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828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docx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

调味品促销方案框架

【篇一:

调味品营销方案】

中国调味品协会(以下称协会)2004年年会暨三届二次理事会在广州召开,我代表中国调味品协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对这次会议给予大力支持的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香港李锦记集团、广东中山福金香食品有限公司、广州金瓯酿造机械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副食品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内容较多,还要参观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公司和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

我谨受理事会委托,向大家报告当前调味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一些情况。

一、味品生产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近年来,调味品生产和销售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协会通过今年的各种研讨会、交易会和综合调查后总结出来的。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应该引起我们调味品生产企业的高度关注。

一是调味品已经成为我国餐饮业繁荣

发展和提高品质与档次的必备品,许多品牌饭店、酒店和招牌菜都离不开独具特色的调味品,而且调味品在餐饮业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正在突破10%的临界点,有的甚至达到了餐饮消费价值的20%。

可以说,调味品所赋予菜肴的色、香、味正成为餐饮业市场的“杀手锏”,也是餐饮业“回头客”的主要缘由,“味”的作用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是调味品成为引发“厨房革命”和“方便食品”升级换代的主要元素。

我国城乡居民的厨房主食消费过去主要是米、面及其制品,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的比重有了提高,而各种主食和各种菜肴的花样翻新,主要体现在调味品的选用和使用上,“火候”和“刀工”固然重要,但家庭消费则是口味第一,甚至可以说口味是补充营养和能量的前提。

而方便食品的发展更是调味品的功能使然。

现在方便面的品种很多,从面块来说,无非是油炸和非油炸两种,但调味品却是百味荟萃,各个厂家的特色不一,形成了众多的品种,从而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至于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各种儿童膨化食品、休闲食品和中老年食品等,都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调味品而百花齐放,销量倍增,前景广阔。

三是当前调味品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原辅料。

很多调味品既是终端消费品,也是食品加工业中的重要原辅料。

有的调味品具有中间产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功能,比如香辛料,作为最终消费品的用途比较有限,功能相对单一,而作为中间原料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就扩展了许多。

它与鲜味工业的融合和快餐行业的结合,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变化无穷的美味佳肴,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产品本身的附加值。

从以上这三点变化中,我们更明显的感到调味品的工业化和产业化的步伐在加快。

这是我们生产企业找准定位、调整结构和开发市场的基本出发点。

二、国大型调味品生产企业的产销情况简析

这里我主要谈一下2003年我国调味品大型企业综合销售的前十名和主要产品生产的前十名情况。

统计数据来源于协会对调味品行业“五十强”企业的滚动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了全国调味品行业主力军的产销状况,有个别较大企业未报数据,需要说明一下。

全国调味品企业综合销售的前十名企业是:

第一是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6亿元,主要产品为酱油、蚝油和食醋;第二是湖南加加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9.93亿元,主要产品为酱油、味精和食用油;第三是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7.2亿元,主要产品为鸡精、味精和酱油,其中鸡精调味料4万吨、味精2、5万吨,酱油1万吨;第四为河南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5.2亿元,主要产品为香辛料和复合调味料;第五是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5.1亿元,主要产品

为食醋、酱油和酱腌菜;第六是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4.35亿元,主要产品为酱油、食醋和鸡精;第七是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3.43亿元,主要产品为味精和酱油;第八是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2.62亿元,主要产品为腐乳、酱油和食醋;第九是广州致美斋食品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72亿元,主要产品为酱油和食醋;第十名是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63亿元,主要产品为酱油。

紧跟前十名的是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45亿元,广东中山福金香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18亿元,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01亿元,再往后就是没有达到1亿元销售额的企业。

酱油生产量前十名的企业是:

第一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35万吨;第二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9.1万吨;第三湖南加加集团有限公司年生产量

8.99万吨;第四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公司年生产量3.82万吨;第五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3.6万吨;第六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年生产量3.34万吨;第七广州致美斋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3.22万吨;第八中山福金香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2.94万吨,主要是出口;第九青岛灯塔酿造有限公司年生产量2.31万吨;第十杭州食品酿造有限公司年生产量2.29万吨。

紧跟前十名的是贵阳味莼园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2.1万吨,第十二名徐州恒顺万通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为1.99万吨,在两万吨以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海淘大食品有限公司的酱油生产数据没有上报,因此未列入。

食醋生产量的前十名企业是:

