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7054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生态学基doc.docx

现代生态学基doc

经济发展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农村的变化越来大,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农村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党的十七大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提出农村改革发展六大基本目标任务,其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基本目标任务之一。

【关键词】:

农村,环境问题,原因,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向来被看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往日几乎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生活开始受到冲击。

环境恶化问题开始在广大的农村蔓延,逐渐成为了困扰农村发展问题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滥砍滥伐及不具备生态恢复条件的矿产开采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

各地出于建设及经济效益目的的滥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只顾砍伐,不管补植,使生态严重失衡。

另外,近年各地对矿产开发的科学计划与管理不够,把开矿当作发展经济的捷径。

不管是大小山头,也不管是耕地还是荒滩,只要下面有东西的一律开发,根本不去考虑什么生态恢复。

这种盲目的开发行为,虽然带来了一时的可观经济效益,却把无法弥补的无穷遗害留给了子孙后代。

2.农用地膜对农村环境的破坏

农用地膜与农药、化肥一样,既是农民的好帮手,又是破坏农村环境的元凶。

目前我国农村所采用的农膜,大部分都很难在短时间内降解,对其回收利用或统一处理的难度也较大。

把它埋在土壤里,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任其随风飘落,严重影响着环境卫生。

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

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

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

3.工厂污染:

.由于城市环保力度加大而使大量工业企业转移到农村,这种污染转移造成了污染加剧。

目前中国城市环保力度在不断加大,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则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将企业转移到了农村,这样,其污染也就一起转移到了农村,这就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给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

4.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使生态功能退化。

一些地方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开山炸石、乱挖乱采仍屡禁不止,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既破坏了自然环境,也使其生态功能退化,生态失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5.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

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

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

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

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

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6.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7.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集约化畜禽养殖蓬勃发展。

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

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

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此外,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体废弃物、承受了大量工业污染的转移,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延伸到了食品污染。

我国污灌面积由1978年的约4000km2增加到2003年的30000km2,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10%。

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被占用或毁损的农田为1300km2。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

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的威胁。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1.是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造成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可依,影响了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2.是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财政投入不足.

3.是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规划重视不够,没有实施城乡统筹,造成城乡不均衡发展,村镇建设中功能布局不合理,环境基础设施落后.

4.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教育,随着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为追求产量的最大化和劳动强度最小化,大量使用农用化学用品,加剧了农业环境污染;

5.是土地使用权过于分散,不利于农业生产和污染防治新技术的推广.

6.是农业污染表现出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科技投入不足,目前尚缺少适宜的防治措施和技术。

7.粗放式现代化农业生产导致农村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由过去的传统农业迅速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也不可避免的使农业生产都存在生产过程污染较重而又治理不善,以及高耗低产等问题。

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过去自然和谐型转变成现在的自然危害型。

首先,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2002年我国化肥用量超过世界总量的1/3,居世界首位。

中国使用农业化肥的强度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有着不到世界1/10的耕地,但是近来氮肥的使用量却占全世界的近1/3。

由于化肥施用过量、利用率过低,中国每年有超过1500万吨的化肥流失到了农田之外,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或者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者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稻田、池塘。

使湖泊、池塘、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

实际上,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

农药同样存在过度施用问题,目前中国农药的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了50%。

许多被禁止的农药依然在使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损害,而且导致了在食品中的有害残留。

农村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

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点。

因其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而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

其次,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

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

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地膜污染的危害在发达地区已很突出,随着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这类污染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也已经出现。

最后,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

几乎每个大城市周围都有许多的养鸡场和养猪场,每天都要排放大量的粪便和废水,在这些排放物中只有极少数是事先经过处理的,而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排入水体。

 8.环境立法缺位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体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防治污染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

而农村的面源污染与城市污染、工业污染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异。

如前所述,农村环境污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

二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三是不易监测性。

这与城市和工业的点源污染相比更加难以掌握、监控和防治。

而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

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

其次,由于我国许多环保法规出台时间较早,因此内容滞后、惩戒力度小。

已经难以满足解决我国目前环境问题的实际需要。

这也是导致环境污染事件屡治屡发的一个根本原因。

根据我国目前法律的规定,企业的守法成本要远远高于其违法成本。

如:

我国法律规定,超标排放污水不属于违法行为,环保执法部门只能以排放超标的名义向排污单位加倍征收排污费,“1吨污水当量1角钱”,且收费上限不超过10万元。

超低的违法成本,使得一些企业有恃无恐,他们宁愿交罚款而不愿选择治理污染。

2004年,沱江发生的污染事件带来的损失是两个亿,但环保部门对企业最高的处罚额度才100万,堪称低成本违法的典型。

9.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

农村环保部门缺乏最起码的管理经费。

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据调查,农村环保部门的相当一部分管理经费,包括工资,要靠征收的排污费来解决。

排污费不能用来治理污染,环保政策的实施必然受到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环保部门要依靠排污费维持生存需求,在污染企业面前必然失去管理的权威性。

在污染企业成为环境管理部门的收入源,更直截了当地说,在环保部门失去污染企业便维持不下去的情况下,其协助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是很难激发出来的。

10.农村人口压力过大,导致了人口、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加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

特别是在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贫困农村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人口素质低下—-人口再膨胀的怪圈。

11.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另外,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人口分散、污染物难以集中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生活废弃物的专门处理机构难以建立,即使建立其容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

农民生活废弃物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只能堆放在房前屋后、道路两边,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12.对农村环境问题宣传上的不足,导致农民环境意识淡薄

