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624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

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①过氧化钠可用于自来水消毒;②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过多,可造成酸雨;③应严厉打击商贩用二氧化硫熏蒸银耳制作美观的“雪耳”;④“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不能混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B.③④C.②④D.②③

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C.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一定被还原

D.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或对自然界物产过度开采引起的.对于下列环境问题的治理不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开发清洁能源

B.雾霾﹣﹣适当限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及扬尘

C.白色污染﹣﹣杜绝生产塑料袋,从根源上治理

D.水体污染﹣﹣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4.下列关于某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B.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5.除去混在碳酸钠粉末中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加热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盐酸D.加入CaCl2溶液

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纳米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由于光被胶体粒子散射而形成的

C.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滤纸的孔隙

D.溶液时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7.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a+、HCO3﹣、SO42﹣B.Na+、Fe3+、I﹣、CI﹣

C.Na+、NH4+、NO3﹣、CI﹣D.Na+、Ba2+、SO42﹣、NO3﹣

8.某粉末状样品由铁、铝、铜三种金属组成,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AIO2﹣B.Fe2+C.Fe3+D.Al3+

9.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是(  )

A.氢氧化亚铁悬浊液B.氧化钠

C.二氧化硅D.氯水

10.amolO2和amolO3相比较一定相同的是(  )

A.体积B.原子数C.分子数D.质量

11.下列反应最终没有固体析出的是(  )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

B.向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钠单质

C.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D.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量Na与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B.1L1mol﹒L﹣1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通常状况下,NA个N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1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先检查是否漏液

B.试验中剩余的钠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C.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应用盐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

D.蒸馏烧瓶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

14.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5KC1O3+6P=3P2O5+5KC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KC1O3是氧化剂

B.P2O5是氧化产物

C.1molKC1O3参加反应有6mole﹣转移

D.每有6molP被还原,生成5molKCl

15.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C.灼烧某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说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向某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原溶液一定有Fe2+

16.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硅晶体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陶瓷、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C.二氧化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D.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17.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Ba2++OH﹣+H++SO42﹣→BaSO4↓+H2O

B.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

2Na+Cu2+═2Na++Cu↓

C.大理石溶于醋酸中:

CaCO3+2CH3COOH═CO2++2CH3COO﹣+CO2↑+H2O

D.将Cl2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

18.现将AlCl3、MgCl2、MgSO4、Al2(SO4)3四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Al3+)=0.1mol•L﹣1、c(Mg2+)=0.25mol•L﹣1、c(Cl﹣)=0.2mol•L﹣1,则该溶液中c(SO42﹣)为(  )

A.0.15mol•L﹣1B.0.2mol•L﹣1C.0.25mol•L﹣1D.0.30mol•L﹣1

19.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

A.

向100mL0.1mol•L﹣1H2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Ba(OH)2溶液至过量

B.

向100mL0.1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

C.

向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加水

D.

向蒸馏水中通入HCl气体

20.向300mL1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终所得溶液中既有Fe2+又有Fe3+

B.最终溶液中,硝酸无剩余

C.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1.68L

D.再向最终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变化

 

二、填空题

21.①纯碱;②火碱;③水玻璃;④小苏打;⑤二氧化硫.

(1)请用序号填空:

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具体有漂白性的是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

(2)纯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3)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向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立即变蓝;再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碘化钾与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CIO﹣+  I﹣═  CI﹣+  I2+    

(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Na2SO3+I2+H2O═Na2SO4+2HI

(3)以上实验条件下,SO42﹣、I2和CIO﹣的氧化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  .

23.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航母升降机可用铝镁合金制造,铝镁合金在焊接前应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表面的氧化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欲以铝屑为起点制备氢氧化铝,如按Al→Al3+→Al(OH)3流程制备,使用最合适的药品是铝屑、稀硫酸、氨水,不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的原因是  .写出该制备方案中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氢氧化铝是医用胃酸中和剂的一种,选用其作为胃酸中和剂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  .

24.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E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紫红色金属单质,C为无色气体,遇G变为红棕色,F为淡黄色粉末.

①F的化学式为  ,反应Ⅱ中每生成1molG,转移电子数目为  .

②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常温下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C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D为无色无味气体,且二者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除去D中混有的C气体,可选用  (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饱和碳酸钠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5.某固体粉末样品中只可能含有Fe2+、Fe3+、Na+、NH4+、Cl﹣中的几种离子,某实验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设计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样品加水溶解.

