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363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docx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

吉林化工学院

科技性论文

 

题目: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数的测定

学号:

********

******

年级:

2012级

学院:

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

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

谢莹,许崇利(讲师)

完成日期:

2014年3月20日

 

摘要

土壤是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有机体以及水分和空气等的混合体。

按重量计,矿物质占到固相部分(土壤干重)的90~95%或更多,有机质约占1~10%,可见土壤成分以矿物质为主。

土壤有机质就是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有机化合物。

除此之外还有土壤溶液,它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的溶解物质和悬浮物质的总称。

土壤溶液是植物和微生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的媒介。

土壤微生物就是土壤中主要的有机生命体,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的总称。

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通常1克土壤中有106~109个,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

它们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

本次实验是研究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目。

我们利用选择培养基,以便在土壤水溶液中选出目的菌种,在用分浓度梯度法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出但菌落,以便计数。

计数时可以根据不同菌种的不同形态学特征来分辨,如果出现与上述三种以外特性的菌种可以用革兰氏染色鉴别。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选择培养计数

Abstract

Soilisamixtureofminerals,organicmatterandlivingorganismsaswellaswaterandair.Byweight,forsolidmineral(soildryweight)of90~95%ormore,organicmatteraccountedforabout1~10%,visibleinmineralsoilcomposition.Organiccompoundsinsoilorganicmatteristhesoilinvariousforms.Inadditiontothesoilsolution,itisthefloorboardofsoilmoistureandthecontaineddissolvedsubstancesandsuspendedsubstances.Soilsolutionistoabsorbthenutrientsinplantsandmicroorganismsinsoilmedium.Organiclifeisthemainsoilmicroorganism,soilmicrobialreferstoliveinsoilbacteria,fungi,actinomycetes,algae.Theindividualsmall,generalwithmicronornanometertocalculate,usually1gramsofsoilin106~109,itsspeciesandquantityassoilenvironmentandsoildepthvaries.Theyareoxidation,nitration,ammoniation,nitrogenfixation,curingprocessinthesoil,promotethetransformationofsoilorganicmatterdecompositionandnutrient.

Thisexperimentistostudythenumberofsoilbacteria,fungi,actinomycetes.Weusetheselectiveculturemedium,inordertochoosetobacteriainthesoilsolutionintheculturemedium,butcoloniesonselectionbydensitygradientmethod,inordertocount.Countingaccordingtothedifferent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strainstodistinguish,ifappearwiththethreekindsofcharacteristicsofbacteriacandifferentialstainingwithgram.

Keywords:

soilmicrobialculturecounting

 

前言·······························································6

1材料与方法·······················································7

1.1材料····························································7

1.1.1菌株来源·······················································7

1.1.2培养基·························································7

1.1.3相关试剂的配制·················································7

1.1.4主要的实验药品与仪器···········································8

1.2实验方法························································8

1.2.1细菌分离·······················································8

1.2.2放线菌分离·····················································9

1.2.3霉菌分离·······················································9

2结果与讨论·······················································9

3结论···························································10

致谢·······························································10

文献参考···························································11

声明·······························································11

 

前言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不同深度,不同地点的微生物含量,种类也大不相同,本次实验使用的是来自于玉龙山的15厘米深度的腐殖土,土壤溶液较多,微生物的含量及健康状况良好,是优良的实验材料.本次实验要观察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目,以实验要求我们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来选择培养相应菌种.

考虑到本实验计数的目的,所以所有培养基均是固体培养基,且为了方便计数,从相关网站查到有关土壤平均含菌信息,制定出合理的浓度梯度,使之能在涂布培养后出现完全的单菌落.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种来源

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均由实验前各实验组同学取至玉龙山表层15厘米深的腐殖土.

1.2.2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0.3g、蛋白胨1g、NaCl0.5g、琼脂1.5g、水100ml、pH7.2—7.4

高氏一号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0g,KNO31g,K2HPO40.5g,MgSO40.5g,NaCl0.5g,FeSO40.01g,琼脂20g,水1000ml,pH=7.2-7.4

马丁氏培养基:

KH2PO41g,MgSO40.5g,蛋白胨5g,葡萄糖10g,琼脂16g,水1000ml,链霉素溶液(10000U/ml)3.3ml(临用前加入)

1.1.3相关试剂的配制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分别称取蛋白胨和NaCl的所需量,置于烧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的2/3左右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挑取牛肉膏至于另一小烧杯中,进行称量。

