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5397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市场监管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市场监管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市场监管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面对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系统紧紧围绕助力发展、维护安全、保障民生等工作重心,砥砺奋进、干在实处、强化作为,市场监管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呈现出新亮点、展示出新变化。

  一、紧抓改革契机,服务发展的实效性更趋稳固、活力增强

  1.推进登记改革便利创业创新。

继续推行多证合一、多证联办、全程电子化、简易注销等便利措施,5月“证照联办”模式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题调研。

持续深化“3550”改革,推行审核合一模式,实现企业开业当日办结。

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570户,注册资本金1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41%。

  2.狠抓双品工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请政府出台扶持奖励政策。

上半年全市新注册商标580件、马德里商标2件;指导申报驰名商标1件,泰州市市长质量奖4家、市质量管理奖13家、泰州级守重企业392家;培育知名商标18件、名牌产品29个;评选出xx市首届市场质量奖1家。

先后有3家企业参与制订发布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制冷设备行业省级标准化试点实现零的突破。

  3.悉心帮扶助推小微企业转型成长。

继续推动“个转企”提质扩面,完成个转企116户。

帮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0件、动产抵押登记34件、商标质押融资1件,助企融资亿元。

积极拓展私个协会功能,抓好非公党建和关工委相关工作,举办民企素质提升活动5次,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

  二、牢守安全底线,监管执法的新路径逐步清晰、加快推进

  1.持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有序推进市场主体年度报告工作,截止6月30日,全市企业年报率%,农专社年报率%,个体工商户年报率%。

企业年报率在泰州第四,县级市第一。

依法吊销430份“僵尸”企业营业执照。

加强信用惩戒,上半年列入经营异常526户;市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归集“先照后证”以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13933条。

系统内部“双随机”综合抽查覆盖率100%。

  2.围绕创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加大全程监管力度,在全市37家农贸市场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制度。

在渔婆市场探索实施驻点监管。

全市50%以上肉脯生产企业接入电子追溯系统。

95%以上学校食堂引入“五常”“六T”先进管理模式,4月全省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培训班来靖现场观摩。

全面推广农村集体聚餐管理系统和家宴信息手机APP软件,指导全市农村家庭集体聚餐申报备案2197户次。

食品小作坊登记工作有序推进。

完成中高考等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全市节假日及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6月10日,在全国文明城市三方测评通报会上,我局负责的小餐饮和农贸市场均未失分,获市文明办表扬。

  3.切实加强药品和特种设备领域监管。

完成药械许可事项56件。

制定《自动售药机销售药店管理规定》,探索开展自动售药机布点设置工作。

开展零售药店规范经营、执业药师“挂证”、“四品一械”等专项检查,发现案件线索2起,限期责令改正19家。

监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51份,器械不良事件205份。

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实务培训,组织和参加相关培训4期,全市新增获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760人,监察人员13人。

扎实开展特种设备、电梯、气瓶和简易升降设备等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监察检查467人次,检查特种设备532台,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52份,整改消除隐患216条。

  4.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

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共同推进依法行政和“两法衔接”工作。

优化“五个一”基层络交易监管模式,规范络交易行为,组织开展2018年春节暨“”络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食品站2个,食品店61家,食品微信公众号29个,入餐饮服务经营者270家,查处案件5起。

聚焦市场经济秩序和民生热点,先后开展成品油、地条钢、食盐、“扫黑除恶”等专项执法行动,上半年全系统立案241起,结案155起,罚没入库万元。

  三、立足WW促谐目标,民生保障的覆盖面持续扩大、成效明显

  1.提升维权效能优化消费环境。

组织开展“品质消费美好生活”315主题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现场受理投诉85件。

对原有举报投诉流转和处置制度进行调整完善。

上半年共受理投诉举报652件,同比增长2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万元。

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培育发展省级放心消费先进企业2个,泰州级6个,xx级23个;省放心办认定名牌企业1个。

  2.持续加强产品商品质量监管。

结合全市产业结构和行业特点,先后开展空调、电线电缆、3c认证等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74家,发放整改通知书11份。

