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5327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

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空气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盖后瓶口形成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3.元素观和微粒观是化学核心观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

C.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

D.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读液体体积

C.闻气体气味

D.稀释浓硫酸

5.2020年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土李兰娟的研究团队发现:

达芦那韦(化学式:

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

下列关于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C、H元素的质量比为27:

37

C.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①表示高温下一定质量的碳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

B.②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C.③表示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D.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足量的铁粉、锌粉中加入一定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7.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类型与组成

B化学与生活

纯碱、烧碱都是碱

干冰、可燃冰都是冰

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

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

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消除异味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

C物质与使用

D化学与健康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生活中常用起皂水软化硬水

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碱性)混用

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儿童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霉变花生含黄曲霉素能强致癌

 

A.AB.BC.CD.D

8.如下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

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

D.②④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9.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

A.臭氧B.小苏打C.生石灰D.酒精

10.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

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

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一种化合物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D.丙是二氧化碳

11.用化学用语空填空。

(1)4个铁原子_________。

(2)3个氮分子__________。

(3)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4)碳铵_______________。

(5)标出二氧化锰中锰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12.手推车是超市购物的常用工具,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标示的手推车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

(2)车篮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的原因是________。

(3)生铁支架在春夏之季更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冶炼生铁,其化学原理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生铁制品不能与波尔多液长期接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13.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0℃时溶解度A____B(填“>”“<”或“=”)。

(2)温度变化对A、B溶解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填“A”或“B”)。

(3)若将A从A、B的混合溶液中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40℃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精确至0.1%),若将50℃时80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析出A的质量是_______。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远处就能闻到栀子花香体现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炒菜时油锅起火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生活中使用洗发剂后需用护发剂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4)实验室配制酚酞溶液常选用酒精作溶剂而不选用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15.2400℃时水能分解,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示意图表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解过程示意图排列的正确顺序是____(填标号)。

(2)2400℃时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2400℃时水分解的客观事实说明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通常情况下水的性质稳定

②水是一种元素

③化学变化需要一定条件

16.如图所示,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盐,“一”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H2SO4,则A与B的反应可能有多个,请任选一个,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A为碱,则D的物质类别可能为_______,C与D的反应也可能有多个,请任选一个,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装置A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选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___(填化学式)。

(4)用装置E收集的气体一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除去CO2中含有的该杂质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

18.实验室有氢氧化钠、氯化钠两瓶无色溶液,请设计实验鉴别(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

____

____

 

19.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

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

猜想一:

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

________。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___(填物质名称)代替;

(2)“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1)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2)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判断两者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方法是_____(任写1条)。

20.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得到的沉淀质量为1.00g。

计算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01%)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氧气支持呼吸、燃烧,常用于衣料、焊接等,在常温下可以与多种物质反应,A选项正确;

B、氮气常用于食品的保存,可知其化学性质不活泼,B选项错误;

C、水在常温下稳定,很少与其他物质反应,C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D选项错误;

故选A。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属、稀有气体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如铜是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由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都是10,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解析】

【详解】

A、点燃酒精灯需要用燃着的火柴点燃,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读取液体体积时应平时液面最凹处,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闻气味应扇闻,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其密度大于水,为避免液体受热不均匀溅出,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达芦那韦的化学式:

C27H37N3O7S知道,它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达芦那韦(化学式:

C27H37N3O7S)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

(1×37)=324:

37,不符合题意;

C、由达芦那韦(化学式:

C27H37N3O7S)知道它是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D、由达芦那韦(化学式:

C27H37N3O7S)知道,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7=3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37=37,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3=4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7=112,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32,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至消失,故正确;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无限接近7,不会小于7,故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

1,而不是质量关系,故错误;

D、已知金属的质量的足量,那么产生气体的质量取决于稀盐酸的质量,由于稀盐酸是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则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故错误。

故选A。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可燃冰不是冰,而是天然气水合物;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故选项错误;

B、食物腐烂是与氧气反应的结果,由于进行得慢,是缓慢氧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故选项正确;

C、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H2、CO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会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碱性)混用,故选项错误;

D、人体如果缺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等,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儿童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霉变的食品产生了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且高温不易分解,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B

【解析】

【详解】

图①~⑤分别表示氟原子(F)、铝离子(Al3+)、镁离子(Mg2+)、铝原子(Al)、氖原子(Ne);

A、①表示氟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A选项错误;

B、②表示铝离子,符号为Al3+,B选项正确;

C、⑤表示铝原子,不是离子,C选项错误;

D、②和④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因此其位置相同,D选项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按照题意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X表示单质,Y表示化合物,Z表示氧化物;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A、O3是单质,不是氧化物,A选项错误;

B、NaHCO3属于盐,题中的Z表示的是氧化物,B选项错误;

C、CaO符合氧化物的定义,C选项正确;

D、酒精(C2H5OH)不符合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的定义,D选项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是黑色固体,点燃能生成乙或丙两种气体,则甲可能是碳,碳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

故选C。

11.4Fe3N22OH-NH4HCO3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故4个铁原子4Fe。

(2)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该分子的个数,故3个氮分子3N2。

(3)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该离子的个数,故2个氢氧根离子2OH-。

(4)碳铵一般指碳酸氢铵,故化学式为NH4HCO3。

(5)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于化合物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x=+4,标化合价时要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故