第一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年生产量8.5万吨;第二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公司年生产量3.2万吨;第三天津市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年生产量2.6万吨;第四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龙门米醋厂年生产量1.57万吨;第五青岛灯塔酿造有限公司年生产量1.3万吨;第六上海宝鼎酿造有限公司年生产量1.25万吨;第七徐州恒顺万通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1.24万吨;第八北京龙门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1.2万吨;第九宁波金钟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1.12万吨;第十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1.1万吨。

紧跟第十名的是上海鼎丰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市食品酿造有限公司,年生产量在万吨以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山西两家较大的食醋生产企业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东湖牌)和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数据未报,四川阆中保宁醋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也未报。

据会议前后了解,去年水塔年产量为3万吨;四川保宁醋年产量为2万吨。

近年来,除酱油、食醋主要产品外,发展较快的大类调味品还有鸡精、鸡粉调味料,总的生产量在10多万吨左右,其中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量约4万吨,占到总生产量的40%左右。

其它如四川豪吉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利华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广东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广东佳隆食品有限公司、东莞永益食品有限公司、河北沧州三利食品有限公司、四川成都金宫味业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鸡精调味料和鸡粉调味料等,因为产量未详细统计,不能披露。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去年我国味精的产量已达到119万吨,鸡精和鸡粉调味料也就占到10%强。

对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和发展,业界有各种看法。

但我认为生产企业一定要从调味品生产和市场的变化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以确定本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方向。

这方面信息工作对企业十分重要。

现在随着互联网和各种视觉媒体的发展,信息呈现爆炸化的发展趋势。

但却避免不了泥沙俱下的现象,即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最近,我看到一份报纸有某咨询公司提供的一份市场调查资料讲到调味品生产工艺改进和“名牌”产品的情况。

其中有整段的信息是从我前三年发表的文章中“引用”的,有些完全是“过时”了的信息。

对这样的咨询,我看完全是“误人子弟”。

因此,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协会针对50强的统计是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有哪个企业没有申报,我们会如实地告诉大家。

有机会企业家之间可以个别交流。

协会每年的年会就是给大家提供一次对接的机会。

三、当前调味品行业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1、酱油产销量已经饱和,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目前我国的酱油产销量约为500万吨,已经处在饱和状态,局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

这个观点是协会经过综合分析论证而提出来的。

去年广东省把食品工业的发展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搞一个发展前景和预测的课题,这项工作交给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调味品部分则交给了协会。

我们在课题中明确提出,全国酱油产销量500万吨,已经饱和,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提请广东省作为酱油生产大省引起高度重视。

这个课题研究报告交给广东省以后,广东省的一些行业专家提出了质疑,认为全国酱油生产量500万吨饱和之说不成立,估计在600万吨左右。

难怪前5年广东省一份上报国家有关部门的材料上称广东省酱油生产量在250万吨。

实际上,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和协会的典调,广东省年生产酱油目前也就是50-60万吨。

我们经过综合分析认为,目前全国酱油的产销量500万吨既包括了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也包括了非正规厂家生产的不合格产品,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兑制产品,即用合格产品兑制的低档次产品。

如果是实际的生产量,而不是生产能力,我们分析在300万吨左右。

对此,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从协会统计的前十几名生产企业来看,生产量约在120万吨以上;全国生产酱油的企业,包括有固定生产厂址的厂家和能有电话联系的约为1500家,年生产万吨以上的都有统计,5000吨左右的生产能力也能通过协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年生产量3000吨以下的没有统计。

如果1500家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在1000吨左右,生产总量也就是150万吨,加上协会掌握的50强企业,总产销量也就是在250万吨到300万吨之间。

这是从大企业和企业总量方面对比的分析。

另外,从酱油生产分省分布情况看,除广东省50-60万吨外,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大约有七个省市,即江苏、山东、北京、河北、上海、湖南和浙江。

这七个省加起来有70-80万吨,加上广东省的60万吨,为140万吨。

其它24个省市,除去海南、西藏、青海和台湾四省市,20个省市平均每个省5万吨,合计100万吨。

两者加起来,基本符合250万吨到300万吨之间的这个分析。

市场的销售量可能比这个数字大一点,但一部分企业的实际情况是有生产能力,而没有生产量或没有销售量。

李锦记集团广州公司的王总和我在交谈中提到,他们去年做了3.6万吨,相当费劲,觉得市场的阻力很大,我认为,这是从一个点上反映出市场趋于饱和的印证。

当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并不等于总的市场趋于饱和该企业的销量就下降,有的企业酱油每年增长率在20%以上,而且是不小的企业。

如果抛开以上实事求是的分析,按全国人均消费计算出600万吨酱油去上项目作论证,我们很多调味品企业很可能误入歧途,这种对市场的认识不清和投资的鲁莽,会让我们的企业家血本无归!

