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657376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届九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邛崃市初2019届适应性考试(三诊)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100分)

第Ⅰ卷(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胚芽(pī)震怒(zhèn)颓唐不安(tuí)

B.疲惫(bèi)迷惘(wǎng)不屑置辩(xiè)

C.模样(mó)帐篷(péng)千钧之力(jūn)

D.绯红(fēi)脑髓(suǐ)动弹不得(dà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B.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C.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D.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侵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B.百万雄师锐不可当,直袭敌军内部,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一颗晶莹剔透、婴儿拳头大小的水晶果赫然映人跟帘,与漂浮的星光交相辉映,目眩神迷,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配套的管理措施及相应条例。

B.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以上。

D.由中宣部组织的“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日前在深圳召开。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

真正,确实

B.丈夫之冠也冠:

帽子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被选拨

D.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通“弼”,辅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女子之嫁也舜发于畎亩之中

B.以顺为正者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

D.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B.富贵不能迷惑他,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屈服于他。

C.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改造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D.富贵不能迷惑他,贫贱不能改变他,威武不能屈服于他。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透露出对他们的崇拜。

B.孟子善于用类比来说理,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

以顺为正,权力、名利之前无原则,只知道顺从国君。

C.《孟子》巧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D.孟子认为的大丈夫之道是:

坚守仁、礼、义,而要做到大丈夫,应该注意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二句作答;若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半匹红绡一丈绫,▲。

(白居易《卖炭翁》)

②▲,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③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请在李商隐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和辛弃疾的《丑奴尔·书博山道中壁》的上片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

(4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2题。

(10分)

读书亦养生

张海法

①经常读书可以延年益寿,这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

至圣先师孔子一生坎坷,颠沛流离最终活到73岁,爱读书,显然是他受益匪浅的养生之道。

爱国诗人陆游,常靠读书怡情,他的切身体会是“病中书卷作良医”。

清代沈复说:

“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

”日本长寿专家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最长寿的是哲学家,其次是艺术家、科学家等。

二十世纪以来的四百名欧美名人,读书人的寿命居首,平均寿命79岁。

②读书可以养心。

心为人体之君,养生贵在养心。

书要读进去,必须心先静。

读书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知己在促膝谈心,心情格外愉悦,一切忧愁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

同时,开卷有益,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你徜徉其间,与大师对话,与博览同行,可以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滋润灵魂,充实生活,使人生快乐。

③读书可以养颜。

每个人都希望青春常在,每个人都盼望美颜常留。

时下美容养颜之术可谓五花八门,有食养者,有药养者,有运动养者,还有涂涂抹抹养者,不一而足。

其实读书自可养颜。

托尔斯泰说: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一个勤于读书看报、勤于思考和实践的人,通常情况下,他会脱离狭隘和肤浅,从而变得内涵丰富、视野开阔、心胸宽广;他会热爱生活,富有情趣,不畏艰难,乐观进取。

④读书可以祛病。

古人认为书是一种特殊的药。

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说: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他把读书比作一帖药,善读书可以消除愚昧,使人聪明。

其实读书不仅是药,而且是一帖良药,具有解郁作用和宣泄效果,能够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增进心理健康,甚至起到治病疗疾的作用。

一生与书为伴、以书祛病健身的中外名人不胜枚举。

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穷居乡间,常靠读书怡情。

他的切身体会是:

“读书有味身忘老”。

现在有些国家在医院专门开设图书馆,推崇“书籍疗法”,道理就在这里。

⑤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亦养生。

打开书本吧!

在我看来,读书不仅是一种优雅的休闲方式,是一种高贵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养生之道。

在经典与大师的指引下,让我们这些世俗之人快乐地阅读,真实地生活,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展现出一片常美常新的风景。

(选自《中华魂》,有删改)

10.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答:

11.作者认为“读书可以养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分)

答:

12.“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我们的精神伴侣,请你简要介绍一位名人与书之间的故事。

(4分)

答:

五、作文(60分)

13.幸福是什么?

