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676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6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2.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是指()。

A.元气B.原子

C.物体D.客观实在3、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否定是()。

A.自我否定B.外力否定

C.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D.周期性否定4、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A.先验论B.反映论

C.能动的反映论D.实践论

5、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

A.意识B.劳动

C.生活资料D.生产工具6、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一定社会中所有经济成分的总和7、进步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是()。

A.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主要动力

8、国家的实质是()。

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

1-1

B.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C.组织经济建设的机关

D.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9、社会意识所反映的是()。

A.物质B.客观实在

C.社会存在D.社会经济10、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自然环境B.社会制度

C.社会关系D.社会形态

二、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2分×10=20分)

1、哲学是()。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论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E.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

A.事物绝对不动不变

B.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和平衡

D.事物在一段时间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

E.事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

3、规律的特点是具有()。

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

D.重复性E.普遍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1-2

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表明()。

A.矛盾双方的斗争就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矛盾斗争越激烈,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D.只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E.矛盾同一性也能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表现为()。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C.实践对认识起导向作用

D.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E.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7、“有用就是真理”,这种真理观是()。

A.客观真理观B.主观真理观

C.唯物主义真理观D.唯心主义真理观

E.实用主义真理观

8、生产方式是()。

A.社会物质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

B.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E.社会变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9、生产力的特点是具有()。

A.能动性B.物质性C.社会性

D.历史性E.相对性

10、交往的社会作用有()。

A.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1-3

D.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E.交往有利于环境生态平衡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6分×3=18分)

1、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所谓绝对真理是指绝对正确永远不会改变的真理。

3、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社会生产力。

四、简答题(6分×5=30分)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何分歧?

2、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3、什么是量变和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怎样的?

4、实践在认识过程中起何作用?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五、论述题(12分)

试述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对

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1662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实验中发现,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气体体

积和它所受的压力成反比。

反映这项研究成果的,即是有名的波义耳定律。

后来,法国物理学家雷尼奥在研究气体体积与所受压力的关系时,发现并

非所有气体,在所有的情况下,总是遵守波义耳定律。

因为,有的气体在压力

增大后,就转变成为液体了。

他认为,波义耳定律只适用于不能液化的“理想

气体”。

1873年,荷兰物理学家范?

德?

瓦尔斯进一步发现,所谓“理想气体”是

没有的,任何气体在某种程度的低温、高压下都会转变成为液体,而且,不同

气体在受到不同压力的时候,体积的变化并不完全一样,波义耳定律只是近似

的正确。

他提出了一个补充公式即瓦尔斯方程,弥补波义耳定律的缺陷。

瓦尔斯方程是否已尽善尽美了呢?

仍很难说。

1-4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2.D3.B4.C5.B6.C7.C8.D

9.C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2.BCDE3.ADE4.ADE5.CDE6.ABD

7.BDE8.ABCE9.BCD10.ABCD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答案要点:

判断:

正确。

理由:

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各种

要素的总和。

由于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所以条件也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一切以条件为

转移。

2.答案要点:

判断:

错误。

理由:

绝对真理是指真理具有绝对性。

具体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任何真理都有条件性和近似性,都会逐渐发

展。

3.答案要点:

判断:

正确。

理由: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

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所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于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回答不同,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于世界存在状况怎么样的问题回答不同,辩证法认为世界上

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和充满矛盾的,而形而上学却持有孤立观点、

静止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

1-5

2.答案要点: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则是

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和现象。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在于,它们产

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在于,它

们互相依存,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则

体现并受必然性制约。

它们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答案要点:

量变和质变是两种不同的变化形式。

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基础上的渐进的、微

小的变化。

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果;质变体现、巩固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4、答案要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具体表现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5、答案要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中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它们相

互依赖,相互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或者阻碍作用。

五、论述题(12分)

答案要点:

(1)内因是指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则是外部矛盾。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

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6分)

(2)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首先重视发挥内因的作用,坚持独立

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同时,我们也应当重视发挥外因的作用,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政策。

这两个方面相结合,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分)六、材料分析题(10分)

答案要点:

这个材料表明,具体真理有着条件性和近似性,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

1-6

一、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

C.广延性D.持续性

3、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肯定意识的能动作用

C.否认意识依赖于物质

D.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持有()。

A.运动变化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观点

C.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观点

5、因果联系在本质上是()。

A.先后相继的联系

B.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C.相互作用的联系

D.客观必然的联系

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A.先验论B.反映论

C.能动的反映论D.经验论7、认为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这是真理观上的()。

A.唯物论B.唯心论

C.可知论D.辩证法

2-1

8、人和人类社会跟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

A.物质B.劳动

C.意识D.人9、阶级斗争是()。

A.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阶级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杠杆10、从社会意识的主体之角度上,可以把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C.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二、多项选择题(选2—5个正确答案)(2分×10=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细胞学说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黑格尔的辩证法

E.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2、就意识的起源来说,它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劳动的产物

C.人脑的产物

D.感觉器官的产物

E.科学实验的产物

3、规律的特点是具有()。

A.客观性B.相对性

C.普遍性D.特殊性

E.重复性

2-2

4、如果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导致()。

A.不可知论B.诡辩论

C.庸俗进化论D.庸俗唯物论

E.激变论

5、感性认识具有()。

A.直接性B.间接性

C.具体性D.抽象性

E.绝对性

6、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具有()。

A.客观性B.可靠性

C.绝对性D.历史的局限性

E.相对性

7、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

A.劳动者B.劳动资料

C.地理环境D.劳动对象

E.科学技术

8、国家产生的根源是()。

A.阶级的产生及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B.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需要

C.公正地管理社会事务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E.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9、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有()。

A.唯意志论B.庸俗进化论

C.庸俗经济决定论D.上层建筑决定论

E.激变论

10、社会心理是()。

A.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

B.处于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

C.直接与日常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社会意识

2-3

D.以感性因素为主的社会意识

E.包含着较多谬误的社会意识

三、辨析题(先作判断,再说明理由)(6分×3=18分)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人类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四、简答题(6分×5=30分)

1、如何从意识的本质说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两者的辩证关系怎样?