协会有责任和义务发出此种警示。

现在酱油生产的总体情况不是要新增多少生产能力,而是企业要在竞争和调整结构中,如何守住原有的市场并夺取潜在的市场。

现在在酱油生产行业,技术、资金、人才和营销都不是决定成功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是用户,即

消费者愿意付多少钱购买你的产品。

最近很多企业都想上酱油项目,如中粮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前年投资了几百万,现在生产线还放在那里,没有发挥效益。

还有食品行业一些大的集团,如古井贡酒集团,也想上酱油项目;北京的祥云集团,要上全世界最好的酱油项目,生产全世界最好的、价格最高的酱油,每瓶卖到50元左右,每年只生产500吨。

目前,还在组织专家论证。

还有东北一个国营农场的老总也说,要搞酱油就搞全国第一。

投资2-3亿。

我的看法是有的企业作了深入的调查,想法不错,但需要很好地研究策划。

但有的企业的老总开口就说要做就做第一,我说他们是“无知无畏”。

2-3亿也就是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几条包装流水线。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个别企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协会必须发布真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国目前的酱油生产市场是在不断发展,但是上项目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慎重的时刻,尤其是新上项目的企业一定要注意。

老的生产企业也要注意自己的调整和取舍,按照有的著名经济学家的预测,未来10到20年不是看谁能发展起来,而是要看谁能在调整中坚持下来。

我们调味品行业也不例外,

2、鲜味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复合调味料等最终消费品的发展

前面曾经提到,在我们提交给广东省的研究报告中,建议该省把鲜味工业的发展和香辛料、复合调味料的发展结合起来,重点开发终端消费品。

但广东省的一些专家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广东省要把鲜味工业的发展当作主攻方向。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这个提法,他们所说的鲜味工业主要是指味精和氨基酸还有“i+g”这些产品,但我们的分析亦有自己的道理:

去年味精产量我国已达到119万吨,生产量也可以说已经饱和。

好在其他食品工业和复合调味料的发展已经消化了很大部分鲜味产品。

先不谈众多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119万吨规模已经不小了。

再发展下去恐怕要慎之又慎;目前从国际市场上看,单一的调味品如味精、酱油、食盐等的市场销量都在呈下降趋势,而复合调味料则呈上升趋势。

像鸡粉调味料在欧盟及亚洲地区的销量都在迅速上升。

从国内来看,鸡精、鸡粉调味料的龙头企业为什么在上海、四川出现,而广东省虽然也有许多企业在做,但发展势头却比不过上海和四川,主要原因是在产品的融合上定位不准。

因此以鲜味工业为主不能单纯地追求味精和i+g的单项产品产量,而是要在产品的融合和开发方面多下功夫。

把主攻的重点转向复合调味料等终端消费品上。

我们提出要把鲜味工业很好地与香辛料融合,是考虑到调味品产销的国际化和新兴复合调味品的工业化、规模化。

在新产品的开发和企业的营销定位方面,一是要考虑原有的工业基础,二是要与时俱进,紧跟世界调味品的发展潮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在产品定位时一定要注重终端消费品的市场形成,不能过多地依赖于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只有与市场很好结合,才能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3、调味品的营销与价格定位问题

调味品的市场营销问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座的很多老总原来都是营销方面的专家,有的现在还是主抓市场营销工作。

经验教训很多,大家可以交流。

今天我只讲两个问题。

第一是价格问题,目前行业内有一种倾向,就是一些地区调味品的价格越卖越低。

在去年的市场销量中,有一个企业酱油、醋的销售量都在前5名之内,两者加起来产量有七、八万吨,但销售额才有1个多亿,这说明产品价格太低。

当然全国各地市场有各地的情况,企业的产品定位,消费群体也有差别。

但我不同意把调味品的价格越卖越低,对此,有的企业曾建议协会在价格方面搞一个行业的协议,规定一个统一做法。

但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是不允许

的,这种做法是违反价格法规的,实际中也是做不到的。

最近我看到贵州省调味品协会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袋装酱油价格不得低于0.65元/袋,我认为这种做法作为一种引导是可以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可行,还要由实践来检验。

