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252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板书课题

1、同学们,谁会背诵李白的诗呢?

(抽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2解诗题,知作者

(1).独:

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3.过渡: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

三、自学指导

师:

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

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正确。

四、比读古诗,纠正字音(第一次先学后教)

1.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读古诗,3分钟后来比赛。

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正确。

2.后教。

指名读古诗<尽量找中下等生>,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3.练读。

五、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以下重点词语的意思(尽闲厌)用自己的话逐句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3、老师点拨:

“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六、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

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3、讨论:

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你最欣赏哪一句?

4、指名说说古诗的后两行采用的修辞手法。

5、教师总结。

6、背诵古诗。

七、当堂训练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洞庭湖游玩一番,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随机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认识“庭、潭、螺”并会组词。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并背诵、默写古诗。

三、自学指导

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我们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得最准确。

四、比读古诗(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读古诗,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都不认识的可以举手提问。

2.①自由读(3分钟)

②指名读古诗,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③在这首诗里,有些词语朋友想和你交朋友,赶快读一读吧!

④练读,齐读。

五、比谁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词语:

洞庭(ting)湖、潭(tan)面、海螺(luo)

(1)指名读上述词语,(尽量找差生读,中等生正音)

(2)字音读得真准确啊!

那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比赛,比谁最快地记住“庭、潭、螺”这三个字的字形,再给它们组词,时间是2分钟。

2、指名用学过的方法记忆字形、组词。

3、指名口头组词,说说识字方法。

4、总结:

生字回文,齐读古诗。

六、结合课后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三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以下重点词语的意思:

湖光:

秋月:

未:

磨:

遥望:

结合注释和理解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诗句的大意,5分钟后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说的好!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3、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听,做好补充的准备。

4、师总结。

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背诵古诗(第四次先学后教)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洞庭湖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

2、引导学生找出一句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3、师总结:

这首诗通过写洞庭湖秋天月色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

八、思维拓展

1、请会的同学说一说课外积累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2、出示《忆江南》、《惠崇春江晚景》,鼓励学生多背诵积累。

九、当堂训练

1、默写古诗《望洞庭》。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板书望洞庭

唐•刘禹锡

月下无风湖面——未磨铜镜

比喻贴切优美、色彩明丽

洞庭湖中君山——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对白居易有哪些了解?

(指名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词《忆江南》。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词,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之美。

三、自学指导

接下来我们将在课堂上举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这首词读得即正确又流利。

四、读古词(第一次先学后教)

1.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读古诗词,做到“五不”。

3分钟后比赛。

2.后教。

指名读本词,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五、理解本词(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以下字词意思:

(曾谙江花蓝忆)根据以上词语的含义,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词的大意。

2.指名回答。

3.教师总结;

六、读古词,感受江南的自然之美(第三次先学后教)

1.再读本词。

2.指名说江南美在哪里?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教师总结。

4.背诵诗词。

七、当堂训练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曾:

谙:

江花:

蓝: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比较异同。

(1).师:

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将三首诗词连着背一遍吗?

(2).比较异同。

(老师板书)

同:

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3).再读古诗词三首。

师总结全课。

板书

日出江花红胜火

忆江南能不忆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2.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广西的桂林玩过吗?

观赏过那里的美丽景色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吧!

二、出示教学目标

1.会认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三、自学指导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五次比赛:

第一次比赛:

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中的生字字音读得最准确。

四、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钟后比赛。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纠正错误之处)

3.练读

五、比认读生字词(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词语:

波澜壮阔无瑕翡翠峰峦雄伟骆驼危峰兀立连绵不断

1.指名读以上词语

2.全班齐读。

3、理解词意。

波澜壮阔:

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

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

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

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

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六、比流利朗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读。

七、了解课文大意(第四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试说说每段的大意,用一句话概括。

(提示:

总——分——总)

八、比会写字(第五次先学后教)

1.学生观察本节所学字词。

2.找两名学生板演(找写字不好的后进生)

3、师对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进行指导

澜:

前鼻音。

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

可与“假”进行比较。

注意右上是“]”。

翡:

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筏:

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九、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wúxiápāndēnɡluòtuopínɡzhànɡ

()()()()

bōlánzhuànɡkuòfēnɡluánxiónɡwěi

()()

2.连线

无暇的竹笋波澜壮阔的泰山

翠绿的翡翠峰峦雄伟的画卷

新生的屏障连绵不断的大海

3.写出下列各字的形近字并组词。

瑕()峦()绵()罗()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抽读课文。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精读学习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速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在文中找答案。

2.找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和它在文中的作用。

(总起句)理解加“甲天下”的意思。

(二)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桂林水美的。

写大海与西湖,是为了什么?

3分钟后交流检查。

1、生自读,找出漓江的水的特点,并画出相关句子。

2、交流,教师适机出示重点句,出示画面,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仿写。

3、背诵第二自然段。

4、当堂检测:

课文的第二段用和来跟漓江的水作比较,是为了突出漓江水、、的特点。

作者在介绍这些特点时用了()什么句式。

(三)出示自学指导三: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2)、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桂林山美的?

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3)、写泰山与香山,是为了什么?

3分钟后交流检查。

1、生自读,找出桂林的山的特点,并画出相关句子。

2、交流,教师适机出示重点句,出示画面,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仿写。

3、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出示自学指导四:

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四、当堂训练

一、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A:

屋子里真热啊,()。

B:

今天的风好大啊,()。

C:

这里的人真多啊,()。

 

板书设计:

            2、桂 林 山 水

              甲 天 下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反思: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让我们对江南山水有了美好的印象,你们知道吗?

