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5333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docx

化学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word附答案解析版

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卷)

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VII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B.H3O+C.NaHD.H2O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ⅦA族元素原子在反应中易获得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据此分析解答.

解:

因ⅦA族元素原子在反应中易获得一个电子,显﹣1价,如NaH,氢元素显﹣1价符合题意,A、B、D三项中氢元素均显+1价,不能支持这种观点,故选C.

2.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其单质常温下跟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

C.其碳酸盐易溶于水D.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为铷,A、不正确,铷与水反应比钠剧烈;B、不正确,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大;C、正确;D、不正确,其氢氧化物碱性比NaOH更强,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3.下列物质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C2H4B.Br2C.Na2O2D.H2O2

【答案】A

4.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甲烷的电子式

B.氟化钠的电子式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D.碳-12原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甲烷是共价化合物,利用共用电子对形成物质,A项正确;B.氟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通过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形成物质,B项正确;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C项错误;D.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则碳12原子可表示为612C,D项正确,答案选C。

5.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 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A.1对B.2 对C.3对D.4 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在前10号元素中,氦原子和碳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均为1:

1,氢原子和铍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均为1:

1,共有两对;故选B。

6.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ls22s22p63s23p2B.1s22s22p3C.1s22s2sp2D.1s22s22p63s23p4

【答案】A

【解析】A、此元素位于第三周期IVA族,此元素是Si;B、此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A族,此元素为N;C、此元素位于第二周期IVA族,此元素为C;D、此元素位于第三周期VIA族,此元素为S;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减小,因此半径最大的元素是Si,故选项A正确。

7.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 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B.该元素位于IIIA 族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

D.该原子含有114 个电子,184 个中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元素周期表中各周期含有的元素种类分别是2、8、8、18、18、32、32,即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8,所以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A、C正确,B不正确;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则中子数=298-114=184,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14,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B。

8.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都能溶于水,A错误;B.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都具有较高的熔点,B错误;C.水溶液能导电的可能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分子晶体,C错误;D.只有离子晶体的熔融状态能导电,D正确。

故答案D。

9.预测H2S 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V形;平面三角形B.V 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直线形; 三角锥形

【答案】A

10.N2F2 存在顺式和反式两种分子,据此判断N2F2 分子中两个N 原子之间化学键的组成为()

A.仅有一个σ键B.仅有一个π键

C.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D.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答案】C

【解析】N2F2存在顺式和反式,类似于C2H4,因此有

(顺式)、

(反式),双键之间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故选项C正确。

11.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A.NaFB.MgI2C.NaID.KBr

【答案】B

【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均是逐渐增大的,所以阴离子中碘离子是最大的。

同周期自左向右阳离子半径是逐渐减小的,所以阳离子中镁离子半径是最小的,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12.某主族元素的原子,M 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即该亚层的每个轨道只有1个电子),这种原子的质子数()

A.只能是7B.只能是15C.是11或15D.是11或13

【答案】C

【解析】主族元素,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电子排布式可能是1s22s22p63s1,也有可能是1s22s22p63s23p3,即原子序数可能是11或15,故选项C正确。

13.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

B.X 是第二周期VA 族元素

C.X是第二周VIA 族元素

D.X 的最高化合价为+4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的酸一般是硫酸或磷酸,而硫的氢化物是H2S,所以元素X应该是P,位于第三周期ⅤA族,最高价是+5价,答案选A。

1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

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

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处于P区,属于第ⅢA元素,A、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故金属性比Al元素强,该元素单质是导体,A正确;B、金属性比Al元素强,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B正确;C、氢氧化铝显弱碱性,该元素金属性比Al元素强,故氢氧化物的碱性比氢氧化铝强,C正确;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最高化合价呈+3价,D错误,答案选D。

15.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非化学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影响化学性质;A.水的分解破坏的是化学键,不是氢键,故A错误;B.氢键具有方向性,氢键的存在迫使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所以水结成冰时,体积增大.当冰刚刚融化为液态水时,热运动使冰的结构部分解体,水分子间的间隙减小,密度反而增大,故B正确;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是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不存在氢键,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F、Cl、Br、I的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同一主族的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故选B。

16.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A.ns2np3B.ns2np5C.ns2np4D.ns2np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电子结构为ns2np3的原子,p轨道半充满,为稳定状态,不易失去电子;电子结构为ns2np6的原子,p轨道全充满,为稳定状态,不易失去电子;B、C选项相比,电子结构为ns2np4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p轨道达到半充满稳定状态,更容易失去电子。

选项C符合题意。

17.下面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同一轨道自旋方向相同,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故A错误;B.2p能层有3个电子,应在3个不同的轨道,不符合洪特规则,故B错误;C.不同轨道的单电子自旋方向不同,违反了洪特规则,故C错误;D.符合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故D正确;故选D。

18.