2018年支付宝新春集五福活动对此进行了阐释:

“一觉睡到自然醒”就是幸福;“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就是幸福;“想买的东西正好打折”就是幸福;“有人帮忙按住电梯等你”就是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请以“幸福,其实很简单”为题作文。

要求:

①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剑门道中遇微雨【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宋孝宗乾道七年冬,诗人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这首诗。

1.诗歌一、二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概括。

(2分)

答:

2.分析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思想感情是否一样。

(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以下新津,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

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故事腊月赏梅于此。

管界巡检营在亭傍。

每花开及三分,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①,监司预焉。

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

其西则万里桥。

诸葛孔明送费祎使吴,曰:

“万里之行,始于此。

”后因以名桥。

杜子美诗曰:

“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桥正为吴人设。

余在郡时,每出东郭,过此桥,辄为之慨然。

东下五里,曰板桥滩,自蜀都下峡,潍之始也。

六月已巳朔。

发孥累②,舟下眉州彭山县,泊。

单骑转城,过东、北两门,又转而西。

自侍郎堤西行秦岷山道中,流渠汤汤,声震四野,新秧勃然郁茂。

前两旬大旱,种几不入土,临行,连日得雨。

道见田翁,欣然曰:

“今岁又熟矣。

【注】①燕:

同“宴”。

②孥累:

谓妻子老小。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具:

准备

B.诸葛孔明送费袆使吴使:

派遣

C.辄为之慨然辄:

总是,就

D.道见田翁道:

在路上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①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故事腊月赏梅于此。

译文:

②前两旬大旱,种几不入土,临行,连日得雨。

译文:

5.作者写到:

“余在郡时,每出东郭,过此桥,辄为之慨然。

”结合文章说说他为什么慨叹。

(4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内容。

(2分)

“书香浸润心田,阅读点亮人生”,某校初一年级利用特色课时间组织同学们共同阅读经典名著《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里面的人物形象也是深入人心,虽然他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却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请你举出一个人物例子,并简单叙述一件与其有关的事情。

答:

7.《骆驼祥子》一书中,老舍先生对祥子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生动而耐人寻味的描写。

以下语句分别对应了祥子的哪一个生活阶段?

请将对应的一项写在括号内。

(2分)

①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

②一个人仿佛根本什么也不是,而只是一只鸟,自己去找食,便会落到网里。

吃人家的粮食,便得老老实实的在笼儿里,给人家啼唱,而随时可以被人卖掉。

()

A.刚到城里时B.在曹家拉包月时

C.与虎妞成家时D.所有希望破灭后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18分)

家书里的山河岁月

王霜霜

①父亲走了两年之后,作家裘山山①和姐姐才去彻底整理父亲的房间。

在一个很旧的樟木箱里,她们发现了满满一箱信件。

②1000多封信都被用发黄发脆的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还贴着小纸条,注明是谁的信,哪一年到哪一年。

全都是父亲的笔迹。

其中有一封信的背后还写着,这封信20天才收到,可见当时父母亲盼望的心情。

③看着这满满一箱信,姐妹俩很感动,也很悲伤。

这是父亲保留的他们一家四口的家书。

从母亲第一次用毛笔给父亲写的小楷,到裘山山长大后用钢笔写给家里汇报成长的“草书”,从竖写到横写,这些发黄的信纸记下了一个家庭半个世纪走过的风风雨雨。

④裘山山从中选取了一部分信,再加上一些老照片,编写了《家书:

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一书。

这是一本写了四十多年的书,记录了她的家族故事,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记。

⑤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

裘山山的父亲裘采畴是一名铁道兵,“铁路修到哪里,他就要在哪里”;母亲徐淑娟则算是新中国较早期的职业女性——浙江日报的编辑。

二人各自有自己的事业,不能经常相聚。

加上裘山山长大后又在重庆入伍参军,姐姐也下乡去陕西咸阳做了知青,于是,一家四口常常“四分天下”。

⑥裘山山常说:

“我们的家不在某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书信成了他们彼此之间维系感情的唯一媒介,把四散天涯的家人连接成一个整体。

