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857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目录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四

1.古诗三首

第五单元

2.祖父的园子

13.人物描写一组

3*月是故乡明

14.刷子李

4*梅花魂

习作例文

囗语交际: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习作:

那一刻,我长大了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第一

15.自相矛盾

第二单元

16.田忌賽马

5.草船借箭

17.跳水

6.井阳冈

习作:

神奇的探险之旅

7.*猴王出世

语文园地六

8.*红楼春趣

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

我们都来演一演

18.威尼斯的小艇

习作:

写读后感

19.牧场之国

语文园地二

20.*金字塔

快乐读书吧

囗语交际:

我是小小讲解员

第三单元

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语文园地七

汉字真有趣

第八单元

我爱你,汉字

21.杨氏之子

第四单元

22.手指

9.古诗三首

23.*童年的发现

10.军神

口语交际:

我们都来讲笑话

11.青山处处埋忠骨

习作:

漫画的启示

12.*清贫

语文园地八

习作:

他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转变,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以之为指导,开展以课题研究为重点的教育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重新认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它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地位、作用,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要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的改革,积极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着力于加强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一)总体分析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季正式使用。

全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童年往事、古典名著之旅、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家国情怀、描写人物、思维的火花、异域风情、幽默和风趣。

全册教材共安排六个语文园地和四个口语交际。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第三单元是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第五单元安排了一个习作例文”,也没再安排语文园地。

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

其中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安排在田字格上面的两条绿线内。

所谓“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本册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主要帮助学生扫清阅读课文的障碍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

(二)具体分析

1.教材结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全册共有课文23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7篇。

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未必,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

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2.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2人。

其中男生25人,女生27人。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

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四、教学目标

1.认200个字,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五、教学计划和思路

(一)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重点)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十三)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

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

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

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开学第1课1.古诗三首2.祖父的园子

第二周

3*月是故乡明4*梅花魂囗语交际: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

那一刻,我长大了

 

第三周

语文园地第一单元测试5.草船借箭

第四周

6.井阳冈7.猴王出世8.红楼春趣口语交际:

我们都来演一演

第五周

习作:

写读后感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第二单元测试

第六周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

第七周

9.古诗三首10.军神11.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八周

12.清贫习作:

他了语文园地四第四单元检测

第九周

13.人物描写一组14.刷子李习作例文

 

第十周

习作: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第五单元检测15.自相矛盾

第十一周

16.田忌賽马17.跳水习作:

神奇的探险之旅

第十二周

语文园地六第六单元检测18.威尼斯的小艇

第十三周

19.牧场之国20.金字塔囗语交际:

我是小小讲解员

第十四周

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语文园地七第七单元检测

第十五周

21.杨氏之子22.手指23.童年的发现

第十六周

口语交际:

我们都来讲笑话习作:

漫画的启示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

第八单元检测综合复习

第十八周

综合复习

第十九周

综合复习

第二十周

期末检测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内容。

1.导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汉字无论是在字形上还是在读音上都别具一格。

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

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拨)

2.揭示内容。

同学们,通过刚刚的交流,大家已经对汉字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进汉字王国,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计划。

1.提示:

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翻到教科书第43页。

2.学生自由读课文开头的一段话。

3.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结束后展示活动成果。

4.学生自由分组。

(教师适当指导:

可以分为四大组,第一组字谜组;第二组歇后语、笑话、古诗组;第三组绕口令、对联组;第四组汉字起源组)

5.“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月  日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

(3)了解汉字的趣味。

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

分工:

组长:

     搜集资料:

     

编辑:

     抄写:

     

插图:

    

6.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

讨论时要合理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讨论后,形成完整的计划;可以选择丰富多样的汇报形式,如竞猜、讲故事、朗诵、展览等。

三、讨论交流,完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要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实践,完成活动。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1.提示学生查找图书搜集。

2.提示学生利用网络搜索。

3.提示学生通过请教别人得到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也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

(生自由回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字谜的神奇吧。

二、猜字谜。

1.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字谜的魅力。

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科书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5)提取画中的信息:

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

(6)提取画中的信息:

钟指向了十二点。

(7)相传唐伯虎曾在杭州西湖畔卖画。

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

唐伯虎对人们说:

“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

”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

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

“我猜中了。

”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

“猜中了!

