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321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docx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

2019年小学数学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就是把一定的总数,分配给一定的对象,由于每份数分法不同,导致分后结果有盈(多)有亏(少)的一种典型应用题。

解题关键:

解决盈亏问题,往往先用结果的相差数除以每份的相差数,求出对象的数量,进一步求出分配的总数。

所以在讲解时,不要刻意区分这三类基本题型,而应引导学生牢牢抓住两种分法上总的相差数和每次相差数

三年级要求:

掌握三类基本题型及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年级要求:

掌握三类题型的变化题型的转化思路和转化方法(讲解时注意运用对比例子,对比引导学生进行条件转换)

一、基本题型

第一类:

一盈一亏

例1:

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人分3块,则多出16块饼干;如果每人分5块,那么就缺4块饼干.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块饼干?

分析:

依题中条件,我们可知:

第一种分法:

每人3块,还剩16块

第二种分法:

每人5块,还少4块

我们可以比较看出:

由于第二种分法比第一种分法每人多分了2块,所以不仅把那剩下的16块分完,还少4块,总数上,第二次比第一次多16+4=20块,换句话说:

每人多分2块,就得多分20块,我们就可以算出有多少人了,20÷2=10人,那总饼干数就是:

10×3+16=46或10×5-4=46

第二类:

二次都是盈

例:

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人分3块,则多出16块饼干;如果每人分5块,那么就多4块饼干.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块饼干?

分析:

依题中条件,我们可知:

第一种分法:

每人3块,还剩16块

第二种分法:

每人5块,还多4块

我们可以比较看出:

由于第二种分法比第一种分法每人多分了2块,所以饼干由剩下16块变成只剩下4块,总数上,第二次比第一次多16-4=12块,换句话说:

每人多分2块,就得多分12块,我们就可以算出有多少人了,12÷2=6人,那总饼干数就是:

6×3+16=34或6×5+4=34

第三类:

二次都是亏

例:

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人分3块,则少4块饼干;如果每人分5块,那么就少16块饼干.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块饼干?

分析:

依题中条件,我们可知:

第一种分法:

每人3块,还少4块

第二种分法:

每人5块,还少16块

我们可以比较看出:

由于第二种分法比第一种分法每人多分了2块,所以饼干由少4块变成了少16块,总数上,第二次比第一次多16-4=12块,换句话说:

每人多分2块,就得多分12块,我们就可以算出有多少人了,12÷2=6人,那总饼干数就是:

6×3-4=14或6×5-16=14

题库:

1.某校同学排队上操.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如果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一共有多少学生?

2、老师卖来一些练习本奖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本,则多18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少12本,学生几人?

有多少本练习本?

3、学生做一批纸花,如果每人做3朵,则多了15朵纸花;如果每人做4朵,则少了9朵纸花,学生有几人?

共做多少纸花?

4、老师给同学发图画纸,如果每人分3张,则少2张;如果每人分5张,则少32张,同学有几人?

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5、小明计划用若干天读完一本书,如果每天读18页,还剩120页;如果每天读22页,还剩下100页;小明计划几天读完?

这本书共多少页?

6、二班学生去公园玩,收门票费。

每人收7元,则少90元;如果每人收9元,则少6元,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7、将苹果放入篮子中,如果每个篮子分8个,则少21个;如果每个篮子分6个,则少3个。

有多少只篮子和多少个苹果?

8、同学们种树,如果每人种2棵,还有18棵没种;如果每人种5棵,还有3棵没种。

问有多少学生共种多少棵树?

9、小军给小朋友分画片,如果每人分9张,还多12张,如果每人分10张正好分完,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张画片?

10、小芳把一些花放花瓶,如果每个花瓶放5支则多12支;如果每个花瓶放8支,则多3支,问多少个花瓶多少支花?

11、五年级的若干学生主呢比搬一堆砖,通过计算知道,每人搬30块砖还剩100块;实际搬的时候,发现有180块砖坏了,不需要搬,因此每人正好搬了28块就搬完了。

这堆砖有多少块?

12、我校举行“博文杯”趣味思维大赛,原定考场若干个。

如果增加2个考场,每个考场正好坐24人;如果减少2个考场,每个考场正好坐30人。

参加这次竞赛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13、学校分配宿舍,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出20人,每个房间住5人,恰好合适,问宿舍有几间?

学生有几人?

