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759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26 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docx

K26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技术方案解析

K26+588.86金坑车行天桥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K26+588.86金坑车行天桥位于金坑村,上跨主线,交叉桩号为K26+586.86,交角112°。

桥梁全长49.98m,为三跨一联,最大跨径为22m。

桥面总宽8m,组成:

0.5m(防撞栏杆)+7m(行车道)+0.5m(防撞栏杆),桥下净高5.5m。

主体结构:

桥台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撑座采用C25混凝土,斜腿、桥台挡块、搭板采用C30砼,主梁梁体、桥面铺装采用C40砼。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130—2001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4)设计施工图纸文件;

(5)有关本工程的其它文件。

三、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计划

1、施工计划

工程2014年8月20日开工。

8月20日~8月25日:

基础和腿座开挖并浇筑,满堂支架的搭设。

8月26日~8月30日:

斜腿模板的搭设。

8月31日~9月3日:

斜腿钢筋的绑扎。

9月4日~9月5日:

斜腿混凝土浇筑。

9月6日~9月10日:

主梁底模的搭设。

9月11日~9月15日:

主梁底板钢筋绑扎。

9月16日~9月18日:

侧模的组装。

9月19日~9月21日:

翼缘钢筋绑扎。

9月22日~9月23日:

主梁浇筑。

主梁混凝土达到龄期强度后,预计14天以后行进桥面铺装,防抛网及收尾工程。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项目

8月20日~9月13日

9月13日~9月6日

龄期后

满堂支架

 

12

 

 

 

 

 

 

 

 

 

 

 

 

 

 

 

 

 

 

 

 

 

 

 

 

 

 

 

 

斜腿模板

 

 

 

 

 

4

 

 

 

 

 

 

 

 

 

 

 

 

 

 

 

 

 

 

 

 

 

 

 

斜腿钢筋

 

 

 

 

 

 

 

 

6

 

 

 

 

 

 

 

 

 

 

 

 

 

 

 

 

 

 

 

 

斜腿浇筑

 

 

 

 

 

 

 

 

 

 

2

 

 

 

 

 

 

 

 

 

 

 

 

 

 

 

 

 

 

主梁底模

 

 

 

 

 

 

 

 

 

 

 

 

4

 

 

 

 

 

 

 

 

 

 

 

 

 

 

 

 

底板钢筋

 

 

 

 

 

 

 

 

 

 

 

 

 

 

 

8

 

 

 

 

 

 

 

 

 

 

 

 

 

侧模安装

 

 

 

 

 

 

 

 

 

 

 

 

 

 

 

 

 

 

4

 

 

 

 

 

 

 

 

 

 

翼缘钢筋

 

 

 

 

 

 

 

 

 

 

 

 

 

 

 

 

 

 

 

 

4

 

 

 

 

 

 

 

 

主梁浇筑

 

 

 

 

 

 

 

 

 

 

 

 

 

 

 

 

 

 

 

 

 

 

4

 

 

8

 

 

 

 

桥面铺装

 

 

 

 

 

 

 

 

 

 

 

 

 

 

 

 

 

 

 

 

 

 

 

 

 

 

 

 

2、材料、人员计划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卡特330

1

2

自卸汽车

东风20t

2

3

汽车式起重机

QY25

1

4

混凝土拌和机

HZS1000

1

5

混凝土罐车

4

7

振捣器

插入式φ50~70

6

8

交流电焊机

BX3-500

2

9

钢筋切断机

50

1

10

钢筋加工设备

1

11

载货汽车

1

13

全站仪

1

劳动力需用量表

普工

砼工

拌和工

吊车司机

砼罐车司机

电工

技术人员

42

4

2

1

4

2

2

四、施工方案

1、施工放样

(1)、平面测量

项目部测量组负责控制测量。

当导线点与天桥间能直接通视时,用全站仪根据主导线点数据准确地放出天桥轴线控制桩。

当不能通视时,应选择能与天桥通视且便于长久保存处布设支导点,在支导点成果得到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轴线控制桩的布设及放样方法同直接通视法。

控制桩布置在天桥基坑开挖线外≥5m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用水泥混凝土加以保护,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后,作为细部放样的依据。