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也不同寻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华的双龙洞之美吧!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理清课文层次,明确写作顺序。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感知(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章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新词。

3、请同学们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一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能纠正过来。

4、一人读一段,见错就停,随时板书读错的字、词。

5、请其他同学更正。

五、比认生字、新词(第二次先学后教)

师: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比谁先把生字新词读准,记牢。

1、出示生字新词

浙桐簇浓臀稍擦蜿蜒乳据源

①指名读。

②其他同学更正。

③齐读。

2、理解新词。

 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

颜色各不相同。

3、接下来,我们再来一次读课文的比赛;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最流利。

男女生赛读。

4、学习会写字。

自学后听写。

七、感知课文内容(第三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呢?

作者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

2.小组讨论分段。

3、指名回答自学指导中出示的问题。

4、教师总结。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八、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zhètónɡcùnónɡtún

()江、油()、一()、()淡、()部、

jùshāowēiécāwānyán

依()、()、()角、()伤、()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即使()孔隙()走了一转()一簇()

3.画出作者游双龙洞的线路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抽读课文。

2.指名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二、出示教学目标

1.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见到了哪些景物?

2.研读课文,说说洞口、外洞、内洞的特点。

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的手法)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新授

生自学(边度边思考,10分钟后,检查自学效果)

(一)出示第一题

1.指名读1—3自然段

2.师幻灯出示重点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3.引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例如第二句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溪流的形和声)

(二)出示第二题自学指导

1.指名读4—6自然段

2.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其他的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

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

宽敞。

孔隙:

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3.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适当地点拨。

(三)出示第三题

1.自由背4—6自然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四、当堂训练

1.多音字组词

diào()hǎo()

调好

tiáo()hào()

zhuó()qǔ()

着曲

zhe()qū()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鲜艳的()宽敞的()窄小的()

蜿蜒的()昏暗的()漆黑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程

山路-----洞口---------外洞---------

(美)(宽)(大)

-----------------------------------

----------------孔隙---------内洞(深黑的石洞)

(险)(奇)

教学反思:

 

4.*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会认课文中的8个生字。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它们有什么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天山的美好。

4.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提起新疆,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葡萄沟,新疆的哈密瓜、新疆歌舞、天山雪莲等等,大家想不想走进新疆的天山,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二、出示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会认课文中的8个生字。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它们有什么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天山的美好。

4.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状物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成语和你欣赏的句子,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效果(第一次先学后教)

1.指名说说积累的词、成语和优美的句子。

引导其他学生注意听,随时做好补充的准备)

2.比赛认读生字词

出示8个生词,抽后进生认读,中等生正音,优等生上台领读,教师多给予鼓励。

五、再读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

了解每一段写了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特点?

有“¬——”画出来。

1.指导学生逐段读、找,时间大约在5分钟。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雪峰、雪水、溪流、雪线、原始森林、塔松、日影、水声、野花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景物朗读,背诵。

4.重点学习第二段和第四段,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具体、生动;第四段重点写了溪流两岸的野花,这种排比句式鼓励学生背诵,并仿写一种景物。

六、比读课文,感受天山的美好

1.同桌互读。

2.小组赛读。

3.齐读最后两自然段。

七、总结

作者整篇巧用过渡,移步换景。

每部分都用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手法,把天山的独特美景具体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八、当堂训练

1.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缎()疆()漫()

锻()僵()慢()

2.照样子写词语:

重重叠叠、、、

板书设计:

进入天山雪峰雪水

七月的天山:

再往里走森林日影水声美

走进深处溪流野花二次备课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

3、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

4、通过诵读诗句懂得大概的意思。

在初步感知后,可复诵读,直至背诵。

5、能独立进行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资料。

2、学生准备:

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走,我们去春游》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长江平湖,森林公园、乡村田园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春游好吗?

今天我们就要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春游。

  二、读题,明白要求

  1.自读课题,弄清说话的主题是什么。

(春游计划)

  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1)时间、地点。

  

(2)准备工作。

  (3)开展的活动。

  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

(自由补充)

  三、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1.交代讨论要求: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春游的方案。

  2.在讨论过程中要有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3.每一小组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

  4.小组可以自由组合。

  5.小组内的成员要注意分工,如谁来主持,谁来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等。

  6.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春游活动计划表

时间地点

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人员分工

其他事项

  四、回报交流,形成方案。

  1.各小组汇报,畅所欲言。

  2.各小组评议,取长补短。

  要求学生虚心听取各小组的汇报,并进行比较,推荐时要说出充分的理由,这是一个交际的场合。

教师应针对学生交际时的语言是否规范、说得是否清楚加以点评。

  3.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 《可爱的校园》习作教学见作文教案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盘点里的词语,有选择地听写。

  二、我的发现。

   1.分角色读对话。

   2.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

   3.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

   4.全班交流。

   5.摘抄。

   6.想一想:

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读到过这样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并提出要求: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7、总结:

这样写,有许多好处。

(1)能够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2)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乐感和节奏感。

(3)这样的句子用在文章里,语言很美,很生动、很形象。

如《七月的天山》里面的一段: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三、介绍句式,辨别练习

1、介绍排比句式: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

因此,排比一定是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