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742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docx

口腔材料学考试资料

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系2006级

口腔材料学思考题

邓倩楠

2009/6/29

总论

一、名词解释

尺寸变化(dimensionalchange):

在口腔环境内及在制作修复体的过程中,充填材料、修复材料及其辅助材料由于物理及化学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形变。

线胀系数(linearexpansioncoefficient):

是表征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

热导率:

(thermalconductivity):

是量度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硬度(hardness):

是固体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或抵抗其中两种或三种情况同时发生时的能力。

弹性形变(clasticdeformation):

材料受力产生变形,去除外力,材料恢复原形,这种外形的暂时性变化,称为弹性形变。

塑性形变(plasticdeformation):

外力作用到一定程度,去除外力,材料也不能完全恢复原形,开始发生永久,这种材料的永久性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蠕变(creep):

是在恒应力作用下,塑性应变随时间不断增加的现象。

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

是指在特定应用中,材料产生适当的宿主反应的能力。

它不仅要求材料要具备生物安全性,还要求材料和机体间相互作用达到协调。

二、简答题

1、简述口腔专业标准化机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牙科技术委员会——ISO/TC106Dentistry

全国口腔材料和机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99

美国牙医学会规格——ADA

国际牙科联盟——FDI

2、简述临床选色可用的方法。

有实验证明:

自然牙中1/3区域颜色最稳定。

牙颈部、中部、切端颜色并不一致。

切端亮度最大,颈部彩度最高。

因此,选色时,应参照患牙中1/3区域选色,并把这一区域颜色做为主体基调色,再将颈部与切端色与主体色相比确定这两区域的颜色.

比色板:

Vita比色板、ViatageHalo比色板、Vitapan比色板、NCC比色板、技工比色板、电脑比色板

分光度色彩计、电光色彩计、视感色彩计

3、材料在牙体表面接触角的大小与材料润湿性的关系。

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也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

过液滴与固体表面接触点作液滴的切线与固、液面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

常用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

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润湿是粘结的必要条件。

牙体的粘结材料对牙体组织应有较好的润湿性,金属烤瓷粉熔附于金属表面时也应具有良好的润湿。

4、从应力-应变曲线中阐述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回弹性和韧性的含义。

弹性模量:

是量度材料刚性的量,指的是在弹性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屈服强度:

当应力超过E点后,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即卸载后应变不能完全恢复,不能恢复的应变为永久应变。

极限强度:

当应力到达极限强度σA时,材料会由于局部变形导致断裂。

材料在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回弹性:

是指材料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表明使材料出现永久应变单位体积所需要的能量。

回弹性可由应力应变曲线弹性区的面积表示。

韧性:

是材料抵抗开裂的能力,即防止裂缝穿过材料的断面转移或传播从而引起破坏的能力。

可用应力应变曲线弹性区及塑性区的面积表示。

5、老化现象对口腔高分子材料的影响?

老化指的是高分子材料经紫外线照射、化学溶剂侵蚀或物理磨耗会褪色或变色,表面发粘、弹性小时,强度降低出现裂缝等老化现象,使材料性能下降,甚至丧失使用价值。

材料溶解、溶胀、色泽改变等物理性能的变化;

材料机械性能的如强度的改变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一、名词解释

★共聚物(Copolymer):

由两种以上的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

★均聚物(Homopolymer):

由一种单体合成的聚合物

★线型高分子(linear):

最简单的连接方式,相同结构单元重复连接成线型结构。

★支链高分子(branched):

在线型链上通过链转等方式形成支链,支链可以是长链,短链或树枝支链。

★交联高分子:

线型或支链型高分子链之间通过化学键而联结成一个网状结构或体型结构。

★引发剂(initiator):

是容易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上有弱键,在热、光和辐射等的作用下,弱键均裂成两个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

★阻聚剂(inhibitor):

能迅速地与自由基作用而使链反应终止的物质,便于储存与运输。

二、问答题

1、高分子结构的组成

单体:

能够形成结构单元的贩子所组成的化合物,它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聚合度:

重复的单元数,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指标。

高聚物:

