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741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docx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

口腔材料学考试内容

  1.聚合物的产生:

聚合物的产生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

  2.润湿性:

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

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

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润湿是粘结的必要条件。

  3.彩色三个特性,由色调、彩度和明度三个特性构成

  4.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

外力去除后变形的物体可完全恢复其形状。

这种变形称为。

  塑性性变:

如果外力取出后变形外力去除后变形的物体发生永久性变形不能完全恢复其原始形状,则称。

  5.弹性模量:

是度量材料刚性的量,也称杨氏模量,指在弹性状态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弹性模量越大,刚性越大。

  6.疲劳:

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失效或断裂的现象。

此时的断裂称为~断裂

  7.延性:

是指材料在受到拉力而产生破坏之前的塑性变化能力,可通过测量材料断裂后延伸率以及拉伸试样面积的减小来测定材料的延性。

  8.展性:

材料在压应力下承受一定的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质称为~。

  9.硬度:

是固体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10.硬度测量的方法有三种:

表面划痕发、表面压入法、回跳法。

  11.蠕变:

是指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12.老化:

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犹豫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逐渐变坏的现象,称为xx。

  13.扩散:

物体中原子和分子向周围移动的现象,称为扩散。

  14.吸附:

固体或液体表面的离子、原子或分子与接触相中的离子、原子或分子之间,借助于静电力或分子见范德瓦耳斯力所产生的吸着现象。

  15.银汞合金:

是一种特殊的合金。

它是由银合金粉与汞在室温下混合后形成的坚硬合金。

这一形成合金的过程称作汞齐化。

银汞合金的优良性能,是一种使用悠久的牙齿充填修复材料。

  16.汞的污染与保护:

临床在应用银汞合金时应注意防护,可采取以下措施:

  1)银汞合金的手工调和研磨应当在密闭且有通风的调和箱内进行;

  2)操作过程中皮肤不要接触汞及其调和物;

  3)汞应保存在不易破损的密闭容器中,且远离热源;

  4)磨除旧银汞充填物时,应使用大量喷水,术者宜戴口罩或面具,以免吸入汞尘;

  5)从口腔内清除的银汞合金碎屑不应排入下水道,而应集中收集于装有水的容器中防止汞对环境的污染;

  6)胶囊使用后应立即盖紧,并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7)诊室要保持通风良好,工作台面应无渗漏,并有突起的边缘,以防汞滴溢流,有利于收集、清除溅落的汞滴;

  8)诊室地面最好用易于清洁的无缝材料铺盖,并延续至墙上10cm以上;

  9)如果汞洒落地面,应在洒落处洒上硫磺粉,然后再清除处理;

  10)不可对银汞合金加热;

  17.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应用:

适用范围玻璃离子水门汀主要用于牙缺损的充填修复、固定修复体及正畸附件的粘固、窝洞的垫底及衬层,还可用于封闭窝沟点隙应用注意事项通常作充填修复材料时的粉液比为3:

1,作为粘固时粉液比为—:

1将粉、液置于清洁,干燥的玻璃板上,用塑料拌刀进行调和,金属调拌刀会导致调和物颜色变灰。

一旦量取好,粉液应当尽快调和,以免液剂中水分挥发。

通常在45秒内完成调和,调和后应当立即使用,如果发现调和物表皮变硬,则应弃之。

传统的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后表面需要涂防护漆或凡士林。

若需进一步的边缘修整和抛光,最好在24小时后进行。

  18.树脂基修复材料的组成树脂基质,常用的有:

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二异氰酸酯

  作用:

将各组分黏附结合在一起,赋予其可塑性、固化特性和强度,加入稀释剂其作用降低树脂基质黏度,以利于大量无机填料混入,还可以增加树脂黏度,增加材料机械强度

  增强材料:

在树脂基质中添加高强度的增强材料可以显著①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②改善耐磨耗性能③减少体积收缩④降低热膨胀系数。

常用的增强材料有颗粒状填料和长纤维。

前者主要用于复合树脂,后者主要用于冠桥树脂。

  固化引发体系1氧化还原引发体系2光固化引发体系3热引发体系

  其他成分1阻聚剂2颜料

  19.复合树脂分类:

按无机填料的大小分类:

超微填料复合树脂、混合填料复合树脂、纳米填料复合树脂按操作性能分类:

流动性复合树脂、可压实复合树脂按应用部位分类:

前牙复合树脂、后牙复合树脂、通用型复合树脂、冠核复合树脂、临时性冠桥复合树脂直接修复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复合树脂根据固化方式:

化学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双重固化复合树脂

  20.聚合收缩:

复合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由可流动的糊剂凝固成密度更大的固体,体积发生了收缩,称~。

  21.边缘密合性:

是指牙齿修复体与牙齿结合界面的密封性能,又称为边缘适合性。

  22.粘接的基本原理粘接力形成的机制:

粘结力的形成①化学键力②分子间作用力③静电吸引力④机械作用力粘结过程的界面物理化学粘结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23.印模材料—性能要求:

①良好的生物安全性②凝固前具有适当的稠度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④适当的工作时间和凝固时间⑤凝固后具有适度的柔软性⑥凝固后具有良好的弹性⑦凝固后具有足够的压缩强度和撕裂强度⑧良好的细节再现性和尺寸稳定性⑨与模型材料配伍性好⑩可消毒

  24.良好的模型材料应具备以下性能:

①良好的流动性、可塑性②适当的凝固时间③良好的复制再现性④尺寸稳定性好⑤抗压强度大,表面硬度高,耐磨性高⑥与印模材料兼容⑦操作简便,取材方便,价格低廉

  25.影响石膏凝固速度的因素包括:

石膏粉的质量:

石膏粉含生石膏多,凝固速度快水/粉比:

水量过多,凝固时间延长,抗压强度和表面硬度明显下降。

水量过少,凝固时间缩短,流动性下降,膨胀率增大,气泡增多,脆性增大且表面粗糙,硬度下降。

调拌时间和速度:

调拌时间越长,速度越快,形成的结晶中心越多,凝固速度越快,但膨胀率越大,强度越低。

添加剂:

添加缓凝剂可延长凝固时间;添加促凝剂能够缩短凝固时间。

  水温:

0℃~3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加快;30~5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无明显变化;50℃~8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变慢;80℃以上不再凝固。

  26.石膏的凝固膨胀:

石膏在凝固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体积膨胀,这是水化反应时所产生的二水化硫酸钙针状晶体生长时互相推挤以及石膏结晶时释放的热使部分水分蒸发所致的体积增大的结果。

凝固膨胀和水/粉比有关。

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水/粉比或增加调和能够增加体积膨胀。

  27.蜡型材料以下3种方法可以减小蜡型的变形:

直接铸造技术使用的蜡应在使用前于50℃以下均匀加热15分钟蜡型应该尽快包埋,包埋能够限制因回复力和线条应力引起的蜡的变形如果不能即刻包埋,蜡型应低温保存。

低温保存的蜡型在使用前应在室温下解冻再包埋。

  28.模型蜡的分类应用:

包括嵌体蜡、模型树脂、铸造蜡和基托蜡。

嵌体蜡:

用于失蜡铸造技术中嵌体、冠、桥体模型制作。

合成树脂铸造蜡:

用于局部活动或固定义齿等各种金属铸造修复体的蜡型制作特别适用于要求厚度一致的卡环、支架等部位的制作。

基托蜡:

用于制作活动义齿基托蜡型、牙合堤等也可用来制作临时局部固定义齿蜡型、咬合记录

  29.义齿基托树脂的固化原理:

①热凝树脂:

将牙托粉和牙托水按一定比例调和后,牙托水缓慢地渗入到牙托粉颗粒内,使颗粒溶胀,经一系列物理变化而形成面团状可塑物,将此可塑物充填入型盒内的义齿阴模腔内,然后进行加热聚合处理(简称热处理)。

当温度达到68~74℃时,牙托粉中的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发生热分解,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链锁式的自由基聚合:

最终形成坚硬的义齿基托。

②自凝树脂:

BP0与促进剂叔胺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自由基。

引发MMA聚合。

③光固化义齿基托树脂:

固化过程是一种光敏引发的自由基反映、聚合的过程④热塑注射成型义齿基托树脂。

其成型固话过程是一种温度变化所致的物理过程

  30.热凝树脂的模压法:

调和牙托粉和牙脱水,调和后的变化材料调和以后,牙托水逐步渗入牙托粉内,其渗入过程,按其宏观现象,人为地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湿砂期:

牙托水尚未渗入牙托粉内,存在于牙托粉颗粒之间,看上去好像水少粉多,此时调和阻力小,无粘性,触之如湿砂状。

  2)稀糊期:

牙托粉表层逐渐被牙托水所溶胀,颗粒挤紧,粒间空隙消失,调和物表面显得牙托水多出,调和时无阻力。

  3)粘丝期:

牙托水继续溶胀牙托粉,牙托粉颗粒进一步结合成为粘性的整块,此时易于起丝,易粘着手指及器械。

不宜再调和,要密盖以防牙托水挥发。

  4)面团期:

又称可塑期。

牙托水基本与牙托粉结合,无多余牙托水存在,粘着感消失,呈可塑面团状。

此期为填塞型盒最适宜时期。

  5)橡胶期:

调和物表面牙托水挥发成痂,内部则还在变化,呈较硬而有弹性橡胶状。

  6)坚硬期:

调和物继续变化.牙托水进一步挥发.形成坚硬体。

  31.基托中产生气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热处理升温过高、过快

  温度超过MMA沸点,未聚合MMA大量蒸发,形成气泡粉、液比例失调:

  ①牙托水过多,聚合收缩大,且不均匀②牙托水过少,牙托粉末完全溶胀填塞时机不准压力不足基托细微部位形成不规则气泡

  32.基托发生变形的原因装盒不妥,压力过大:

使石膏模型变形,导致基托变形;填胶过迟:

调和物超过面团期,失去可塑性,强压成型后以致基托变形;升温过快:

基托表层聚合速度较内部快,体积收缩不均匀,使基托变形;基托薄厚差异过大:

厚薄各处聚合收缩大小不一,使基托变形;冷却过快,开盒过早:

内外温差大,基托温度收缩不一致,基托内潜伏应力释放。

  33.锻制合金丝镍钛合金丝组成及晶体结构:

一些镍—钛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特性。

对奥氏体镍钛合金进行加压预成型和加热处理,然后使其降温。

当温度降低至相变温度时,镍钛合金开始由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

转变后对马氏体镍钛合金进行塑性变形,之后使用变形后的马氏体镍钛合金升温,升温至相变温度时马氏体立即向奥氏体转变,于是镍钛合金恢复至当初预成型的形状,此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合金的温度记忆效应。

如果直接对奥氏体镍钛合金施加一定的载荷,奥氏体可发生相变,直接形成变形的马氏体,这一过程为应力诱发马氏相变。

  34.瓷熔附合金应具有的要求

  1)合金的熔化温度必须高于瓷的烧结温度以及用于连接桥体的焊料的焊接温度,以免金属基底在烤瓷过程中发生塌陷变形,因此,瓷熔附合金通常具有较高的熔化温度。

2)合金表面应

  当具有较高的表面能,以利于瓷的熔附,形成均匀无缺陷的界面。

3)合金与瓷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结合,特别是在结合界面能够形成牢固的化学性结合机械嵌合。

4)合金与瓷的热膨胀系数应相近,以保证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不会在结合界面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免瓷层破碎。

通常合金的膨胀系数应高于瓷的热膨胀系数。

5)合金基底应有充分的刚性和强度,以保证修复体受力后变小,减少瓷层应力。

6)合金及其表面的氧化物不会降低瓷的强度,或导致此题热膨胀系数改编,以免在金瓷见产生破坏性应力。

7)铸造合金应当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以便值得精确的铸件,且温度蠕变小。

  35.合金和瓷的结合一般认为金瓷之间存在四种结合方式:

化学性结合、机械性结合、物理性结合和界面压缩应力结合。

  36.粉浆堆涂玻璃渗透全瓷材料根据玻璃渗透全词中的晶体骨架的种类可将此类材料分为:

氧化铝基、尖晶石基及氧化锆增韧氧化玻璃渗透全瓷材料。

  37.铸造包埋材料分类按照包埋材料使用的对象分类:

①中低熔合金铸造包埋材料②高熔合金铸造包埋材料③钛铸造包埋材料④陶瓷铸造包埋材料

  38.中、低熔合金铸造包埋材料加热膨胀:

二氧化硅有四个同位素异构体:

石英、磷石英、方石英以及熔融石英。

随着温度变化,石英、磷石英和方石英会产生同位素异构转变。

由低温下稳定的α转变为高温下稳定的β型。

转变过程中伴随体积的膨胀,它们各自的转化温度是不同。

转变时可逆的。

  39.人工牙根:

是指牙种植体埋入骨组织的部分,其作用是将种植体上部修复体承受的咬合力直接传导和分散到颌骨组织中。

  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成立的牙科技术委员会,即ISO/TC106Dentistry,作为ISO的分支机构,该委员会的责任是为各种口腔材料、器械和设备制定标准化的专业术语、测试方法和质量规范。

  2、尺寸变化dimensionalchange:

在口腔环境内以及在制作修复体的过程中,充填材料、修复材料及其辅助材料由于物理及化学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影响精确性和密合性。

  3、热导率thermalconductivity:

是量度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其定义为面积热流量除以温度梯度。

在牙体修复时,接近牙髓的部位必须选用热导率低的材料,以隔绝温度变化对牙髓的刺激。

  4、流电性galvanism:

在口腔环境中,异种金属修复体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间的电位不同,所产生的电位差,导致电流产生,称为流电性。

流电现象产生的原理同原电池原理。

  5、表面张力surfacetension:

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液体表面的分子总是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作用而有减少表面积的趋势,因而在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上产生一缩小表面的力,把沿液体表面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6、润湿性wettability:

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7、CIE-XYZ色度系统:

一种混色系统,是采用三个设想的原色X、Y、Z建立的可对颜色进行数字化的定量描述,并能计算和测量的色度系统。

  CIE-系统:

L*表示明度,a*、b*表示红绿度和黄蓝度。

a*为红绿轴;b*为黄蓝轴。

a*、b*绝对值大小决定彩度大小。

  8、孟塞尔系统Munsellcolorsystem:

是用一个三维立体模型将颜色的三种特性——色调、明度、彩度全部都表现出来。

按照各特征量的差值相同的原则制作色卡,并按大小排列,每个色卡有一标号,以色卡作为目视测量颜色的标准。

  9、内力:

口腔修复体或充填物在咀嚼时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了改变,这种由于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固体内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称为“附加内力”,简称内力。

  10、应力stress:

是描述物体内部各点各个方向的力学状态如拉应力、压应力、剪切力。

  11、应变strain:

是描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变化的量,是指单位长度的变形。

  12、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curves:

研究材料机械性能常用的方法。

应变为横坐标,应力为纵坐标。

  13、比例极限proportionallimit:

是材料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的最大应力。

  14、弹性极限plasticlimit:

是材料不发生永久形变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15、弹性模量modulusofelasticity:

是指材料在弹性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即单位应变所需的应力。

它表示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弹性模量越大,材料刚性越大。

  16、屈服强度yeildstrength: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在应力-应变曲线的YY’段,虽然应力基本保持不变,但应变人在不断增加,表明材料暂时失去抵抗白女性的能力,该现象称为材料的屈服,此阶段又称为屈服阶段Y点为上屈服点,Y’点为下屈服点,常取下屈服极限作为材料的屈服强度,其对应的应力值称为屈服极限。

  17、极限强度ultimatestrength:

超过了屈服阶段后,材料有恢复了对变形的抵抗力,需要增加外力才能是材料继续变形,材料在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极限强度。

  18、断裂强度fracturestrength:

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力

  19、延伸率elongation:

是表示材料塑性的指标之一,试样拉断后,长度由原来的L变为L1,L1-L是残余伸长,它与L之比的百分率称为延伸率。

延伸率低于5%的是脆性材料,高于5%的是塑性材料。

  20、蠕变creep:

是在恒定力作用下,塑性应变随时间不断增加的现象。

该应力常远远小于屈服应力。

  21、疲劳fatigue:

是指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

材料所受应力常远小于其极限强度甚至小于其弹性极限。

  22、腐蚀corrosion:

材料由于周围环境的化学腐蚀而造成的破坏或变质。

  23、扩散:

物体中原子和分子向周围移动的现象。

  24、吸附:

固体或液体表面的离子、原子或分子与接触相中的离子、原子或分子之间,借助静电力或分子间范德华力所产生的吸着现象

  25、老化:

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变坏的现象。

  26、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

在特定应用条件下材料对机体不产生有害的作用,机体环境对材料也无不良影响。

不仅要求材料要具备生物安全性,而且要求材料和机体间相互作用达到协调。

  27、生物安全性biologicalsafety:

是指材料制品具有临床前安全使用的性质。

任何用于对人体的材料在临床应用前均应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

分三组试验:

  第一组:

初级筛选试验primarytests,检测材料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体外组织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材料对细胞生长繁殖及形态的影响,评价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

  第二组:

次级试验secondarytests,检测材料对机体的全身毒性作用及植入区局部组织的反应。

如全身毒性试验、吸入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致敏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等。

  第三组:

临床应用前试验preclinicalusagetests:

检测材料对拟使用部位的组织的毒性作用。

如牙髓牙本质刺激试验、盖髓及活髓切断试验、根管治疗试验、骨内植入试验。

  28、生物功能性biofunctionality:

指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化学性能能使其在应用部位行使功能。

  1.共聚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经过加聚反应生成的产物称为共聚物。

  2.热塑性树脂:

加热时软化甚至熔化,冷却后硬化但不起化学变化,不论重复多少次,均能保持这种性质的树脂。

  3.热固性树脂:

加热时软化,同时产生化学反应而固化,以再加热时不再软化也不熔化、不溶解的塑料称为热固性树脂。

  4.塑料的老化:

塑料在使用条件下,受到热、氧、阳光、电等作用,塑料中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使塑料的性能恶化的现象或过程称为塑料的老化。

  5.橡胶的硫化:

在橡胶中加入硫化剂,使橡胶由线性分子结构交联成为网体型分子结构弹性体的过程。

  6.橡胶的再生:

使废旧橡胶经机械粉碎、氧化解聚等,使其结构由大的网体结构转变为小的网体结构和少量的线型结构的过程。

  7.玻璃化温度:

使聚合物大分子链和链段均被固定,热运动处于停止状态,而使高分子呈玻璃状态时的温度。

  8.树脂的固化剂:

使线型聚合物交联成体型聚合物的化学物质。

  9.纤维增强塑料:

以树脂为基体,以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

  1.由单体聚合成聚合物的反应有加聚反应和反应两种类型。

  2.玻璃化温度是的最高使用温度。

  3.在塑料的各组成中,主要决定塑料性能和使用范围的成分是。

  4.在塑料的各组成中,能提高塑料的硬度、耐热性,并能降低塑料成本的组分是。

  5.在塑料组成中,增塑剂能使塑料的硬度和降低。

  6.在塑料的组成中,填料不仅能降低塑料的成本,扩大使用范围,而且还能提高塑料的。

  7.在塑料的组成中,能延缓塑料老化的成分是。

  8.在橡胶的组成中,硫化剂的作用是。

分子)

  9.既不溶于溶剂也不会熔融的高聚物属于

  10.既可溶于适当的溶剂,又会熔融的高聚物属于

  11.聚氯乙烯属于性树脂。

  12.环氧树脂属于性树脂。

  13.体型树脂较线型树脂的硬度

  14.线型树脂较体型树脂的弹性和塑性。

  15.高聚物的结晶度越高,则其强度越。

  16.塑料的玻璃化温度较橡胶。

  17.胶粘剂对被粘物体的浸润程度越高,则粘结力越

  18.热固性树脂属于型高分子。

  19.通常热塑性树脂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较热固性树脂胶粘剂。

  2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强度较纯塑料。

  21.塑料产品的最高使用温度为。

  22.玻璃化温度是橡胶产品的使用温度。

  说明:

括号内为答案

  1.由一种单体经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称为。

  A.均聚物;B.共聚物;C.缩聚物;D.加聚物

  2.塑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硬、变脆、失去弹性现象的原因是塑料中出现了A.分子的裂解;B.分子的交联;

  C.分子链的断裂;D.分子链中支链的减少。

  3.塑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软、发粘、失去刚性现象的原因是塑料中的分子出现了。

  A.分子的交联;B.分子的裂解;

  C.分子链的增长;D.网状结构。

  4.在下列塑料中,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塑料。

  A.聚氯乙烯;B.聚乙烯;

  C.不饱和聚酯;D.聚丙烯。

  5.在下列塑料中属于热塑性塑料的是。

  A.酚醛塑料;B.聚酯树脂;

  塑料;D.氨基塑料。

  6.玻璃化温度Tg低于常温的高分子聚合物是。

  A.塑料;B.橡胶;

  C.煤焦油;D.石油沥青。

  7.玻璃化温度Tg高于常温的高分子聚合物是。

  A.塑料;B.橡胶;

  C.煤焦油;D.石油沥青。

  8.工作状态属于玻璃态的高分子聚合物是。

  A.塑料;B.橡胶;

  C.煤焦油;D.石油沥青。

  9.晶态聚合物的结晶度愈高,聚合物的。

  A.熔点愈高,强度愈低;B.熔点愈低,强度愈低;

  C.熔点愈高,强度高;D.熔点愈低,强度愈高;。

  10.混凝土结构修补时,最好使用胶粘剂。

  A—环氧树脂B—不饱和聚酯树脂

  C—氯丁橡胶D—聚乙烯醇

  11.建筑结构受力部位修补时,需使用胶粘剂。

  A—热固性树脂B—热塑性树脂

  C—橡胶D—热固性树脂和橡胶

  12.线型高聚物较体型高聚物。

  A—弹性高、塑性好B—弹性高、硬度高

  C—弹性小、硬度高D—弹性小、塑性好

  13.能使线型高聚物交联为体型高聚物的称为。

  A—固化剂B—填料

  C—稳定剂D—增塑剂

  14.体型高聚物的主要特性有。

  A—不溶不熔、硬脆B—可溶不熔、硬脆

  C—不溶可熔、硬脆D—可溶可熔、弹性和可塑性高

  说明:

黑体加粗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