现场技术员负责构造物细部测量。

根据测量组所交控制点,用经纬仪和钢尺在构造物台身两端沿轴线的法线方向放出细部放样控制桩,用水泥砼加固,以备基坑开挖、砼基础浇筑、台身放样之用。

项目部测量组应对每一构造物进行不少于四次控制测量检测,即基础砼施工前、台身砼施工前、台帽砼施工前及主梁施工前,检测施工技术员细部放样精度,确保天桥平面位置满足规范要求。

(2)、高程测量

施工临时水准点由测量组从四等水准点引入,并用水泥混凝土加以保护。

临时水准点的闭合差应达到规范要求,进行总平差,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作为临时基点高程。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相结合;基坑开挖形式采取放坡式。

开挖时控制边坡坡度,保持边坡稳定。

根据地质水文条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基坑顶做成2%反坡,并疏通排水渠道,疏导水流,防止雨水或其它地表水汇集浸入基坑。

坑顶缘动载或较大静载距坑顶1.0m以外,防止塌壁。

基坑预留20~30cm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原基,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及时排水。

基坑开挖至距基底设计标高1.0~1.5m时,按照设计地质资料核实基底地质岩性,如基底岩性与设计不符或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300KPa。

),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提出处理意见。

在处理方法确定后再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及时进行处理。

3、桥台施工

(1)、模板安装及校验

按照基础尺寸,放出模板边线。

基础模板采用小平面钢模,模板使用前用磨光机将模板表面锈迹清除干净。

为使砼表面光洁,棱角整齐,在砼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

根据基础几何尺寸进行拼装,采用钢管脚手架及对拉螺栓等连接构件进行加固。

模板结构及各部位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及模板支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2)、砼浇筑

2.1基坑开挖后,及时浇注混凝土,避免基坑长期暴露。

浇注混凝土前,先对基础进行处理,基底为粘性土时,在基底设计标高下,夯填一层10~15cm碎石层。

基底面为岩石时,浇筑前洒水润湿,铺一层厚2~3cm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2.2基础混凝土由1#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采用溜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振捣器振捣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

2.3基础片石混凝土浇注施工措施:

2.3.1混凝土使用的粗细骨料、水泥及石料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3.2填充片石的数量不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0%,片石厚度不小于150mm;片石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并不得低于混凝土级别;片石应均匀放置于刚浇筑的混凝土上,其净距不小于100mm,片石表面离开基础的表面距离不得小于150mm,片石不得接触钢筋或预埋件。

2.3.3混凝土采取分层连续浇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2.3.4混凝土浇注完毕,及时安插接茬钢筋。

接茬钢筋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埋设,一般设置不小于Φ16的预埋钢筋,钢筋埋入和露出部分长度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大于钢筋直径的20倍。

2.3.5混凝土终凝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

4、撑座施工

(1)、模板施工

撑座侧模加强肋采用φ48×3.5mm钢管。

横向背肋间距30cm。

背肋与模板采用10#铁丝牢固绑扎,绑扎点一般40cm需设置一个。

竖向背肋采用2×φ48钢管,间距100cm。

每80cm设置一道拉杆,拉杆采用φ14钢筋加工而成。

侧模顶面加设定位撑杆,浇筑混凝土后取出。

为防止接缝在振捣时漏浆,每条接缝间粘贴止浆带,注意按设计要求提前预埋斜腿钢筋。

(2)、钢筋加工及安装

2.1、钢筋采用集中加工,吊车安装,现场绑扎成型的方式进行。

2.2、钢筋进场出厂质量合格证齐全,并按规范规定进行抽样试验,试验合格后再加工使用。

使用前应将表面油腻、漆皮等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

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时,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倍的钢筋直径,单面焊接度不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

2.3、采用钢筋专用运输车运至现场,吊车吊装,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呈梅花形交错绑扎。

与主筋相交底模处垫上保护层垫块。

2.4、侧面水平筋与箍筋相交点相隔交错绑扎,保持侧面水平筋平直、平顺。

所有与模板最接近钢筋外侧安设砼保护层垫块,与钢筋扎紧,相互错开。

(3)、砼浇筑

砼采用搅拌车运输,用吊车吊运入模。

在入模前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

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振动时宜快插慢拔,振动棒移动距离不超过该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砼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板,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

