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518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docx

学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行政管理

x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论我国城市的社区管理

——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主考学校:

武汉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准考证号:

xxx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xxxx

工作单位:

 

2016年3年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功,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功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日期: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了快速迅猛的发展,城市管理建设的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

如何在城市的管理上积累良好的经验,如何在实施社区管理的同时分析失误的原因,同时做好社区管理失误的对策,同时摸索如何实施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的创新,以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自治建设。

本文以“成都市青羊区”的调查研究为例,分析了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城市的社区管理中,存在社区管理承担的职责和权力不对称,城市社区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与业务能力低下,经济支持及认识不足等问题的描述。

综合以上问题,为了完善社区管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认为城市管理需要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

同时,加强城市管理队伍的全面建设。

最后,加强宣传等方式,最终达到完善社区管理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城市社区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对策

目录

引言

一、社区管理概述

1.社区及社区管理4

2.社区管理的特征5

二、成都市青羊区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5

1.青羊区情况简介6

2.青羊区城市社区管理现状7

三、城市社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社区承担的社会事务职责和管理权力不对称8

2.政府部门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经常性的"越位"问题8

3.社区管理工作人员队伍薄弱,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8

4.城市社区管理缺乏经济基础8

5.对社区管理不重视,认识上有误区9

四、完善社区管理的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社区管理9

2.构建合理有效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10

3.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10

4.强化社区组织领导,营造共驻共建氛围10

5.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和认同11

6.探索新的城市社区财力机制,为社区建设保障物质支撑11

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2

论我国城市的管理社区

——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引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社区组织、社区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社区管理的发展形势了。

城市社区管理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上至社区干部,下至普通社区群众。

从上世界80年代中期开始,社区的概念重新在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中被得到运用。

“社区”一词原译自英文的Community,为“人群共同体”之意,20年代传入中国时和“社会”一词混用,特指一种以想类似地域特征联系起来的初级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具有相同的文化特质,守望相助,形成一些基本的默认的社会关系。

它是社会学中常用的概念。

本文中所讨论的城市社区是由社会学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聚集在城市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组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

社会学家认为社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

第一,具有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参与共同社会生活的群体性人群;第二,具有一定界限的地域,其界限一般来说是比较明确的,不是含糊不清的;第三,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换言之,有共同的基本的生活基础;第四,有一套相互配合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即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社区管理机构;i第五,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在情感和心理上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精神世界能相互勾连。

由此,可以看出社区具有的地域性特质,它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的含义。

城市社区是一种不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在现如今的城市社会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用到社区这个新型概念。

本文就社区管理,以及社区管理出现的问题为例,积极探索相关的对策这方面开展论述。

一、社区管理概述

1.社区及社区管理

社区是指群体群众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而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的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本身的力量,利用社区共有资源,以街道办公室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允许行使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道德与情感等相关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城市社区资源,发展城市社区事业,提高城市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以强化社区基本功能,解决社区出现的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作为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

社区管理靠两种力量的相互推动,一是社区管理部门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力量,二是政府行使的力量。

二者的相辅相成才能为最终取得社区高效管理的胜利。

在我国,社区管理的这一概念是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体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思想文化开放以及行为方式的多元化,等各方面的变化而提出来的。

2.社区管理的特征

社区管理的地域和人群相对固定;这是从社区的概念中可以体现。

社区管理的组织形式多样化,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为主,其它政府职能机构的派出机构为辅;甚至可以有基层的群众来自我的发起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的性质侧重于群众性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强调社区群众的参与。

这样才能高效的管理社区的各个方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变革,大量的社会管理事务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转向社区,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

而作为社区工作主要承担者的社区基层组织,其现有的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社区的迫切需要。

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如何创新社区管理体制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探索出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二、成都市青羊区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

1.青羊区情况简介

青羊区是西南中心城市成都的六个中心城区之一,是中共四川省委所在地。

因区内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

该区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锦江区、成华区接壤。

面积67.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57万人。

2013年,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52.37亿元。

青羊区地处成都市核心区域,是成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技中心。

以优越的区位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而蜚声国际,成为驰名海内外的文化旅游圣地和企业投资发展的热土。

青羊区于1990年经区划调整后成立,现共辖14个街道,青羊区面积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57万人。

1997年,青羊区面积67.8平方千米,人口46.6万,辖14个街道、2个乡:

新华西路街道、黄瓦街街道、西御河沿街街道、东通顺街街道、鼓楼南街街道、北大街街道、白家塘街街道、忠烈祠西街街道、祠堂街街道、青羊正街街道、石人街道、黄田坝街道、斌升街街道、上汪家拐街街道、苏坡乡、文家乡。

2012年末青羊区常住人口83.46万人。

户籍总人口为60.11万人,比上年增加1.51万人。

户籍人口中男性29.65万人,女性30.46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9.3‰;死亡率为5.7‰;自然增长率为3.6‰。