14、幼儿园的老师给小朋友分枣,每人分5个正好分完,每人分7个少18个,有多少个小朋友?

多少个枣?

15、学校买来一批故事书,每班发16本,多10本,每班发15本,多17本,则故事书有多少本?

分给几个班?

16、把一批扫帚平均分给若干个清洁小组,如果分给9个小组,少24把扫帚;如果分给11个小组,少40把扫帚,每组分到扫帚多少把?

共有扫帚多少把?

17、一批水果分给若干个病号,如果每人分6千克,多出6份;如果每人分10千克,缺2份,病号有多少人?

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

18、育才中学派出一个植树小组去植树,每人植树7棵,剩下18棵树苗,每人植树9棵,缺6棵树苗。

这个植树小组有多少名同学?

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19、小明要买5千克菠菜,带的钱还剩1角,如果买7千克,带的钱就缺6分。

每千克菠菜多少钱?

小明带了多少钱?

20、灯泡厂二车间的锅炉,如果每小时耗煤103千克,每天将超出用煤计划92千克;如果每小时耗煤95千克,每天仍超出用煤计划60千克。

每天的用煤计划是多少千克?

21、一个工程队修公路,如果每小时修120米,则到规定完工日期时,还有240米公路没修;如果每小时修150米,则到规定完工日期时,还有90米公路没修。

每小时必须修多少米,才能按时完工?

22、把一批课本平均分给若干个同学,如果分给18个同学则差18本;如果分给22个同学,则少62本。

每人分得多少本?

共有课本多少本?

23、把纸分给一些儿童,如果每人分3张,则缺2张;如果每人分5张,则缺12张。

求人数和张数。

24、将一些苹果分给若干个儿童,每人分给3个,正好分完;每人分给5个,则差14个。

求儿童的人数和苹果的个数。

25、一小包糖分给几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块,则余3块,如果每人分5块,则少1块,那么有几个小朋友?

这包糖有几块?

26、五

(1)班同学植树,每人植1棵还剩20棵,每人植2棵差30棵,有多少个同学参加植树?

要植多少棵树?

二、变化题型

(一)语言上的变化

例:

同学去划船,如果每只船坐4人,则少1只船;如果每只船坐6人,则多出4只船,问同学们共多少人?

租了几只船?

分析:

讲解时,可先让学生练习以下这道题,引导学生在对比两道例题异与同,进行条件转换。

(同学去划船,如果每只船坐4人,则多4人;如果每只船坐6人,则少24人,问同学们共多少人?

租了几只船?

题库:

1、同学们去礼堂听报告,如果每张长椅上坐8人,则剩下50人没座位;如果每张长椅坐12人,则空出10个座位。

如果每张长椅坐7人,还剩下多少学生没座位?

2、同学们分组去种树,如果增加一小组,正好每小组5人;如果减少一小组,正好每组7人,问多少个同学?

3、老师给学生发本子,如果每人发8本,则有3个学生没发到;如果每人发6本,正好发完,问有多少个学生有多少本本子?

4、导游给某旅行团成员分配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4人,则24人没有位置;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则空出8个房间,问宿舍多少间成员多少人?

5、某小学学生乘车去秋游,如果每车坐45人,则有10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问一共多少辆车多少人?

6、学校给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8人,则少3个房间;如果每个房间住10人,则空3间宿舍;问宿舍多少间学生多少人?

7、同学们去划船,如果每船坐4人,则少3只船;如果每船坐6人,还有2人留在岸边;有多少同学去划船?

共有多少船?

8、小平从家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会迟到8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则提前5分钟到电影院,小平家到电影院的距离多长?

9、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1500)

10、用绳测井深,把绳三折,井外余2米,把绳四折,还差1米不到井口,那么井深多少米?

绳长多少米?

(余2米,实际是余2×3米,因为打了三折)

11、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

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个人。

问:

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12、王研早晨上学前通过计算知道,自己若每分钟走65米就可以提前10分到校。

若是每分走50米就要迟到2分。

算一算,王研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13、用绳测井深,把绳三折,井外余2米,把绳四折,还差1米不到井口,那么井深多少米?

绳长多少米?

(10/36)

14、学雷锋小组为学校搬砖,如果每人搬18块,还剩2块,如果每人搬20块,就有一位同学没砖可搬,则共有多少块砖?