对每一振动部位,以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乏浆为准。

5、台身、台帽及耳背墙施工

(1)、模板组拼与安装

1.1、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要求具有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满足结构尺寸要求,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mm,无平面翘曲等。

对不符合标准的模板进行整形、磨光。

1.2、模板锈蚀或表面粗糙直接影响到砼的外观,施工前应进行除锈处理。

1.3、模板间的止水胶带粘贴位置应约低于面板1~2mm,连续不断,模板连接紧密后,密实且与面板相平,保证拼缝面平且不漏浆。

1.4、模板拼装完成后,采用斜撑与上部拉筋进行固定;

1.5、模板加固且经测量符合后,对加固情况等进行检查,监理复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砼浇注施工;

(2)、混凝土浇筑

2.1、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

2.2、混凝土由罐车运送至现场,放入料斗内,利用吊车将料斗吊至待浇筑位置入模,入模高度不能大于2m,超过2m则布置串筒。

应避免串筒出料处混凝土发生分离、离析现象。

2.3、浇注混凝土前,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测点及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2.4、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30℃。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经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留置施工缝。

2.5、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而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10cm。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防止振捣过度造成混凝土离析。

6、支座安装

1、安装前应将支座垫石处清理干净,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抹平,并使其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桥台支座下设置的支座垫石,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顶面要求标高准确,表面平整,避免支座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2、将设计图上标明的支座中心位置标在支座垫石及橡胶支座上,橡胶支座准确安放在支座垫石上,要求支座中心线同支座垫石线相重合。

3、支座采用GJZ250×400×74mm板式橡胶支座,支座安装前应检查支座尺寸是否与设计一致,否则应调整支座垫石高度,并应对支座全面检查,支座安装时支座的四角高差不得大于1mm。

7、斜腿、主梁、横隔梁施工

(1)、支架基础处理

因该斜腿刚构桥设于挖方地段,底部为基岩,支架基础情况良好,为了防止基础受雨水浸泡造成支架下沉变形,支撑脚手架的地基必须严格压实,并采用浇注10cm厚C25混凝土处理。

(2)、预拱度设置

本斜腿刚构模板体系在主梁边、中跨均需设置预拱度,其中边跨预拱度为1cm,中跨的预拱度为2.3cm,按二次抛物线向两端分配。

为了防止因支架沉降、变形等因素造成结构影响,整体考虑1cm支架沉降。

施工中应推算出每根顶托控制高程。

(3)、模板、支架工程施工

3.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确保构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且表面平整美观、没有缺陷。

模板采用竹胶板,立柱采用10×8cm的木方,围楞采用φ48钢管,每排两根,间距不超过80cm,内穿φ14的对拉钢筋,外面采用蝴蝶扣固定于围楞钢管上(如图1:

外露模板固定结构图所示)。

为了保证受力要求,在斜腿下钢管上按垂直斜腿方向增加斜撑钢管。

为了斜腿及梁体外表美观,降低施工成本,底模和侧模均采用2cm厚的竹胶板。

,并铺10cm厚C25混凝土。

脚手架搭设必须牢固可靠,加设斜撑、剪刀撑,以保证整体稳定。

图1:

外露模板固定结构图

3.2、斜腿及现浇梁体支架均采用为碗扣式钢管架,下设底托,上设顶托,高度依据不同跨高由立杆及顶、底托进行调整。

3.3、本支架结构形式如下:

主跨纵向间距为60cm,在跨中横隔板处加密,间距为30cm。

主梁处高度为140cm,钢管间距按30cm×60cm布置;翼缘板厚度为15~28cm,钢管间距为95cm×60cm。

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每五排横向立杆和每五排纵向立杆各设置一道剪刀撑。

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支架搭设好后,用可调顶托来调整支架高度或拆除模板用。

具体参照《拱桥支架布置图》。

图2、模板支架示意图

3.4、碗扣支架安装好后,对于主梁底板部份,在可调顶托上横向铺设400×10×10cm的木方。

然后在其上铺设纵向400×10×5cm的木方,腹板70cm宽度内木方间距为20cm,底板其余间距30cm铺设。

对于弧线部份,碗扣支架直接搭设到底部,先在顶托上安装纵向200×10×10cm(10cm面竖放)的木方,根据弧线段底板坡面将木方加工成楔型,侧模设置背肋架,采用侧模包裹底模的结构形式,底模和侧模必须紧密连接,防止漏浆。