12.铝合金,生铁塑料、橡胶铝合金硬度大,更耐腐蚀、机械性能好(任答一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春夏之季空气更潮湿(或湿度大,水蒸气含量高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单质及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所以铝合金、生铁属于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塑料把手、橡胶滑轮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铝合金比纯铝的机械性能更好、更耐腐蚀等,所以车篮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春夏之季空气更潮湿,所以生铁支架更易生锈;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可以置换出铜,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3.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0℃时,溶解度A

<。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为陡升型,其温度变化对溶解度影响较大,故填:

A。

(3)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宜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故填: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40℃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4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50℃时A的溶解度为60g,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60gA达到饱和状态,那么该温度下8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

,x=30g,则溶剂的质量为80g-30g=50g,40℃时A的溶解度为40g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40gA达到饱和状态,则50g水最多溶解20gA,析出A的质量是30g-20g=10g,故填:

28.6%,10g。

14.分子不断运动(答到分子运动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用锅盖盖灭、迅速加入待炒食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酸碱中和反应(有关键词“中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酚酞易溶于酒精(在酒精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远处能闻到花香说明花香分子从花开之处运动到人所立之处,说明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油锅起火可以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迅速加入待炒食材(降低有过的温度);

(3)洗发时,洗发剂为碱性物质,洗去头发上的油污和灰尘,之后用的护发素为酸性,可以反应掉过量的洗发剂留在头上对头皮造成刺激;因此用酸性物质反应碱性物质,该原理是酸碱中和;

(4)配置酚酞溶液不用水作溶剂说明酚酞不易或难溶于水,而用酒精说明酚酞易溶于酒精;

15.cab

①③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水分解应先由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构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构成氧分子,因此有水分子→原子→新分子,故填cab;

(2)谁在2400℃分解为氢气和氧气,2400℃为条件,故方程式为

(3)①通常情况为常温下,水需要2400℃才能分解,因此常温下水的化学性质稳定,①正确;②水是一种物质,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因此②错误;③根据题目可知水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分解,因此化学反应是需要一定条件的,③正确;综上所述,此空填①③;

故答案为:

cab;

;①③。

16.

(或写H2SO4与Ca(OH)2、BaCl2等合题意均可)酸和盐(或“酸或盐”)

(或写Na2CO3与HC1、HNO3等发生复分解反应,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化学物质是碳酸钠Na2CO3。

【详解】

(1)若A(H2SO4)是酸,C(Na2CO3)是盐,则B可能是碱或盐,且B既能与H2SO4反应又能与Na2CO3反应,则B可能为含有钡离子的碱或盐:

Ba(OH)2、Ca(OH)2、BaCl2等。

这里以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方程式为例:

(2)若A为碱,C为盐,则D为酸或盐,若D为酸,则C与D反应可能为Na2CO3与H2SO4、HC1、HNO3等,合理即可。

这里以硫酸与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例:

17.水槽BC或BE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KMnO4H2O或水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等能吸水又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干燥剂均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水槽。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取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是固液反应,因此发生装置选B,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可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虽然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和水反应,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十分低,且生成的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所以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可以选择C或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A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选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KMnO4。

(4)用装置E收集气体是排水法收集气体,因此收集的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水(H2O)。

除去CO2中含有的水可选用的物质是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等能吸水又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干燥剂均可)。

18.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①溶液变红色②无明显现象①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②该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或取少量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或pH试纸、可溶性铁盐、亚铁盐、铜盐、镁盐、铝盐、银盐等,溶液变蓝或其他正确实验现象的描述,对应的正确实验结论也可。

【解析】

【分析】

根据氯化钠溶液(中性)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钠能与可溶性铁盐、铜盐、镁盐、铝盐等反应产生沉淀,氯化钠与可溶性铁盐、铜盐、镁盐、铝盐等没有明显现象,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

实验操作: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实验现象:

①溶液变红色②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

①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②该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或取少量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或pH试纸、可溶性铁盐、铜盐、镁盐、铝盐等,溶液变蓝或其他正确实验现象的描述,对应的正确实验结论也可。

19.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前三种体现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答出一种即可,后三种体现能量变化的宏观现象不写不扣分)不能a.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任写一种猜想即可)稀盐酸(或稀硫酸、磷酸等其它非氧化性酸均可)向第二朵纸花喷水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表述为“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等实验结论形式的不给分)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

②③不变红④变红;ABCD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分为等体积的两份,一份加入VmL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另一份加入VmL水溶液仍为红色,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说明:

回答到利用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酸碱的化学性质、反应体系温度变化为依据进行判断即可;也可完整表述出化学原理、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

【解析】

【分析】

【详解】

[探究思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无法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根据猜想一:

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推知猜想二: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

[实验设计]

(1)稀盐酸、稀硫酸等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分析整个实验可知,“实验设计②”是要验证水能否使置换变色,故具体内容是向第二朵纸花喷水;

(3)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是要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

[实验结论]实验设计②中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实验设计③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实验设计④中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反思交流]

(1)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实验条件、获取事实证据、逻辑推理判断等.故选ABCD;

(2)氢氧化钠显碱性,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氯化钠和水,此过程中放出热量,可依据以上设计实验如下:

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分为等体积的两份,一份加入VmL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另一份加入VmL水溶液仍为红色,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合理即可)。

20.0.74g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

设澄清石灰水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x=0.74g

答:

澄清石灰水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0.74g。

或:

按钙守恒计算:

设澄清石灰水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因氢氧化钙中的钙全部转化成了碳酸钙,按钙守恒有:

x=0.74g

答:

澄清石灰水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0.7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