组成聚合物分子的重复单元数很多,增减几个单元,并不显著影响其物理性质的聚合物。

低聚物:

聚合物分子的重复单元数较少,增减几个单元对物性有显著影响的聚合物

2、聚合反应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加聚反应:

由一种或几种单体,通过连锁性的加成反应形成高聚物的过程。

特点:

1)通过单体中间键的断裂与单体相连而成;

2)没有中间生成物和小分子副产物;

3)连锁式反应,反应迅速

缩聚反应:

有一种或几种单体,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相互作用形成大分子的反应。

特点:

1)中间产物及副产物生成;

2)逐步聚合;

3)大部分缩聚物是杂链聚合物。

3、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

自由基聚合反应:

在引发剂、光、热、辐射和电等的作用下,单体分子被活化为自由基,自由基不稳定,易自行结合或与其他自由基结合生成新的自由基,并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进行聚合反应。

历经链引发、连增长、连终止几个过程。

链引发(initiation):

产生自由基的过程。

特点:

吸热反应;反应速度慢,是控制整个聚合反应的关键。

链增长(propagation):

放热反应;增长速度快。

链终止(termination):

偶合终止(双基结合终止)

4、自由基聚合反应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引发剂、热能、光能或辐射能

印模材料

1.印模材料的性能要求

1)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2)良好的流动性、弹性、可塑性

3)适当的凝固时间

4)良好的准确性、形稳性

5)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

6)强度好

7)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8)颜色改变、不同口味、亲水性、消毒性

2.藻酸盐类印模材料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藻酸盐藻酸钾赋予材料一定的流动性,与胶凝剂反应形成弹性凝胶体

胶凝剂硫酸钙与藻酸盐反应,形成凝胶弹性体而凝固

缓凝剂磷酸钠减缓凝固反应速度,使之有足够的临床操作时间

填料硅藻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赋形的作用

增稠剂硼砂增加胶体的稠度,提高材料韧性,调节其流动性,加速凝固

指示剂酚酞指示反应过程

防腐剂和矫味剂冬青油、薄荷调节味道与延长使用时间

稀释剂水又称为分散介质

3.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凝固反应和影响因素

凝固反应:

置换与交联,ADA规定,室温20~22℃,2~5分钟凝固

影响因素:

1)藻酸钠溶胶中缓凝剂的量,缓凝剂多,凝固时间减慢;

2)藻酸钠溶胶与胶结剂硫酸钙的比例,胶结剂多,凝固时间快,胶结剂少,凝固时间减慢;

3)温度:

温度高,凝固快;

4)水粉比例

4.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临床应用★

1)弹性性能衡量指标:

形变恢复>95%、弹性恢复、永久形变<5%

2)凝固时间:

室温20~22℃,2~5分钟凝固

3)尺寸稳定性:

具有凝胶性质(渗润和凝溢),注意要立即灌模

4)压应变:

在一定应力下发生的形变量使材料能从口内完整取出而不破裂。

值越大,在压力作用下的变形量越大,5%<压应变<20%

5)细节再现、与石膏的配伍性,衡量材料是否能清晰复制细微部位印模,0.050mm的线复制清楚,与石膏和人造石匹配好

6)压缩强度>0.35MPa、抗撕裂强度

临床应用:

全口及局部印模、冠桥印模

5.琼脂印模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及用途

性能特点:

1)胶凝温度:

37~45℃

2)永久形变:

<3.5%

3)强度:

ADA规定压缩强度>0.25MPa

4)精确性:

20μm细线,与石膏模型材料配伍性优于藻酸盐

5)尺寸稳定:

失水收缩,吸水膨胀

用途:

全口及局部印模、冠桥印模、复模应用

消毒:

