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812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docx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

检验科生物平安手册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平安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平安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平安知识和技术,防止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一生物平安手册总那么

二生物平安组织结构

三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制度

四实验室生物平安要求

五实验室防火平安制度

六实验室用电平安制度

七实验室化学危险品使用准那么

八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准那么

九实验室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十实验室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总那么

目的: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平安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平安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平安知识和技术,防止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依据: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实验室生物平安通用要求?

?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

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

?

生物平安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修订:

国家及卫生部门涉及生物平安的法律法规发生修订更改时,本手册应相应作出修订。

检验科生物平安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

一医院成立生物平安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生物平安工作。

责任人:

医院法人

二检验科成立生物平安三级管理组织。

一级生物平安管理:

责任人科主任

1.由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内生物平安管理文件的制定。

2.催促、检查各个专业组遵守、落实生物平安情况。

3.设立生物平安监督员一名。

4.组织全科定期、不定期的学习生物平安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级生物平安管理:

责任人专业组长

1负责本专业组生物平安工作。

2全面落实生物平安管理有关本组的相关制度。

3对本组的生物平安工作要有管理、有检查、有落实记录。

4组内监督员:

由本专业组长兼任本专业组的生物平安监督员。

5全面传达相关会议内容,在本组内要到达知晓率100%。

三级生物平安管理:

责任人组员

1认真执行有关生物平安的各项法规、制度。

2服从本组长的工作安排。

3行为监督员:

每一位工作人员均是行为监督员。

均具有标准、遵守生物平安管理标准的责任和义务,不但要标准自己的行为,还具有随时纠正不符合标准的行为的义务。

三、相关文件

3.1国务院?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

3.2国务院?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及卫生部?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

3.3?

实验室生物平安通用要求?

3.4?

生物平安试验室建筑技术标准?

3.5?

医学实验室平安要求?

3.6?

可感染人类的稿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3.7?

人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3.8?

人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平安审批管理方法?

3.9?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平安通用准那么?

3.10WHO?

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

第三版〔2004〕

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平安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平安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平安知识和技术,防止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1准入制度

2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3健康监护制度

4生物平安自查制度

5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6生物平安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度

7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8实验室平安保卫制度

9实验室生物平安评估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目的

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防止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当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平安事故。

2、范围

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3.1检验科生物平安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3.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标准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

4.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平安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4.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平安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体检指标除常规工程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4.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当环节的工作质量。

4.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那么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平安事故的应急处置原那么和上报程序。

4.6实验室人员在以下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4.6.1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4.6.2患发热性疾病;

4.6.3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4.6.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4.6.5妊娠;

4.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平安根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平安风险,接受与所承当职责有关的生物平安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平安事故的应急处置原那么和上报程序。

4.8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平安相关规章制度。

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处备案。

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平安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3、职责

3.1本中心检验科人员必须以本制度标准自己的工作。

3.2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检查和监督。

4、制度要求

4.1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平安使用认证。

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4.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4.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考前须知,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

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4.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

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平安接地。

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

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

不准使用有用电平安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4.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维修记录。

4.7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必须按日常保养进行检查清理,保持良好状态。

4.8所有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限用、禁用标志。

4.9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应定期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

4.10因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的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相应的平安防护装置。

4.11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须确认相应的平安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

实验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4.12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平安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

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枯燥。

〔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平安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

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

4.13高压灭菌器使用时,定期进行生物学指示剂检测。

4.14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4.15所有仪器设备在维修和维护保养前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健康医疗监护制度

1目的

标准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预防、控制实验室感染。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检验科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工作的组织实施。

4、制度要求

 

4.1.1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工程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4.1.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4.1.3检验科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是可先行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档案保存。

 

4.2.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免疫接种时,应考虑适应症、禁忌症、过敏反映等情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2检验科应制定年度免疫接种方案,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检验科组织实施。

免疫接种情况应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3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4对体检结果异常的人员应随时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或采取其他预防手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5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平安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3.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平安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确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发现异常,由医务科/人事科/检验科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

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到达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检验科批准其上岗。

4.3.2发生重大生物平安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并上报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人员感染范围,主管领导对方案进行审批。

医学观察发现异常,由医务科/人事科/检验科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到达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检验科批准其上岗。

生物平安实验室平安自查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平安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防止生物平安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平安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生物平安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生物平安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应急装备、报警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是否正常、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控制情况、废物处置情况等。

2、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平安的全面管理,检查、催促生物平安监督员工作,每季度进行科室生物平安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生物平安监督员工作记录、菌〔毒〕株、样本的运输、保存、使用、销毁情况、生物平安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情况以及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情况、生物平安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防护物资的储藏情况。