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及后处理力度,上半年共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165个批次,不合格检出率7%。

有序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完成食品抽检1055批次、快检1300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675批次;公示抽检信息765条,不合格批次4个。

  3.不断增强技术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市质检中心建设,成功取得省级资质认定,28个产品、100余项参数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

今年共受理检验检测XX余批次,检定计量器具万台件。

市食品安全快检中心正式运行,完成食品抽检800余批次。

  四、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履职保障的支撑力全面优化、更为高效

  1.强化依法行政能力。

在做好对外普法教育宣传的同时,加强办案人员培训交流,扩大案件评审覆盖面,提升案件质量。

针对复议诉讼大幅增加和食品、商品条码、广告违法等领域职业举报快速增长的情况,进一步规范处置规程,依法及时应对,今年已处置行政复议3件、行政诉讼8件,未发生复议、诉讼案件被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的情况。

  2.提升系统整体素质。

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对外宣传等重要作用,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拓展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组织各类培训150余人次。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抓好支部园地建设、专题党课、主题党日和党员义工等活动,进一步提亮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

组织开展运动会、朗诵比赛等丰富的群团活动,进一步强化系统凝聚、激发队伍活力。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主体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等“三张清单”,层层签订“一岗双责”目标责任书;对履职风险点进行排查,梳理出26个重点岗位的82个履职风险点,制定相关风险防控措施及承诺120条,编印成册。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上半年的工作,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但全系统在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工作的高效推进。

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理念还未转变到位,二是工作作风还不够实,三是队伍精气神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首先,“放管服”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其次,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自上而下全面启动;第三,“三大攻坚战”全面打响。

我们要以仰望星空的境界、敢于担当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认清形势,把握趋势,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打好“三大攻坚战”。

认真落实市委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

一是金融风险防范。

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把好市场准入关。

加强对存量企业的监管,深入开展互联金融、虚假广告、虚假集资、传销等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认真研究上级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吃准吃透文件精神,找准找好职责定位,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防范好履职风险。

二是污染防治。

按照《xx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部署,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化工企业、“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行动,加强化工生产企业污染、车船污染、餐饮油烟等综合治理,取缔孤山、城北园区的小散乱喷涂企业,分类整治燃煤锅炉,确保2019年35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全部淘汰。

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收集。

三是精准扶贫。

做好一对一扶贫帮困,立足职能,实施宽进活农、合同助农、红盾护农、商标富农四大工程,助力创业脱贫。

  二是持续深化改革,营造更加宽松高效的准入环境。

积极探索更多的准入创新和“便利化”举措。

继续推进“3550”改革,扩大“审核合一”实施范围,确保“注册开业3个工作日办结率”100%。

探索开展“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加快相关标准修订工作,力争年内发布。

推进“工商企业通”服务点建设,扩大政银合作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任务,做好相关信息的精准推送。

  三是充分挖掘职能,推动小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重协调、强考核、抓短板,推动民营经济发展2项硬指标,尤其是个体户新增、个转企、品牌建设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强化政策引领扶持,以工业、制造业和特色小镇为重点,加大“双品工程”、“标准化+技术创新”等涉企政策的宣传、优化和落实的力度。

发挥好私个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和指导,加快小微主体发展进程。

继续深化“访百企联千户助发展”活动,推进非公领域党建工作,加快电商领域诚信建设。

  四是追求进阶突破,提高质量供给水平。

以“质量强市”工作为统领,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提升活动,完善工作推进和考核机制,确保在“品质泰州”考核中不失分、争高分、得加分。

在政府质量奖评选上有突破,力争推动20家企业全面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培育泰州市长质量奖1个,新增质量信用评价AA级及以上企业2家。

在品牌建设上有突破,力争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泰州知名商标7件;省名牌产品2个、泰州市名牌产品6个;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个。

在标准引领上有突破。

力争全年发布、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项;制订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标准5项以上;创成3A级以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6家;申报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1-2个、计量体系确认企业1-2家。

