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601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docx

关于深入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概要

关于深入做好

2012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

(呈审稿

为切实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夯实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跨越式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富足殷实、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幸福牟平”。

二、任务目标

2012年,全区“三农”财政预算投入6.5亿元以上。

具体预期目标是:

1、稳定粮油确保供给。

粮食、油料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5万亩、18万亩,产量分别达到19.4万吨、4.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1%、12.5%。

2、扩大果业发展优势。

新发展优质苹果5000亩,果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同比增长12.2%。

3、规范发展畜牧产业。

肉鸡存、出栏量分别控制在2000万只、9500万只以内,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2.9万吨、2.6万吨和9万吨,肉、奶同比增长5%、7%,蛋与去年持平。

4、鼓励发展蔬菜产业。

新发展设施蔬菜1000亩,新建生态蔬菜大棚40个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22.8万吨,

同比增长1%。

5、扶持发展优质酿酒葡萄和花卉产业。

大力发展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和花卉生产,面积分别达到5000亩、200亩,着力推进高档葡萄和苗木花卉产业化。

6、创新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建设1000亩以上海洋牧场项目1个,水产品产量达到10万吨。

7、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社区100个、示范镇3个、示范区重点项目10个,培植星级示范村85个。

8、积极推进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每个镇街新建1处便民服务中心。

9、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创建区级以上规范化建设示范镇5个。

10、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

农村养老保险投保人数14万人以上,新农合参合率、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稳定保持在100%。

11、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50元,同比分别增长9%、16%。

三、工作重点

(一严格落实三项农业政策,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1.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

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燃油补贴等政策。

抓好中低产田开发和土地整理等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7000亩以上,土地整理6000亩。

(责任部门:

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国土分局、海渔局、交通局、农机局

2.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引黄调水和中小河道治理工程,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水平。

投资1.3亿元,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25项,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9万亩,扩大改善恢复水浇地2.4万亩;投资6300万元,

实施瓦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6500万元,完成广汉河、黄垒河18.9公里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改建单村集中供水工程17处,解决9个镇、17个村、1.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责任部门:

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

3.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

进一步强化农技及公益事业服务队伍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工作技能。

抓好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年内为5个镇街农技综合服务站配齐“三农”服务装备,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推广新机具500台(套,实施深松整地10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达到40个,农机总动力达到9.4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

大力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打造标准化示范场5个。

(责任部门:

农业局、农机局、畜牧局、海渔局、财政局

(二积极开展四大提升行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提升特色高效产业优势。

实施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抓好高陵、王格庄、观水3个省投资650万元的示范园建设。

新发展优质酿酒葡萄5000亩、花卉200亩。

做好葡萄酒产业智力引进和项目引进,年内引进和培育5-8家葡萄酒企业。

搞好30万亩果园管理升级,力争年内新增果园面积5000亩,安装频振式杀虫灯3577盏以上,引进推广优质作物新品种10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0项,新增农业标准化基地2万亩以上。

倾力打造特色畜牧业,年内新建各类畜禽规模饲养场(区30个以上,新建各类畜牧专

业合作社4个以上。

加快生态蔬菜产业发展,年内新发展设施蔬菜1000亩,建设生态日光温室蔬菜大棚40个以上。

加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三个产业示范区建设,建设1000亩海底牧场项目1个,发展深水网箱50个以上,新增“渔家乐”20户。

(责任单位:

发改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海渔局、财政局

2.提升休闲观光农业规模和档次。

巩固提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规范化建设水平,放大品牌效应,突出抓好景云仙庄、英雄湖田园康疗休闲度假区、北大川旅游度假区等十大重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规范化建设。

发挥资源优势,重点打造葡萄、蓝莓、樱桃、苹果、桑枣采摘及垂钓、赏花等有影响力的节庆农业品牌。

年内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好客人家”农家乐2处、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新增市级休闲观光农业和乡风民俗旅游示范点7个。

(责任部门:

农工办、农业局、旅游局、财政局

3.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和财政专项资金奖励政策。

积极扶持新争创的国家和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组织和新取得“三品”认证的企业。

年内新发展规范化专业合作组织20个以上,培育典型示范合作社10个,新增农业标准化基地2万亩以上,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0个以上。

(责任部门:

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海渔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民政局、财政局

4.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投资171万元,购置畜产品、水产品检测监测器材,确保养殖环境安全无污染和海产品质量安全;建设12个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室,重点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加强网络化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责任单位:

农业局、海渔局、水务局、畜牧局、质监分局

(三大力实施四大整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按照“南部乡村田园化、北部乡村社区化、镇驻地村园林化、全域镇村生态化”发展目标,坚持“抓点、连线、成片、促面”推进思路,梯次打造“一带两轴”(一带:

以龙泉、大窑、姜格庄三个镇为重点的北部蓝色经济示范带;两轴:

以玉林店、水道、莒格庄三个镇为重点的东部休闲观光生态轴,以武宁镇、高陵镇、王格庄镇、观水镇四个镇为重点的西部特色农业生态轴。

年内,区财政投入1亿元,以生态环境整治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3个重点镇、100个重点村、1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北部蓝色经济示范带。

1、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塑造村庄新面貌。

按照“四清四化”要求,大力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合理设置村外柴草集中堆放场地,彻底清除“四大堆”,加大拆除残墙断壁、空置失修房屋和乱搭乱建力度,统一规划建设草厦、车棚及垒砌边沟、花墙等,在主街道上合理设置安装路灯。

积极探索农村物业

管理新模式,加强农村卫生保洁和公共设施维护,建立村庄环境整治与维护长效机制。

年内,新建设户用沼气池1260座,建设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0个;改造农村厕所7000座。

(责任单位:

农工办、住建局、城管局、农业局、卫生局、国土资源分局、财政局

2、实施绿化与污染防治,建设农村新景观。

注重乡村特征,丰富绿化空间层次与景观。

一是搞好村庄绿化建设。

加强村内、街巷和庭院绿化,村内绿化以经济和观赏树种为主体,街巷绿化以村路街巷两侧栽植行道树为主,村内空闲地、房前屋后等合理搭配林木花草进行绿化,庭院绿化以经济林木垂直绿化为主。

二是搞好生态绿带建设。

完成水系造林(补植绿化1.5万亩;实施烟海高速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公路两侧荒山及疏林地造林2074亩,新增经济林带1103亩,实施胶东输水干线主林带绿化。

三是搞好慢行绿道建设。

完成滨海路—鱼鸟河—沁水河—风云林园50公里慢行绿道环线,推进养马岛—昆嵛山区域200公里慢行绿道网络建设。

四是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

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业发展,积极推广秸杆综合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杆。

(责任单位:

林业局、农业局、环保局、畜牧局、旅游局、水务局、公路局、交通局、财政局

3、实施村庄整体改造,打造镇村新亮点。

加快龙泉低碳温泉和养马岛渔家风情小镇建设工作,其它镇依托本镇产

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突出山海岛泉河风情,努力打造风格各异的特色名镇。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村(居,培植建设果林山村、花园村庄、森林村庄、沼气村和“四位一体”生态庄园等低碳样板村。

按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继续开展市级星级示范村创建活动,新增达标星级示范村85个。

加大农村改造和社区建设力度,梯次推进46个村的旧村改造,其中安置房开工村达到16个,新开工安置房面积突破50万平方米。

发挥“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优势,加快农村路网建设。

投资1.5亿元,新建村级公路349公里,新建桥梁10座。

加快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步伐,投资600万元,在村级公路主要停车点建设候车亭。

(责任单位:

住建局、规划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旅游局、民政局、农工办

4、实施垃圾污水处理,构筑城乡共享新格局。

逐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

年内,将大窑镇纳入城区垃圾一体化处理范围,在武宁规划建设1处区级垃圾集中处理场,在龙泉镇和姜格庄镇各规划建设1处镇级垃圾压缩转运站,完善配套设施。

加快推进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进度,探索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因地制宜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大窑镇的农村污水逐步纳入城区污水统一处理系统,加快污水配套管网和截污并网。

其余镇要逐步建设独立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年内,在龙泉镇和姜格庄镇各规划新建1处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示范工程,完成5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

设任务示范。

(责任单位:

住建局、城管局、环保局、国土局、发改局、龙泉镇、大窑镇、姜格庄镇

(四扎实推进五项民生工程,加速城乡统筹

1.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工程。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速推进校安工程。

投资9800万元,对全区14所学校进行校舍改造,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投资470万元,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每人免费配发两套校服。

推进农村中小学“211”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村村有”工程。

二是全面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推进总投资5.5亿元的市民文化中心和投资5000万元的杨子荣纪念馆工程建设。

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新增“书香村居”20个、文体大院示范点30个、农家书屋30个。

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重点抓好投资9.8亿元的人民医院搬迁和滨医附院建设;快速启动投资

2.5亿元的区中医医院康复中心建设;安排专门资金,对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投资36万元,完成依托达标卫生室的村居康复服务室建设,并实施康复服务进家庭活动,为1000户行动不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配备康复器材。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体系。

严格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实施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查体和爱心助孕工程,进一步强化面向农村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体系。

(责任单位:

宣传部、教体局、文广新局、卫生局、

残联、计生局

2.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工程。

出台《烟台市牟平区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办法》。

投资27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居民参保缴费给予补贴;投资240万元,实施“爱心献功臣”优抚工程;投资6140万元,继续实施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参保农民补贴、60周岁以上农民基础养老金、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80周岁以上且无退休金的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等惠民政策;投资220万元,继续实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扶持残疾人从业脱贫、发放重度残疾人低保生活补贴等工程。

扎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五保集中供养率稳定在80%以上。

(责任单位:

人社局、住建局、民政局、卫生局、残联

3.推进城乡劳动就业工程。

继续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

全面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年内,培训科技示范户1000户以上,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对1200名农民进行实用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人。

