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5291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部编语文 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docx

二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部编语文期末复习

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柳树

   春天到了,柳树枝条上爆出了嫩芽,随风飘荡。

   小芳和小军一起到公园里去玩。

小军看到柳条很美丽,就随手折了一根,玩了起来。

这时,小芳看见了急忙说:

“公园里的花木是园丁伯伯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是给大家欣赏的。

我们要爱护它,不能损害它。

”小军听了很惭愧地说:

“以后我再也不乱摘花木了。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节。

(2)本文写发生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事情。

(3)________折柳枝,________帮助他。

________惭愧地说:

“________”。

【答案】

(1)2

(2)小芳;小军

(3)小军;小芳;小军;以后我再也不乱摘花木了

【解析】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做着好梦,

又听见大人在叫:

“该起床上学啦!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不过,去了学校,

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1)“我”正做着梦,不想起床去上学,可是去了学校能见到________,也很________,快乐的事情真是一件接一件。

(2)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和同学说一说。

【答案】

(1)小伙伴;开心

(2)我正在看电视,妈妈在叫:

“该读书啦”!

唉,不读书该多好呀!

不过,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读书也是件开心的事呀!

【解析】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四季儿歌

春风暖,黄鹂叫,小苗出土咧嘴笑。

夏天热,蝉儿叫,荷花出水咧嘴笑。

秋风凉,雁儿叫,颗颗棉桃咧嘴笑。

冬天冷,雪花飘,朵朵梅花咧嘴笑。

(1)填空。

________季暖,________季热,________季凉,________季冷。

(2)诗歌里都写了谁在咧嘴笑?

用“________”画出来。

(3)你觉得还有谁会咧嘴笑呢?

写一写吧。

【答案】

(1)春;夏;秋;冬

(2)小苗、荷花、棉桃、梅花

(3)略

【解析】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色(节选)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

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为什么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我”去散步时看到了什么?

(3)“我”后来还怕黑夜吗?

(4)在月光下,你还会看到什么?

【答案】

(1)因为“我”害怕黑夜,爸爸想让“我”克服这个缺点。

(2)花草的微笑,小鸟在睡觉。

(3)不怕

(4)昆虫在月光下飞舞,青蛙在草丛里唱歌。

【解析】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欢迎小雨点

来一点,不要太多。

来一点,不要太少。

来一点,泥土裂开了嘴巴等。

来一点,小茵们撑开小伞等。

来一点,小荷叶钻出水面来等。

小水塘笑了,一点一个笑窝。

小野菊笑了,一点敬一个礼。

(1)文中都提到了谁?

(2)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泥土________     钻出水面

小菌________     撑开小伞

荷叶________     敬礼

野菊________     裂开嘴巴

(3)短文中________次写到“来一点”,这“一点”指的是________。

【答案】

(1)泥土、小菌、小荷叶、小水塘、小野菊

(2)裂开嘴巴;撑开小伞;钻出水面;敬礼

(3)5;不太大也不太小的雨

【解析】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树和小草

   天气晴朗。

蓝天中传来阵阵悠扬悦耳的鸽哨声。

   一棵大树骄傲地挺立在大地上,它低头看着地上的小草,冷笑道:

“小草,你也算大自然的生命?

你也配来到这个大千世界上?

你不感到自己太渺小可怜吗?

   对于大树的骄傲,小草没有理睬。

   忽然,天气骤变。

   顿时乌云遮天,大雨如注,狂风大作!

   只听“咔嚓”一声巨响,大树被折断,它直挺挺地躺倒在地上。

而小草经过风雨的洗礼,更绿更精神了。

(1)“天气骤变”的意思是天气突然变化。

短文原来天气________,忽然间________。

(2)小草虽然渺小,但是它能经受风雨,风雨过后,它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

请你写一写。

【答案】

(1)晴朗;乌云遮天,大雨如注,狂风大作

(2)更绿更精神了

(3)大树啊,你别瞧不起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解析】

7.阅读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

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

小羊要吃萝卜叶子。

羊妈妈说:

“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

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

小羊要吃白菜的根。

羊妈妈说:

“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

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

羊妈妈说:

“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1)短文主要写________带着________到________去收菜的事。

(2)读一读,选一选。

①根     ②叶子   ③果实

西红柿的________好吃,萝卜的________好吃,白菜的________好吃。

【答案】

(1)羊妈妈;小羊;菜园

(2)③;①;②

【解析】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

(一)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

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笑着说:

“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1)从选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2)小壁虎因为(   )而难过。

①借不到尾巴  ②自己没有尾巴

(3)想一想,读一读,连一连。

小鱼的尾巴________                 掌握方向

老牛的尾巴________                 拨水游泳

燕子的尾巴________                 驱赶蚊蝇

(4)小壁虎需不需要借尾巴呢?

为什么?

