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33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docx

一年级上册期末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  

 

一、20以内各数的认识

1、评价要点:

(1)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20各数。

(2)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

(比如: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3)能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使用“=、>、<”表示数的大小,会比较物体的多少。

(4)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第几要注意从左或右开始数的。

      

2、基本题型:

(1)数一数,写出相应的数字。

把相同数量的物体连一连

(2)位置与顺序

例:

△△△△△△☆◇△△△△△

  在上图中,从左往右数,◇排第(  )个;从右往左数,☆排第(  )个,☆左边有(  )个△,一共有(   )个△,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从右数第三个△涂上颜色。

(此种类型中往往操作内容较多,要提醒孩子边读边圈出关键词,分清左右、并防止漏题)

(3)数位名称与数的组成:

掌握个位、十位、一位数、两位数

例:

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数位的顺序要牢牢记住)

20是(两)位数,6是

(一)位数。

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最大的一位数是(  9 )。

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数序

例:

8和10中间的一个数是( )。

             和15相邻的数是(     )和(     )。

(5)数的大小。

  

例:

①12○13               12○4+7                           12-4○3+6  

(有计算的要先计算并把得数写在算式的下面,再进行比较)

  ②□>3                                4+□<8

   ③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如:

 填一填(隐含从大到小的要求  )

12 8 16 4 11 9  0  12  20

(    )>(     )>(   )>(   )>(  )>(     )>(     )>(   )>(     )

④◆◆◆◆◆

  ▲▲▲▲▲▲▲▲

□>□            □<□

⑤19比(    )多1,比(     )少1。

3、复习建议:

①20以内数序是重点,应在此注重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和习惯,如圈关键词、按顺序做记号数数等。

学生易错点:

“一个数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前后分辨不清楚,要记住:

前一个数比这个数小1,后一个数比这个数大1。

②数位概念比较抽象,数的组成是难点。

应明确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练习时要多进行对比性训练。

学生的易错点是十位上容易说成是10,而正确的叙述式18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

③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做题的能力,认识常用字,能读懂题目要求。

 

二、计算

 1、评价要点:

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10加几和相应减法;20以内进位加;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

 2、基本题型:

    

(1)直接写得数 。

 

(2)填+或-。

        如:

7○8=15                             4○2=2

(3)填未知数。

            3+(  )=10                      11-(  )=2                 

7+4=(  )+2=6+(  )=3+(  )=( )+0

(4)从2、3、9、12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复习建议:

(1)提高口算速度是复习的重点。

把孩子的口算题卡加以观察,把错误处提出来单独进行强化训练。

    

(2)关于填未知数的建议:

要形成良好的检查习惯,遮住得数,计算并比较是否正确。

 

三、解决问题

1、评价要点:

(1)能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2)能读懂图文结合的题,根据问题和信息正确地列式解答。

2、基本题型:

(1)看图列式:

(2)图文结合题。

本册的解决问题是部分、整体关系的实际问题。

(部分+部分=总数;总数—部分=部分)

有两类题孩子最容易出错:

①求原来有多少的解决问题。

如:

送走10个蘑菇,还剩4个蘑菇,小兔原来采了多少个蘑菇?

孩子习惯用14-4=10;而正确的是10+4=14

②已知总数求部分。

部分孩子受顺向思维的限制,心里知道答案,但不能规范列式。

如:

总人数10人,男生6人,女生几人?

不少 孩子习惯用6+4=10。

 正确的是10-6=4   

一共有9只小兔,走了一部分后还剩6只,走了几只?

孩子习惯用10-4=6。

正确的是10-6=4

要写15个大字,写了5个,还需要写几个?

孩子习惯用10+5=15 。

正确的是15-5=10

 这些列式都是错误的,要引导孩子用规范的算式来表达自己想法,真正理解部分和总体关系,明确问题到底是求部分还是总体。

                                      

(3)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这类题目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理解起来很不容易,唯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要画图。

排队问题

①记住“几到几,全都算;求中间,去两头。

”如:

5号——9号有(   )个同学,

排队时第5和第9个同学之间有(   )个同学。

②小明的前面有4个同学,后面有8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  )个同学。

(别漏了小明自己哦!

推迟几天的问题。

如今天是星期一,老师说:

“今天有雨,运动会推迟3天再开”,那推迟后,运动会星期几开  ?

        

这个题目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争议,通过教研组讨论,我们是这么认为的:

题目说推迟一天,那么我们肯定不会从星期一开始数,因为这样的话,就还是星期一开运动会,所以,推迟1天是星期二开,依次类推,推迟3天就是星期四开。

3、复习建议:

1、解题要求:

读明白题(至少读3遍)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抄数(数数)正确后再列式计算。

2、易错题型加强针对性地练习。

 

四、认识钟表

1、评价要点:

分清时针和分针;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

2、基本题型:

 看钟面写时间、  根据时间画时针或分针(要注意时针画得短一些,分针画得长一些,从中心点出发,不带小箭头,用直尺)尤其注意大约几时的时针和分针的变化。

3、综合与提高题:

例:

填空:

_12__时,时针和分针重合;_6__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在什么时间做什么,要会说。

4、易错题:

 

过几小时后是几时?

(看清题目要求)

大约几时?

