的组织和器官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沼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了解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主要特征。

2.认识节肢动物各纲的代表种类。

二、实验材料

1.沼虾的活个体。

2.节肢动物门各纲常见种类标本。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剪、眼科剪、解剖针、便镊、尖头镊、蜡盘、解剖盘、大头针、吸水纸、擦镜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沼虾(Macrobrachium)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外形观察

沼虾身体由20个体节组成,异律分节,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图9-1)。

体表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掩盖着头胸部背面的外骨骼为头胸甲,其两侧游离称鳃盖,盖住鳃部,头胸甲的前端有一长而尖的的额剑,两侧各有一长在能活动眼柄上的复眼。

腹部分为6节,末节为尾柄,尾柄连着尾肢,肛门位于尾肢腹面基部。

沼虾的每一体节都有附肢一对,共有19对附肢,随着不同的位置演化为不同功能的器官。

2.内部解剖

用眼科剪除去沼虾的外骨骼和分离其表层的肌肉,依次解剖、观察下列各系统(图9-2)。

(1)呼吸器官把头胸部右侧的鳃盖去除,可见鳃腔中有鳃7对,成羽状。

 

图9-1日本沼虾的外部形态(自江静波等)

 

图9-2日本沼虾的内部结构(自江静波等)

(2)循环系统从头胸部后缘开始向前小心剪除整个头胸甲,可见心脏位于头胸部后背方,包被在围心腔膜内,呈三角形,黄白色,有心孔3对。

用镊子把心脏轻轻地提起,可见连接的呈粉黄色丝状的血管,向前一条为前大动脉,再分出眼动脉、触角动脉、肝动脉等;向后一条为后大动脉,再向背面和腹面分出动脉干。

(3)排泄器官绿腺(触角腺)1对,位于大触角的基部,呈浅黄绿色,其上附着膀胱和

排泄管,在触角基部开口。

(4)生殖系统除去心脏可见到生殖腺,雌雄异体。

雌虾有卵巢

1对,左右愈合为一个,位于心脏的前端或延至腹面,成对的输卵管由两侧向下、通到第三

对步足基部内侧的雌性生殖孔。

雄虾有精巢1对,前部分开、后部合并呈“V”字形,位于心脏的前下方,向后发出成对而迂曲的输精管,向下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的雄性生殖孔。

(5)消化系统除去生殖腺,可见一大形的消化腺(肝脏)包围着幽门胃,幽门胃前接贲门胃,贲门胃连至食道通口腔;幽门胃后接细长的中肠和后肠,经球状的直肠最后通至尾节腹面的肛门。

(6)感觉器官复眼1对,具柄,位于头部前端能向各方转动。

在第一触角(小触角)基部有平衡囊,为囊状小窝,内有平衡石及刚毛,司平衡。

(7)神经系统把肌肉去掉,暴露整条神经链,在头部有咽上神经节(脑),通过围食道神经与食道下神经节相连,接着是腹神经链。

3.附肢解剖观察各个系统观察完毕,可用尖头镊子把各对附肢依次取下,再用乳胶贴在硬纸板上或置于载玻片上观察。

沼虾头胸部有13对附肢,包括触角2对、口肢3对、颚足3对和步足5对(图9-3)。

第一触角(小触角)原肢3节,第一节背面具平衡囊,第三节具3条细长的触鞭(内肢)。

第二触角(大触角)原肢2节,外肢宽大,呈长方形;内肢呈鞭状触须。

大颚原肢坚硬不分节,分为切齿部和臼齿部;内肢3节呈触须状。

第一小颚原肢2节片状,内缘有刺;内肢不分节,末端内侧有2个钩状小突。

第二小颚原肢2节,片状,内缘有刺;内肢细小不分节,外肢宽大呈片状,称颚舟叶。

颚足原肢均分为2节,第一颚足内肢不分节,第二颚足则分5节,第三颚足内肢因第1、2节和第3、4节愈合而只见3节;外肢呈触须状不分节,端部具羽状毛。

第3、4、5对步足大小如同第一步足,但末端皆为爪状。

游泳足沼虾腹部有6对附肢,称游泳足。

原肢2节,内、外肢片状不分节。

雄性第2腹肢具一雄性附肢;第6腹肢(尾肢)粗大,与尾节构成尾扇。

步足原肢2节,内肢5节。

第一步足较小,第二步足较长大,两者末端皆呈钳状(螯足);

 

图9-3日本沼虾的附肢

雄虾:

1.小触角背面;2.小触角腹面;3.大触角背面;4.大触角腹面;5.大颚外面;6.大颚内面;7.第一小颚外面;8.第一小颚内面;9.第2小颚;10.第1颚足;11.第2颚足;12.第3颚足;13.第1步足;14.第2步足;15.第3步足;16.第4步足;17.第5步足;18.第1腹肢;19.第2腹肢;20.第3腹肢;21.第4腹肢;22.第5腹肢;23.雌虾尾肢;24.第1腹肢;25.第2腹肢;26.第3腹肢;.27.第4腹肢;28.第5腹肢。

