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755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docx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

整理各理论学派在不同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

第一部分生理心理学

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脑功能的定位,即不同的心理功能是由哪些闹区来完成的,它们之间关系是什么。

2、心理免疫学,即认得思想和情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

二、研究方法:

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生物化学方法等。

三、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认为,两性间的发育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中起决定性作用。

他们认为儿童的许多性别行为是天生的,儿童天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父母及其他社会成员对他们的教养方式和态度。

四、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社会生物学理论用“族内适应性”来解释利他行为的进化。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攻击本能,这种本能来自于祖先,因为只有通过搏斗才能保护领地、争夺到食源、维护等级秩序等,攻击性本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第二部分行为主义

一、开端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创始人:

华生(1878—1958)

主要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而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突出特点:

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主要探索的问题:

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

稳定的行为方式:

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

二、巴甫洛夫

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实验

条件反射是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呈献给有机体后,在单独呈现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也能引起有机体做出原来只能由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学习过程就是对条件刺激产生泛化、分化和消退的过程。

三、华生的理论(条件反射)

1、发展心理学理论

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人的发展完全由外界环境决定。

他提出刺激(S)——反应(R)公示来描述人的行为。

否认遗传的作用。

行为上的反应由刺激所引起,刺激来自于客观世界而不是来自于遗传。

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认为个体在幼儿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

提出教育万能论或环境决定论。

2、提出学习理论:

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单元,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应用条件反射法研究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发展。

(小阿尔伯特实验)

反对桑代克的效果律,主张用频因率和效果律来解释学习。

频因率: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行程就越迅速,练习的次数在习惯行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因律:

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四、斯金纳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1904—1990)

经典实验:

老鼠按杠杆得到食丸

1、强调对行为的强化

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行为是伴随着对它的强化而发展的。

2、将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

育婴箱:

(斯金纳第一个孩子)金可鞥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创造一个适宜儿童生长的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

(小说:

理想国)

行为矫正:

消退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积极作用。

辅助教学机:

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逐一呈现给学生,学生练习以后,很快宣告结果,无论对错,学生很快能得到反馈,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3、言语

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及时强化,在婴儿言语行程和发展中十分重要。

4、学习

斯基那认为所有行为都可分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行为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

条件反射分为: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经典型条件学习是刺激(S)—反应(R)的联结;

操作性条件学习是操作(R)—强化(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用的强化(即刺激)。

人类绝大多数行为属于操作性行为,只有极少数是应答性行为。

任何学习(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要控制人的行为,就要设法控制对行为的强化。

他的强化论可以高度的概括为:

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

正强化:

指在某一情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成为正强化。

负强化:

某种刺激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叫做负强化。

五、班杜拉

班杜拉(1925—)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

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与刺激反应学习的区别:

刺激反应学习:

学习者通过感受由于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二完成的学习。

观察学习:

可以不直接作出行为反应,也不需要直接体验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该行为所带来的正面或反面后果而完成学习。

2、直接强化与替代强化

直接强化:

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替代强化:

学习者不一定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消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3、自我强化:

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凡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得到自我肯定,凡是不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受到自我批评。

4、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得作用

社会学习:

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去行动。

攻击性行为的习得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会表现出不同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他所表现的攻击性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父母或其他社会成员就会奖励儿童这种做法;当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不符合社会标准时,他们会因此受到惩罚。

儿童就是在这种社会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攻击性行为的模式。

性别角色的获得: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会模仿两种性别的行为,成人往往根据儿童的性别对某些行为加以赞扬,对另一些行为加以制止,儿童也观察到不同性别的其他人的行为方式及所接受的强化情况,慢慢地就发展期一套符合社会标准的性别化行为。

亲社会行为:

训练或强制命令对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都没有作用,只有让儿童在观察中去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

5、婴儿言语

婴儿言语主要是通过对葛总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而获得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六、桑代克

桑代克

1、儿童游戏

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特定的文化对不同的行为会给予不同的奖励或抑制,这种社会文化的差异会反映在儿童游戏中。

2、“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饿猫开迷箱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刺激(S)与反应(R)之间形成联结。

联结的形成无须观念为媒介,人生来就具有许多联结的“原本趋向”。

所谓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的影响下,唤起“原本联结”中的一种联结倾向,并使之加强。

联结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悟的过程。

三个重要的学习率:

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率:

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式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连接时,基于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练习律:

一个学会了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越弱。

效果律:

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

3、学习的迁移

前后两次学习只有在内容上有共同要素或共同成分时才能发生迁移,否则无论所涉及的官能如何相同,也是不能发生迁移的。

七、性别角色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而获得的。

儿童在早期的某些行为中,可能共有男性和女性的特点,但只有那些符合儿童自身性别的行为会不断地受到正强化,而从社会的眼光看来不符合儿童自身性别的行为会不断地被减弱;儿童从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那里逐渐了解到社会对不同性别个体的要求和期待;也能从周围年长儿童那里学习到性别类型化行为。

