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391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定风波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风波教案.docx

《定风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风波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定风波教案.docx

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导入:

心目中有偶像吗?

偶像在你的心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有一个才貌双全的现代女子叫刘艳琴,她如此诉说:

“佛说,修五百年方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

他在他的千年里倏忽而过,我在我的千年里苦苦修行,虽然我不知道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

来生让我嫁给苏东坡,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

”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千年前历尽坎坷的落魄文人用什么在叩动着现代女子的芳心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坡翁的词《定风波》,感受东坡跳动的脉搏。

一、【知人论世】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旷世奇才(才华横溢)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苏轼词作打破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扩大题材,提高意境,形成豪迈奔放、坦率开朗的浪漫主义风格,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先河)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绘画方面,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生平事略公元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

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

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

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1079年(元丰二年)3月,苏轼被贬调湖州。

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

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

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作了手脚,于是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

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书人心目中的笑柄。

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如: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总之,是认定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虽然他们都要苏轼死,但神宗皇帝不愿杀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苏轼在进京途中关入监狱过夜。

朝廷在七月二十八日将苏轼逮捕,八月十八日送到御史台的监狱。

二十日,正式提讯。

此时任宰相的王珪,指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隐刺皇帝:

“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新党指控苏轼“大逆不道”,要置其于死地。

十月十五日,御史台申报苏轼诗案的审理情况,其中有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文字的人物名单,计有司马光、黄庭坚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

李定、舒亶等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

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

苏轼写《狱中寄子由》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无比凄惨。

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

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悲惨诗句。

因为儿子苏迈离开京城去别处借钱,把送饭的事交给朋友,但是忘了告诉朋友父子之间有约定:

送饭只送蔬菜和肉食,若听到坏消息,才送鱼去。

巧的是这位朋友恰恰送去熏鱼。

苏轼大惊,就给弟弟苏辙写了上面两首诀别诗。

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

宋神宗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苏轼的才华所折服。

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

“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

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准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

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

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故有“历典八州,行程万里。

总结:

1.沙湖风雨——人生的风雨

乌台诗案: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铛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命悬一线,九死一生)沙湖买田: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开荒种地,生活艰难)他在调离黄州时所写的谢表中有两句话很好的概括了他当时的处境:

“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少。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但这仅仅是苏轼人品修养、性格情怀中的一小半,而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才是苏轼人品性格中的另一大半。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性情爽直、好发议论,因此频遭贬谪,终身漂泊、历尽磨难,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自嘲的概括自己的一生: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曰“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旷达的。

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

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轶闻趣事

年少轻狂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委婉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对联退敌北宋时期,宋人屡遭辽邦侵犯。

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

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

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

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

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

四诗风雅颂。

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

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

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尸骨”未寒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苏轼有心捉弄佛印,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骨头,便写道: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

“水漂东坡诗(尸)。

东坡吃草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

苏轼傲声道:

“秃驴何在?

”小沙弥淡定地一指远方,答道:

“东坡吃草!

东坡鱼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

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

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

黄庭坚进门就道:

“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

”苏轼拉长着脸回应:

“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

”黄庭坚又道:

“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

”苏轼道:

“也可。

”黄庭坚接着道:

“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

”苏轼道:

“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

”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

“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

”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其人之计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

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

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

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

“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

”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

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轼抚掌大笑:

“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联气小妹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

阿兄门外邀双月。

“双月”合为“朋”字。

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

小妹窗前捉半风。

“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

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是“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

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3、苏轼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

少年得志,22岁一举高中,名动京华;他仕途波宕,曾为帝王之师,也曾为阶下之囚;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处世天真,眼中所见无一坏人;他淡泊名利,居庙堂之高时,念念于归隐渔樵,处野域蛮荒时,恬然自适于陋室粗食;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

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

苏轼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他的旷达胸怀影响了无数后人的人生模式,他的“自成一家”的诗词也辟了诗歌创作的新天地。

[写作背景]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政治仕途上的第一个重大打击,一个正处在人生事业巅峰的人忽地被打下低谷,他还有出路么?

这样的厄运人生,苏东坡如何面对呢?

所谓“言为心声”,让我们学习他写在黄州的一首词——《定风波》。

二、【赏析词文】

苏轼创作词的时候,面对的正是有井水处皆歌柳永词的局面,苏轼以雄健之笔,使豪放词异军突起。

苏轼的豪放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过他的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具有震铄千古的豪放名篇的恢弘气势。

我们可以就此来归结一下豪放词在写景、抒情上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

(写景:

博大壮阔、气象恢弘。

抒情:

豪迈奔放。

认识:

正所谓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

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

“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

”幕士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zhào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这首词的出现,对于盛行着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是,豪放派的词是不是就仅仅只有在写景上:

博大壮阔、气象恢弘。

在抒情上:

豪迈奔放这一类呢?

还有一种豪放,豪放在词人豁达的精神和情怀。

下面我们来鉴赏一首并没有博大壮阔的写景,也没有豪迈奔放的抒情,但却充满着词人豪放情怀的词——《定风波》。

1.初读感知梳理词意(听名家泛读,注意节奏和轻重缓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读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时间:

1082年3月7号;地点:

沙湖道中;人物:

同行、余

事件:

遇雨已而遂晴;感觉:

狼狈不觉

整体感知:

词中哪几句体现了序中内容?

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何妨吟啸且徐行。

   余独不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已而遂晴——山头斜照却相迎。

一处词序与词内容无照应的:

料峭春风吹酒醒     苏轼为何喝酒?

提示1:

在苏轼以前的作品中苏轼为什么喝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孤独)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忧愁)

   提示2:

苏轼忧愁什么?

注意序中日期,结合注释思考。

乌台诗案: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铛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命悬一线 九死一生)

沙湖买田: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开荒种地 生活艰难)明确:

沙湖道中风雨——人生的风雨

2.研读探究走近词人

译文: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

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

谁怕风风雨雨?

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

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

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

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

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

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

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写出了词人当时的感受。

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

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风格。

{1}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风雨中的情景和心境/冒雨徐行时的心境)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闲适、坦然的心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

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

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

“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道出了苏轼的心境。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

不妨去欣赏它。

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

不妨学学苏轼。

我们多数人都为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而烦恼,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何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于“莫听”二字,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

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

词人不在乎风雨,他在雨中吟诗,甚至脚步比以前还慢,潇洒中带些倔强。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事,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

作者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虽然轻便,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

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这个“轻”字分明指心情轻松,它的实质用意只能是“无官一身轻”。

(诗人被贬黄州,为什么内心还会感到轻松呢?

---因为可以过一种没有官场束缚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内心轻松。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苏东坡《答李端书》)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

词人认为以轻松旷达的心情面对“风雨”,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游泳》超旷达观之状可掬。

“谁怕”起了强调作用。

以小见大: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这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一语双关,“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人生的风雨,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

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

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

表达了苏拭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

“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

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

风筝很轻,才能飞得很高。

人只有不被声名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一个“任”字,表现出苏轼要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

以苏轼的才学,治国安邦定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

可是,他太正直太富有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

他的诗文名冠一时,但他的五尺之躯却不见容于当权者。

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

我们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

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初入庐山》诗)也图个清静逍遥,说到底。

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

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读上片并思考:

苏轼靠什么来抵抗人生的狂风暴雨?

从某个词语中,看到了苏轼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或者精神?

莫听―――>超然物外何妨―――>镇定自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