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1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x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

 

   1.西周伯阳父: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注:

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

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

属朴素唯物主义。

 

2.西周史伯: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注:

史伯强调只有相互差别、矛盾、斗争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动力,完全相同反而不利于事物的发展,属于朴素辩证法思想。

 

3.史墨:

“物生有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耦(配偶)。

注:

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

属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

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

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掺和。

注:

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

 

5.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反者道之动。

注:

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对立面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可见上述命题包含了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6.《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又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

由于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因此《老子》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属于古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7.老子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注:

万物都生成于“道”,又复归于“道”,也可以说就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8.老子提出: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注:

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

 

9.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注:

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生死福祸,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事万物的生灭。

可见孔子心目中天是有意志的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0.老子说: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注:

认为微小变化经过量的积累会引起巨大的变化。

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11.墨翟:

“何谓三表?

子墨子言曰: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曰之实;于何用之?

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注:

他的第一个标准以过去的间接经验做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因而强调了逻辑证明的作用;他的第二个标准以多数人的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属唯物主义;他的第三个标准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主张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检验认识,属唯物主义。

 

1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注:

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13.《庄子.天下》所载: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注:

有限之中有无限,说明宇宙在微观的无限性,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14.庄子:

“人之生,气之聚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注:

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生命都是气凝聚的结果,人的生死都是气的变化,人死即交归于大自然,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15.公孙龙:

“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

注:

他认为,“坚”的性质既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它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

 

16.孟子说: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已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注:

属于贬低感性认识的唯理论。

 

17.孟子说: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知天矣。

注:

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

 

18.《荀子.礼论》: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注:

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阴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19.荀子: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注:

属唯物主义认识论。

 

20.荀子提出: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注:

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21.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提出“万物非天不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

注:

董仲舒认为天是最高的范畴,万物都是由天派生出来的。

天是有意志、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有欲望的,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2.董仲舒认为: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董仲舒又认为“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

故小节三百六十六”,“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晴;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反应),春秋冬夏之类也……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

注:

纯属主观的随意比附,实际上是把人的各种属性,特别是封建道德属性强加于自然界,把自然拟人化,又反过来再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天人合一,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23.王充认为“国当衰乱,贤圣不能盛:

时当治,恶人不能乱,昌衰兴废,皆天时也”。

注:

属于机械决定论的历史观。

 

24.王弼:

“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注:

夸大了静止的作用,属形而上学。

 

25.范缜说:

“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

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

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

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注:

从本命题可以看出,范缜强调精神离不开物质,因而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26.张载:

“一物两体,气也;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己。

注:

重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把对立面看成发展的动力,属唯心主义辩证法。

 

27.张载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张载又认为:

“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注:

人的认识作用也是以外物为根据的,只有发挥思维的作用,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

属唯物主义。

 

28.东晋时代哲学家慧远提出论道:

“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注:

认为薪经过燃烧,化为灰烬,但是,火却由此薪传到彼薪,永不熄灭。

同样,人的形体消灭了,“神”也从这一形体传到另一形体,永恒不灭,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29.程颐说“理也者,实也,本也”。

注:

把自然本性、自然趋势等抽象为脱离事物并且创造事物的本体。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30.程颐认为:

“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

往来屈伸者理也。

”程颐又认为:

“须以知为本,须是知了方行得,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须是识在行之先。

譬如行路,须得光照。

注:

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

 

31.程颐说: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而阴消,善增而恶减。

注:

认为对立是万物变化的根源,属于朴素辩证法。

 

32.南宋朱熹提出“虽说无独必有对,然独中又自有对”。

注: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任何事物都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同时内部又包含着矛盾双方,属于辩证法。

 

33.朱熹认为“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注:

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34.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

注: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35.罗钦顺在《困知记》卷上提出“理果何物也哉?

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

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己,积微而著,……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

注:

理就是气运动的一种必然规律,它有自已一定的运动规律,理是在气的循环往复中呈现出来的必然性,因此它不能离气而独立存在,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36.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注:

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事物上,事物就有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37.王守仁: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注:

属于古代唯心主义。

 

38.王廷相:

“元气即道体,有虚即有气,有气即有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

气即道,道、合论者。

注: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9.方以智认为:

“圣人合虚实神形而表其气中之理。

……彼离气执理,与扫物尊心,皆病也。

理以心知,知与理来,因物则而后交格以显。

岂能离气之质耶?

注:

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

 

40.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说:

“体俟用则所固以发‘能';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实,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矣。

注:

客观实体引发主观认识作用,主观认识作用于客观实体,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这样“能”符合“所”,体用一致,名实也相称了,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1.王夫之的观点还有:

“方动即静,方静旋动。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待动之极而后静,待静之极而后动。

“行也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

“行而后知道”、“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己”、“知而后行”

“理与气互相为体,而气外无理,理外亦不能成气。

善言理气者,必不判然离析之”。

注:

从上述命题可以看出,王夫之把气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而且认为气是运动发展的,气是无限的、永恒的物质性实体,静止不过是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形式是知的基础,行先知后,理并非独立于气之外的派生万物的神秘的精神本体,它有其物质基础,是客观存在。

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2.中国清代哲学家李恭提出“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

今日理在事上,是理别为一物矣。

……天事曰天理,人事曰人理,物事曰物理。

离事物何所为理乎?

