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5554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5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题二长郡版地理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长郡版)

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

时量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日全食是科学家观测日冕的绝佳机会,但这样的时机过于短暂稀少。

中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测模式,将望远镜发射到太空,太阳、地球、望远镜三者一线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且地球能恰好完全遮挡太阳。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地球上的现象可能与日冕层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无线电长波通信信号减弱

②到美国的游客看到了极光现象

③光纤宽带信号不稳定

④卫星通信信号受干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有关太阳、地球、望远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

C.太阳辐射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主要的直接和间接能量来源

D.该望远镜可提前获知太阳风暴

【答案】1.D2.C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活动释放的电磁波等影响通过电离层传播信号的短波,对长波通信信号影响较小,①不对;太阳活动会引起两极地区的上空出现极光现象,在美国的高纬度地区可以看见,②对;光纤信号传播不通过电离层,因此太阳活动不会导致其出现不稳定,③不对;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带电粒子等会影响卫星信号,④对;故答案为D。

【2题详解】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不对;太阳能量巨大,但很难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B不对;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人类生活生产主要的直接和间接能量来源,C对;该望远镜能观测到太阳风暴,但是不能提前获知太阳风暴,D不对。

故答案为C。

下图为“某地受一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和最大风速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根据图示信息,该天气系统对此地产生的影响是

A.风力不断加大

B.气压不断升高

C.气温不断降低

D.天气变化剧烈

4.此天气系统

A.形成江淮地区的伏旱天气

B.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C.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

D.可能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

【答案】3.D4.D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天气系统使该地风力先变大,后减小,A不对;该地气压先降低再升高,B不对;从材料中,不能判断该地气温的变化,C不对;从图示看出,该地经历了强低压、强风天气,天气变化剧烈,D对。

故答案为D。

【4题详解】

形成江淮地区伏旱天气的是副热带高压,此天气系统为低压,A不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图示为强烈气旋过境,B不对;从时间看为秋季,因此强烈气旋可能会带来大风、暴雨天气,一般不会有气温骤降带来的大雪冻害,C不对,D对。

故答案为D。

【点睛】我国特殊的天气现象及天气系统:

6月份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天气,7、8月份由副高影响下形成的伏旱天气,夏秋季节在东南沿海地区由热带气旋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天气,秋季在华北地区反气旋带来的秋高气爽的天气等。

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地貌形态。

下图为某沙丘不同年份沙尘堆积层的分布示意图(注:

2000-2010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沙丘的成长速度

A.慢一快B.快一慢

C.慢一快一慢D.匀速

6.从某年开始,该沙丘由A向B方向移动。

可能的原因为

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②全球变暖

③当地破坏森林植被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5.B6.B

【解析】

【5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沙丘成长相同的体积用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成长速度由快变慢,答案选B。

【6题详解】

沙丘由A向B移动,说明该沙丘活化,形成流动沙丘。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使荒漠化加剧,①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可能使该地区生态环境失衡,造成土地荒漠化,④对;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地荒漠化不产生直接影响,②不对;当地较干旱,植被一般为荒漠草原,破坏森林植被行为不常见,③不对;故答案为B。

【点睛】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有固定沙丘、流动沙丘等;固定沙丘受到植被的固定作用,能保持留在原地;固定沙丘生态环境恶化,会转变成流动沙丘。

2018年5月6日,襄阳市市区普降暴雨,市区大部分涵洞积水,影响人们出行,图1是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设计图,图2为水循环简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1中左图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A.减少建设成本B.阻挡雨水杂物

C.美化城市环境D.防止人

践踏

8.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图1右图)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图2城市中

A.①过多B.②受阻

C.③过快D.增大④

【答案】7.D8.D

【解析】

【7题详解】

上图左图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种植池比路面高,主要原因最可能为防止人为践踏,D对。

种植池建高,增加建设成本,A错。

种植池中植物需要水分,不必阻挡雨水,B错。

种植池高低,对美化城市环境的影响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原因,C错。

【8题详解】

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如上图右图,种植池比路面低,路面积水汇集到种植池,有利于增加下渗,下图城市中主要解决的是增大④环节,D对。

减少③环节,地表径流减少,C错。

不能影响①环节的降水多少,A错。

不影响②蒸发环节,B错。

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km,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6km。

岛隧工程是最具控制性的部分,其中连接大桥东、西人工岛的沉管部分是国内首条于外海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

大桥建成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西岸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约半个小时。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港珠澳大桥超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难度大主要是由于该地

A.基岩埋藏深B.水面宽阔

C.水流速度不稳D.全年高温

10.港珠澳大桥主桥实施岛隧工程主要考虑的是

A.河水流量B.节省投资

C.防御台风D.海陆联运

【答案】9.C10.D

【解析】

【9题详解】

连接大桥东、西人工岛的沉管部分是国内首条于外海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超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难度大,主要是由于该地位于外海,水流速度不稳,不利于准确施工,C对。