【答案】

(1)难过;高兴

(2)②

(3)拨水游泳;驱赶蚊蝇;掌握方向

(4)不需要。

因为壁虎尾巴有再生能力。

【解析】 

 

9.读儿歌,完成练习。

春天到了

   春天到,春天到,花儿露出了笑脸(liǎn niǎn),小草伸长(cháng zhǎng)了腰。

   春天到,春天到,燕子搭新窝,喜鹊喳喳叫。

(1)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笑脸________(liǎn niǎn)    伸长________(cháng zhǎng)

(2)“花儿露出了笑脸”指________。

(①花开了;②花笑了)

“小草伸长了腰”指________。

(①小草刚睡醒;②小草长高了)

(3)儿歌中的燕子,喜鹊在春天里忙着做什么呢?

选一选。

(填序号)

①搭新窝    ②喳喳叫

在________,

在________。

【答案】

(1)liǎn;cháng

(2)①;②

(3)①;②

【解析】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中燃烧着一片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

因为它是流动的,所以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

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还没等你欣赏完,后面的一排则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上来。

夜幕降临,天空中出现了长庚星。

它是那么大,那么亮,那么令人注目,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3)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4)作者写夏夜的海滨,按时间顺序,先写了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的________,后写________时,天空中的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时的________。

【答案】

(1)海滨夏夜

(2)它是那么大,那么亮,那么令人注目,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3)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4)晚霞;夜幕降临;长庚星;夜色加浓;灯光

【解析】【分析】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考查比喻句。

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如:

它是那么大,那么亮,那么令人注目,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 在句首: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4)考查从文中搜索信息的能力。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打答案。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此题主要考查从文中搜索信息的能力。

11.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

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李老师看了看手表,说:

“元元,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1)照样子写词语。

看了看:

________了________  ________了________  ________了________

(2)元元红着脸是因为________。

(填序号)

①他没考好,老师批评他。

 ②他迟到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3)元元后悔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说;说;问;问;读;读

(2)②

(3)自己因为赖床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

【解析】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鲁迅说过: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

“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1)鲁迅说过的一句珍惜时间的话是:

________。

(2)这篇短文中(   )不是本文中写的鲁迅珍惜时间的事。

A. 鲁迅十二岁时父亲患病,他经常在当铺和药铺中奔走,也帮助母亲做家务,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B. 鲁迅晚年身体不好,他还抓紧时间工作。

C. 鲁迅非常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

【答案】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2)B

【解析】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小公鸡和小鸭子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他们走进草地里。

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他们走到小河边。

小鸭子说:

“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

”小公鸡说:

“我也去。

”小鸭子说:

“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

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

“鸭子哥哥,谢谢你。

(1)文章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他有什么表现?

(3)小鸭子是怎么救小公鸡的?

(4)照样子写词语。

许多虫子     许多________    许多________

【答案】

(1)4;5

(2)急得直哭

(3)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

(4)蚊子;蚂蚁

【解析】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猴煮西瓜

   小猴子学会了烧火煮东西,很高兴。

他先煮熟了一个南瓜,觉得又香又甜,比生南瓜好吃多了。

他又煮熟了一个冬瓜,还是比生冬瓜好吃。

于是他点点头,自己对自己说:

“瓜总是要煮一煮才好吃的。

   有一天,小猴子找来个西瓜,也照样点起火来煮。

煮熟了一尝,根本不如生的好吃!

这是怎么回事?

   刺猬大叔见了大笑,说:

“西瓜怎么能煮着吃呢?

   小猴子不服气:

“南瓜,冬瓜是瓜,西瓜难道不是瓜吗?

   刺猬大叔说:

“你光记住西瓜也是瓜还不行,还得记住‘西瓜是跟南瓜和冬瓜都不一样的瓜’。

(1)小猴煮了________、________,觉得熟的比生的好吃,所以他就认为________。

(2)________告诉小猴子西瓜不能煮着吃。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的道理。

(   )

A. 瓜总是要煮一煮才好吃的。

B. 西瓜是跟南瓜和冬瓜不一样的,不能煮着吃。

C. 什么事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答案】

(1)南瓜;冬瓜;瓜总是要煮一煮才好吃的

(2)刺猬大叔

(3)C

【解析】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老鼠过河

   小老鼠灰灰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可是必经的一座小桥被河水淹没了。

灰灰急得都要哭了,但是他想:

哭有什么用,一定要想个办法过河。

   灰灰看见旁边有一棵柳树,他拉住柳枝想荡过河去,可是一试不行,河太宽,荡不过去。

   灰灰又看见岸边有两个又圆又大的鹅蛋,正好一只大乌龟爬过,不小心碰倒了一个鹅蛋。

那鹅蛋滚动时撞在一块石头上,碎成了两半。

灰灰一想,蛋壳不是可以做小船吗?

于是,他就把半个蛋壳放进河里,然后站在蛋壳里,用力地划过河去。

(1)灰灰是怎样过河的?

在文中用“——”画出来。

(2)灰灰为什么急得要哭了?

(3)灰灰是一只什么样的老鼠?