(一)铁和钴是两种重要的过渡元素。

(1) 钴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族,其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_。

(2)[Fe(H2NCONH2)6](NO3)3的名称是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是一种重要的配合物。

该化合物中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尿素分子中C、N 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 、___,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二) 已知元素镓和砷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上有重要的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1)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

(2)砷与氢元素。

可形成化合物砷化氢,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其中 砷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3)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与砷化氢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

【答案】

(1).VIII3

(2).[ Ar] 3d5( 或1s2s2p63s3p63d5 )sp2sp37:

1O>N>C>H

(1).l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三角锥型sp3(3).H3O+

【解析】

(一)考查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杂化类型的判断、化学键的数目、电负性的规律

(1)Co位于第四周期VIII族,27号元素,基态原子钴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根据洪特规则,未成对电子数为3;

(2)基态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即Fe3+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或1s2s2p63s3p63d5;尿素的结构简式为

,C有3个σ键,无孤电子对,因此C的杂化类型为sp2,N原子全部都是单键,杂化类型为sp3,成键原子之间只能形成一个σ键,双键有一个π键,因此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7:

1;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即电负性大小顺序是O>N>C>H;

(二)考查空间构型、等电子体,

(1)As位于第四周期VA,即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砷化氢的分子式为AsH3,中心原子As有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5-3×1)/2=1,杂化类型为sp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3)根据等电子体的定义,与AsH3等电子体的分子,其中一种为NH3,推出与AsH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可能是H3O+、CH3+等。

19.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非金属元素A 的基态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时电子数的两倍,C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D的单质是短周期中熔点最低的金属,E 的合金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1)E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A 的某种氢化物A2H2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σ键和_____个π键。

(3)B 的最简单的氢化物的沸点比A 的最简单的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其原因是_______。

(4)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解于氨水中生成的复杂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

(1).ls22s22p63s23p63d104s1

(2).32(3).氨分子间丁以形成氢键而甲烷分子间不能,所以氨的沸点比甲烷高(4).[Cu(NH3)4](OH)2

【解析】考查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化学键数目的判断、熔沸点高低的判断、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非金属元素A 的基态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时电子数的两倍,基态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即A为C,C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即C为O,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B为N,D的单质是短周期中熔点最低的金属,即D为Na,E的合金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即E为Cu,

(1)Cu位于第四周期IB族,基态Cu原子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63d104s1;

(2)此分子式为C2H2,碳碳之间以叁键的形式结合,因此含有σ键个数为3个,π键个数为2;(3)B的简单氢化物是NH3,A的简单氢化物是CH4,NH3分子间存在氢键,CH4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因此NH3的沸点比甲烷高;(4)Cu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Cu(OH)2,溶解于氨水,生成[Cu(NH3)4](OH)2。

20.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X>W>Z>Y。

W 原子的最外层没有p电子,X原子核外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

1,Y原子最外层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 l:

 1,Z原子核外电子中p电子数比Y原子多2个。

(1)X元素的单质与Z、Y 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

(2)W、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3) 这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答案】

(1).2Mg+CO2

2MgO+C

(2).Mg(OH)2NaOH(3).NaMgC O

【解析】考查“位构性”的应用,W原子的最外层没有p电子,说明W为s区,X原子核外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

1,电子排布式可能是1s22s22p4或1s22s22p63s2,X可能为O,也可能为Mg,Y原子最外层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

1,Y可能是C或Si,根据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推出X为Mg,Y为C,Z为O,W为Na,A、Z和Y构成的化合物是CO2,Mg在CO2能够燃烧,反应方程式:

2Mg+CO2

2MgO+C;

(2)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即Mg(OH)2的碱性小于NaOH;(3)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即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顺序是Na>Mg>C>O。

21.A、B、C、D、E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

(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2 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 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

(2) B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相同,B 的元素符号为______, 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

(3) D 元素的正二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它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4) E 元素基态原子的M 层能量最高的能级半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 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或O

(2).FNa(3).Mn1s22s22p63s23p63d54s2或[Ar]3d54s2)四VIIB(4).Cr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解析】

(1)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次外层有2个电子,说明A元素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A元素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2或1s22s22p4即A元素为C或O;

(2)考查电子排布规律,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即B为F,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即C元素为Na;(3)D元素的正二价的3d能级半满,即[Ar]3d5,原子失去电子,先失去最外层电子,即D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即D元素为Mn,位于第四周期VIIB族;(4)E 元素基态原子的M 层能量最高的能级半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价电子排布式3d54s1,E元素为C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22.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⑩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 元素②的一种氢化物(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把该氢化物的产 量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有关该氢化物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分子中含有分子间的氢键

B.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只含有4个sp'-s的δ键和1个P-P的π键

D.该氢化物分子中②原子采用sp2杂化

(3)下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 的结构式。

此结构片段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B.金属键C.极性键D.非极性键E.配位键F.氢键G.δ键H.兀键

(4)下表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F的第一到第五电离能数据。

请回答:

表中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字母);若A、B、C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相邻元素,表中显示B比A和C 的第一电离能都略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3d104sl

(2).BD(3).CDEGH(4).DEFB的np轨道上的电子半满,能量比A和C低,自身更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比A和C 大。

【解析】

(1)考查价电子排布式,根据元素周期表,⑩为Cu,价电子包括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d能级上的电子,即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2)考查化学键类型,该氢化物的产量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该氢化物为C2H4,其结构简式为CH2=CH2,A、不符合氢键构成条件,因此C2H4中不含分子间的氢键;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空间构型为平面形,即乙烯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乙烯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因此C-H之间的共价键类型为sp2-sσ键,C原子中p能级上的电子与另一个C原子中p能级上的电子构成π键,故C错误;D、根据C选项分析,故D正确;(3)考查化学键的类型,根据结构式,铁元素和N元素之间存在配位键,N和C之间,C和H之间等存在极性键,C和C之间存在非极性键,存在σ键,C和C之间存在双键,即还含有π键,故CDEGH正确;(4)考查第一电离能的规律,原子越容易死电子,则其电离能越小,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较小,第一个电子容易失去,表中A、B、C第一电离能较大,应该是非金属元素,D、E、F第一电离能较小,因此DEF应该是金属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IIA>IIIA,VA>VIA,B的np轨道上的电子半满,能量比A和C低,自身更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比A和C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