3、生物平安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平安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平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情况、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平安操作是否标准等,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防止生物平安事故发生。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

5、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

6、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平安培训方案解决。

生物平安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为确保生物平安实验室各类活动记录、资料按要求归档、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1、与生物平安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2、生物平安实验室的记录、资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

3、生物平安实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

生物平安手册、生物平安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生物平安检查记录、健康监护档案、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实验记录、菌〔毒〕种和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生物平安柜现场检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4、生物平安实验室资料档案原那么上不外借。

5、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6、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平安领导小组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

生物平安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平安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平安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平安知识和技术,防止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制定年度生物平安培训、考核方案,报生物平安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2、培训内容:

生物平安相关法律、法规、方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生物平安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平安风险评估、生物平安操作标准、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平安培训、考核。

4、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根底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平安培训。

5、培训应该由取得北京地区实验室生物平安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人员进行。

6、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7、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

8、建立并保存生物平安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9、做好生物平安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年度培训、考核方案提供依据。

10、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平安相关知识、生物平安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平安风险。

11、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平安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平安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12、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平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13、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

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1.目的:

规定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标准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原那么、报告和登记流程。

2.范围: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涉及处理职业暴露的有关人员。

3.职责:

3.1实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

3.2实验室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和控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控制实施;

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试验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保存有关记录;

3.4实验室生物平安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平安工作的执行和医学应急样品的检查。

4.步骤:

4.1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平安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去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那么和步骤进行处理;

4.1.1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平安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4.1.2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平安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

4.1.3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平安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平安领导理小组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4.1.4评估暴露级别〔见下表〕

4.1.4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含有HIV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平安领导小组成员以及专家〕;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假设是,那么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工程和结果。

4.1.5根据评估结果建议育龄妇女发生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后和进行预防性用药期间,是否需要防止或终止妊娠。

4.1.6记录对暴露现场和周围环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实施形式,人员、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4.2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

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平安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根据生物平安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一、化学污染

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2.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3.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二、针刺伤

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2.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3.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

医疗锐器伤登记表?

,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根底水平检查;

4.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5.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

6.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

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局部感染者会出现病症,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三、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1.皮肤假设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假设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四、标本污染

1.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2.各种外表假设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外表,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外表,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3.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工程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

5.支持性文件:

 

5.5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第三版〕生物平安实验室平安保卫制度

为了做好生物平安实验室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

1、生物平安实验室平安保卫工作实行责任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2生物平安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应与其生物平安防护等级相适应。

3、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

4、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清单和领用、销毁记录。

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情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5、定期对生物平安实验室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校验,确保消毒效果、计量检定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6、保证生物平安实验室自动烟雾和热量探测及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消防器材位于固定位置并能正常使用。

7、生物平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并定期进行火灾紧急事件处置的培训和演练。

8、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

9、定期对实验室电气平安、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排除平安隐患。

10、生物平安实验室应配备常用工具。

实验室生物平安评估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平安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平安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平安知识和技术,防止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被危害性生物及物品所侵害,保证危害性物品不外泄,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进行评估,以鉴定生物平安防护等级,保证生物平安。

根据?

实验室生物平安通用要求?

,因我检验科只进行空气菌落数检测,评估仅有一般危险性,能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时机比拟少,一般微生物实验室采用一般技术就能控制感染,或者存在对其有效免疫方法的菌种。

评估我检验科为生物平安防护水平为二级

实验室生物平安要求

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平安的一般要求

 

〔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

〔2〕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

〔3〕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2.食物、饮料及其它

〔1〕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口〞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

〔2〕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装品进行化装,但允许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1〕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平安镜、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

〔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

〔3〕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应穿着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服装,工作服应干净、整洁。

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

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

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

〔2〕采血员和其他需要接触病员的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员时需穿实验服或工作服。

〔3〕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那么应立即更换。

〔4〕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

 

在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

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

帆布鞋可吸收化学物品和有传染性的液体,所以最好穿皮革或其它防渗漏的合成材料的鞋。

 

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和防止人体脱屑落入工作区。

头发不得垂肩,应与离心机、切片机等正在运转的器械保持一定距离

 

蓄有胡须的男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上项〔7〕的规定。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患者前后、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

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

 

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液移,应使用助吸器具。

 

谨慎处理针头、解剖刀、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

使用后的针具不要折断、弯曲、破损、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

一次性注射器上的针头用后不要取下。

锐利物品应立即放置在专用锐器盒内,在完全装满之前或48小时之内更换。

 

接触患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的隔离措施。

 

〔1〕“清洁〞区和“非清洁〞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