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5960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docx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属于中考必考考点之一,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判断一些常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例如: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B、白糖熔化制造食品

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溜水

4、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广州市的河涌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C.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的常考考点之一,既有可能以选择题方式呈现,也有可能在第二卷的大题中出现。

例如: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石墨在工业上常用来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C、医院抢救危重病人,常常要输入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D、水厂进行水的净化时,一般都要用到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能杀菌消毒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节选)

(1)指出金属铝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

性质,对应用途。

(2)CO2有广泛的用途。

工业上可用CO2生产小苏打:

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

方程式配平后,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近几年中考重点考查对象。

通常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两个这方面内容的试题,也可能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例如: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粗盐C、纯水D、糖水

2、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对下列氧化物分类,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它是()

A、MnO2B、CuOC、P2O5D、Fe3O4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C60  B.碳酸钠C.石灰水D.稀盐酸

4、下列各组各有两种物质,它们的化学式和所属的物质类别都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1

物质2

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

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

A

氮气

N

非金属单质

氧化亚铁

Fe2O2

B

碳酸氢钠

NaHCO3

硝酸

HNO3

C

硫酸钾

K2SO4

五氧化二磷

P2O5

金属氧化物

D

Mm

金属单质

氢氧化镁

Mg(OH)2

5、按照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分类思想和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归类有错误的是()

A、H2CO3、H3PO4等都与H2SO4一样属于酸

B、纯碱、烧碱等都与Ca(OH)2一样属于碱

C、KNO3、KMnO4等都与NaCl一样属于盐

D、C、S、H2等都与O2一样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6、现有下列物质:

①甲烷②氧气③硝酸钾④碳酸氢钠⑤一氧化碳⑥二氧化碳⑦乙醇⑧铁。

(1)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填编号,下同);

(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盐的是。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特征及其比较】

这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

通常在选择题中至少会有1~2题是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或特征相关,而在第二卷的实验探究题中也有可能会涉及到这些内容。

例如: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不能

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可能以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出现)

A、水分子B、氢分子C、氢原子D、氧原子

3、下列关于H2和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元素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氢离子D.都是化合物

4、右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从此图中获取的信息的描述有错误的是

A、原子不能构成物质,只有分子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还可分解成原子

5、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6、右图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相信大家应该有印象。

请回忆该实验,找出下列说法中理解有偏差的是

A、该实验说明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B、该实验也能说明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C、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分子间是否有间隙

D、烧杯B的作用是用于作对比实验

7、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

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辨】

这也是近几年中考年年出现的试题。

难度小,易得分。

例如:

1、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3、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你根据以下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与氮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有是()

ABCD

【化合价和化学式】

化合价和化学式是初中化学不得不考的内容,所以也就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得分点。

例如:

1、酒后驾车是一种严重的违章行为,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验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饮酒。

司机呼出的乙醇分子能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使红色的三氧化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

硫酸铬〔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5C、+6D、+7

2、下列各组含氯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A、Cl2HClB、NaClHClO

C、ClO2NaClO2D、KClO3Ca(ClO3)2

3、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

C、葡萄糖属于有机化合物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4、中医药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在2009年全世界爆发甲型H1N1型流感期间,中药“达菲”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有关这种物质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10:

5

B.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

10:

5

C.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

D.莽草酸属于无机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5、用化学用语填空:

(1)1个氧分子____________,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氧化铝_____________

(2)某新型消毒剂由Cl、O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Cl原子,2个O原子,该消毒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l价,该氧化物是。

(另外在各类题中穿插的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般至少都在10个以上,必须确保100%正确无误,关键是要牢记必须检查化合价代数和是否等于零)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也是初中化学不得不考的内容,并且一份试题一般至少要写7个以上的化学方程式。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得分点。

通常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

用双氧水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水通电分解

锌(或铁)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锈蚀

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铜的反应

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或氧化铁)的反应

碳酸钠与石灰水的反应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碳酸钠与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的反应

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硫酸(或硫酸盐)与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的反应

………

【基本反应类型】

对基本反应类型的识别也是中考的基本考点。

关键是要紧扣各类反应的特征。

例如:

1、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

()

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②高温煅烧石灰石

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

④焦炭充分燃烧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只有④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锌片与稀盐酸反应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D.一氧化碳在加热时与氧化铜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相互发生的化合反应(任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种固态物质与一种气体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物有两种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质量守恒定律】

作为化学学科的核心定律,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自然是中考的常考点。

例如: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物质状态原子种类

A.B.C.D.