   总体上说,我们国家的环保宣传设计是以城市为重点的,而对农民的环保需求,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

农民对农村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农民本身文化水平较低,对环境危害问题认识不够到位,大多数农民都认为只有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才叫污染,而化肥、农药、畜禽排放的粪便等都不属于污染。

另外,相对于环境问题而言,农民更看重的是经济利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农民环境意识的淡薄,也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三、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的危害。

 1.农村水污染日益严重,对农民身体和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60年代饮用灌溉,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水质变坏,现在是黑臭难耐。

”这是农村水环境变化的真实写照。

我国目前近3亿农民都在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中一些地区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涩、污染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将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有6300多万人在饮用含氟量严重超标的水。

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造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等问题。

水污染不仅仅严重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它可以导致农作物减产、含有毒物质、渔业受损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

2004年淮河发生的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几乎绝迹。

又如:

安徽宿州市杨庄乡由于用奎河的污水灌溉水稻,导致种植出来的水稻不仅质量差,而且还有一股怪味。

导致农村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工业污染。

为了实现对城市的环境治理,许多外地工业污染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农村转移。

工业企业排放出的工业废水,都直接流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污染。

农民再取这样的水来灌溉、饮用。

其次,农业废弃物也在对水体造成越来越大的污染。

大量的垃圾、秸秆、人畜粪便进入水体,以及水产养殖业对水体的污染,导致水质不断恶化。

近几年,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而大部分农民的畜牧、家禽养殖排放出的粪便、污水都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内。

例如,在黄浦江流域,禽畜粪便中总磷、总氮等污染占了全流域污染物总负荷的36%以上。

再次,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同样惊人。

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或者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者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稻田、池塘。

地下水是人们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化学肥料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

硝酸盐可直接引起婴儿缺氧甚至死亡。

硝酸盐进入人体后,还会在口腔及肠道中迅速转化成亚硝酸盐,并形成亚硝酸基化合物,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

人们喝了这样的水,就容易生病。

目前有大量的化肥随着农田径流流入了江河湖泊。

2.农村生活垃圾也同样威胁着农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目前,垃圾包围农村已成为令农民十分头疼的事。

不断成熟的市场经济,正在改变广大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农业生产薄膜、快餐盒、废电池等等,其中许多东西无人回收、不可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

然而,虽然村民的这些生活更加现代化了,但是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仍然是十分原始。

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到处都成了农民生活垃圾的天然排放场所。

经过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这些垃圾不仅仅对土壤、水源造成危害,同时也污染着空气,污染着农民的生活环境

3.农村土壤污染严重,农作物受到显著影响

  我国大面积的耕地不同程度的遭受到了农药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耕地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1)工业和城市排污,

(2)农田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超高量和不合理使用,(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高环境激素含量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不合理使用。

土壤污染使农作物也同样的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许多地区的农作物中铅、汞等含量超标率高达55%-60%。

   农村污染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治理难度较大,后果也越来越严重。

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首先要找出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三.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特别是重视广泛开展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摆位的认识是尤为重要的。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关键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在农村营造一个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热烈气氛.。

此外,农村是城市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三废”的消纳场所,也是城市的生态屏障。

因此,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像重视城市环保一样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更好地解决《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试点,探索农村治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抓紧研究制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3.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中国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总水平仍较低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仍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但同时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法规、办法,如结合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强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农村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污染程度制定相应治理办法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发挥环保法规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制定有关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运用立法手段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综合运用政府、法律和市场手段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补偿或奖励,对因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而受到损害的人群补偿,以激励市场主体自觉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中国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对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而达到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5.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推广成本低且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技                                                                                        

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参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运用科技力量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节水农业技术、污染防治配套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等,大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技术,同时,加强监测力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使科研工作能够真正为生产实际服务。

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其制约瓶颈,如要打破此发展僵局,农村的环境治理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不仅是从简单的自然环境的治理,更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尽我们的最大的努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为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出贡献,造福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Z].

 [3]鲁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N].大连日报,

 [4]李建东.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6,(5).

  [5]喻太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

  [6]卢德裕.农村生态环境严竣的现状和对策。

[7]国家环保总局1200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国环境报,2005-06-151

  [8]国家环保总局12006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N].中国环境报,2007-09-211

  [9]苏 杨1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6-01-161

  [10]国家环保总局1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N].中国环境报,2007-05-211

  [11]周生贤1《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说明[N].中国环境报,2007-08-281

  [12]中国国务院第508号令1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N].中国环境报,2007-10-181

  [13]杨智明12005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J].河北环境保护,2006,7

(2):

1-231

  [14]张笑归,刘树庆,窦铁岭,等1白洋淀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

(2):

27-3

[15]杨志新,冯圣东,刘树庆1隔、锌、铅单元素及其复合污染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关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4):

138-1411

  [16]Liushuqing1EffectsofCdandPbpollutiononsoilenzymaticactivitiesandsoilmicrobiota1Front[J].Agric1China,2007,1

(1):

85-891

  [17]Yangzhixin1Effectofcadium,zineandleadonsoilenzymeactivities[J].JounrnalofEnvirenmentalSciences,2006,18(6):

1135-11411

  [18]周元军1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对策[J].医学动物防治,2003,19(6):

350-3541

  [19]连彦峰,刘树庆1农田土壤中磷素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

91-931

  [20]张洁瑕,张笑归,高如泰,等1冀西北坝上菜区西芹硝酸盐积累及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