浸泡消毒

6.比较缩合型及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在性能上的特点★

缩合型硅橡胶印模材料

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

固化时间

23℃,10min;口腔内3~6min

与催化剂的量、温度及湿度有关,凝固时间不等于硫化时间

24h收缩量为0.1%左右

不受填料影响,操作时间短,在口腔内凝固快

尺寸稳定性

24h收缩量为0.1%~0.3%,应在1h内灌模

永久形变低于ADA标准值2%,可在取模1w后灌模及多次灌模

形变恢复性

弹性恢复至少96.5%

强度高、可塑性、弹性好,轻度体积收缩

压缩永久形变为0.2~0.3%,是缩合型的1/5~1/8

印模精度高、操作性能好

化学稳定性

良好,抗老化性能良好

良好

安全性

浸泡消毒

浸泡消毒

7.印模膏的性能特点及临床应用

具有可逆性、无弹性、在口腔中流动性小,一般不宜作为功能印模材料

临床利用其坚硬度,作为初印模,再用其他印模材料取二次印模

8.比较藻酸盐印模材料与硅橡胶印模材料的优缺点

义齿基托材料

1.解释热固化型、化学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在聚合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现象。

(热凝和自凝义齿基托树脂聚合原理)★

加热固化型基托树脂:

物理过程:

将牙托粉和牙托水按一定比例调和后,牙托水缓慢的深入到牙托粉颗粒内,使颗粒溶解、溶胀,经一系列物理变化而形成面团状可塑物。

化学过程:

热处理时,当温度达到68~74℃时,牙托粉中的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发生热分解,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链锁式的自由基聚合,最终形成坚硬的树脂基托。

化学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

物理过程:

同热固化型

化学过程:

BOP在60~80℃下才能分解出自由基,欲使其在常温下分解出自由基,需要叔胺作为促进剂。

BOP和叔胺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剧烈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自由基。

打开MMA分子结构中的双键,引发其聚合。

2.义齿基托树脂的哪些性能会影响临床使用效果?

1.物理机械性能

1)机械性能:

韧性不足、硬度不大,有时会出现义齿磨损快、容易折裂等现象。

2)热学性能:

热变形温度较低,不可放入过热的液体中浸泡清洗或使用,以免基托变形,影响基托与口腔组织形态的密合性

3)吸水性:

吸水后体积稍有膨胀,能部分补偿聚合造成的体积收缩,改善义齿基托与口腔组织间的密合性。

4)体积收缩:

线性收缩率0.2%~0.5%,影响义齿与口腔组织间的适合性

5)应力与裂纹: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基托内部应力释放,导致基托变形。

2.化学性能

1)溶解性:

酒精及一些消毒液,能使PMMA表面产生微细的银纹,使表面泛“白花”,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2)老化性能:

随时间的增加,冲击强度略有上升,拉伸强度、透光率略有下降,抗银纹性及分子量明显降低,色泽逐渐泛黄。

3.生物学性能

刺激性和致敏性:

产生变态性接触性口炎或义齿性口炎。

临床表现可以是局限性轻度红斑或粘膜表面白色改变,也可以是多发性大面积的疱疹、糜烂、溃疡。

3.在制作义齿基托过程中,哪些环节会影响基托的性能?

1.产生气孔的原因:

1)热处理升温过快过高:

应严格控制加温速度和时间,以控制残余单体量。

2)粉液比例失调:

牙托水过多,聚合收缩大,且不均匀,产生大气孔或空腔;牙托水少,残余单体量多,产生微小气孔,均匀分布于整个基托内。

3)充填时机不准:

填塞过早,容易因粘丝而人为带入气泡;填塞过迟,可塑性和流动性降低,形成缺陷。

4)压力不足:

产生不规则的较大气孔或孔隙

2.基托发生形变的原因:

1)装盒不妥,压力过大

2)填胶过迟:

调和物超过面团期,失去可塑性

3)升温过快:

基托表层聚合速度较内部快,产生的聚合性体积收缩不均匀,也能使基托变形

4)基托厚薄差异过大:

各处的聚合收缩大小不一

5)冷却过快,开盒过早

4.为什么热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在聚合加热反应中要经过低温到高温的过程?