共有多少人

15、大猴子采到一堆桃子,平均分给小猴吃,每只小猴分10个桃子,有两只小猴没有分到。

第二次重分,每只小猴分8个桃子,刚巧分完。

这堆桃子有多少个?

小猴子有多少只?

16.一根绳子,如果剪5段,则差2米;如果剪3段,则余下8米.绳子长多少米.

17.某年级同学春游时租船游湖,若每只船乘10人,则还多2个座位;若每只船多坐2人,可少租一条船,这时每人可节省5角钱.问租一只船需要多少钱?

18.小龙计划看若干天完一本书,如果每天45页,可以提前一天看完,如果每天30页,就要比计划的时间多3天才能看完。

小龙原计划几天看完这本书?

这本书有多少页?

19、夏令营老师为小营员安排住宿,如果每个房间住4人,则多出24个人;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则有2个房间空着。

求有几个房间?

有多少个夏令营小营员?

20、六一儿童节那天,某班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一些船,如果每船4人,则多1人,如果每船5人则可以少租2条船。

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二、条件上的变化

例:

学校进行大扫除,分配若干人擦玻璃,其中两人各擦4块,其余各擦5块,则余12块;若每人擦6块,则正好擦完,求擦玻璃的人数及玻璃的块数?

分析:

仔细观察,发现第一次分法与基本题型的分法不一样,有什么办法转换过来?

由其中两人各擦4块、其余各擦5块则余12块,可知,若每人都擦5块,则余12-(5-4)×2=10块,而每人擦6块则正好.可见每人多擦一块可把余下的10块擦完.则擦玻璃人数是[12-(5-4)×2]÷(6-5)=10(人),玻璃的块数是6×10=60(块)。

题库:

1、老师给学生分苹果,如果每人分2个,还多30个,如果其中的12位小朋友每人分3个,剩下的每人分4个,正好分完,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有多少个苹果?

2、学生去种树,如果每人种2棵,还有10棵没种;如果其中2人各种3蜾,其余人各种4棵,就恰好种完,问有学生多少人共种多少棵树?

3、苹果是梨的2倍,现在把苹果和梨分给小朋友,每人分5个梨,最后还剩15个;每人分14个苹果,还少30个苹果,问苹果和梨各有多少个?

(题中的这句话“每人分5个梨,最后还剩15个”可转换为“每人分苹果,就应该分5×2=10个,最后还剩15×2=30个苹果”)

4、大米是面粉的2倍,如果每车运面粉3吨,还剩5吨面粉;如果每车运大米7吨,正好把大米运完,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吨?

5.少先队员参加绿化植树,他们准备栽的苹果树苗是梨树苗的2倍.如果每人栽3棵梨树苗,还余2棵;如果每人栽7棵苹果树苗,要少6棵.问有多少少先队员?

他们准备栽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

(10/64/32)

7、阿姨给小朋友分山楂,若每人分3个还剩20个,实际分的时候,有4个小朋友每人只要4个,其他的人每人5个还缺16个,这个班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山楂?

8、小亮家的果园今年收获的梨的箱数是苹果的3倍,计划若干天运完,苹果每天运走10箱则余200箱;梨每天运走370箱,最后一天运了270箱就运完,苹果和梨一共收获多少箱?

9、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

请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共挖了多少树坑?

(38)

10.学校图书室新买一批图书,其中参考书是故事书的2倍.六

(1)班的几位同学来借书,每人借故事书3本则多余5本,每人借参考书7本则正好借完.问参考书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

11、学生春游到公园划船,如果在5只船上每只船上坐3人,其余的4人坐一船,则有5人无船可乘;如果在4只船上每船坐6人,其余的3人坐一船,则最后空着一只船无人乘。

共有船多少只?

学生共有多少人?

12、五年级学生搬砖,有12人每人各搬7块,有20人每人各搬6块,其余的每人搬5块,这样最后余下148块;如果有30人每人各搬8块,有8人每人搬9块,其余的每人搬10块,这样分配最后余下20块。

学生共有多少人?

共有砖多少块

13.少先队员参加绿化植树,他们准备栽的苹果树苗是梨树苗的2倍.如果每人栽3棵梨树苗,还余2棵;如果每人栽7棵苹果树苗,要少6棵.问有多少少先队员?

他们准备栽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

14、小明的爷爷买回一筐梨,分给全家人。

如果小明和小妹每人分4个梨,其余每人分2个梨,还多出4个梨。

如果小明1人分6个梨其余每人分4个梨,又差12个梨。

小明家有多少人?