3、如何理解每一具体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4、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五、论述题(12分)

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批判李洪志所谓“灵魂不灭”和修炼法轮功可

以“升天”、“成佛”等谬论。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下材料: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科学

技术运用于生产中,就能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科学技

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在本世纪初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增长,

只有5—20%是靠科学技术取得的;到了70年代,生产增长已有60—80%靠的

是科学技术;80年代以来,许多知识密集型的行业,生产的增长几乎完全靠科

学技术。

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的一场新技术革命,必将促使社会生产发生

新的飞跃。

2-4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2.B3.D4.C5.B6.C7.D8.B

9.B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E2.AB3.ACE4.CE5.AC6.ABCDE

7.ABD8.AB9.CD10.ABCD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答案要点:

判断:

错误。

理由: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的

理论体系,而具体科学则是关于世界不同领域、层次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的理论体

系,所以它们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只能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普遍和特

殊的关系。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相加的总和,而是从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中抽象概括而

形成的。

2、答案要点:

判断:

正确。

理由:

事物都是不断运动的,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具有绝对性。

人们平常所说的静止,实际上只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

暂时稳定和相对平衡。

这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答案要点:

判断:

正确。

理由:

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虽然不同于自然界,具

有其新的特点,但从根本上来看,人类社会跟自然界一样,也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物质性,也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也有着客观规律性。

所以,人类社会发展

乃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意识的本质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依赖于物质的人脑,也依赖于物质的反映对象。

这表明,意识依赖于物质,

受到物质所决定。

2-5

2、答案要点: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

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于: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依存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矛盾特殊

性包含着矛盾普遍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答案要点: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指具体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每一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一方面,每一真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证实的

客观真理;另一方面,每一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具有近似的、不

完善的性质,有待于进一步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4、答案要点:

生产方式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

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生产方

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5、答案要点: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形态的两个侧面。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决定上

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

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

五、论述题(12分)

答案要点: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精神依赖于物质,是对于物质的反映。

何属性都是物质的属性。

物质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

(6分)

(2)李洪志说人有灵魂,灵魂不灭,这显然是认为人的意识、精神不依赖于物

质。

李洪志说人通过修炼可以“升天”、“成佛”,这显然是说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有“天

国”。

这些说法都是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都是反科学的谬论。

(6分)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答案要点:

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即可物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

为第一生产力。

2-6

一、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

1、哲学是()。

A.一切知识的总汇

B.科学之科学

C.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

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可感性B.具体性C.客观实在性D.真实性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质量互变的观点

C.辩证否定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4、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

B.两种不同类型的真理

C.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

D.同一真理的两个组成部分

7、在人口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

A.鼓励人口快速增长

B.尽量减少人口数量

C.使人口状况与物质生产状况相适应

D.使人口数量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8、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是()。

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生产工具

3-1

C.劳动对象的利用

D.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9、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

C.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10、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社会政治制度

B.社会经济制度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社会道德发展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2分×10=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具有()。

A.科学性B.实践性

C.具体性D.历史性

E.革命性

2、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

A.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

E.唯意志论

3、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A.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

B.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共同的

C.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

D.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较稳定的

E.现象是可知的,本质是不可知的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

A.前进性B.阶段性

C.曲折性D.周期性

3-2

E.循环性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客体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E.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6、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种观点是

()。

A.诡辩论的观点

B.不可知论的观点

C.唯心辩证法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E.符合实际的正确观点

7、阶级的实质是()。

A.一定生产关系中经济地位不同的社会集团

B.政治思想不同的社会集团

C.社会分工不同的社会集团

D.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E.不同社会集团之间有着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8、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属于经济基础的经济成分有()。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国有经济D.集体经济

E.外资经济

9、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

A.社会意识不同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有着阶级性

D.社会意识有着相对独立性

E.社会意识可以反过来决定社会存在的状况和变化

3-3

10、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基本表现形态有()。

A.不可知论B.宿命论

C.唯意志论D.唯理论

E.二元论

三、辨析题(先作判断,再说理由)(6分×3=18分)

1、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人脑自己产生的。

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四、简答题(6分×5=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3、如何理解具体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五、论述题(12分)

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并用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

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

他提出了水稻有杂

交优势的观点,在短杆水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取得了重大的

研究成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研究成果在全国水稻产区逐渐推广应

用,已使水稻单产从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

3-4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2.C3.D4.D5.A6.C7.C8.B

9.D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E2.BD3.ABD4.ACD5.ABDE6.DE

7.AD8.ABE9.BD10.BC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答案要点:

判断:

错误。

理由:

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脑虽有反映机能,但不能自己产生意

识,只有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才能产生形成具体意识。

2、答案要点:

判断:

错误。

理由:

只有通过实践证明确实是符合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实践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