(责任单位:

人社局、农业局

4.推进城乡“市场提升”工程。

整合现有流通服务体系资源,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农超对接”等工程,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商贸服务业发展格局。

投资1.75亿元,整体搬迁北翠市场、文化夜市和牟山路集市;完成改造提升王家疃市场和庙沟早市2处、信息化农家店30家;开设村级直

营连锁超市、连锁生资店和加盟农家店50个;投资600万元继续建设完善日用品配送中心。

(责任单位:

发改局、规划局、商务局、供销社

5、推进“放心食品”系列工程。

在总结“放心粮油”工程经验基础上,建立食品安全可追索系统。

新挂牌营业“放心粮油店”3处,新建菜篮子经营网点78个、农产品基地10个,新建规范化肉类连锁店和专卖店20个,对10家社区超市进行生鲜化改造提升,力争创建省级商业社区1家。

(责任单位:

粮食局、商务局、供销社

(五稳妥推进四项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以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为目标,以稳妥解决好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农村现代产权体系改革。

年内,基本完成农村各项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逐步规范完善体制机制,使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资产在权属上更加清晰、在权能上更加完善、在管理上更加规范、在保障上更加充分,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

(责任单位:

发改局、农业局、水务局、林业局、住建局、海渔局、国土资源分局

2.着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大文化队伍辅导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间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年内文化下乡演出120场以上。

二是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深入挖掘、整理一批体现牟平文化特色的景

点和项目,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特点、彰显牟平气派的文化艺术精品和知名品牌。

三是加快培育和扩大城乡文化消费市场,拓展文化消费领域,大力推进惠民性文化消费活动。

(责任单位:

宣传部、文广新局、电视台)3.健全完善“三农”支持保护制度。

3.健全完善“三农”支持保护制度。

一是健全完善区财健全完善政“三农”投入资金的增幅和比例持续增长长效机制,创新财政支农激励引导方式,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加大依法护农力度。

建立健全农业突发事件处理应急机制,探索实行规范化农业综合执法,压缩执法收费项目,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和生产积极性。

(责任单位:

发改局、行政审批中心、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海渔局、林业局、水务局、财政局)4、推行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改革。

健全完善村“两农村“制度改革委”联席会议、村务公开、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加大对农村资产、资金和资源管理力度,出台相应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力争年内培植区级以上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镇5个。

(责任单位:

农业局、财政局、民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四、支持政策在确保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区政府将继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安排设立农业农村奖补资金1.2亿元,重点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化、设施蔬菜、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农村公益事业和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等11

方面,实行以奖代补,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支持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区财政安排资金1支持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亿元,重点对创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市生态文明示范区重点项目、每季度考核前10名村、生态文明家庭评选等进行奖补(具体按《201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奖补考核办法细则汇编》规定执行,下同)。

(二)支持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区财政安排支持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资金500万元,用于对列为市级以上专题观摩点进行奖补。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区财政安排资金100万元,(三)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对新认定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品”认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运作示范进行奖补。

(四)支持设施蔬菜发展。

区财政安排资金100万元,支持设施蔬菜发展。

对年内新建达到奖补标准的蔬菜日光温室投资主体和新建达到奖补标准的蔬菜生产方所在镇街进行奖补。

支持加强农村公益事业管理。

区财政安排资金250(五)支持加强农村公益事业管理。

万元,对通过村镇推荐选拔聘用、考核合格的农村农技及公益事业服务人员进行奖补。

(六)支持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区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50万元,对获得区级以上“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的镇街进行奖补。

支持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建设。

(七)支持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建设。

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区财政安排资金500万元,对葡萄酒企业或依托葡萄酒企业成方连片种植优质酿12

酒葡萄的镇街、种植大户进行奖补。

(八)支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区财政安排资金100万支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元,对区内集中成片育苗面积50亩以上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及达标花卉市场等进行奖补。

(九)农机购置补贴。

区财政安排资金55万元,按照农机购置补贴。

《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范围、报名顺序及《山东省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程序》进行补贴。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加强组织领导。

步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根据工作分工和部门职责,认真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

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委员会要按照统筹城乡、强化协调、突出重点的要求,全力抓好工作调度和推进。

要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3+1”联手共建活动,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规范奖补政策。

(二)规范奖补政策。

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各项奖补政策。

奖补资金突出向重点、骨干、精品项目倾斜,进一步发挥奖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各责任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奖补实施细则,明确奖补扶持内容、标准、申报和验收程序、推进机制及责任追究办法。

验收考核结果要经公示一周无异议后,于11月25日前报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委员会审定。

区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大对奖补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从项目申报到资金拨付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三)搞好督查考核。

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业搞好督查考核。

13

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督查督办和考核评价工作。

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及考核办、农工办等部门,要及时将各项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搞好季度、半年和年终专项综合督查,同时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岗位目标考核,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推进目标全面完成。

二〇一一年一月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