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上有突破。

加快空调检测中心、xx先进材料技术研究院建设进程。

完善食品检测实验室各类资质认证。

做好各类商品质量抽检,强化商品质量抽检后处理工作,提高抽检结果的曝光程度和公示频次。

  五是紧抓创建契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

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泰州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的创建要求,逐项落实工作目标,切实补齐食药安全治理的短板,补强食药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

强化要素保障,依托市食安办加强对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督促指导,促进经费、人员、制度的有效保障;做好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力争马桥、斜桥2个乡镇通过考核验收。

深化安全治理,推动食品药品行业规范经营、提档升级。

继续探索农贸市场“智慧监管”模式,积累渔婆农贸市场驻点监管经验。

推进食品生产企业电子追溯系统建设,确保全市肉脯企业建立率70%以上。

继续在学校食堂推行“五常法”等先进管理模式,抓好“透明厨房”建设工程。

有序推进食品小作坊发证工作,为承办泰州食品小作坊工作推进会做好准备。

抓好药品零售企业合理布局设置规划的落实,加强执业药师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自动售药机布点设置工作,力争年内城区布点3处。

继续强化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保持上报率泰州前列。

强化专项整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切实抓好“四小一市场”、销食品、进口食品、执业药师在职在岗、医疗机构安全用药用械等重点专项检查整治。

强化社会共治,在加强食药安全宣传力度的同时,推动“热点解读”、“你点我检”等互动活动增点扩面,加大季节性、临时性食品抽检的力度和抽检结果的公示应用。

继续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抓好“洗车点、三小行业”整治等常规工作,突出抓好“示范街区创建、个人市场经营管理权托管”等重点工作。

根据市政府安排,农贸市场长效管理的牵头职能移交至城管局,无论是作为牵头部门还是配合部门,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全程参与。

  六是立足严管到位,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推进信用监管。

继续做好跨条线、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抽查工作,扩大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机制的覆盖范围,提高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运行质量。

强化特种设备“大监管”。

巩固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三级格架构和区域联动机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大对“三非二超”、“一无一违”等特种设备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实施分类监管和信用考评,积极推动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的试点。

狠抓产品商品质量安全。

开展耐磨钢、泵阀等行业的质量整治,深化空调、汽配等行业的规范提升,加大电器、消防、压力容器等重点产品的认证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检测后处理和重点企业约谈制度,确保不出现区域性、行业性的质量安全事故。

加大“大稽查”工作力度。

对事关民生、事关安全、事关稳定的打传规直、类金融企业整顿、楼盘广告治理、地条钢、263专项行动等工作,持续加大力量投入,严厉打击市场垄断、假冒侵权、虚假宣传、互联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争取在案件规模、类型、领域等方面取得突破;继续优化“五个一”监模式,要在络服务交易、移动电商、微商等监管领域有所作为。

  七是突出民生导向,构建立体化维权新格局。

加快消费维权能力建设,明确投诉举报各环节工作职责和责任清单,加大举报案件跟踪督查和“诉转案”工作力度,力争所有投诉7日办结率75%,15日办结率90%,30日办结率100%。

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强化消费维权教育引导,提高消费者和经营者的素质,进一步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力争创建省级放心消费示范街1条、放心消费品牌集聚区1个。

针对络消费、教育消费等热点,加强与公安、教育、物价等部门的会商联系,联合破解消费维权难题;进一步拓展官官微和主流媒体上的宣传阵地,加强消费知识宣传和消费维权成果展示。

  八是狠抓队伍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红盾铁军。

全面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坚持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和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相结合,牢牢把握方向,把好阵地队伍。

精心组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结合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推出一批先锋榜样,充分激发干事热情,增强精神动力。

强化业务能力和系统文化建设,加强实战型业务培训和综合化教育,壮大一专多能的业务骨干队伍。

不断拓展群团活动载体、丰富集体活动形式,营造和谐、活泼的工作氛围。

加强党建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和党风廉政、作风效能主体责任,加强正风肃纪检查,加强信访处置结果的运用,探索开展难点问题专题督办和重大专项执法行动“回头看”,不断推进“防微杜渐”、“拒腐防变”的廉政制度建设。

对廉政风险点各项防范措施进行跟踪落实,推动契合市场监管实际的廉政制度更加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