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7191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赠汪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次教学的主旨是领会诗歌的意境。

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赠汪伦》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这一古诗被安排在第9板块。

这一板块主要学习的主题是朋友,意在使学生在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的方法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体会到友情的可贵。

  2、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古诗的理解比较有难度,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中,角是要努力创设情景,将学生吸引到古诗的意境中来。

本班学生的识字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课堂含量应该比较丰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7个字(赠、伦、乘、将、忽、踏、送),会写“汪”“李”“情”“舟”“闻”“及”6个生字。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随文识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3、情感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友情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

  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1、flash课件,2、视频文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背《静夜思》、《独坐敬庭山》这几首古诗的作者都是谁呢?

(李白)

  介绍诗人:

唐朝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

  学习“李”字

  “李”是一个姓。

咱们班姓李的孩子举举手,多自豪和那么有才的大诗人一个姓,快来介绍一下这个字,怎样使大家都记住。

  2、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李白写的诗,齐读课题

  学习“赠”字

  “赠”就是送给的意思。

拼读认识“赠”。

  3、出示“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

  学习“汪”字

  

(二)借助故事理解诗意

  李白为什么要送给汪伦这首诗呢?

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呢!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可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写了这样一封信:

“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

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李先生喜欢喝酒吗?

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

“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

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李白与汪伦一见如故,他便留下来住了好几天,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两人相见恨晚。

二人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千古送别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两遍诗,想一想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随文识字

  1、学习“舟”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诗句中提到小船了吗?

(播放字理图)古代人们就是把船称做“舟”。

  拼读音节读字。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

  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指导写字。

  2、学习“闻”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时发生什么事了?

在诗中哪里看出他听到歌声?

(闻)

  拼读音节读字。

  分析字型、讲一讲记字的好办法。

  诗中前两行记叙了两人分别的场景,你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体会吧,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前两行诗。

  李白回想起几天来和汪伦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在诗文的共同爱好,切磋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情谊深厚,志同道合。

人生难得一知己啊!

临别时,汪论带者一群村民脚塌节拍,手挽手前来送行,李白感慨万分,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写下了这首,作为感谢!

  请同学们读读下两句。

  3、学习“及”字

  后两行诗中哪一个词是“不如”的意思?

(及)

  拼读音节读字。

  “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赶得上的意思。

组词。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开火车写笔顺。

  4、学习“情”字

  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青字大家族中的字。

  拼读音节读“情”字。

  “青”字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送给我们一个目字旁儿;为了让我们拥有晴朗的天气,送给我们一个日字旁儿,今天它为什么送给我们竖心旁儿呢?

  (四)指导读诗

  1、一首峙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

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通过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2、教师激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

  3、指名背诵并说一说自己背诗的方法。

会背诵的一起背,不会的也没关系,可以照着书读。

  (五)拓展,练习表达

  1、李白和汪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老师想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谁?

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2、表示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诗还有很多,像《黄鹤楼》、《别董大》、《晓出净慈寺》古诗作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学习。

  (七)游戏巩固生字。

  小白兔过河(读词语)。

  (八)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感悟古诗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挚

  2.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诗

  3.随文识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

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2.好朋友之间就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使你们之间的友情更加真挚,更加深厚。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友情有关的古诗,大家齐读课题-----赠汪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悟

  1.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前我们学过很多李白的诗,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李白吗?

  2.解释题目

  大家看,题目中的“赠”就是送给的意思。

例如某同学转学,宋老师赠给他一本书做纪念。

这首诗就是李白作为一份礼物赠给汪伦的、写给汪伦的一首诗。

大家再读课题。

出示词语:

汪洋大海。

师解释

  3.范读古诗

  李白究竟为汪伦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呢?

现在就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古诗,边听边想,看看你的头脑中都浮现了哪些画面?

指名回答。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李白与汪伦离别的场景,描写离别场景的诗叫---板书:

送别诗)

  4.生自由读古诗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书中的拼音,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

一定要做到读准字音,熟记字形。

  5.指名读古诗

  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

  6.指导朗读

  孩子们,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诵读古诗时一定要讲究停顿,板书|,大家读到划线处要稍微停顿一下,大家再练一练。

  7、多种形式展示读

  谁想试一试?