(写的时候不是要求准确的写出几时几分,如2时55分,只有孩子能认出大约是3时就可以了,因为题目中一般都把要求写在了相应的钟面下方,所以写的时候为了方便孩子就只在横线上直接写3时或3:

00。

 

五、图形

1、评价要点:

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注意:

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孩子很容易混淆)。

2、基本题型:

数图形个数、和“几和第几”综合出题。

数图形题目注重两点:

抓住图形特征、有序观察标注。

 

如何做看图列算式?

(一)——一步解决问题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式是难点也是重点,需要孩子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正确的理解能力,良好的审题习惯。

这些都需要逐步地、耐心地引导。

现将一年级“解决问题”的几种主要类型,整理出来便于各位家长了解,方便在家指导孩子的学习!

一、情景图:

这类情景图没有明确的问题的提示,但一般从图上可看到“动作”——飞来了、走来了、摘走了、游走了、飞走了等。

1、一般的“飞来了”等是写一道加法算式。

如下图:

2、 通常,“飞走了”等是写一道减法算式。

如下图:

 

3、还有一类在图中用虚线和斜线表示拿走去掉的意思,这里虚线圈走的部分和斜线划掉的部分都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了一部分,这种情况只能写一道算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用物体的总数来减,学生容易写成用剩下的部分减拿走的部分。

              

     应写成:

        10-4=6    

  

        应写成:

             8-3=5

二、图中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

这类题明确了问题是什么,所以通常是根据问题问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算式就可以了,所以只写一道。

1、当小问号在大括号的小尖尖处的时候,通常求左右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

如下图:

(问号在下面,用加号)

  要求学生可以这样描述:

有4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

(算式只写一个,可以是4+2=6,也可以是2+4=6)

  2、当小问号在左边部分或右边部分时,通常是求部分。

所以先要找到总数是多少,用总数减去没有小问号的那一部分。

    但是学生的描述也很重要,不少学生会看图,但是不会说题目的意思,家长要让孩子在家多说,例如“一共有7只小兔在吃草,走了1只,还剩几只小兔?

”或“一共有9只小鸡在吃食,现在只有5只在吃食,走了几只小鸡?

”。

后一种是逆向思维,学生较难表述。

(问号在上面,用减号)

  

   算式是:

7-1=6  

 

算式是:

 9-5=4

三、图文结合题:

这类题有一个条件、要求的问题都用文字清楚的表述出来了。

但还有一个条件必须结合图意学生自己找到。

1、一般的求总数,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

如下图:

 

(不过这类题班上有个别学生总把篮子上方的数字“6”理解为总数,又没有仔细读问题导致方法错误。

2、一般的求部分用减法。

如下图:

 这类题要注意引导孩子的是一定要读清问题的要求,特别是求“拿走部分”有孩子容易列错算式。

因此要引导孩子厘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总数—拿走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总数-剩下的部分=拿走的部分。

要让孩子多说,同时利用同一幅图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孩子列式,在比较中感悟。

四、一图四式:

(两加两减)

1、根据图示分两部分数出各部分的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

      左边+右边=总数     右边+左边=总数

2、找出总数。

(这是重点)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总数-左边=右边     总数-右边=左边

如:

          

            5+4=9              4+5=9

            9-5=4             9-4=5

    以上是一年级“解决问题”的几种主要类型,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有帮助!

随着后续的学习,还会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解决问题”类型题,会在后一步整理出来!

如何做看图列式

(二)————两步解决问题  

1、连加问题

(1)图中没有减少或去掉的标志,有的还在大括号下面标有“?

”,表示要求合起来一共是多少。

如:

        图中小棒没有表示减少或去掉的标志——虚线或斜线,只是单纯的3部分小棒,所以用加法。

图意是:

左部分有4根小棒,中间有3根小棒,右部分有1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算式是:

3+4+2=9     

 

(2)情景图。

从图中可以明确看到“动作”——飞来了、走来了等。

如:

 

 图意是:

原来有3只小鸟,飞来了4只,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多少只?

算式:

3+4+2=9(只)

2、连减问题

(1)图中用虚线框、斜线表示减少或去掉的部分。

这类题学生掌握得较好。

        

     算式:

9-4-1=4

(2)情景图。

如:

     同样是连减,这种情景图更需要孩子仔细观察,因为小鸡已经走开了,不在原来的位置,所以要仔细想想原来有几只小鸡。

此题的意思是:

原来有7只小鸡,走了1只,又走了2只,还剩几只?

算式是:

7-1-2=4(只)。

    连减类型的题孩子一定要仔细观察,并牢牢记住:

从总数里去减部分数。

在观察图时要数清楚各部分的数量,以此来确定原来的总数。

 

3、加减混合问题

(1)情景图。

如:

 这类情景图有箭头,是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顺序。

图意是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算式是:

  4-2+3=5(只)。

(2)再如上下车图:

    第

(2)题较难,因为原来车上有几人学生不容易看出,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

图意是车上原来有6人,下车2人,上车4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算式:

6-2+4=8(人)

(3)黑白颜色

此题型出错率很高,很多孩子会做成:

12-1-3=8,这是错的。

正确应该理解成:

白+黑-划掉的,5+7-4=8

         连减难于连加,加减混合又难于连减。

         总的来说,解决问题不管是一步还是两步,都要看懂图,尤其是有减法的含义的图学生不容易看,可以用学具盒里的学具让孩子多操作、感知,还可以反过来,告诉学生算式,让他来编故事或自己根据算式来画图,都有助于对图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