支架搭、拆时应注意的事项:

a、杆件不使用弯曲、变形、开裂及锈蚀严重的钢管,否则会大大降低杆件的竖向支撑力和支撑系统的整体变形能力。

b、支撑的立杆碗扣件连接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c、在支撑的最顶一层水平拉杆处设置安全网,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d、采用普通钢管进行斜撑和水平剪力撑。

e、支架搭设完成预压前后,应报请安全技术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砼施工。

f、待整个梁体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卸架。

卸架顺序为先跨中,然后同时向两端卸架。

(4)、预压

4.1、本桥采用砂袋法预压,分级加载、分级卸载。

待主梁底模骨架、竹胶板安装完成后,按照计算结果逐级加载。

根据预压荷载分三级加载,第一次加载为箱梁恒重的50%;第二次加载至主梁恒重的80%;第三次加载至主梁恒重的120%。

每级加载完成,立即开始沉降变形观测,待观测结果表明支架稳定后方可进行下级加载。

在每级荷载加载完成后,按早7:

30、中11:

00、晚17:

00各观测一遍测点,当每隔24小时的沉降不超过2毫米,并且连续出现两次时,则认为该级荷载作用下支架变形稳定可进行下一级加载,直至最大荷载。

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每隔2小时观测一遍测点,每隔4小时的沉降不超过1毫米,并且连续出现两次时,则认为支架在全载作用下变形稳定,支架基础牢固,即可进行卸载,卸载采用分级卸载,每次卸载重量与加载相同。

将在分级加载作用下测得的变形值和卸载稳定后测得的变形值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得出立模标高调整值,并按此值最后一次对模板进行精调,精调完成后,即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2、支架搭设及预压控制注意事项

4.2.1支架预压控制注意事项

A、每次观测都要严格记录加载量级、变形值、测量的日期与时间、大气温度、天气情况等数据;

B、每级加载要均匀连续,确保均匀加载;

C、支架预压加载时应随时观察记录支架的变形情况,发现支架有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加载并采取相应措施。

4.2.2支架安装注意事项

A、为防止杆件滑脱,各种杆件伸出扣件的端头均大于10cm;

B、在立杆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校正立杆垂直偏差,垂直偏差应控制在支架高度的1/200以内,水平偏差控制在5cm以内,立杆间接头扣件应使两端立杆在扣件内长度相等;

C、顶托丝杆伸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小于20cm,以确保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顶托丝杆与立杆之间连接不致出现局部失稳;

D、顺桥向、横桥向剪刀撑应按设计要求安放,并与立杆可靠连接;

(5)、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搅拌采用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拌和时严格按确定的配合比下料,各种材料应准确计量,加水均匀,严格控制施工坍落度。

混凝土应分层阶梯法浇注,每层厚度不应超过30cm。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动棒应与侧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并不能直接振动钢筋骨架,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振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泡,表面泛浆平坦时为止,切勿漏振或过振。

主梁浇注按照先浇注跨中梁段,然后浇注两侧边跨梁段,两侧边跨梁段则向支点方向的顺序进行浇注,最后浇注偶节点,确保一次浇筑成形。

混凝土浇注至顶层时用人工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在混凝土收浆后应尽快洒水养护,并覆盖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一般24小时)可拆除侧模板。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安排木工、电工、钢筋工和试验员在现场跟班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强度试件应在现场浇注地点随即制取,每工作班应制取不少于3组。

桥梁在施工阶段,斜腿下端20cm范围设置模板及支撑来设置铰接支撑,待上部结构施工全部完成,且变形稳定后,将铰接部位浇注混凝土变成固接,实现桥梁体系转换。

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必须将其进行凿毛、冲洗,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

(6)、支架卸落

待斜腿底部固铰部分砼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90%方能卸除拱架,卸架程序:

1、卸跨中梁段,由跨中向斜腿方向对称均匀卸架;

2、两侧边跨梁段由斜腿向支点方向对称卸架;

3、卸斜腿支架,由斜腿顶部向底部方向斜架。

拆时严禁抛扔,侧模的拆模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以保证砼构件不被损坏,最好在模板容易脱落时为宜且砼强度至少达到5Mpa才可以拆模。

底模的拆除,支架卸落时,不允许猛烈地敲打和强扭。

模板、支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11、桥面铺装、防撞护栏、伸缩缝及搭板施工

桥面板施工完后,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桥面铺装施工,将表面清扫干净,安装钢筋网,顺桥向钢筋只在伸缩缝处断开,调好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振捣采用混凝土路面施工专用振捣梁振捣,2米水平尺找平,严格控制好平整度,养生采用浇水自然养护。

精确放出搭板位置,安装模板和钢筋;浇筑混凝土;浇水自然养护。

防撞护栏每5米一点放样,以保证防撞护栏的线型順适。

先安装好钢筋,在安装模板,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模板顶面带线,按一个沉降缝为一施工段落。

模板使用前用磨光机将模板表面锈迹清除干净。

为使砼表面光洁,棱角整齐,在砼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

模板固定方法、浇筑混凝土与立墙相同。

施工防撞护栏时注意预埋防护网预埋件。

伸缩缝由生产厂家安装或由生产厂家派技术人员至现场指导安装。

12、完工修补

拉杆孔的修补用与修补部位砼同级的水泥砂浆掺和其他胶凝材料,向洞内挤压填塞,初凝后进行打磨,干缩引起的缝隙反复补抹,修补后的色调与周围均匀一致、平整。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成立QC小组,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首相工程认可制,做好现场施工技术交底。

2、桥梁在施工阶段,斜腿下端20cm范围设置模板及支撑来设置铰接支撑,待上部结构施工全部完成,且变形稳定后,将铰接部位浇注混凝土变成固接,实现桥梁体系转换。

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必须将其进行凿毛、冲洗,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

3、现浇施工严格遵守对称浇注原则。

主梁浇注按照先浇注跨中梁段,然后浇注两侧边跨梁段,两侧边跨梁段则向支点方向的顺序进行浇注,最后浇注偶节点,确保一次浇筑成形。

4、若支架基础土质情况较差,则需要采用沙袋预压的方法进行,避免因地基沉降造成梁体变形。

5、为更好地保证梁体的外观质量,在钢筋制作完毕后,再将粘贴好的五合板+光面薄厘板放置于组合钢模板上,并将板缝拼接严实,板缝不得大于2mm。

6、拱部横向钢管必须放置与顶托中部,并与顶托连接牢固,拱型钢管接头必须设置对接扣连接牢固。

组合钢模板铺设完毕后,初步进行高程调整控制,待钢筋绑扎基本完毕后,再进行准确控制,采用顶托进行调整至控制标高,偏差不得大于5mm。

7、严格在施工监控的指导下进行工序施工,不得盲目施工,发现异常,要停止施工,查明问题采取措施后再继续施工。

8、钢筋加工及安装实测项目应符合以下标准:

表3加工钢筋的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全长(㎜)

±10

按受力钢筋总数的30%抽检

2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

抽检30%

3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5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表4钢筋安装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及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每构件检查2个

断面用尺量

同排

梁板

±10

基础、墩台

±20

2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mm)

±10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每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10

每构件给模板周边检查8处

基础墩台

±10

4.9.8钢筋网实测项目应符合以下标准

表5钢筋网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网的长、宽(mm)

±10

用尺量

2

网眼尺寸(mm)

±10

用尺量抽查3个网眼

3

对角线差(mm)

15

用尺量抽查3个网眼对角线

4.9.9砼基础实测项目应符合以下标准

表6混凝土基础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关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JTGF80/1-2004附录D检查

2

平面尺寸(mm)

±50

用尺量,长、宽各3处

3

基础底面高程(㎜)

土质

±50

用水准仪测5~8点

石质

+50,-200

4

基础顶面标高(mm)

±30

用水准仪测5~8点

5

轴线偏位(mm)

25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