注:

有事有物才有理,无事无物便无所谓理,理即在事物之中,理不能离开天事、人事和物事的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离开了事物而独立存在并衍生事物的那种先天的神秘的理是根本不存在的,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43.近代思想家魏源提出“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

注:

天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不可能长期保持均衡,必有主次之分;主次双方又必然互相“争功”,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44.胡适说:

“真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胎里带来的,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

注:

真理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是人的主观意识产物,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二、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

(以下有关西方哲学的命题都是有局限性的、不正确的命题。

 

 

1.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   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有可经验性。

 

 

3.   存在三个世界,世界Ⅰ是指物理状态的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一切生物以至人脑;世界Ⅱ是指意识状态的世界,即精神世界;世界Ⅲ是指知识的世界,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科学、艺术、道德等等。

 

4.   我思故我在。

 

 

5.   世界统一于存在。

 

6.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7.   观念是客观世界的内在根据和现实存在,实践是客观概念自身发展的一个环节。

 

8.   理论把握到了必然性,因而具有普遍性;实践观念是从认识观念转化而来的,是认识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和理论一样也具有普遍性。

 

 

 

 

 

 

 

 

 

 

 

 

 

 

 

 

 

三、马哲原理的重要命题

(下列马哲的命题都是科学的、正确的命题。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

3.唯心主义是一株不结果实的花朵。

4.以往的哲学都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5.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对于每一种现成的事物都是从他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6.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就是他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7.辩证法既有革命性又有保守性,保守性是指它承认无论是人们的认识还是社会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和特定的条件下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8.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

9.无限性是一个矛盾,整个宇宙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有时是有限的,有限是无限个部分的组合,有限事物形态的转化也是无限的。

10.物质不过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1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1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被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4.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15.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16.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17.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是由于同样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

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

18.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区别有:

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是否承认怀疑和否定因素的作用、是否正确处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但不归结为相对主义。

19.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

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20.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21.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的学说。

22.辩证的转化和非辩证的转化,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飞跃,是否承认渐进过程的中断和内在矛盾的否定性。

23.一切都互为中介。

24.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5.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相互作用是事物矛盾的实在内容,体现出矛盾双方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割,离开相互作用矛盾无法存在。

26.在逻辑中思想史应当和思维规律相吻合,逻辑是认识史的总计、总和和结论,逻辑是关于认识发展规律的学说,而认识的发展规律是从认识史或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27.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决定了认识也必然是辩证的,因而也可以从认识中发现辩证法的规律。

28.感性世界又称人类世界、现实世界,原是指能够被感觉到的实际存在,实践在感性世界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把实践活动看成感性世界的基础。

29.直观的唯物主义是指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主张直观是生活的原则,提供本质、真理、现实,在认识论上缺乏能动性原则,只是从感性真观的形式去理解客体。

30.认识论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地就是:

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感觉、知觉。

31.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想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

32.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已经表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

3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3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35.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正确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

36.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普遍性的品格是指,实践必须以规律性的认识为指导,科学就是一种自身旋绕的圆圈,而哲学体系则是圆圈的圆圈。

37.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

38.认识客观性的准绳是实践。

3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40.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感性的自然界。

41.这里感性作为对象性,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感性的自然界是科学的基础。

42.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物质生产活动。

43.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是一个螺旋式大圆圈,每一种思想则是它上面的一种小圆圈。

44.范畴是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

45.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

46.列宁认为,马克思得出唯物史观思想所用的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的过程。

47.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一种必须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也不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说明的东西,这表明:

a.历史唯物主义不可能说明一切历史现象。

b.科学社会主义从未具体描述过未来社会的远景。

50.恩格斯把历史运动中的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中的轴线,强调曲线总是在中轴线上下摆动。

51.马克思恩格斯遇见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扩大……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52.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主要指哲学和宗教。

53.马克思针对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指出:

“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他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必竟充当了历史不自然的工具。

”这一论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54.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三大贡献有: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55.马克思提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56.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经济和政治哪一个是重点则以条件的变化为转移,因而是相对的,无论何时经济都是基础,但政治有可能成为超过经济的重点。

57.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58.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

59.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60.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不是群众要去符合思想满足思想,而是思想要符合满足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61.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自由则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实践出发,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实践使人类的认识活动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劳动实践同时成为认识的源泉,并推动认识的发展。

  若想弄清认识的本质,必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区分以下三大对立:

  ①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认识论又叫反映论,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除庸俗唯物主义外,各唯物主义派别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它的基本观点包括:

其一,客观世界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它是认识内容的惟一来源;其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三,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唯心主义认识论又叫先验论。

它主张人类的认识先于客观物质、先于实践而存在。

主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是对主观体验、感觉和心灵的把握;客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来源于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取决于它们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必然同时坚持反映论;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必然同时坚持先验论。

  ②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可知论是主张世界可以被认识的哲学学说,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既有唯物主义可知论,也有唯心主义可知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人们不能认识世界或者不能彻底认识世界。

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③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