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青羊区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人口密集度大,种族繁多,因此增加了巨大的管理力度。

2.青羊区城市社区管理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其具有这样一种特点:

单位是政府的附属物,凡学校、商店、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等一切社会组织,均自下而上地隶属于某个上级,构成一个体系,最终归属于中央政府。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结构具有纵向单一性的基本特征,国家和政府几乎包揽了一切事务,垄断了所有资源,国家与社会合二为一,社会成为国家的附属物,社会成员对单位、最终是对政府有着极大的依赖性。

使我们的管理变得责任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

国家和政府控制着几乎所有的资源,习惯上运用行政化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和社区有关的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轨道,成为党和政府的地区工作,这样使得管理工作束之高阁,基层远离管理核心。

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没有明确的城市社区概念,只有行政区划的分别,政府只是简单地通过行政方式来管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区组织管理模式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街道”社区的“条块分割”问题,即街道办事处、工商所、派出所、地段医院,分别属于不同的条块,有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等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纵向渠道来实现,互相之间没有相互统率的关系。

在这种新型体系中,政府运用行政指令来实施对社区的管理,基层组织缺少自主性,这样就使得行政效率的低下。

社区群众成员被严密地控制在其中,对各种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缺少发言权,每个社区成员只能机械地服从政府的命令和号召。

长时间以来,社会成员已经习惯于这种管理方式,甚至没有参政的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也逐渐慢慢丧失。

政府也由于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也很难了解社会成员的真正想法,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他们只能凭借经验来管理社会事务,结果造成政府管理部门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实施管理,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是想象中的结果。

我通过查询成都市青羊区的网站,查询了一些小区的建设。

大改革开放以来,本区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方式。

新的大量的住宅小区不断建立,形成各种新型社区关系,比如蜀都花园,中海龙湾半岛,桐梓林欧城等等小区,以往的街道社区模式已不适应这种新发展了。

人们的流动性增大,对工作单位的依附性越来越小。

政府对单位的控制无法起到象以前一样的作用,改革使政府和企业原来承担的相当一部分社会功能分离出来,转给了社区管路部门。

2005年,据统计政府和国企承担的物业等实际项目,逐渐转移给社区部门;而现如今,基础的物业等民生民计的生活基础设施则交由社区来全部维护。

因此,人们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逐渐增强;人们渴望亲自管理社区,实现自己切身利益要求。

旧有的街道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起作用,户口归属于街道的居民只能服从街道的管理,居委会作为居民代表也只能起“传声筒”的作用。

这种单纯的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内在的利益需求。

三、城市社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社会的进步,城市社区的快速建设,那么老的旧的管理方式总是显得力不从心,社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下面就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分析:

1.社区承担的社会事务职责和管理权力不对称

各条线在社区各设一套班子,对社区服务建设总量不少,但因是"小而全",相互之间没有实现充分整合。

如民政部门重视对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服务,卫生部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康复治疗服务;文化部门提倡社区文化设施的充分使用,教育部门要求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卫生部门促进卫生保健的开展,计划生育部门开展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等等。

这些社区服务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和重复性,这其实是旧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矛盾在社区管理体制未得到充分完善时期的表现。

对社区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将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的关键问题。

2.政府部门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经常性的"越位"问题

有些政府部门仍在行使本应由社区企业行使的职能,有些政府部门承揽和包办了许多本应由社会自治组织办理的事物,街道办事处直接领导和管理居民委员会工作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的存在,街道办事处还时常干预社会中介组织行使社会职能。

3.社区管理工作人员队伍薄弱,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人员队年龄结构的不适应,绝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

再是非专业化现象严重。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对城市居民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单位来实现的,居委会作为单位体制的补充,只管理单位体制以外的社会人员,它负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还相对较少,工作比较简单,因而在居委会人员的任职资格方面,条件比较宽松,只要有热心,有时间和精力就基本上能够胜任居委会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居委会成员的非专业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社区管理者的要求。

4.城市社区管理缺乏经济基础

由于政府投入不够,基层社区缺乏有效经济来源,导致目前社区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社区发展。

许多地方的基层社区组织办公场所仅有几十平方米,办公条件简陋,更不用说兴建居民活动场所。

硬件设施的落后影响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导致了"有项目缺硬件,想服务缺场所"的局面。

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价值观、利益观发生了扭曲,居民公益事业参与度大大降低。

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外,对居民缺乏教育、社区与居民关系疏远、缺乏科学参与机制以及缺少社区公共物品等都是其重要因素。

5.对社区管理不重视,认识上有误区

目前,一些领导和基层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变化和社区建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无非就是多了两个字,工作性质还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在原来居委会的摊子上换了形式和说法。

因此,社区建设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既无班子(领导班子),也没法子和房子。

也有人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所需要做的事,于是以本地经济尚不发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等理由为借口,工作始终务"虚"不务实,社区调整力度不大,社区建设投入小,各项工作迟迟无法落实。

