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440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

Documentserial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社会心理学

课程类别:

必修课

适应对象: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总学时:

42

总学分:

3

一、课程定位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中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并将其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

在课程类别中属于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其前导课程有《社会学》,后续课程有《心理咨询与治疗》。

二、课程设计思路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2、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注重素质全面培养—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社会工作的一项职业技巧,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案主心理的了解,培养同理心。

三、课程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为案主着想,了解案主的心理,能够对案主进行排疑解惑,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理质询方法。

(三)思想素质教育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增强逻辑思维、组织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相关工作岗位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六大单元:

一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述、学科定位;二为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及学术流派;三是个人层面,包括个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意识;四是社会层面,包括社会态度、社会认知;五是人际层面,包括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六是群体心理学,具体如下:

课程单元

课程单元名称

课时

第一单元

绪论

2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社会心理学发展理论

6

第三单元

“我”层面(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意识)

8

第四单元

社会层面(社会态度、社会认知)

8

第五单元

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10

第六单元

群体层面(群体心理、社会影响、利他与侵犯)

8

第一单元绪论

子情境

第一章绪论

参考学时:

2

教学目标

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视角,研究对象

教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关系

教学方法

此单元为理论课,以讲授为主,穿插学生讨论和思考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启发学生思考何为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异同

通过心理游戏,引发思考;

1

任务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选择不同模式

1

作业

教学反馈

学生对心理游戏很感兴趣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发展理论

子情境1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参考学时:

2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

教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看资料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讲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观看相关视频

2

作业

课外:

查阅一个社会心理学家的着作及其观点

教学反馈

学生对视频感兴趣,查阅文献完成一般

子情境2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发展理论

参考学时:

4

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教学内容

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欧洲社会心理学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看资料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

讲解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查阅文献

4

作业

课外:

查阅一个社会心理学家的着作及其观点

教学反馈

学生对视频感兴趣,查阅文献完成一般

第三单元“我”层面(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意识)

子情境1

第四章社会化

参考学时:

2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社会化的内容和理论,并理解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化

教学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历程、相关问题、社会化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理解相关概念,对关键概念利用视频方式讲解

课堂游戏和实验

1

任务2

掌握相关理论,运用案例分析

课堂游戏和实验

1

作业

教学反馈

学生对心理测试非常感兴趣

子情境2

第五章社会角色

参考学时:

2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社会角色的内容和相关理论

教学内容

社会角色的形成及角色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理解相关概念

课堂游戏和实验

1

任务2

掌握相关理论,运用角色扮演方法

课堂游戏

1

作业

教学反馈

子情境3

第六章自我意识

参考学时:

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自我意识的内容和相关理论

教学内容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自我意识与人格的形成、自我意识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理解相关概念

课堂测试

2

任务2

掌握相关理论,运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方法,课堂进行心理实验(如“自我意识”)

课堂游戏和实验

2

作业

教学反馈

学生对心理测试非常感兴趣

第四单元社会层面(社会态度、社会认知)

子情境1

第七章社会态度

参考学时:

4

教学目标

掌握态度的实质,和相关研究理论;能对态度进行量化

教学内容

态度的结构、态度理论、态度的测量、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偏见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堂操作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视频:

屌丝心理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掌握态度的实质,和相关研究理论

小组工作角色扮演

2

任务2

能对态度进行量化

制作量表

2

作业

课堂作业:

制作总价量表、李克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

教学反馈

课堂操作效果好

子情境2

第八章社会认知

参考学时:

4

教学目标

掌握社会认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重点掌握凯利的三维度归因和维纳的归因理论),并能进行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社会认知概念、信息加工、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印象形成、归因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讲解社会认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案例分析

2

任务2

讲解归因理论

学生对自己生活和学习进行归因

2

作业

教学反馈

第五单元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子情境1

第九章人际关系

参考学时:

6

教学目标

掌握人际关系的处理模式

教学内容

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吸引、爱情

教学方法

视频法+学生自我展示法+讲解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视频:

屌丝心理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讲解人际关系模式和特点

2

任务2

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一些人际关系进行讨论

2

任务3

对学生拍摄的视频作品结合社会心理学知识进行点评

拍摄视频并展示

2

作业

作业1:

学生就人际关系的某一方面拍摄视频并展示

教学反馈

对视频拍摄反映很好

子情境2

第十章人际沟通

参考学时:

4

教学目标

掌握人际沟通的几种模式和策略

教学内容

人际沟通概念和模式、人际沟通工具、人际沟通的障碍和策略

教学方法

讲解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视频:

屌丝心理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讲解人际沟通模式和特点

2

任务2

良好的人际沟通策略

课堂小游戏

2

作业

课堂作业:

击鼓传话

教学反馈

若能在实训室授课效果更佳

第六单元群体层面(群体心理、社会影响、利他与侵犯)

子情境1

第十一章群体心理

参考学时:

4

教学目标

掌握群体心理和群体规范,能掌握提高群体的凝聚力的技巧。

教学内容

群体的概念、分类;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群体的维持

教学方法

讲解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讲解群体的概念和规范的形成

2

任务2

提高群体凝聚力的技巧

游戏法

2

作业

要求学生策划一项群体活动,旨在提高内聚力

教学反馈

子情境2

第十二章社会影响

参考学时:

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该章的内容,学生能够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社会的各种集体行为,有自己的立场,并能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影响他人。

教学内容

他人在场、从众、服从、从众

教学方法

讲解法+案例分析+视频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视频:

屌丝心理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理解各种社会影响的特点,形成自身的价值观

观看视频并讨论

2

作业

教学反馈

子情境3

第十三章利他与侵犯

参考学时:

4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利他行为,减少侵犯行为。

教学内容

利他行为、侵犯行为

教学方法

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

讲解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的他点及相关理论

2

任务2

促进学生利他行为,对不良的行为的反思

案例分析

2

作业

教学反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方式+案例分析法+视频法+实验法。

六、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

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于第三学期,先修课程为《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等。

后续课程:

《心理咨询与治疗基础》、《社区工作》、《人民调解与社区矫治》等。

七、教材及课程教学资源

《社会心理学》乐国安管健编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别(2015年5月,第2版)

视频:

屌丝心理学

八、考核与评价

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严格考核学生上课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制定人:

社区管理与服务教研室

审定人:

李喜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