小组展示读(板书重点词做标记“将、忽、深、及”)男生读、女生读

  三、细度古诗、理解感悟

  

(一)前两句疑难解析

  1.孩子们现在请你默读古诗的前两句,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的意思?

  “舟”板画:

舟的字理演变,舟就是指小船。

乘就是坐的意思。

例如乘车、乘飞机就是坐车、坐飞机的意思。

乘舟就是坐船的意思。

  出示词语:

“乘风破浪”板贴,大家齐读词语,师解释意思。

  2.“闻”的本意是指用鼻子闻一闻,在这里“闻”是听到的意思,出示词语“百闻不如一见”板贴,大家读词语,师解释意思。

踏歌声:

是指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节拍。

  3.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这么多词语的意思。

大家再读前两句,找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哪个词不懂,大胆的说出来?

“将欲行”师解释:

(将:

即将、将要。

行:

离开。

将欲行的意思就是即将要离开,但是还没有离开。

  4.当李白坐船要离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汪伦一边用脚打节怕一边唱歌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李白送行,这能说明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感情怎样?

  5.重点理解词语“忽”:

  忽是什么意思?

忽然突然的意思。

孩子们,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即将分别,当你坐在火车上,随着汽笛的鸣叫,火车马上就要开走了,就在这时,你的好朋友忽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6.指导朗读前两句

  当李白忽然听到汪伦的歌声时,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

大家再读前两句,用心去体会一下李白当时惊喜的心情。

  7.解释前两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什么意思?

  

(二)后两句理解感悟

  1.欣赏桃花潭图片,理解“千”尺

  这就是李白诗中的桃花潭水,课件图片桃花潭水:

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桃花潭水吗?

“深千尺”这里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千”和“百闻不如一见”中的“百”都是虚指词,不表示具体的数字,在这里千尺表示水很深很深。

  2.出示词语:

“桃李满天下”读词语,师解释

  3.重点理解“不及”

  不及就是不如的意思,出示词语:

及格。

这里是拿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李白的情意做比较。

虽然桃花潭水很深很深,但是也不如----

  即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如-----

  纵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不如-----

  4.这两句,在诵读是一定要读出汪伦对李白的一片深情厚谊。

谁想试一试?

全班读

  5.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6.(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李白为什么说汪伦对自己的情意如此之深呢?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李白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诗人。

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希望能和李白成为好朋友。

可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民,想见到李白都不容易,怎么才能和李白成为好朋友呢?

于是汪伦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

"先生,您喜欢游览吗?

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

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的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

"桃花是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并没有桃花。

万家酒店呢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汪伦是用计策将李白骗来,但是李白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一片真情所深深的感动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游览,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于是李白日后便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7.看画面想像

  课件出示画面:

现在李白与他的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今日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他们的心中会想些什么?

正因为感情深厚,所以离别时才觉得留恋,舍不得!

  8.大家看“情”什么偏旁?

树心旁是心的变形,和我们的心情有关。

这有几个词语:

亲情、友情、真情、深情,齐读,师解释

  9.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生字朋友了吗?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句子猜词的小游戏,老师说一句和这个词语相关的一句话,你猜一猜是哪个词?

  10.配乐真情诵读

  如果我们把这些生字朋友送回到古诗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大家齐读古诗,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

  四、知识拓展

  1.送别诗拓展

  《赠汪伦》是一首送别诗,我们学过了很多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也是送别诗呢?

  2.师朗诵(友情)

  孩子们,珍贵的友情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那么对待朋友,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阳光;只要心中有情,就会有宽广的胸膛。

老师写了一首诗歌题目是<友情>,师诵读诗歌。

  友情

  友情是一朵清香的茉莉花

  洁白的外衣是永恒的主题

  友情是旅途里的驿站

  等候你疲惫时停靠的港湾

  友情更是一本好书

  教会你获得珍贵的财富

  真正的友情是没有贫贱之分,

  没有权贵之分,

  只要我们彼此播下的是真情的种子,

  那么我们收获的必将是真情的果实。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培养语感,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

  4、根据古诗编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根据古诗编故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复习古诗导入新诗。

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强的记忆力,我们来展示一下吧,齐背诵第二单元的古诗两首。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

请读课题,特别读准“赠”。

联系“赠刘景文”说“赠汪伦”的意思(用“赠”说话练习——李白写了一首诗送给汪伦)。

  2、激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有两大爱好——喝美酒,游山水。

那李白为什么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

想知道吗?