2.已知化学方程式:

R+2O2

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某有机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R+13O2===8CO2+10H2O

根据质量守定律,R的化学式为()

A.C4H10B.CH4C.CH4OD.C2H4O2

4.某固体受热分解得到NH3、CO2和H2O三种物质,则该固体所含有的元素是

………

(注意:

质量守恒定律也往往是隐含在其他版块知识一起综合考查的)

【溶液及其相关知识】

有关溶液的知识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特别是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曲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应重点关注。

例如:

1、生理盐水是医院常用的一种输液针剂。

不能说明生理盐水属于溶液的是()

A、其中含有食盐和水两种物质B、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C、均一,各部分成分相同D、是无色液体

2、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在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被水溶解

3、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

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

⑴P点的含义是。

⑵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

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⑶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

顺序排列是(填写物质序号)。

⑷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大小关系是(填写选项序号)。

A.c>a=bB.a=b>cC.a>b>cD.b>a>c

4、下图是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图回答

问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A、B、C符号)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0°C时物质的溶解度都为0g

C.图中所列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2)10°C时,100g水中溶解g硝酸钠才能形成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5、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并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

(1)查阅资料。

20℃时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g/mL)

质量

分数

0%

(纯水)

1%

4%

10%

16%

24%

32%

36%

44%

49%

60%

98%

密度

1.00

1.01

1.02

1.07

1.11

1.17

1.24

1.27

1.34

1.39

1.50

1.84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写2条)

①;

②;

(2)计算。

配制200g24.5%的稀硫酸,需g98%浓硫酸和g水。

实际操作时,取98%浓硫酸mL(精确到1mL);

(3)配制稀硫酸。

分别用量筒量取所需水和浓硫酸,先将倒入烧杯中,然后

【关于电离问题,即建立物质的微粒观问题】

这是体现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内容。

要能从物质的微粒观角度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

1、写出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所含的粒子符号。

2、Na2SO4溶液中不存在的粒子是()

A、Na+离子B、SO42-离子C、Na2SO4分子D、H2O分子

3、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

示意图。

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

②。

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已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5、将下列两组中的两种反应物混合,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事实完成下表(没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栏“/”)

编号

反应物1

反应物2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稀盐酸

氢氧化钾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2

稀硫酸

氢氧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稀硝酸

澄清石灰水

(2)分析上述实验,反应能够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反应物1中都含有(填化学用语,下同)___________,反应物2中都含有___________

6、将下表中的两组反应物1和反应物2混合均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给出的实验事实,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编号

反应物1

反应物2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硫酸

氯化钡

有白色沉淀生成

氢氧化钡

硫酸钠

有白色沉淀生成

(2)从反应前后各溶液中所含离子的角度看,上表中的两个反应实际上是_(填离子符号)和________(填离子符号)之间发生的反应。

请按照这个反应的本质,再写一个类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但要求与上表的“反应物1”类别不同,而与“反应物2”类别相同);并指出这些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之一。

1、分析下表数据,下列关于广东省城市降水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年度

2005年

2006年

广东省城市降水pH均值

4.66

4.80

A.2006年和2005年降水总体都偏碱性B.2005年降水的碱性比2006年更强

C.2006年酸雨污染程度比2005年减缓D.2006年酸雨污染程度比2005年严重

2、向pH为4的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会减小的是()

A.纯水B.氢氧化钠溶液C.pH为4的盐酸D.硫酸溶液

【典型代表物的相关知识】

虽然我们学过的物质不少,但中考试题仍然主要是围绕一些典型代表物来设计的,因此备考时,对各类典型代表物务必要熟练掌握。

其中主要包括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检验、用途等;水、碳、一氧化碳、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等物质的性质、用途(特别要注意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实验室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和方法二中MnO2都作为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500g双氧水,H2O2的质量分数为3.4%。

请计算500g该溶液中含H2O2多少克?

用方法二最多可以制得氧气多少克?

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a中的气体是H2

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

1

通电

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4、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

气体X、Y都含有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生石灰、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等物质分别溶于水,所得水溶液PH大于7的是()

A、只有氢氧化钠B、有生石灰、氢氧化钠,还有碳酸钠

C、有生石灰、氢氧化钠D、有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

6、从Ca、Mg、O、H、Cl中的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非金属单质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一种难溶性的碱(4)一种可溶性的盐

【金属的通性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推断】

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活动性的推断是重要考点之一,特别是要掌握推断方法。

例如:

1、现有A、B、C三种金属,当把A和B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时,A溶解并产生氢气,而B不反应;当将B和C分别放进硝酸银溶液时,不一会就发现在B的表面有银析出,而C不反应。

由此可知A、B、C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B>A;B、B>A>C

C、A>B>CD、B>C>A

2、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根据下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电线金属丝炊具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合金

合金的主要性能

主要成分及纯金属的性能

焊锡

熔点183℃

锡:

熔点232℃;铅:

熔点327℃。

硬铝

强度和硬度好

铝、铜、镁等。

硬度小,质软。

不锈钢

抗腐蚀性好

铁、铬、镍等。

纯铁抗锈蚀性能不如不锈钢。

由上表可以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填序号)。

①强度更低②硬度更高③熔点更高④抗腐蚀性能更好

(4)人们每年要从金属矿物资源中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按要求写出两个生成金属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

②(分解反应)。

(5)2008年奥运会主运动场“鸟巢”使用了大量的钢铁。

钢铁与直接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常见的化学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学科灵魂,因此自然也就是中考化学命题的核心。

可以说在各种题型中都会有实验内容,其中一些常见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是较易的得分点。

例如: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B、称量固体药品时,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C、观察液体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为加速过滤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过滤液

3、现有下列化学仪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a和e两种仪器的名称分别是,;

(2)d的主要用途是;

(3)如果要用这些仪器组装一套利用氯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填编号)

 

【常见气体的制取】

气体的制取几乎是明摆的考题,所以必须全面掌握知识。

其实主要是围绕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制备来考查的。

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