【答案】

(1)他就把半个蛋壳放进河里,然后站在蛋壳里,用力地划过河去。

(2)因为他过不了河了。

(3)聪明

【解析】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要找水喝。

在村口它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中的井里有水。

   乌鸦找到那口井,就把石子一颗颗衔到井里,可是过了好久,还是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就哈哈大笑起来,说:

“你用这种方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说完,猴子用桶打了人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故事发生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2)全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第________自然段写乌鸦用老办法喝水。

(3)想象一下,乌鸦喝了水以后,会对猴子说些什么呢?

【答案】

(1)乌鸦;猴子

(2)4;2

(3)谢谢你给我水喝,你真聪明,我得向你学习。

【解析】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春天

   春天来了,草地上一片青绿,粉红的桃花也开了,雪白的小兔在草地上跳来跳去,鹅黄色的野花也向我们点头。

春天真美啊!

(1)短文中描写了春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请你用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

(3)文中有一句赞美春天的话,请你写出来。

(4)你能写出其他关于颜色的词语吗?

试试看。

【答案】

(1)草地;桃花;小兔;野花

(2)青绿、粉红、雪白、鹅黄

(3)春天真美啊!

(4)深蓝、鲜红、乌黑

【解析】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爱家乡的小河。

   春天,桃红柳绿,杨柳如风;夏天,鱼儿在水中欢乐,荷叶像个大玉盘;秋天,金黄的叶子像一只只蝴蝶飘进小河,河边的果园一派丰收的景象;冬天,家乡的小河变成了滑冰场,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笑。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写了家乡的________,夏天的小河里有________和________。

(3)第2自然段写的四个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我最棒。

①荷叶像个大玉盘。

②夏天,鱼儿在水中欢乐。

【答案】

(1)2

(2)小河;鱼儿;荷花

(3)春;夏;秋;冬

(4)①月牙儿像只船。

②小鸟们在枝头唱歌。

【解析】

19.阅读理解(12分)

老虎是百兽(shòu)之王,但它害怕小鸟的粪便(fèn biàn),只要沾(zhān)上小山雀的粪便,它的皮肤就会烂掉(làn diào)。

狼非常凶猛(xiōnɡ měnɡ),但它害怕火和红色,更怕腰部挨(ái)打。

熊的力气很大,但它怕鼻子被击中(jīzhònɡ),只要猛击熊的鼻子,它就会动不了。

鳄(è)鱼十分凶猛,但它最怕黄色,在水中的人们只要穿上黄色的衣服,它就不敢接近了。

不管什么动物,都有它的弱(ruo)点,即使是凶猛的动物,也不例外。

(1)本文共有________段,标上序号。

(2)文中写了哪些动物?

请把它们圈出来。

(3)根据短文填空。

老虎害怕________的粪便;狼害怕________和________,更怕腰部挨打;熊怕________被击中;鳄鱼最怕________。

所以不管什么动物,都有________。

(4)判断正误。

①只有凶猛的动物有弱点。

②动物都有弱点。

【答案】

(1)5

(2)老虎、小山雀、狼、熊、鳄鱼

(3)小鸟;火;红色;鼻子;黄色;弱点

(4)①错误;②正确

【解析】 

20.阅读理解

   不知不觉,春风已经踏着轻盈的步伐走近了我们,近了!

近了!

我仿佛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不光是我一个人,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感受到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看!

桃花、梨花、迎春花……像比赛一样竞相开放,那红的像火、黄的似霞、白的如雪,真是繁(fán)花似锦(jǐn),闭上眼睛,一阵阵的馨(xīn)香迎面扑来,让人陶(táo)醉(zuì)。

细听,蜜蜂们已在辛勤地工作,嗡嗡地飞来飞去。

蝴蝶也不甘寂寞地在花丛中翩翩(piān)起舞。

    “春江水暖鸭先知”,小鸭子在水中快活地嬉(xī)戏,感受春的温暖,从南方飞回的燕子站在电线上休息,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个“小音符”与“五线谱”组成的一首悦(yuè)耳的乐章,歌唱家——黄鹂小姐,在树上用自己美丽的歌喉唱着这首交响曲。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春天的日子多美好啊!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仿佛________(fú fó)    竞相________(xiànɡ xiānɡ)开放

头发________(fɑ fā)    繁花似________(sì shì)锦

(2)在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和一句拟人句。

(3)结合上下文,说说“竞相开放”的意思。

(4)第二自然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5)第三自然段中的“小音符”和“五线谱”分别是指什么?

【答案】

(1)fú

;xiānɡ

;fɑ

;sì

(2)比喻句:

南方飞回的燕子站在电线上休息,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个“小音符”与“五线谱”组成的一首悦耳的乐章。

拟人句:

蝴蝶也不甘寂寞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互相争着开放

(4)桃花梨花迎春花 蜜蜂 蝴蝶

(5)小燕子 电线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仿佛(fú)、竞相(xiānɡ)开放、头发(fɑ)、繁花似(sì)锦。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掌握和运用能力。

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竞相开放:

互相争着开放。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把握能力。

细读课文不难找出。

第二自然段都写的景物:

桃花梨花迎春花 蜜蜂 蝴蝶。

(5)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把握能力。

(5)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