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自读正音,熟读成诵

  1、自由朗读古诗,把生字圈出来,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学习生字。

  

(1)指名读,齐读。

  

(2)这些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舟”是翘舌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从象形字的角度记住“舟”。

范写书空“舟”字。

  (3)你们觉得还有哪个字最难写?

教师范写“乘”字,学生书空笔顺,提示“乘”的书写要点。

  3、把生字放回古诗读。

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

有同学愿意跟着读吗?

  4、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接龙读,分组读。

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三、编故事,了解古诗意思

  1、同学们太厉害了,不仅会读诗了,还会背诵了,那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

  唐朝时有个叫汪伦的人。

他特别崇敬李白的才学,总想找机会和李白接近。

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到自己家乡来一趟呢?

他想了好久,才想出一个好办法。

人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的邀请信。

信上是这样写的:

先生您喜欢游山玩水吗?

我们家乡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痛饮美酒吗?

我们家乡有万家酒店。

  李白看到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便高高兴兴地去了。

  李白转了半天,没看到十里盛开的桃花,也没看到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很纳闷,就问汪伦,汪伦解释说:

“十里桃花不是桃林,而是此地有一处潭水,名叫桃花潭,方圆十里;万家酒店并非是有一万家酒店,而是酒店的主人姓万。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

对于汪伦这个善意的玩笑,李白丝毫没有责怪,还是住了下来,随着汪伦一起四处游玩,喝酒聊天。

时间过得很快,李白因为有事情要离开了,怕汪伦挽留,他悄悄地——

  谁知道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学生续编故事。

  

(1)明确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而一个动听的故事还要把在讲事情的时候能说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板书:

时、地、人、事(看、听、想、做)。

  

(2)再读读古诗,后面发生的故事就都在古诗里。

  (3)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个故事的四要素。

  (4)试编故事。

  清晨,李白悄悄坐船正准备离开。

忽然,听到从岸上远处传来踏歌声,李白看到汪伦带着村民为他送行。

村民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听着动人的歌声,看着质朴的舞蹈,回想起这次游玩的经历,那热情的邀请信,那甘甜的美酒,那清澈的桃花潭,李白被汪伦的情谊深深感动了。

他心想:

就算是桃花潭水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厚意呀。

于是,拿起笔墨写下了: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预设引导:

  ①为什么是清晨?

(因为是悄悄离开,所以是清晨)

  为什么是河边?

(理解“舟”和“将”的含义)

  ②除了李白还有谁?

(汪伦,还有村人;了解踏歌)

  发生了什么事情?

(汪伦带着村人踏歌为他送行)

  他是悄悄离开的,并没有告诉汪伦,但是汪伦却知道了,他感到?

那能否把“忽”字换成“才”或“又”?

  前两句连起来读。

  ③他听到了什么?

(踏歌声和挽留声)

  想到了什么?

(热情的邀请信,美酒,桃花潭)

  这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深深感动,觉得汪伦的情谊深厚,连深千尺的桃花潭都比不上;理解“深千尺”是夸张,理解“不及”的含义)

  会怎么做呢?

(写诗送给汪伦。

  3、再读古诗,指导诵读,体会李白和汪伦深厚的情谊。

  “李白乘舟将欲行”,读出不舍之意;指导读“忽闻岸上踏歌声”,读出惊喜的感觉;指导读“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夸张意味和“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蕴含的深情厚谊。

  四、巩固

  1、配乐读诗。

  2、检测重点词语的含义。

背诵古诗。

  五、小结

  同学们觉得李白的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啊?

能感觉到这首诗写得好,说明你们都读懂这首诗了。

知道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吗?

以后我们还可以用编故事的方法来读懂古诗,又轻松又有趣。

  附板书:

  李白赠汪伦

  将忽

  不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