位于大陆架部分,基岩埋藏较浅,A错。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6千米,水面宽阔、全年高温不是影响施工的主要困难,B、D错。

【10题详解】

港珠澳大桥主桥实施岛隧工程主要考虑的是河海联运,避免桥梁建设影响海面船只航行,D对。

河水流量、防御台风不是主要因素,A、C错。

隧道建设投资更多,B错。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下图为我国两种住宅区规划刻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甲乙两种住宅小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开放式住宅小区B.乙为封闭式住宅小区

C.甲小区建筑密度更大D.乙小区居民出行方便

12.与封闭式住宅小区相比,开放式住宅小区最大的好处是

A.解决环境污染问题B.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C.提高住宅建筑密度D.方便小区联系和管理

【答案】11.D12.B

【解析】

【11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知,甲小区外有围墙而乙没有,因此甲为封闭式住宅小区而乙为开放式住宅小区,开放式小区居民出行方便。

故D正确,A、B错误。

读图可知乙小区建筑密度更大,故C错误。

【12题详解】

开放式小区实现了内部道路的公共化,因此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故B正确。

开放式小区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提高住宅建筑密度无关;开放式小区不便于管理,故A、C、D错误。

【点睛】本题组难度较小,解答时需关注图例。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

14.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3.C14.C

【解析】

【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并结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则判读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美国四个地区的区域特征判读即可。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大于450小于500,②大于400小于450,③大于100小于150,④大于150小于200,故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①和③,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题详解】

根据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最低的区域为西部山区,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人口潜力较高;②地区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周边地区,气候冷湿,不利于人类生活;③地区为美国西部高原山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因此人口潜力指数比较小。

图示④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平原,该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由图可知,美国人口潜力从东向西呈递减趋势,但在美国西海岸又有所回升,故A错误;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气候无关,因为②地区位于美国东北部,气候严寒,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等因素密切相关,故B错误;③地区处于山脉背风坡,故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故C正确;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为新兴工业区,且环境优美,阳光充足,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值线判读中“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规律,还要熟悉美国的地理环境特征。

③地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哈齐客送专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中国纬度最高的高寒高铁。

为应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哈齐高铁采用CRH5A型动车组列车,并对车体门窗加装了集水槽。

该线于2015年7月4日至8月7日进行试运行。

开通后夏季将以250公里/小时的时速运行,冬季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

读哈齐客运专线行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5.高铁实行冬、夏季两张运行图,冬季车速较慢,夏季车速较快,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冬季

应对严寒低温和冰雪天气,运行较慢

B.夏季,农事频繁,人流量大,车速较快

C.冬、夏季风向和风速不同,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

D.铁道部条例规定高铁必须执行冬、夏季运行图

16.结合材料,推测列车对门窗加装集水槽的作用是

A.增加车厢用水B.增加空气湿度

C.减小内外温差D.防止门窗冻结

【答案】15.A16.D

【解析】

本题以哈齐客运专线为背景资料考查有关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知识点。

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该区域的地理特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如”纬度最高的高寒铁路”,”应对特殊的地理环境”等,进一步推测该铁路的特殊装置和运行特征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高铁是中国纬度最高的高寒高铁”,“为应对特殊的地理环境”,“车窗加了集水槽”,因此该地冬季运行较慢主要原因是应对严寒低温和冰雪天气,A对;高铁运行与农事活动关系不大,B不对;动车为双向列车,受风向影响不大,C不对;设定冬夏季运行差异是应对当地的特殊环境,与条例规定无关,D不对。

故答案为A。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增加门窗用水是为了应对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车厢用水情况、当地空气湿度都是不是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AB不对;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是严寒,因此门窗加装集水槽的作用是防止门窗冻结,D对;内外温差的减小应该通过通风,加快空气流通来实现,C不对。

故答案为D。

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

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

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过度开垦

D.过度放牧

18.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17.B18.C

【解析】

【17题详解】

由文字信息“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可知,水资源利用不当是当地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另外,结合图可知,甲地绿洲位于祁连山北麓河流的下游,中上游(甘肃境内)过度用水,会导致下游缺水,加速当地沙漠化。

故答案选B项。

【18题详解】

乙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主要靠引黄河水灌溉,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比如大水漫灌往往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一旦水分大量蒸发,盐分聚集在表层土壤中,形成土壤盐碱化,故②③正确,故选C项。

点睛:

土壤盐碱化:

1、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其形成原因有:

(1)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

(2)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

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3)在严重缺乏淡水的地区,如:

西北黄土高原,由于淡水资源不足,与农业生产发展供需矛盾尖锐,采用低劣质水灌溉是人为造成的土地盐碱化的重要原因。

(4)无计划开垦荒坡地,滥砍乱伐,破坏植被,使裸露土壤的地表蒸发量增大,也易形成土地盐碱化。

2、盐碱地的分布:

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3、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

(2)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

(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

(4)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实验模拟的现象与下列海洋和边界组合正确的是

A.地中海生长边界B.红海生长边界

C.印度洋消亡边界D.大西洋消亡边界

20.下列地理事物可能产生这种板块运动交界处的是

A.渭河谷地B.海沟

C.青藏高原D.海岭

【答案】19.B20.D

【解析】

【19题详解】

读材料分析可知,实验中蜡烛加热区的水受热会上升,顺着流动的水体,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由此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为张裂作用,板块边界为生长边界。

地中海为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误;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正确;印度洋、大西洋都位于生长边界,C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20题详解】

渭河谷地主要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后经流水沉积作用而成,A错误;海沟位于陆地板块与海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错误;青藏高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C错误;海岭位于海洋的生长边界,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表基本面貌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上几乎完全是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

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地壳不稳定,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2.板块边界与地貌

(1)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2)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如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巨大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生猪“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许多大型养猪企业纷纷向东北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南方水网地区发展养猪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广阔B.气候温暖

C.水源充足D.地价低廉

22.能够实现“南猪北养”主要利益于

①养猪企业排污量小

②冷藏保鲜技术提高

③养猪企业规模扩大

④运输速度大为提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21.A22.C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中国养猪业的区位变化。

解题关键是审读材料,明确南方禁养的原因是环境,再根据南方与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推测养猪业分布在南方的原因,后来区位变化原因和选择在东北地区发展的原因。

【21题详解】

南方地区人口密集,对猪肉需求量大,因此南方水网地区发展养猪

主导因素是市场广阔,A对;气候、水源不是影响养猪的主导因素,BC不对;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地价低廉不对,D不对。

故答案为A。

【22题详解】

养猪企业排污量较大,①不对;养猪企业规模扩大和养猪业选址南方或者北方关系不大,③不对;南猪北养使养猪地和市场分离,因此需要冷藏保鲜技术和运输速度的提高为条件,②④对,故答案为C。

“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由“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构成,产品、消费与生产三方融合,是一种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如图示意“工业4.0”产业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与传统工业相比,“工业4.0”

A.对消费者喜好更重视B.对交通运输要求下降

C.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大D.对资源配置要求降低

24.“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标准化生产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25.在智能化物流系统中,选择最佳配送路线主要利用

A.GPRSB.RSC.GPSD.GIS

【答案】23.A24.C25.D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材料提示“工业4.0”将产品、消费与生产三方融合,是是一种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

工业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由此看出,消费者市场信息、交通运输等的依赖度在提高,对资源配置的有求提高了,故BD错误;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的使用,对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因而对能源的需求量降低,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A。

【24题详解】

结合材料内容,可判断在“工业4.0”时代,工业生产主要表现为满足个性化需求,传统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方式将受到冲击,故AD错误;资源配置、信息交流、技术等环节联系更紧密,工业生产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工业生产应由集中走向分散,企业生产成本将下降,故B错误,C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26.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表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可通过观测“圭”上“表”影的长短变化确定节气,作为指导东部季风区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位于图1中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___,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2)图1中当地球从c位置运行至d位置时,汝城县(约25.5°N)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减小”),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减小”)。

(3)图2中“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图1中________日期(填字母)正午“表”影长度。

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________方向。

【答案】

(1).赤道(0°纬线)

(2).全球昼夜平分(3).减小(4).变大(5).d(6).南北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

b是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a春分日。

当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赤道(0°纬线)。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是在近日点附近,1月初,最慢是在远日点附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全球昼夜平分。

(2)图1中当地球从c位置运行至d位置时,就是秋分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回归线不断移动,距汝城县(约25.5°N)、距北半球各地越来越远,则汝城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变小,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3)该地位于25.5°N附近,图2中“圭”是冬至,图1中d冬至日,该日正午日影最长。

故“圭”的适宜长度是图1中d位置正午“表”影长度。

安放圭表时,因为要考虑正午影长的变化,故“圭”的两端应指示南北方向。

【点睛】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

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

晨线与昏线组成一个大圆平分地球。

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位置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判定,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昏错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地区海拔高,自然环境独特,有“世界屋脊”之称。

发展种植业的区域狭小,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区域发展上与我国东部地区差异明显。

材料二青海西藏两省区简图。

(1)该区域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的自然优势主要表现在地势平坦;________;________;土层较厚,土壤较肥沃。

(2)从区域发展差异看,其工业结构中________(重或轻)工业比重较浙江省高,为促进该地区发展,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可提供________、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促进该地区将________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导致草场退化,________加剧;过度采挖,盗猎等,导致________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4)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________;试从水文角度分析川藏铁路沿线夏季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答案】

(1).地势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