然后加入少量蒸馏水至于小烧杯中,加热融化,倒入上述烧杯中。

将溶液倒入量筒中,补充水量至所需体积。

加所需的琼脂与三角瓶中,再将定容好的培养基倒入三角瓶中,待溶液冷却后,用1mol/LNaOH溶液调pH=7.2-7.4。

然后分装,加塞,包装。

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高氏一号培养基:

称取可溶性淀粉,置于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加热使其溶化,再分别量取KNO3,K2HPO4,MgSO4,NaCl。

然后加入上述烧杯中。

将溶液倒入量筒中,补充水量至所需体积。

加所需的琼脂与三角瓶中,再将定容好的培养基倒入三角瓶中,待溶液冷却后,用1mol/LNaOH溶液调pH=7.2-7.4。

然后分装,加塞,包装。

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马丁氏培养基:

分别称取培养基各组分所需,加入所需水量的2/3左右的蒸馏水于烧杯中;再将培养基营养物质加入其中,溶解。

将溶液倒入量筒中,补充水量至所需体积。

加所需的琼脂与三角瓶中,再将定容好的培养基倒入三角瓶中,待溶液冷却后,用1mol/LNaOH溶液调pH=7.2-7.4。

然后分装,加塞,包装。

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临用前加热培养基至60度,按3.3ml/L加入链霉素溶液,迅速混匀。

1.1.4主要的实验药品与仪器

(1)实验药品: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NaOH,1mol/LHCl,可溶性淀粉,KNO3,K2HPO4,MgSO4,FeSO4,KH2PO4,葡萄糖

(2)实验仪器:

试管,三角烧瓶,烧杯,量筒,玻棒,培养基分装器,扭力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pH 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等。

1.2实验方法

1.2.1细菌分离:

取土样1g,加入99ml无菌水中,震荡10min,制成10-2土壤稀释液,再取0.5ml10-2土壤稀释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制成10-3土壤稀释液,以此类推······。

取10-5,10-6,10-7土壤稀释液0.1ml加入相应编号培养基中,涂平板,每个稀释度两个平板。

在30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1.2.2放线菌分离:

取土样1g,加入99ml无菌水中,震荡5min,制成10-2土壤稀释液,再取0.5ml10-2土壤稀释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制成10-3土壤稀释液,以此类推······。

取10-3,10-4,10-5土壤稀释液0.1ml加入相应编号培养基中,涂平板,每个稀释度两个平板。

在28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7d后观察结果。

1.2.3霉菌分离:

取土样5g,加入95ml无菌水中,震荡5min,制成10-2土壤稀释液,再取0.5ml10-2土壤稀释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制成10-3土壤稀释液,以此类推······。

将以灭菌的培养基融化,加入链霉素溶液,但培养基凝固后,取10-2,10-3,10-4土壤稀释液0.1ml加入相应编号培养基中,涂平板,每个稀释度两个平板。

在28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5d后观察结果。

2结果与讨论

当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由于本次试验的各种经济,效果,作用等等方面的原因,培养基并不能完全分离土壤中的各种菌类,例如,土壤中除了细菌,霉菌,放线菌外还有大量的杂菌,如:

酵母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如:

各种寄生虫(卵)等,所以我们要根据细菌,放线菌,霉菌的宏观物理特性来分别。

当进行显微观察时,霉菌不用染色,放线菌、细菌要进行简单的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

菌落基本特征表

菌落特征

名称

形状

颜色

质地

表面光泽

与培养基结合程度

菌体形态

细菌

圆形

粉/白

与培养基结合紧密

链状

支状

放线菌

边缘规则

黄/白

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

杆状

霉菌

棉絮状

多种颜色

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

纤维状

3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成功在土壤中分离出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并成功从宏观物理状态分离出各个菌种,在显微观察后,使我们更了解这三种菌体在自然界中的状态,对我们今后的微生物学,生物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各种实验操作同样对今后的考研、学习、工作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总的来说这次试验非常成功,受益良多。

致谢

衷心的感谢谢莹,许崇利老师在试验过程中及论文撰写过程中的精心指导,老师们的认真实验精神、对科研的热爱精神以及对学生的呵护指导都深深鼓舞着我。

在此我特向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校园内部实验资料·····················吉林化工学院

2.XX书库···························

3.XX问问···························

4.校园图书馆···························吉林化工学院

5.校园电子图士馆·······················吉林化工学院

声明

本文件所有权归个人所有,禁止在各种书刊上,报刊上转载,如产生盈利必须向本人提供版权费,如有违反本人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