第二我想讲一讲“加加现象”,湖南的加加集团从1997年进入调味品行业,今年的销售额可能要达到10亿元,我对加加集团专门做了调查,他们的酱油就是低盐固态发酵工艺,产量较大,七年间发展很快,现在正在向大米、食用油、槟榔制品发展。

加加集团的营销很有特点,他们的酱油价格没有低于4.00元/500ml的。

加加集团的杨振董事长有一个经营理念,就是酱油的价格不能低档化,即竞争力制胜微利时代。

而且他们在实践中做到了,即使在湖南农村比较贫困的县市,他们的酱油也卖到4.00元/500ml以上。

他们在七年左右时间里,把酱油产量提高到8万吨,可以说是适应了市场的变化,适应了消费者的需求。

杨振董事长的解释是:

加加是在七年以前选准了时机,那个时候许多国有品牌产品在走下坡路,让出了部分市场,消费者对酱油的需求没有减少。

我们做了应该做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

如果现在再上项目难度就大了。

很多媒体记者采访我时问道:

怎么选购好的调味品,我的回答是:

“买价格高的,买知名品牌”。

这方面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例子,贵阳味莼园食品有限公司的酱油在昆明就卖到了3~4元/500ml,按西南地区的消费水平来说,价格也不低。

明年上半年协会打算在湖南长沙召开一个专门重点讨论调味品营销问题的论坛,通过交流参观,给大家提供一些更有开拓性的思路。

四、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现象和问题的说明

去年以来,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在全国范围展开了一次大论战。

起因是以香港郎咸平教授质疑“格林柯尔”改革引发了涉及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讨论。

主要观点有:

郎咸平通过对国有企业个案分析,得出“国有企业也可以搞好”的结论,以此否定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文魁教授论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总资产很大,利税的绝对量也很大,但资产利润率远远低于民营企业”;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教授则认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在经济增长过程壮大的,不是依靠存量而是依靠增量来发展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周放生教授认为,“目前国有资产的流失,分为交易性流失和体制性流失。

交易性流失虽然存在,但这种流失是可预见的,可防止的,可纠正的;而体制性流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场论战的结果:

国资委主要领导在有关研讨会和主流媒体发表观点,人民日报为此专门发表社论,都肯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和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要进一步规范。

目前,我们调味品行业的企业各种形式并存,分化将继续进行。

各位企业家一定要注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新动向。

总的来说,调味品行业作为竞争性行业,一定要坚持改革的方向不动摇,要抓住时机,针对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抉择,切忌操作过程中因小失大。

五、关于国家食品行业的管理现状和协会2005年的主要工作

目前,国家对于食品行业加强管理是一个大的趋势,管理力度在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交叉也在不断调整。

调味品行业作为食品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和活动都应该全面理解和执行。

关于食品行业的管理。

我认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要解决有的企业“有法不依”和一些政府部门“不依法行政”两大问题。

对于各个部门开展的一些活动,如信息披露、建立信用体系等,协会是本着“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的原则,有选择性的参加,这是协会的权利。

原则是要从减轻企业的负担出发,对有些还不太成熟的

【篇二:

某某调味品全国营销方案】

《某某调味品全国营销方案》

目录

一、前言2

二、市场分析3

三、某某及产品介绍7

四、定位策略8

五、营销策略9

产品、销售渠道开发维护、物流配送、促销、企业ci

一、前言

本营销方案是受“某某”海鲜食品有限公司金副总经理指示,在初步认识本公司产品和了解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撰写的。

由于时间仓促,并且该公司已经展开了经营,各方面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所以对于有些已经做完了或正在做的营销工作本文不再涉及,或一笔带过。

本方案是一份初步的计划设想,限于可掌握的资料未能详尽以及本人的水平有限,所以文中难免有疏漏及不成熟的看法,欢迎阅者指正赐教。

二、市场分析

(本节的数据引自互联网络,可以跳过不看)

1、调味品市场潜量及供量

我国饮食文化渊源流长,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饮食都很讲究,各大菜系更是异彩纷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调味品,作为烹饪时不可或缺的一种配料,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调味品生产与市场处于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时期。

据有关统计表明,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有关权威部门预测,在未来几年内的潜在市场规模为300亿元,而我国目前调味品市场总值才100多亿元,2004年中国调味品制造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等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保持10个百分点以上,还有较大的市场上行空间。