这筐梨有多少个?

三、特殊例题

1.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差1元2角,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差1元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

问小明带了多少钱?

分析:

关键在于条件的转换,要么都转换成钢笔,要么都转换成圆珠笔,

解1:

都转换成钢笔;买5支钢笔差15角,买8支钢笔差(12×8-6)90角,这是双亏:

分差是(8-5)3支,总差是(90-15)75角,就是说多买3支,就多差75角;这样就可求出1支钢笔多少钱;继而求出小明带了多少钱。

 [(12×8-6)-15]÷(8-5)=75÷3=25(角)--钢笔的价钱

  25×5-15=125-15=110(角)=11(元)--小明带得钱数

解2:

都转换成圆珠笔;买5支圆珠笔多(12×5-15)4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

[(12×5-15)-6]÷(8-5)=39÷3=13(角)--圆珠笔的价钱

  13×8+6=104+6==110(角)=11(元)--小明带得钱数

2.某校到了一批新生,如果每个寝室安排8个人,要用33个寝室;如果每个寝室少安排2个人,寝室就要增加10个,问这批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解答:

关键在于条件的理解,

每个寝室安排8个人,要用33个寝室;因没说盈或亏,

我们只能认为至少有:

(33-1)×8+1=257(人);至多有:

33×8=264(人);

每个寝室少安排2个人,寝室就要增加10个,也没说盈或亏,

我们也只能认为至少有:

(33+10-1)×(8-2)+1=253(人);至多有:

(33+10)×(8-2)=258(人);

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得到人数在257与258之间。

  (至少取大数,至多取小数,)

3.有48本书分给两组小朋友,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

如果把书全部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

如果把书全分给第二组,那么每人3本,有剩余;每人4本,书不够。

问第二组有多少人?

解答:

因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

说明第一组的人数不到48÷4=12人,多于(48÷5=9…3)9个人,即10到11人;

同理,第二组不到48÷3=16人,又多与48÷4=12人,即13到15人,

因15-10=5(人);由此可知:

第一组是10人,第二组是15人。

4.“六一”儿童节,小明到商店买了一盒花球和一盒白球,两盒内的球的数量相等。

花球原价1元钱2个,白球原价1元钱3个。

因节日商店优惠销售,两种球的售价都是2元钱5个,结果小明少花了4元钱,那么小明共买了多少个球?

分析:

根据题意我们可知盒内的球的数量一定是2、3、5的倍数,假设1份球数是30个;原来各买一份要:

  30÷2+30÷3=15+10=25(元);现在要(30+30)÷5×2=24(元);即小明每买30+30=60个球,就可以少花1元钱,那么小明一共就买了4×60=240个球。

附送:

2019年小学数学知识点专题整理

 小升初已经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展开复习,把小升初数学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统计图

<<点击查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简单的统计

<<点击查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立体图形

<<点击查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平面图形

<<点击查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几何的初步知识

<<点击查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比和比例

<<点击查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列方程解应用题

<<点击查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简易方程

<<点击查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用字母表示数

<<点击查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比和比例

 小升初考试中,数学是一门必考的科目。

大家在为小升初复习的时候,往往都会把数学摆在首要的位置。

下面是整理的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

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

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希望以上整理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数学。

最后,祝大家在宁波小升初中能够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中的学校。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几何的初步知识

 小升初考试中,数学是一门必考的科目。

大家在为小升初复习的时候,往往都会把数学摆在首要的位置。

下面是整理的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几何的初步知识

  线和角

  

(1)线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

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

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周角:

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

周角是360°。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简单的统计

 小升初考试中,数学是一门必考的科目。

大家在为小升初复习的时候,往往都会把数学摆在首要的位置。

下面是整理的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单的统计

  一统计表

  

(一)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单式统计表:

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

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简易方程

小升初考试中,数学是一门必考的科目。

大家在为小升初复习的时候,往往都会把数学摆在首要的位置。

下面是整理的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易方程

  

(一)方程和方程的解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

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希望以上整理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数学。

最后,祝大家在宁波小升初中能够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中的学校。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立体图形

小升初考试中,数学是一门必考的科目。

大家在为小升初复习的时候,往往都会把数学摆在首要的位置。

下面是整理的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体图形

  

(一)长方体

  1特征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