⑦翻开父亲留下的一摞摞信件,空中腾起了细小的灰尘,一时间裘山山仿佛钻进了往事的大仓库,里面堆积着很久没有翻动过的过往时光。

⑧在现存的一箱子信里,裘山山给父母写的信最多,有五百多封,因为从十八岁离家当兵后,她就不在父母身边了。

尤其是1995年前,电话不便,完全靠写信。

在那些信里,有少女的青春烦恼,有中年的鸡零狗碎,也有时代浪潮中普通人的起起伏伏。

家书,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时代面貌。

⑨一直到1997年,裘山山还断断续续给父母写信。

她不记得什么时候彻底结束通信改为电话交流的了。

只记得有一次父亲对她说,你那么忙,就不要写信了,一个星期打一次电话好了。

然后就此搁笔了。

⑩而今,书信已经成了博物馆的展览品。

2016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揭牌成立。

博物馆内有一部分名人家书,但更主要是收集普通人的民间家书。

副馆长张丁从事家书保护工作十多年,他在如饥似渴地读完裘山山的《家书》之后说,这本书“复活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张丁发现前来家书博物馆参观的朋友常常感叹,看到这么多书信,才想起了那些曾经的岁月,比如北伐、长征、抗战、下乡、恢复高考、出国、裁军等,这些都是国家所经历的大事件。

张丁说:

“家书的作者是这些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

家书从个人视角记载了这些大事件的点点滴滴,从而使这些大历史具有了血肉和表情。

⑪在《家书》中,裘山山写道:

“真的很感谢自己那个时候什么都告诉爸爸妈妈,让我得以在三四十年后的今天,清晰地看到当时的自己。

(有删改)

【注】①裘山山,女,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

1958年5月出生,1976年入伍,1978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

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冰心散文奖、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8.文中说“这是一本写了四十多年的书”,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这四十多年来的书写历程。

(4分)

裘山山十八岁离家参军,①→直到1997年,裘山山逐渐地结束写信改为电话交流→父亲去世两年后,②→裘山山选取部分信件及老照片编写的《家书:

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面世。

9.“我们的家不在某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句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说明。

(3分)

答:

10.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说这本书“复活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

11.说说你对本文标题“家书里的山河岁月”的理解。

(4分)

答:

12.《家书:

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一书出版后,裘山山感慨万千,她觉得可以告慰父母了,请你以裘山山的口吻写一段她在父亲墓前的告白。

(100字左右)(3分)

答:

四、语言运用(12分)

13.2016年以来,中国诗词迎来了它的春天,成都市为此也开展了“成都诗词大会”系列活动。

(12分)

(1)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概括出举办“成都诗词大会”的意义。

(4分)

材料一由成都商报发起的“成都诗词大会”大型城市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各界人士纷纷响应,近千名读者踊跃推荐了他们心中的“最美成都诗词”。

本次大会的特邀顾问周啸天教授,带领大家在诗词中走进锦江、杜甫草堂、浣花溪、青羊宫、武侯祠,了解丝管、蜀锦、薛涛……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认为,城市的自然美、文化美和诗歌的语言关会产生最美好的反应。

材料二成都有了“成都诗词大会”,龙泉便也创生了“我爱成都·家风诗词大会”。

选手们在“十里桃源,百里春风”的美好诗境中,讲家风故事,传美好家风,赏中华诗词,品桃花生活。

还值得一提的是,参赛队员大部分为本土农民。

他们说:

“没想到天天和泥土打交道的粗人,也能爱上这文气的古诗词。

”本次活动可谓是为农民诗人提供了表达家风情感和学习提升的好机会。

材料三继百万人次投票选出“十首最美成都诗词”后,成都诗词大会再次推出重磅活动——“最美成都诗词朗诵季”。

参照《朗读者》的方式,在宽窄巷子、杜甫草堂等地设置了朗诵亭:

一座小小的亭子,关上门,与喧嚣隔绝,变成一个安静的世界。

朗诵者沉浸其中,朗读的魅力,经典诗词的美丽,一起填满了这一方小小的空间。

主办方强调,诗是用来朗读的,和“看”不同,“读”是声音的仪表,是心灵的容颜。

材料四诗意是一地鸡毛里绽放的花。

我们读懂了诗,有了诗心,富足时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惜福之意,垂暮时会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脫之境;当你望见天边斜阳,会记得它还有个多情的名字叫“残红”,当你披得一身明月清辉,会想起它还有个生动的名字叫“银盘”……生活本身充满着琐碎与离乱,当一地鸡毛成为不可避免的日常,诗意的美丽与温暖便显得尤为珍贵。

答:

(2)为了让更多读者能够享受古诗词之乐,并参与到“爱成都·成都诗词大会”活动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0字以内)((4分)

答:

(3)“成都诗词大会”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走近成都、走进诗人。

主办方拟将本次活动中推荐的诗歌收集编撰成一本名为《诗韵锦城》的诗集,请你读读下面的卷首语,并根据前后句的句式特点在空白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

(4分)

【卷首语】

成都是诗歌之城,千百年来,无数诗人或在此出生,或从远方来此驻足,对成都优美的风景流连忘返。

罗列出古代名家,就已经是一本闪耀的群星谱:

司马相如、卓文君、扬雄、鲍照、左思、骆宾王、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元稹、高适、岑参、盂浩然、刘禹锡、薛涛、苏东坡、黄山谷、陆游、范成大、柳永、杨慎……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家入画图。

”在诗人笔下,我们遇见多姿多情的成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你以为成都就是李白笔下的峨眉秋月,如一块高洁宁静的璞玉;却读到①“,”,,。

②“,”,,;却读到“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发现成都还有李商隐笔下的十万海棠,似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答:

邛崃市初2019届校级适应性考试(三诊)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

1.B(A.胚芽pēi;C.模样mú;D.动弹不得tán)

2.B(A.仿一访;C.宵一霄;D.侵一噙)

3.C(叹为观止:

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词贬用,不合语境。

4.B(A.两面对一面,把“能否”改为“要”;C.成分赘余,删去“以上”;D.动宾搭配不当,“召开”和“活动”不能搭配,应将“召开”改为“举办”或“举行”。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5.B(冠:

行冠礼)

6.D(A.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

B.把;任命。

C.表顺承;表转折。

D.代“他的”)

7.A

8.D(“应该注意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理解有误)

三、默写(6分)

9.

(1)①系向牛头充炭直。

②博学而笃志。

③万古惟留楚客悲。

(2)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丑奴儿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评分标准:

每句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10.(3分)道理(引用)论证(1分),引用沈复关于读书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可以延年益寿的观点(1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11.(3分)读书可以养心;读书可以养颜;读书可以祛病。

(1点1分,共3分。

12.(4分)示例:

“匡衡凿壁偷光”。

晋朝的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根本没法点灯读书,突然他发现墙壁的缝隙中透出丝丝光亮,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

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这就是历史上“凿壁偷光”的故事。

“苏秦刺股悬梁”。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会被扯醒。

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车胤囊萤映雪”。

晋朝的车胤,家里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

这就是历史上“囊萤映雪”的故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

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

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

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评分标准:

故事2分,内容2分)

五、作文(共58+2分)评分标准

一等(40-36)

二等(35-30)

二等(29-20)

四等(19一0)

4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具体

内容较具体

内容不够具体

内容空泛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语言流畅

书写较整洁、较清楚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书写整洁清楚

书写不够整洁、清楚

书写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较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较为规范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

不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20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较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较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点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材料较丰富

形象较丰满

词语生动

句式较灵活

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见解较新颖

材料有一定新意

构思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联想和想像合理

表达有一定个性色彩

【说明】

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评分点,不要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3个错别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扣1~2分(最高扣2分)。

⑤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偏后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评分细则】

1.标准分:

47分。

2.标准作文要求: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价值取向正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表达通顺,文体特征明确。

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