(热凝义齿基托树脂聚合加热处理的方法及原因。

)★

方法:

将型盒置于70~75℃水浴中恒温90分钟,然后升温至煮沸并保持30~60分钟。

在这种热处理中,当水温达到68~70℃时,引发剂BPO受热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MMA聚合固化。

聚合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树脂内部温度迅速上升,但由于水浴温度较低,型盒内外温差大,可使部分热量向外传导散发,这样树脂的温度不至于超过MMA的沸点,也就不会再树脂内形成气泡。

待聚合高峰过后,将水浴温度升至100℃,保持此温度半小时至1小时,以使基托较薄处及残留单体较彻底地聚合。

5.合成树脂牙的主要性能特点。

1.良好的色泽

2.物理机械性能:

密度小、线涨系数大,弹性模量低,硬度低,韧性好,耐热。

3.与基托树脂的结合:

结合强度高于瓷牙与基托树脂的结合强度。

衬层材料

1.软衬层材料的概念★

是一类应用于义齿基托组织面的,固化后具有一定柔软弹性的义齿衬层材料。

可以缓冲冲击性咬合力,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减轻或消除压痛,并可提高义齿基托与牙槽嵴的密合性,改善义齿的固位。

2.简述硅橡胶类软衬层材料的主要特点★

优点:

良好的生物学惰性,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老化,具有永久弹性,可作为永久性义齿软衬材料

缺点:

机械强度较低,与基托之间需要特殊的粘结剂增加粘结强度,易长霉菌,且边缘不易抛光。

3.简述丙烯酸酯类软衬层材料的主要特点★

能与PMMA基托形成较良好的结合。

当材料浸入水或唾液中时,增塑剂就会缓慢的从材料中析出,一方面导致材料短时间内逐渐失去柔软弹性而变硬,另一方面,析出的增塑剂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4.分析影响软衬层材料性能的因素

1.化学组成

2.聚合物的分子量:

硅橡胶40~80万;丙烯酸10~20万

3.粘结面的处理

4.软衬的厚度:

1~2mm

5.湿润的口腔环境

5.简述颌面缺损修复材料的性能要求

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颜色、光泽和质感与邻近皮肤组织相似,材料能随面部表情活动产生变化。

(伸长率、拉伸强度)

3.能与软硬组织结合,并能与皮肤粘结

4.体积小,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弹性和可塑性

5.操作性好,价格低廉

复合树脂

1.复合树脂的分类及基本组成★

按填料粒度分类:

传统型/大颗粒型、小颗粒型、超微型、混合型

按固化方式分类:

化学固化型、光固化型、光-化学固话型

基本组成:

树脂基质、偶联剂、无机填料、引发体系、阻聚剂、着色剂

2.化学固化型和光固化型复合树脂主要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化学固化型

优点:

无需特殊设备

缺点:

气泡易混入,操作时间不能控制

光固化型:

优点:

工作时间可控制

缺点:

分层固化;粘结技术;光强度

3.从材料学的角度阐述微渗漏形成的原因及可采取的措施★

原因:

1)聚合性体积收缩——收缩内应力

2)热膨胀系数

3)粘结强度——粘结剂老化,强度下降

改进方法:

1.应用粘结技术

2.分层固化

3.软起动光固化技术

4.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的夹层技术

5.使用流动性树脂或粘结性树脂

6.复合树脂嵌体技术

4.如何根据临床修复治疗目的的选择相应的产品?

P74★

口腔粘结材料

1.口腔粘结材料的粘结机制★

1)粘结力:

包括化学键力、分子间作用力、静电吸引力、机械作用力

2)粘结过程的界面物理化学:

应尽量扩大固体(被粘物)的表面能

3)粘结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粘结剂液体充分润湿被粘物表面

2.口腔组织环境的粘结特性★

1)湿度:

口腔中不断有唾液分泌,特别是牙本质中不断有体液循环

2)温度:

口腔内温度变化大,随食物不同其变化范围一般为4~60℃

3)微生物和酶:

牙体表面往往紧附着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使其表面能降低

4)应力:

咀嚼过程不仅受到18MPa的应力,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应力。

由于牙可粘结面积有限,所以粘结剂难以长期承受应力而容易发生疲劳破坏

5)化学反应:

口腔临床要求粘结剂在37℃、5~10min内固化,需克服许多外界物质干扰,获得高的粘结强度,实属不易

6)临床操作:

粘结的好坏与临床操作技术密不可分

3.牙釉质酸蚀机制★

1)提高牙釉质表面能,增强粘结剂润湿效果:

形成清洁的表面,提高表面能,促进粘结剂的润湿

2)粗糙牙面,提高机械嵌合力:

釉柱溶解,因溶解性不同而形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4.现代牙本质粘结过程

粘结剂渗入酸蚀处理过成蜂窝状的牙釉质中并固化后形成树脂突,与剩余牙釉质形成机械锁合,称为微机械粘结

1)用酸蚀剂去除或修饰牙本质表面污染层

2)用预处理剂改变牙本质表面性质

3)粘结剂与牙本质表面形成有效粘接

5.名词解释:

粘结性单体、湿粘结技术、全酸蚀、自酸蚀、复合层、混合层★

粘结性单体:

能提高粘结剂与牙体组织粘结程度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分子结构上含有强极性基团,能与牙体组织中的钙离子、羟基形成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配位键。

湿粘结技术:

牙本质再经过酸蚀科酸蚀处理后,牙本质表面必须保持一定的湿润,使胶原纤维间维持膨松状态,然后涂预处理剂,吹干,预处理剂中的挥发性溶剂带着水分挥发,胶原纤维间充满粘结性单体并保持膨胀状态,再涂粘结剂,粘结剂与粘结性单体共聚,在牙本质表面形成混合层。

全酸蚀:

用一种酸蚀剂对牙釉质和牙本质全部处理,酸蚀后,冲洗,可去除污染层。

自酸蚀:

酸蚀剂和预处理剂合为一体,没有单独的酸蚀剂,依靠偶联剂或粘结剂中的酸性单体溶解污染层的方法,特点是可以溶解污染层。

复合层:

经过牙体预备的牙本质表面含有一层主要由无机物碎屑及凝固的胶原蛋白组成的污染层。

结构无序,强度低。

不利于粘结剂在牙本质表面的润湿,影响粘结强度,厚度约0.5~5um,一般冲洗方法无法清除。

混合层:

在粘结界面,树脂能渗入到脱钙牙本质胶原网中固化,形成一层结构,由树脂与剩余牙釉质相交叉而构成。

可提高粘结强度。

脱钙牙本质胶原网的塌陷会影响混合层的形成,而牙本质干燥可造成胶原网的塌陷。

无机材料

1.口腔陶瓷材料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陶瓷材料的纤维结构通常由三种不同的相组成,即晶相、玻璃相和气相。

陶瓷材料的结合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混合键。

分类:

1)烤瓷材料:

传统烤瓷、金属烤瓷材料

2)全瓷修复材料:

可铸造陶瓷才来哦、可切削陶瓷材料、烧结全瓷材料、热压全瓷材料、粉浆涂塑全瓷材料

3)种植陶瓷材料

4)成品陶瓷牙

5)口腔充填陶瓷材料

2.金属烤瓷材料的基本要求。

1)能模拟天然牙的色泽,层次感和透明度

2)能够遮盖金属基底冠的颜色

3)就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4)与金属形成机械、化学性结合

3.烤瓷材料与烤瓷合金的结合方式及原理。

1)机械结合:

系指金属表面进行粗化后形成凹凸不平的表层,扩大了接触面积,使金属烤瓷粉在熔融烧成后起到机械嵌合作用,但其作用是比较小的。

2)物理结合:

主要指两者间之间的范德华力。

这种结合作用也很小,只有在两者表面成高清洁和高光滑的状态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压力结合:

当烤瓷的热胀系数略小于烤瓷合金时,因烤瓷耐受压缩力大于牵张力,这样,当烧结温度降到室温时产生压缩效应而增强了烤瓷材料与金属的结合。

4)化学结合:

系指金属烤瓷合金表面氧化层与金属烤瓷材料中的氧化物和非晶质玻璃界面发生的化学反应,通过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等化学键所形成的结合。

在金属烤瓷合金与金属烤瓷材料的结合作用中,这种化学结合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4.全瓷修复材料的种类,各类全瓷材料包括哪些材料?