调味品产销量最大的为酱油,其次为食醋,再次增长突出的是复合调味品和香辛料新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酱油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但真正的全国性品牌几乎没有。

就高档酱油而言,东边是日本龟甲万和台湾统一在江苏昆山投资建设的江苏统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量1.5万吨;西南地区是伍学明三兄弟(原恒泰添加剂厂)投资建设的千禾香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酱油全部采用日本生产工艺,今年的产量将达到2万吨;北方是以河北珍极、北京和田宽为代表的采用日本工艺的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酿造酱油,年产量各在2万吨左右;南方是以广东海天、致美斋、美味鲜、福金香、美味源、李锦记为代表的天然晒制工艺高档酱油,年产量约为30万吨左右,形成了较大的品牌生产群。

食醋市场目前主要以内资品牌为主,除了北京龙门和田宽是和日本合资外,国外跨国公司基本没有介入食醋的行业。

目前全国食醋的生产还没有形成大的企业生产群,而是以点状分布为主,不外乎四大企业:

一个是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量10万吨,居全国行业第一;二是北京的龙门和田宽,年产量2万吨;三是天津的独流老醋,年产量3万吨;四是四川保宁醋厂,年产量1万吨左右,已被四川泸州老窖集团并购。

山西是中国的一个产醋大省,以历史悠久而闻名全国,目前的年产量25万吨左右,山西水塔陈醋有限公司的年产量3万吨,是山西目前最大的食醋生产企业。

2、调味品市场的特点

2002年3月对北京莫昊亚太咨询公司对北京调味品市场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

调味品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2.1品牌集中度低

最好的品牌:

第一名“味好美”提及率仅为10.6%。

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最好的调味品品牌中,只有“味好美”一个品牌的提及率超过10%,为10.6%;“太太乐”(7.1%)排在第二位;豪吉、金狮、龙门分别以5.3%处在第三阵营;美极和珍极两品牌也以3.5%的提及率榜上有名;其他品牌占59.3%.由此不难看出调味品在整体上品牌集中度低,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领导品牌,甚至是强势品牌。

较好的品牌:

“六必居”、“王致和”,分别占17.7%和16.8%。

味好美、太太乐和美极除了在最好的品牌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外,在较好的调味品品牌中也有较多的提及,表明这三个品牌在调味品品牌中已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2.2酱油:

“金狮”、“龙菲”名列前茅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金狮和龙菲品牌的消费量要远远高于其他品牌,分别占27.4%和23.0%,销售状况较好的还包括生抽(9.7%)(5.3%)、宽牌(5.3)和珍极(4.4%)。

在酱油市场中,一些新品牌以高档次、口味纯正的定位脱疑而出,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

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购买酱油产品考虑的主要因素已不再是价格,转而是注重酱油产品的中味、品牌和包装。

2.3鸡精、辣椒酱:

深受人们追棒

除了酱油、味精、盐和醋这四种每天必加的调味品外,消费者最喜欢吃的其他调味品类别依次是鸡精(16.1%)、辣椒酱(13.4%)和沙拉酱(8.0%);料酒和汤料也分别以3.6%和

2.7%排在第四、第五位。

2.4肉味浓的调味品:

市场容量巨大

根据对调味品市场的了解,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肉味浓的调味品,因此在本次调查中,专门针对(袋装大酱肉汤)这种调味品进行了消费需求的简单测试。

调查表明,有53.1%的消费者会考虑购买该类产品,表示不会购买的占46.9%,这说明该类调味品市场容量巨大。

2.5消费群:

女人比男人更爱吃调味品

在问及你家里谁最爱喜欢吃调味品时,有31.9%的被访对象回答是中年女士,回答是青年女士的占23.0%;而回答中年男士、青年男士分别只有6.2%和11.5%。

可见女人比男士更爱吃调味品。

而中年女士和青年女士是调味品的主要目标消费者和购买对象。

消费者认为吃调味品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提味(69.0%)、方便、省事(24.8%)、营养(18.6%)增加食欲(17.7%)。

可以看出,一种好的调味品同时要满足消费者的三种需求;第一是要能够提味,增加食欲;第二吃起来方便、省事;第三是要有营养。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一个调味品品牌能够同时具备这三大卖点,并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定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市场竞争格局

调味品市场,生产厂家众多,品牌集中度低,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领导品牌,甚至是强势品牌。

随着经济的不断对外开放,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也纷纷看好调味品市场,近年来,达能、雀巢、亨氏等众多洋品牌开始进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