八、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所有亲社会行为都是学习和受到强化的结果。

三条具体的途径:

移情反应的条件化,亲社会行为使助人者感到愉快而受到强化;直接训练;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而习得的,攻击性行为习得和保存具有下面几个原因:

具有工具性作用,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得到了社会的强化;自我保护的手段;攻击者的自我强化。

第三部分精神分析

一、开端

20世纪30年代以后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克莱因、艾里克森。

人的无意识心理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作用。

二、弗洛伊德的相关研究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以自己对病态人格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

理论核心思想是:

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发展心理学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其发展观

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

人格结构: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

属于无意识的东西,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部分。

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本我驱使人们去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它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就越大,婴儿几乎完全处于本我状态。

自我是意识的部分,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个体要与现实世界进行交流,就必须通过“自我”。

“自我”要遵循现实原则,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本能冲动。

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自我”在其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就越来越大。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知和自我理想。

良心具有惩罚性的功能,当儿童有某种破坏行为时,良心就会使他有犯罪感;而自我理想则具有积极的功能,它使得儿童积极向上,臻于至善。

超我代表着人类道德标准和发展的高级方向,体现着“至善原则”。

2、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分别与当时性生理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前生殖器器3-6岁

潜伏期6-11岁

青春期11-13岁

3、儿童游戏

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摆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尝试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危险冲动,缓和内心的紧张,发展自我的力量以适应现实的环境。

三、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1902-1994)德裔美国人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

与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了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

1、个体发展的八个阶段:

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相对应

(1)婴儿期(0-2岁)

主要发展任务:

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儿童早期(2-4岁)

主要发展任务: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更广阔的空间

(3)学前期(4-7岁)

主要发展任务: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游戏期,体会自我功能,实现自我教育内疚感(自我无用)

(4)学龄期(7-12)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学校生活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与以后的工作态度有关

(5)青年期(12-18岁)

主要发展任务:

建立同一感——统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

(6)成年早期(18-25岁)

主要发展任务: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25-50岁)

主要发展任务:

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成年晚期(50岁-死亡)

主要发展任务: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2、儿童游戏

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也可以抚平创伤。

四、性别角色发展

儿童是通过对同性别家长的认同过程而学会性别概念的。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内化了父母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并接受了父母关于性别的许多价值观念上的认识。

五、攻击性行为

人生来就有一种追求生命终止的愿望。

这种追求死亡的本能是人们产生攻击性冲动,进行各种破坏和暴力活动的根源;这种本能有时也指向主体的内部,表现为自我惩罚、自残和自杀等。

 

第四部分认知心理学

一、开端

20世纪50年代,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诞生。

1967年美国心理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地有机体。

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

应用心理学一般研究方法

言语报告法、反应时记录法、计算机模拟方法等。

三、发展心理学理论

1、认知结构

弗拉维尔

认知结构:

由一系列认知项目按照某种联系方式,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认知结构特点:

(1)构成组织的元素的存在是相对稳定的、持久的,而不是暂时性的。

(2)结构是存在于表面行为背后的基础,具有共同性和潜在性,由结构所支持的现象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结构的实质却是稳定不变的。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是由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导致,而是原有认知结构之功能的不断被激活、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结构中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斯滕伯格(智力结构三成分理论)

元成分、执行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

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是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及监控具体的过程。

执行成分:

执行具体的加工过程。

知识获得成分:

选取问题情况中得有关信息,忽略无关信息,并将新信息与记忆库中所储存知识相联系,其中包括获得、提取和转换三个环节。

儿童和成人在解决问题时,都同样是应用认知结构中得三种成分,其差别在于他们在各成分上所花费的时间不同。

2、认知发展机制的观点

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的加工系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每种加工系统都有其自身的变化机制。

凯斯提出一种与儿童认知加工的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

将个体的心理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

随着个体储存空间的逐渐增大和操作空间的逐渐缩小,儿童对信息加工的能力便获得了提高。

3、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观点

更强调教育和训练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和训练的具体功效主要体现在儿童对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上。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认知主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它是以认知活动本身为认识对象,以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

元认知知识:

认知主体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包括关于主体的知识、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

元认知体验:

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它可以被主体清晰地意识到,也可以是处于下意识的状态。

元认知监控,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不断进行监视、控制和调整的过程。

培养儿童的元认知能力,是提高其认知能力的关键。

四、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一)总体情况

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西蒙的学生)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

特色:

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

2、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

3、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思维发展的工具;

4、够早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

5、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方法。

(二)皮亚杰理论中的基本假设

1、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在主动性

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

儿童不是只能被动地等待环境的刺激,而是主动地寻求刺激,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构成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儿童智力发展之所以具有主动性,是由于智力结构本身具有活动的性质。