②取少量①中的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

③另取少量①中的待测液,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得到沉淀外,还有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该气体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1)由上述实验可知,该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一定含有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2)操作③中沉淀变化的现象为  .

(3)操作③中生成刺激性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

26.现需配置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30mL.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  g氢氧化钠固体.

(2)配置中的操作还有:

①溶解;②  ;③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至250mL容量瓶;④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⑤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至容量瓶;⑥定容;⑦摇匀.(请补充完整)

(3)某同学在配置次溶液的过程中,在定容滴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然后迅速用滴管吸出部分液体,该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7.工业上,向500℃左右的铁屑中通入Cl2生产无水氯化铁,其制备过程中均要确保无水.现模拟该过程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保持装置C为无水环境,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  .

(2)实验步骤:

如图连接装置后,先  (填实验操作),再装药品,然后点燃  (填“A”或“C”)处酒精灯,当  (填实验现象)时,再点然  (填“A”或“C”)处酒精灯.

(3)装置D的作用是  ,  .

 

四、计算题

28.向100mL18mol•L﹣1浓硫酸中加入20g铜粉,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得剩余固体7.2g.

(1)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

(2)将最终所得溶液稀释至1L,滴加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若要使溶液中的Cu2+全部沉淀,需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L.

 

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①过氧化钠可用于自来水消毒;②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过多,可造成酸雨;③应严厉打击商贩用二氧化硫熏蒸银耳制作美观的“雪耳”;④“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不能混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B.③④C.②④D.②③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强碱NaOH,具有腐蚀性;

②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过多,为正常雨水,酸雨与溶剂N、S的氧化物有关;

③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漂白食品;

④“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

【解答】解: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强碱NaOH,具有腐蚀性,则不能用于自来水消毒,故错误;

②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过多,为正常雨水,不会造成酸雨,故错误;

③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漂白食品,则严厉打击商贩用二氧化硫熏蒸银耳制作美观的“雪耳”,故正确;

④“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则不能混合使用,故正确;

故选B.

 

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C.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一定被还原

D.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A.还原性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B.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C.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可升高,也可降低;

D.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解答】解:

A.还原性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而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故A错误;

B.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可升高,也可降低,如HCl→Cl2,CuO→Cu,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发生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3.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或对自然界物产过度开采引起的.对于下列环境问题的治理不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开发清洁能源

B.雾霾﹣﹣适当限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及扬尘

C.白色污染﹣﹣杜绝生产塑料袋,从根源上治理

D.水体污染﹣﹣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考点】铵盐.

【分析】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B、雾霾是悬浮在空气中烟、灰尘等物质;

C、根据白色污染是由于塑料制品的任意丢弃引起的考虑;

D、节约用水和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

【解答】解:

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可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开发清洁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

B、雾霾是悬浮在空气中烟、灰尘等物质,所以可以适当限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及扬尘,故B正确;

C、白色污染是由于塑料制品的任意丢弃引起的,所以用布袋或纸袋代替塑料袋购物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而不是杜绝生产塑料袋,故C错误;

D、节约用水和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4.下列关于某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B.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化合物自身能在一定条件下电离出离子导电,导电实质是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固体氯化钠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溶于水会导电,所以氯化钠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氯化氢化合物水溶液中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正确;

C.SO2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亚硫酸,本身不能电离,所以SO2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5.除去混在碳酸钠粉末中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加热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盐酸D.加入CaCl2溶液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加热碳酸氢钠分解,可除杂,故A选;

B.碳酸氢钠与NaOH溶液反应,但NaOH可能过量,且反应后需要蒸发,故B不选;

C.二者均与盐酸反应,不能除杂,故C不选;

D.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纳米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由于光被胶体粒子散射而形成的

C.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滤纸的孔隙

D.溶液时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A.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属于光的散射现象;

C.胶体能透过滤纸;

D.溶液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胶体微粒有的吸附离子带电.

【解答】解:

A.微粒不是分散系,不是胶体,故A错误;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属于光的散射现象,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由于光被胶体粒子散射而形成的,故B正确;

C.胶粒能透过滤纸,故C错误;

D.溶液中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溶液是电中性,胶体微粒有的吸附带电,有的不吸附电荷,故D错误.

故选B.