他猜中了!

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

3.小组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

(1)日;

(2)田;(3)立;(4)也;(5)休;(6)斗;(7)默。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

(1)至(4)是文字谜,(5)和(6)是图画谜,第(7)题是故事谜语。

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写了许多字谜,说出来让大家猜一猜。

6.阅读《门内添“活”字》思考:

(1)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

答:

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

“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

(2)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示例:

一人一口酥

一天,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

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

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

“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

三、有趣的谐音。

1.谐音歇后语。

(1)引言: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

这种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②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③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④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⑤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⑥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

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

以上六组是谐音歇后语,借助同音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

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①一连三座庙——    

②石头蛋腌咸菜——    

③霜后的萝卜——    

④关公打喷嚏——    

宣布答案:

①妙(庙)妙(庙)妙(庙);②一言(盐)难尽(进);③动(冻)了心;④自我吹嘘(须)。

(5)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一组出题,其他组成员抢答。

(6)小结:

歇后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枇杷”和“琵琶”》。

(2)交流:

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

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4)拓展:

小组派代表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四、有趣的形声字。

1.默读《有趣的形声字》,概括形声字的特点。

2.介绍:

“星”和“凤”原来都是象形字,后来又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

“蜀”和“祭”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3.交流:

形声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另一个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

表示这个字读音的部分叫“声旁”,表示这个字意义的部分叫“形旁”。

4.你还知道哪些形声字?

说说它们的特点。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比如:

“草”,“早”是它的声旁,“艹”是它的形旁。

五、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把搜集的有关资料,做成一期以“有趣的形声字”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我爱你,汉字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汉字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风格。

让我们继续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自读理解。

1.教师提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科书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

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活动建议”。

看了活动建议后有什么收获?

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书法作品。

3.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汇报活动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

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三、制订计划。

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专题和研究的具体目标。

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1.了解汉字历史:

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汇总成表格的形式;搜集有关汉字历史的趣事或笑话。

2.调查社会用字:

在大街、家里、校园、同学的作业本上等处寻找、拍摄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3.搜集书法作品:

从报纸、杂志、字帖上寻找名家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老师、同学的优秀书法作品。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订。

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

    组员: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展示方法:

    分工:

    

四、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应完整、合理、科学,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4.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形成研究性报告。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分小组拟订了活动计划,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计划查找相关的资料。

六、作业设计。

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交流感想收获,进行了综合性学习。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关于汉字的综合性学习。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

让我们一同学习教科书第48~50页的“阅读材料”,深入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吧。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1.首先,让我们读一读“阅读材料”,具体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2.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想一想这几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知识?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汉字演变的规律。

①教师点拨: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

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总结:

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商周时期;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推行的统一字体;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楷书产生于魏晋以后,南北朝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

②教师点拨:

从这些演变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汉字字形的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3)关于《书法欣赏》:

学生仔细观察三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①教师点拨:

讲讲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

先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

再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等。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的字形以方为基础,浑圆为主,结构端庄;用笔上,笔锋多变,画外取势,楷形草意。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②学生再次欣赏作品,作评价。

(4)关于《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学生齐读,并说说对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的理解。

①教师点拨: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②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和实施时间。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1.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

2.布置任务: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研究报告,深入了解文字现状。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了解了汉字的过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研究报告,了解一下汉字的现状吧。

二、学习“阅读材料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学生自由读一读,结合自己的姓氏谈谈对姓氏的了解。

(1)教师引导:

这是一篇调查研究报告,让我们认真读一读,体会研究性报告的写法。

(2)学生自主读,了解报告内容。

(3)学生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步骤。

(4)读了这篇调查研究报告,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2.教师点拨总结。

(1)研究报告由几部分组成?

(由四部分组成:

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2)我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3)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解决疑问,还能学到知识,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研究,学写报告。

1.搜集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成一份研究性报告。

2.小组讨论,确定研究课题。

3.按照研究报告的步骤尝试对自己之前研究的内容撰写研究报告。

4.完善修改,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