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520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docx

法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授课专业、班级

2005级混班

课程编号

4871

执行培养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04方案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修课

2004方案中公共选修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64

学分数

3.5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8学时;实践课16学时

名称

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使用教材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吴树青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

指定参考书

1、《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

2、《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

3、《十五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

4、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报告

邓小平

 

江泽民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人民出版社

1993-1994年

人民出版社2006年

 

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人民出版社

授课教师

赵诤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法学院

授课时间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案

第一周,第一次课

绪论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二目)

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性质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能力目标

学会从时代的高度和历史的角度去分析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绪论:

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作总体的介绍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动员:

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布置社会实践任务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提问和讨论

20

5

20

10

 

25

20

35

难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重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1.课堂讲授为主;

2.时代发展主题的变化,注意与外交战略部分的衔接;

3.简单了解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

课前要求:

1.收集相关资料、撰写讲稿;查阅有关书籍,弄清历史事实和脉络;

2.仔细阅读、研究教材相关部分,吃透教材内容和精神。

课后要求:

1.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查找邓小平生平资料;

2.要求学生预习第一章第一节三、四目;第二节内容。

主要参考资料:

1.邓小平文选第1-3卷;

2.党的十五、十六大报告;

3.毛毛:

《我的父亲邓小平》。

思考题: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第二周,第二次课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四目)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知识目标

掌握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邓小平理论的体系结构

能力目标

从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出发,学会从整体上把握邓小平理论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一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

理论创新的范例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提问和讨论

5

30

35

 

20

15

30

 

重点: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

难点:

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范例

1.课堂讲授为主;

2.突出邓小平个人的成长过程和人格力量;

3.提问:

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

4.对比: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从苏共高官到反共斗士。

突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科学体系。

1.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查找邓小平生平资料;

2.就本次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或者问老师;

3.要求学生预习第一章第三节内容和第二章内容。

主要参考资料:

1.邓小平文选第1-3卷;

2.党的十五、十六大报告;

3.毛毛:

《我的父亲邓小平》

 

 

第三周,第三次课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内容

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内涵

能力目标

研究、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二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党的发展变化对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八十多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提问和讨论

5

20

10

 

15

15

10

10

20

5

35

 

重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难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课堂讲授为主;

2.提问:

我们为什么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研究?

3.讨论:

“三个代表”的内容和意义

1.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查找党的十六大报告有关内容;

2.就本次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或者问老师;

3.要求学生预习第三章内容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2.党的十六大报告;

3.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四周第四次课

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节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

在社会实践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三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的精髓

第二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实事求是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提问和讨论

5

15

15

10

 

20

20

20

25

5

 

重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的精髓

难点:

党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1.课堂讲授为主;

2.提问:

思想路线的确立原因及时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

3.讨论:

个人生活中是否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查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2.就本次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或者问老师;

3.要求学生预习第三章第三节、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1.邓小平文选第1-3卷;

2.党的十五、十六大报告;

3.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第五周,第五次课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节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知识目标

了解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能力目标

1.弘扬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四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节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根本问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提问和讨论

5

 

10

20

 

20

30

20

30

 

重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难点: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1.课堂讲授为主;

2.案例:

介绍“吉尼系数”

3.讨论:

你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你如何认识两极分化问题?

1.查阅有关书籍,弄清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

2.仔细阅读、研究教材相关部分,吃透教材内容和精神;

3.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查找邓小平南方谈话有关内容;

4.要求学生预习第四章第二节、第五章第一节内容

1.邓小平文选第3卷;

2.党的十五报告;

3.“吉尼系数”内容。

思考题:

1.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2.为什么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3.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第六周第六次课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知识目标

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内涵;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能力目标

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学会分析社会发展规律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五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关于中国国情的新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提问和讨论

10

15

10

15

 

30

30

35

 

重点: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内涵;

难点:

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

1.课堂讲授为主;

2.案例:

红色高棉的悲剧

3.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查阅有关书籍,弄清社会发展阶段知识;

2.仔细阅读、研究教材相关部分,吃透教材内容和精神;

3.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查找党的十三大报告内容;

4.要求学生预习第五章第二、三、四节内容;

1.邓小平文选第1-3卷;

2.党的十三、十六大报告;

3.“红色高棉的悲剧”资料。

思考题:

1.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的第一要务”的思想?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及其长期性?

 

第七周第七次课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二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知识目标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熟练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能力目标

看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六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二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三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不平凡历程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提问和讨论

5

 

20

10

25

20

5

5

10

10

10

15

 

重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难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

1.课堂讲授为主;

2.案例:

一起荒唐的“蜗牛事件”

3.讨论:

党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1.查阅有关书籍,弄清基本路线的基本内涵;

2.仔细阅读、研究教材相关部分,吃透教材内容和精神;

3.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查找党的十三大报告有关内容;

4.要求学生预习第六章第一、二节内容;

1.邓小平文选第3卷;

2.党的十三、十六大报告;

3.一起荒唐的“蜗牛事件”,摘自《华声月报》1999年第7期。

思考题: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怎样才能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要强调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在今天的最低纲领是什么?

它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第八周第八次课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战略

第一节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及其特点。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能力目标

学会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看问题。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七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战略

第一节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

第二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音像资料播放、提问、讨论

5

 

20

10

15

10

20

10

20

25

 

 

重点: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难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及其特点。

1.课堂讲授为主;

2.案例:

“倾斜生产方式”

3.讨论: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4.提问:

发展战略小康社会科教兴国

1.查阅有关书籍,弄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仔细阅读、研究教材相关部分,吃透教材内容和精神;

3.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查找党的十六大报告有关内容;

4.要求学生预习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1.邓小平文选,第2-3卷;

2.江泽民文选,第1-3卷;

3.党的十五、十六大报告。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总体达到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3.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4.怎样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九周,第九次课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战略

第三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目标

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主要重大举措,了解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区战略;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能力目标

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八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战略

第三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音像资料播放、提问、讨论

5

 

25

30

20

30

25

 

重点:

主要重大举措:

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难点:

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课堂讲授为主;

2.案例:

木桶原理

3.讨论: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与资本主义经济效益没有什么不同?

1.查阅有关书籍,弄清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区战略;

2.要求学生预习第七章第一节内容。

1.邓小平文选,第2-3卷;

2.江泽民文选,第1-3卷;

3.党的十五、十六大报告。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如何理解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第十周,第十次课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九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提问、讨论、课堂思考题等机动时间

5

 

25

35

35

35

 

重点: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难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1.课堂讲授为主;

2.提问: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3.讨论:

市场经济有没有缺陷?

1.查阅有关书籍,弄清市场经济知识;

2.仔细阅读、研究教材相关部分,吃透教材内容和精神;

3.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查阅邓小平南方谈话有关内容;

4.要求学生预习第七章第二、三节内容。

1.邓小平文选,第2-3卷;

2.江泽民文选,第1-3卷;

3.党的十五、十六大报告。

思考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如何理解它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第十一周,第十一次课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

能力目标

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 学

时 数

3

时间分配

回顾第十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提问、讨论

思考题等机动时间

5

 

10

20

25

30

10

5

30

 

重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难点:

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

1.课堂讲授为主;

2.提问:

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

3.讨论: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