结构是有内在活动性的,结构必须通过主体的不断练习,才能获得巩固和发展。

哪些新获得的结构活动性最高。

当新的技能巩固了,相应地活动性就降低了,儿童又会去发展另外的智力。

儿童智力发展具有内在主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好奇心。

2、儿童智力发展是其智力结构的改进

结构:

认识上的一种功能性结构。

主体依赖它对客观刺激做出反应。

特点:

结构的整体性。

结构中各种成分之间呈有机性联系,而不是各个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中各成分和整体的变化由统一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结构的变化导致儿童智力发展上的变化。

结构的转换性。

结构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智力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结构的自调性:

结构的变化受自身规律的自行调节,而不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因素,结构是封闭性的自调组织。

3、儿童智力发展的建构性特点

客体只有在被主体结构加工改造以后才能被主体所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体具有什么样的智力结构。

4、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

某一阶段的出现可能提前或推后,但阶段的先后顺序不变。

每个阶段都是行程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在同一发展阶段,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

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三)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示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反射行为信号功能过度。

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即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他知道这并非是客体不存在了,而是被藏在了某个地方,会继续寻找。

2、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思维已表现出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儿童表征系统发展的最早表现:

延迟模仿。

延迟模仿,指儿童观看了他人的某一动作,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仍能将此动作再现出来的能力。

“三座山实验”

象征:

具有浓重个人色彩的特殊标记;

符号:

用于人际交往的、约定俗成的符号。

自我中心性:

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与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

这种自我中心性表现在儿童的认知、言语、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诸多方面。

感知的局限性:

儿童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食物具有的显著的特征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

这一点是导致其非守恒性的原因之一。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地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最大的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

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四)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机制理论

核心:

儿童智力发展是通过动作所获得的对客体的适应而实现的。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获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1、同化:

主体将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

2、顺应:

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

3、平衡:

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

(五)关于言语

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言语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言语源于智力并随思维的发展而发展。

言语并非是构成逻辑的根源,恰恰相反,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成的。

(六)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的观点

儿童进行游戏是由其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认识新的事物,可以巩固和扩大已有概念,也可以发展的的认知结构。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游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是由其认知发展的不同水平所决定的。

(七)皮亚杰“他律和自律”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

使用临床发研究。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件的原因只有很朦胧的认识,他们的行为是感性化的,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行为还不具有道德特性。

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幼儿)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道德认识的表现有这样几个特点:

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给予的,不可以经过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

评定是非总是持极端态度,非好即坏;

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动机。

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在判断行为好坏时,是根据一个人行为的动机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后果。

认为规则是可以通过集体的讨论和协商而调整和改变的;

不根据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而是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判他人。

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论”

采用“道德两难”问题探讨儿童和青少年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认知,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幼儿)

阶段一:

对行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避免惩罚、服从权威;

阶段二:

发展了交互的道义,认为自己满足需要的同时,也应该让别人满足需求,了解了公平和平等交换。

2、习俗水平

阶段三:

对正确行为的判断依据是,使自己在自己和别人眼中都是一个好人,愿意服从那些固定化了的规则。

阶段四:

不仅关心对社会秩序的遵守,而且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护、支持和论证。

认为正确的行为应包含履行一个人的责任、尊敬权威和为了自己而维持已有的社会秩序。

3、后习俗水平

阶段五:

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和遵从法律。

阶段六:

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要有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

六、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随着智力的发展,儿童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对此的推论。

亲社会行为在各年龄段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与认知发展特点相对应。

认知理论更强调认知成分在攻击性行为中的作用,认为对挫折等易引起攻击行为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如何加工和解释有关社会线索的。

六、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并不需要学习多么复杂的知识,它是受个体的自身成熟及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儿童首先学会完成性别分类任务,在此基础上,他们更易于感受、注意、记忆那些与自身性别一致的活动和行为,发展起与自己性别相联系的行为模式。

七、格式塔学派的完形学习理论“顿悟说”

1、代表人物:

韦特默、苛勒、考夫卡

20世纪初,对人类的知觉进行开创性研究的过程中,对学习的过程、学习中产生的变化的实质,以及变化的原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2、学习是有机体通过认知重组建立学习情境的完形(即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习意味着要察觉特定情境中的关键性要素,了解这些要素之间按的联系,构成与情境相一致的完形。

这个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而是突然“顿悟”。

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过程而不是盲目、被动的过程。

顿悟的产生原因:

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力的作用,能够填补缺口或缺陷,构成新的完形。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组织过程,强调学习结果是形成情境的整体完形。

3、学习的迁移

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对两次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所迁移的不是两个学习情景的共同成分,而是两个学习情境中共同的关系。

八、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1886年-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