烧结全瓷材料、热压全瓷材料、粉浆涂塑全瓷材料、可切削陶瓷材料、铸造陶瓷材料

5.包埋材料的膨胀方式。

固化膨胀(settingexpansion):

中熔合金铸造包埋材料在固化是发生膨胀。

二水石膏的针状结晶交替增长,因互相挤压而向外膨胀。

若有二氧化硅粒子存在,针状结晶易于生长,有利于材料膨胀。

吸水膨胀(hygroscopicexpansion):

在中熔合金铸造包埋材料的初凝阶段,若向正在固化的石膏包埋材料加水或把材料浸入水中,包埋材料的固化膨胀将比在空气中大很多。

热膨胀(thermalexpansion):

6.简述石膏模型材料的分类、组成及性能特点。

分类

组成

性能特点

Ⅰ型印模石膏

Ⅱ型熟石膏

β-半水硫酸钙

机械强度不足,表面硬度差

Ⅲ型普通人造石

α-半水硫酸钙

在强度、硬度方面都比普通石膏高

Ⅳ型高强度人造石

石膏石在氯化钙溶液中煅烧而成

强度高、硬度大,流动性好,可得到形态精密的模型。

Ⅴ型高强度高膨胀牙科人造石

更大的压缩强度、表面硬度和耐磨损能力。

最大凝固膨胀提高

ISO6873分类:

印模材料、模型石膏、人造石、高强度人造石

7.哪些方法可以加快熟石膏模型的凝固?

(影响石膏类模型材料固化的因素有那些?

固化时间:

10~15min初凝,1h基本凝固,24h完全凝固

1)熟石膏粉的质量制造过程中,加热脱水不够,含生石膏多,凝固速度加快

2)熟石膏粉液比不当水量过多,凝固时间延长,抗压强度和表面硬度明显降低

3)搅拌时间和速度的影响搅拌时间越长,搅拌速度越快,形成的结晶中心越多,凝固速度越快。

但膨胀率也大,强度下降

4)水温的影响

0~3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加快

30~5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无明显关系

50~80℃随水温升高,反应剧烈二水硫酸钙晶体被冲碎,减少结晶中心的形成,使凝固速度变慢

80℃以上因高温,又再脱水,形成半水硫酸钙而不凝固

5)添加化学改性剂

8.使用石膏类模型材料应注意什么问题?

1)严格掌握水分比例

2)注意调和速度

3)灌注时尽量避免气泡的存在

4)45~60min后分离模型,消毒处理

5)体积膨胀的处理

6)石膏表面硬度的处理:

MMA或聚苯乙烯溶液等。

如MMA+2%过氧苯甲酰

7)注意防潮保存

金属材料

1.铸造合金的分类及主要用途。

贵金属合金分型标准:

(国家标准GB/T17168-1997)

Ⅰ型低强度铸造合金:

铸造件仅能承受很小的应力,适用于前牙Ⅲ、Ⅳ、Ⅴ类洞型、前磨牙、磨牙邻面洞、单颌面的嵌体修复

Ⅱ型中等强度铸造合金:

铸造件可承受中等程度的应力,适用于一切单个修复体

Ⅲ型高强度铸造合金:

铸造件可承受高的应力,适用于固定修复中的冠、固位体及咀嚼负荷较大的嵌体修复

Ⅳ型超高强度铸造合金:

铸造件可承受极高的应力,并有极薄的横截面,适用于固定修复和活动修复的支架、基托、卡环、舌腭杆。

非贵金属分类:

钴铬和镍铬铸造合金:

冠桥铸造合金、口腔种植体

铸造钛及钛合金:

具有抗电化学腐蚀、良好的生物学反应、质量较轻、密度低、低弹性模量和高强度等优点。

用于牙体牙列缺损修复、口腔种植体

2.试分析在充填治疗中影响银汞合金性能的因素。

1)强度:

在24h后压缩强度应不低于300MPa,尽量减少边缘区域的脆弱

a.银合金粉及粒度组成影响;

b.汞量:

在保证汞合反应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汞的使用量;

c.充填压力:

增加压力可以挤出多余的汞,降低孔隙率;

d.固化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24h后接近最高值

2)尺寸变化:

24h后尺寸变化范围为-0.1~+0.2%

a.汞合金粉比率的影响:

汞量增加,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