(自江静波等)

 

3、观察鱼的组织和器官

1.实验目的:

通过鲤、鲢的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比较分析不同食性鱼类器官构造的差异,食性和形态构造特征相适应的相互关系。

2.实验内容:

对鲤、鲢进行解剖观察,掌握正确地解剖方法;通过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3.试剂和仪器设备:

鲤鱼、鲢鱼;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镊子、解剖针等

4.实验步骤

解剖方法:

左手握鱼,右手持解剖剪,先在肛门前方剪一小的横切口,然后将解剖剪,然后将解剖剪钝头插入,沿腹中线向前方剪开直至鳃盖下方,然后直臀鳍前缘向左侧背方体壁剪上去,沿脊柱下方向前剪到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呈显内脏。

用剪从下颌中央向后剪至鳃孔下方,再沿鳃孔上方经眼下缘向前剪断口上缘骨骼,除去口咽腔侧壁,观察口咽腔。

观察内容:

(1)消化系统:

①消化管:

口咽腔、食道和肠

②消化腺:

肝胰脏、胆囊

     

(2)呼吸系统:

①鳃盖、鳃盖膜

②鳃

③伪鳃

④鳔

(3)尿殖系统:

①肾脏

②输尿管和膀胱

③生殖腺

④生殖导管

5.实验报告要求

(1)绘制鲤(鲢)的消化系统。

(2)比较鲤和鲢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异同点。

6.实验注意事项

(1)使用手术刀等解剖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要保证实验动物的鲜活度。

7.问题讨论

以鳓、鲢、乌醴和鲈为代表,比较不同类别,不同食性,分析讨论其消化系统的构造与不同食性的相互关系。

          鱼类解剖实验评价报告单

 

实验名称

鱼类的解剖

班级 小组 姓名 时间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获取材料,实验准备

鱼类的种类、实验工具的准备(小刀)

 

 

 

 

解剖过程

见上面解剖方法

 

 

 

 

解剖结果观察

1、消化系统。

2、呼吸系统。

3、尿殖系统。

 

 

 

 

实验结果的对比

鲤鱼和鲢鱼的不同点

 

 

 

 

讨论与交流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点

 

 

 

 

实验反思、收获

讨论问题得出结论、绘图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长

1、观察蛙的早期发育

两栖类的胚胎发育作为脊椎动物早期发育模式的研究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在胚胎学、发育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研究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前沿学科的模式动物,因而关于无尾两栖类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国内外均早有报导.Pol.ster和Moore(1937)首先发表了蛙的正常发育时间表,将早期的胚胎发育划分为23个时期,开始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蛙类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类群,由于蛙类动物必须在水中繁育,对水源和水质环境的改变特别敏感,如果失去水源和良好的水质坏境,它们的生存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以蛙类动物生存质量作为检测水质环境恶化程度的探针,为探讨全球变化对生命系统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两栖类在脊椎动物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系统发生方面是水生和陆栖脊椎动物的联系动物。

观察蛙的胚胎发育,也可以看到胚胎发生中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蛙早期发育的观察,认识动物个体发育的一般过程,从而加深对动物系统演化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绝大多数的两栖动物营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的繁殖方式,这些动物一般将卵产于水中,受精卵在水中完成其受精发育(如黑斑蛙,中华蛙等)。

也有很少的一些产卵于陆上,胚胎发育完成后,孵出蝌蚪进入水中生活(如树蛙)。

蛙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分期通常以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为标准。

不同的学者在研究不同蛙类的早期胚胎发育时,划分的时期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大多数种类,从受精卵开始至胚胎发育完成可分为24~25个时期。

(各时期的划分及特点见附录)

三、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

青蛙的早期胚胎——蛙卵

2、实验器材:

手术剪、镊子、培养皿、载玻片、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

四、实验操作

1、用镊子夹取小块蛙卵于培养皿中,用剪刀剪取一个卵放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连续观察一周,记录各时期蛙卵及蝌蚪的形态特点并记录与下表。

表1、蛙早期胚胎发育观察记录

项目

时间

时期

特点

五、注意事项

培养蛙卵时,主要用清洁的湖水或河水,不能用自来水,会损伤蛙卵。

附录:

金线蛙胚胎发育时期

1、受精卵期自卵受精至第一次卵裂沟出现为止。

刚排出的卵粒聚成不定团块状,卵子由3层胶膜包被。

卵受精后翻转,动物半球朝上,呈棕褐色,接近占卵表而的1/2,中央有时有一小黑点,为第一极体,很快消失;植物半球乳白色。

金线蛙多数受精卵有灰色新月区,且第一次分裂必通过该区(图1)

2、细胞期自第一次卵裂沟出现至第二次卵裂沟出现止。

第一次卵裂为经裂,卵裂沟从动物极中央区开始,逐渐向植物极延伸,形成-条深纵沟,形成的两个细胞大小基木相等(图2)。

3、4细胞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