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907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docx

湖南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育的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存在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5.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6.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7.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8.学习过程是研究的最多,时间最长的部分,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9.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10.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1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2.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动物的研究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一书,该书主要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学习心理三大问题,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桑代克由此被公认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3.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4.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3.在个体发展中,初中阶段(11、12岁—14、15岁)正好处于少年期,高中阶段(14、15—17、18岁)正好处于青年初期。

4.少年期儿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了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

5.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6.学习准备:

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7.关键期:

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8.皮亚杰提出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为:

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9.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10.感觉动作阶段(0—2岁)特征:

客体永恒性、感觉动作分化

11.前运算阶段(2—7岁)特征:

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集中化、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化)

12.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征:

守恒概念、思维可逆、分类序列

13.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提出,指最近儿童在有指导的帮助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14.初二是学生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

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15.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A认知发展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B教学促进发展

16.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儿童晚期的主要任务是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少年时期(中学阶段)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随年龄增加影响越来越大)

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8.自我意识从形式上包含: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从内容上可分为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从观念上可分为:

现实的我、投射的我、理想的我———理解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最原始形态)到社会自我(3岁以后出现),再到心理自我(青春期以后)的过程。

20.简述帮助中学生建构积极自我意识的措施:

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21.个别差异包括认知差异和性格差异,认知差异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22.认知方式包括场独立认知方式与场依存认知方式,冲动型认知方式与沉思型认知方式、整体型认知方式与序列型认知方式等。

————理解

23.最早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奈量表(简称S-B量表),其计算公式是: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4.个体的智力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

25.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IQ超过130的人为智力超常,IQ低于70的为智力障碍。

26.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7.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28.概述学生性格特征差异的表现方面:

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29.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

根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30.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

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上行下效;吃一堑长一智;杯弓蛇影;望梅止渴。

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连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理解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根根据学习结果:

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学习。

—————理解

4.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

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6.联结学习理论主要有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两种。

7.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学习的主要规律: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8.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泛化、辨别。

——————理解

9.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0.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基本规律:

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11.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强化可分为两种形式:

正强化与负强化。

负强化指通过警告或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某一行为的过程。

正强化即跟随某一行为后并能增强该行为反应的发生。

——理解记忆

12.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13.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到,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

14.简述联结学习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A塑造或促进良好行为(普雷马克原理、行为塑造)B消除不良行为(餍足、代价、结合消退和强化)。

15.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16.布鲁纳主张,通过发现学习,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7.简述有意义言语学习的条件:

第一,学生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二,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第三,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18.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

————理解

19.建构学习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

20.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究过程本身。

2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第四章学习动机

1.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或维持功能。

2.学习动机有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3.常见的学习动机种类主要有: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奥苏泊尔提出)。

————理解

4.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可表现在两方面:

影响学习过程、影响学习结果。

5.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可因学生的个性而异,也可因任务难度而异。

在学生完成较难学习任务时,教师应使其动机强度控制在中等偏低水平。

6.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7.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属于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9.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做出的解释或归究。

10.维纳认为人们一般将活动原因归结为: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部环境。

11.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12.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13.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14.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为三种:

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理解

15.简述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设置合理的目标;进行归因训练。

16.试述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行归因训练;使任务更有趣;引发认知冲突;合理使用表扬;合适的反馈。

第五章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典型的学习迁移: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温故知新。

3.迁移的种类:

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同化迁移、顺应迁移和重组迁移。

——————理解

4.简述迁移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5.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说等。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过程。

7.桑代克提出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8.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9.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结构迁移论认为,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的因素”。

它包括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10.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定势。

11.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相应的背景水平、原经验的组织性、相应的认知技能和策略。

12.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13.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

促进和阻碍。

14.功能固着即对某物体的某种功能越熟悉,就越难看出该物体的其它功能。

15.试述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

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1.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所谓感性知识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理性知识,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2.知识由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理解

3.根据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理解

4.根据新旧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可以分为下位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理解

4.知识学习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5.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6.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7.知识直观的类型:

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理解

8.简述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形式;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9.简述怎样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10.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分为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11.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用好正、反例证;正确运用变式;自觉地概括;科学地进行比较;自觉地进行概括。

12.简述正反例证在学习中的主要作用:

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括或只包含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13.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4.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15.简述错误观念的主要性质特点:

广泛性、自发性、顽固性、隐蔽性。

16.简答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诊断错误观念、引发认知冲突、理解新观念、应用新观念、反思观念转变过程。

17.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短时记忆容量7±2个组块。

18.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其研究结果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9.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0.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21.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22.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23.深度加工,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24.研究认为,最佳的过度学习是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25.及时复习指学习结束后立刻进行的复习。

 

第七章学习技能

1.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3.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4.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5.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6.简述心智技能的特点:

①对象具有观念性。

②执行具有内潜性。

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7.简述技能的作用:

调节和控制动作;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前提条件;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8.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9.操作的熟练阶段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10.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1.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

12.高原现象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止现象,也称之为“高原期”。

它一般在练习的中期出现。

13.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

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14.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5.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心智技能三个阶段为: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6.简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练习、应用的机会。

 

第八章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迈克卡将学习策略主要分为: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

3.

时间管理(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

学习环境管理(寻找固定安静地方等)

资源管理策略努力管理(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强化等)

他人支持(寻求教师帮助、伙伴帮助、合作学习)

复述策略(重复、抄写、记录、划线等)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视觉想象、总结、做笔记、类比、关键词法、提问

生成性学习、谐音联想法)

组织策略(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

计划策略(设置目标等)

元认知策略监控策略(自我检查、集中注意等)

调节策略(调整阅读速度、复查等)

4.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5.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根据问题的清晰程度进行的分类,将问题分为:

结构良好的问题与结构不良的问题。

——理解记忆

3.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目的指向性;认知性;序列性

4.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

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

5.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和表征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

7.常用的解答问题途径主要有:

算法式和启发式。

8.启发式指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问题解决方法。

9.在启发式法问题解决中,常用的方法有:

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简化法和类比法。

—理解

1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特征;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11.简述怎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教授学生运用策略;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以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2.根据创造产品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以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

13.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

14.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5.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6.简述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17.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

环境、智力、个性。

18.简述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19.简答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低智商者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者可能高创造性,也可能低创造性;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0.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适宜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个性的塑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接受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独特性、提供榜样);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训练、学会容忍模糊性、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构成,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3.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4.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和品德二者实质是相同的。

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5.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6.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直觉的道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7.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8.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他律道德(10岁以前)和自律道德(10岁以后)。

9.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10.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11.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2.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

13.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14.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15.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16.亲历学习与观察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方式。

根据观察的内容不同,观察学习又可分为两类:

示范学习和替代学习。

————理解

17.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

18.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有: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主要有: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道德认知。

19.学生态度与品德培养的主要方法有:

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20.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

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

21.根据观察学习的有关研究,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1.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绪稳定、乐观;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正确的自我观;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3.卢家梅等指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

隐蔽性与突发性;多元性与单一性;无知性与盲目性等特点。

4.学生中常见的焦虑症反应是考试焦虑。

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多见

5.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