四、完善社区管理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城市的管理变得越来越为复杂,我们需要针对上面章节提出的问题,找出实际可行解决的对策,根据查阅资料以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分别提出以下的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社区管理

在社区建设中,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等都是政府的责任。

这样说不等于社区中的社会事务都应由政府包揽,也并非意味着政府是这些管理和服务的唯一主体。

事实上,政府在社区和整个社会领域中的职责和功能都是有限的,与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的分工合作是必然趋势。

因此,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就意味着,一是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职能和事务剥离出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委托管理"的方式,将那些社会事务转交给各类专业的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去运作和管理;一是解决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缺位问题,如缺乏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公共财政支持,忽视对居住在本社区的农民工社会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受虐儿童乞讨现象的放任等等。

这里,笔者还想强调的是:

政府在经济领域中转变自己的职能,实现"政企分开",让渡一些经济权力,会马上换来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但政府在社会领域中转变自己的职能,不仅意味着需要让渡部分控制社会、管理社会的权力,而且还需要大大增加对社会领域的投入。

所以,政府社会职能转变的难度可能要远远大于经济职能的转变过程,监督、推动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应是全党和全社会的责任。

2.构建合理有效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在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居民事物服务所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反馈功能的监督保障机制。

应当要把各种监督机制实行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它们的合力,调动每一个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其成为社区治理的真正主体,形成群众监督的网络效应。

3.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

在提倡向社区放权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社区权力的良性运作,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否则就会出现权力的滥用等严重后果。

构建科学的监督机制和权力平衡机制,这直接关系到整个社区的稳定和发展,也是维护广大居民利益、实现社区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机制。

在社区组织内部的监督上,应当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推选产生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对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其它工作机构以及政府各部门提出意见、建议,进行民主评议和实行社会监督,并向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和社区居委会反馈情况。

同时,必须实行社区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制度,增强社区管理的透明度,让社区居民及其他社区、政府等外界组织及时了解社区运行状况,监督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成效,有利于社区之间的横向对比,激励社区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

在社区群众监督的层面上,要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可以把媒体引进社区,利用媒体的网络效应,及时传递各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也揭露当中出现的问题、治理的弊端;其次,可以是聘用社区监察员,对社区各项事务进行规范化的监督,同时可以设立社区监督电话、社区留言板等,给居民创造便利的监督途径和条件。

4.强化社区组织领导,营造共驻共建氛围

社区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下形成的依赖式发展,致使其治理能力逐步减弱,积极性和创造性渐渐萎缩,尤其是社区的软环境建设方面更显薄弱。

因此,加强社区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建设,更应成为当前社区管理的重中之重。

要注意社区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实现专业化的社区服务管理。

现代社区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社会分工愈益细化,因此,客观上就要求作为工作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素质要有一个大的提高。

应当在政府指导下,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各级社区社会工作人员及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要积极吸收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投身于社区工作事业;还应参照发达国家地区的成功做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用适用于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促进其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5.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和认同

由于根深蒂固的中位意识和长期以来居委会的行政化色彩,多数居民把社区当成一级行政组织,认为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如黑板报、标语、宣传栏、市民学校等,宣传有关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关法律、文件,以及社区内的好人好事、与社区相关的重要消息。

使居民明确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应是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以此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6.探索新的城市社区财力机制,为社区建设保障物质支撑

城市社区建设,需要有稳定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对社区建设有一些投入,但与社区所承担的工作相比,还远不相适应。

多数社区的办公场所相对简陋,办公设施和服务设施标准不高,社区干部的工作条件还较艰苦,待遇较低,客观上影响了社区总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长此下去不仅不利于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还会挫伤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些高素质人才就可能流失。

为此、必须探索一种有利于形成社区组织的稳定财力来源的新的社区财力机制,使社区建设资金的来源多元化、制度化。

结束语

社区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参与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居民总体参与率不高,分布不均匀和参与的自主性不高,以被动式、动员式参与为主。

利益是社区参与最重要、最直接的驱动力,居民参与的社区事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事务与自身直接利益的相关程度。

社区管理者只有把社区居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合理构建社区管理方式,建特色服务社区作为惠民利民工程,使“聚民意、暖民心、解民忧”切实落实到社区居民身上,才能全力推进富裕文明、现代新型社区的建设。

但是,本文也许在某些理论上描述的不足,以及分析的现状及提出的对策会有一定的不足,请各位老师指出。

 

参考文献

[1]杨峻.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社会报.2003.

[2]邹晓燕.济南市城市社区类型划分与管理模式研究[P].中国优秀硕博论文网.2004.

[3]任远.城市社区服务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M].现代城市研究.2001.

[4]韦克难.社区管理[N].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

[5]陆德佳.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于完善[N].苏州,苏州大学,2008.

[6]赵妍霞.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N].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2007:

2

[7]王芳.袁振辉.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N].江南大学学报.20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