 

7.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a+、HCO3﹣、SO42﹣B.Na+、Fe3+、I﹣、CI﹣

C.Na+、NH4+、NO3﹣、CI﹣D.Na+、Ba2+、SO42﹣、NO3﹣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强酸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H+、HCO3﹣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共存,故A不选;

B.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不选;

C.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选;

D.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D不选;

故选C.

 

8.某粉末状样品由铁、铝、铜三种金属组成,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AIO2﹣B.Fe2+C.Fe3+D.Al3+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

【分析】铜与硫酸不反应,加过量稀硫酸时铁、铝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含亚铁离子、铝离子子,加入过量烧碱溶液,亚铁离子转化为沉淀,只有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钠存在于滤液中,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铜与硫酸不反应,加过量稀硫酸时铁、铝反应,发生Fe+2H+=H2↑+Fe2+、2Al+6H+=3H2↑+2Al3+,过滤后向滤液中含亚铁离子、铝离子,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发生H++OH﹣=H2O、Fe2++2OH﹣=Fe(OH)2↓、Al3++4OH﹣=AlO2﹣+2H2O,亚铁离子转化为沉淀,只有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钠存在于滤液中,故选A.

 

9.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是(  )

A.氢氧化亚铁悬浊液B.氧化钠

C.二氧化硅D.氯水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硅和二氧化硅;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分析】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说明性质稳定,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氧气都不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故A不选;

B.氧化钠可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等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钠,故B不选;

C.二氧化硅性质稳定,可存在空气中,故C选;

D.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故D不选.

故选C.

 

10.amolO2和amolO3相比较一定相同的是(  )

A.体积B.原子数C.分子数D.质量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结合V=nVm、N=nNA、m=nM及分子构成计算.

【解答】解:

A.Vm未知,相同物质的量时体积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物质的量相同,分子中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amol、3amol,原子数不同,故B错误;

C.由N=nNA可知,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相同,故C正确;

D.二者质量分别为32ag、48ag,故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反应最终没有固体析出的是(  )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

B.向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钠单质

C.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D.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NaHCO3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NaOH和水;

B.钠与水反应,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

C.亚硫酸的酸性小于盐酸的酸性;

D.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溶解度小.

【解答】解:

A.NaHCO3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NaOH和水,则有沉淀生成,故A不选;

B.钠与水反应,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则有固体NaOH析出,故B不选;

C.亚硫酸的酸性小于盐酸的酸性,则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少量SO2,不发生反应,无固体析出,故C选;

D.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溶解度小,则有固体析出,故D不选;

故选C.

 

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量Na与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B.1L1mol﹒L﹣1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通常状况下,NA个N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1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钠足量依据氯气的量计算电子转移数目;

B.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水都含有氧;

C.通常状况下Vm≠22.4L/mol;

D.过氧化钠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

【解答】解:

A.足量Na与1mol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氯化钠,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水都含有氧,所以1L1mol﹒L﹣1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NA,故B错误;

C.通常状况下Vm≠22.4L/mol,所以NA个N2所占的体积不为22.4L,故C错误;

D.1molNa2O2中含有过氧根离子数为NA,故D错误;

故选:

A.

 

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先检查是否漏液

B.试验中剩余的钠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C.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应用盐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

D.蒸馏烧瓶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具有塞子、活塞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查漏;

B.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具有腐蚀性,且放热,存在安全隐患;

C.盐酸易挥发,灼烧后不干扰实验;

D.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

【解答】解:

A.具有塞子、活塞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查漏,则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先检查是否漏液,故A正确;

B.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具有腐蚀性,且放热,存在安全隐患,则试验中剩余的钠,需要再放回原试剂瓶,故B错误;

C.盐酸易挥发,灼烧后不干扰实验,则焰色反应时,铂丝应用盐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故C正确;

D.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则蒸馏烧瓶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故D正确;

故选B.

 

14.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5KC1O3+6P=3P2O5+5KC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KC1O3是氧化剂

B.P2O5是氧化产物

C.1molKC1O3参加反应有6mole﹣转移

D.每有6molP被还原,生成5molKC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5KClO3+6P═3P2O5+5K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因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则KC1O3是氧化剂,故A正确;

B.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则红磷为还原剂,生成P2O5是氧化产物,故B正确;

C.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所以1molKC1O3参加反应有1mol×(5+1)=6mole﹣转移,故C正确;

D.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则红磷为还原剂,所以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