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7990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docx

必修三第一课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导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解读:

本单元一共解决了四个大问题:

1、主流思想是什么?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2、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其中第1个问题是第1课解决的,第2个问题是第2课解决的,第3个问题是3、4课的内容解决的。

大家阅读引言部分,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10月,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论语心得》,由此在中华大地上引发了一场“儒学热”。

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应该说,孔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英国大历史学家汤恩比和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就在他们的著作《展望21世纪》中达成共识:

二十一世纪要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弘扬中华文化。

他们认为,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才能拯救21世纪的世界。

1988年的1月份,一批诺贝尔的获奖者在法国的巴黎聚会,他们也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我们说,有实力才有魅力,那么生活在2500年前的孔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崇高的地位,他究竟有什么价值,让这些政要精英们能有如此断言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古圣先贤,去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

我们一起来解读本课的课题。

“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指的是什么?

百家:

所谓“百家”,是指“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真的是一百家吗?

不是,“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

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由于小说家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不能称其为一个学派,其他的九家被称为“九流”。

这也就是“三教九流”中“九流”的来历。

(三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

“争鸣”是什么意思?

争论、争辩的意思。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学派为了维护本集团、本阶级的利益,都各自著书立说,推销自己的主张,从而形成相互争论、相互诘难的那种争奇斗艳的学术局面。

过渡: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特点,就是乱,乱世好不好呢?

不好,人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是乱世有一个好处,就是人们的思想非常的活跃,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近代也比较乱,就有新文化运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漫长的乱世,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辉煌最灿烂的黄金时代。

此后的两年多年,中国人的思维始终都超越不了这些先哲的境界,那么是什么原因铸就了这种辉煌呢?

2、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从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济:

政治阶级关系:

思想文化:

这些方面发生的变化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段对话。

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儿!

娶了媳妇后呢?

生娃娃!

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

当然是放羊!

!

!

看完这段对话,不少同学笑了。

我们在笑过之后,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放羊娃会有如此单纯、幼稚,甚至可笑、可悲的想法呢?

因为他受的教育太少了。

为什么他受的教育太少了呢?

因为他家太穷了。

他的想法归根结底受到什么问题的制约?

经济问题,生存环境。

这折射出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什么规律?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那现在我们来看,这个时期的经济有什么变化?

经济:

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通过对经济史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使私田增多,最终导致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使封建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正所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保障不了,没吃的、没喝的,谁还有心思去从事文化活动。

政治:

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力量都在相互较量,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改革的方案,原来的统治阶级的力量(周王室的力量)已经不行了,但是新的统治阶级还没有形成绝对的权威,所以这个时候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这样一样,就必然形成观点各异的现象。

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士”是介于下层贵族与庶民之间的、从事知识生产的一部分人。

当时的各个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比如“楚王问鼎”就是诸侯王对周天子想取而代之的一种表现。

楚国,西周时候被周成王所封,当时封地只有五十里,小国。

楚国人不服,凭什么你们都几百里,我五十里,不服周,不服从你周。

所以湖北人到现在还有句口头禅“不服周”,就从那儿传下来的。

不服周怎么办,要自强,奋发图强,结果还不到东周时候,楚国就强大起来了,强大起来之后,楚国就想炫耀,先到周王的面前炫耀。

楚国后来出了一个人物,就是楚庄王,他领着他的军队到

,一鸣惊人。

你就等着瞧吧。

果然这楚庄王就一鸣惊人,成了霸主,“春秋五霸”之一。

这位老兄怎么样呢,他真的拿这杆枪去上学了。

他跑到周王国的地盘上搞“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常常是打政治牌的,演习给别人看,耀武扬威。

这时候的周王是周定王,周定王这已经摆不起架子来了,只好派了他的手下大臣王孙满去劳军,慰问慰问,抗议不敢提,还要慰问。

一慰问,这楚庄王就问了,听说九鼎在你们那儿多大多重呢。

九鼎就是大禹当部落首领的时候,铸的九个鼎,这九个鼎的青铜来自当时天下的九个州,所以九鼎就象征着当时的最高领导权和最高统治权。

庄王的这个动作叫“叫鼎”。

所以现在有一个成语叫“问鼎中原”,就是从这儿来的。

就是打最高领导权的主意了,王孙满听后就义正词严地说,在德不在鼎,一个人得不得天下大事,不在于他这个鼎,而在于他有没有德。

楚庄王不坑声。

诸侯纷争,除了要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之外,还得需要谋士、人才,所以各诸侯王都特别地礼贤下士,而士们也有满脑子的学问和治国方略,他们也渴望能找到一个途径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双方能够一拍即合。

战国时代养士之风风靡一时,就是把这些士大夫网罗到自己门下,掏钱养着他们。

养士著名的有:

魏国:

信陵君楚国:

春申君

赵国:

平原君齐国:

孟尝君

孟尝君叫田文、平原君叫赵胜、春申君叫黄歇、信陵君叫魏无忌。

贾宜的《过秦论》里面就讲到这四个人,叫做“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这四个人每人养的士三千以上,他不但养这么多士,而且这些士人很牛。

例子:

比方说孟尝君手下有一个士叫冯灌,冯灌是自己去找孟尝君的,他穿了一双走远路的草鞋去见孟尝君,孟尝君马上去见他,

然后非常客气地问:

先生远道面来,有什么教导我的吗?

冯灌说:

没有什么,我就是听说阁下喜欢养士,对士人很好,我正好没地方吃饭,我就来了,我没什么好帮的。

孟尝君想怎么就来这么个人,他是士啊,得养着。

然后把他接待办主任叫来:

来了一个人,你把他安排住招待所,叫“传舍”,住招待所。

过了几天,孟尝君把接待办主任叫来问:

他这两天干什么呢,接待办主任说他唱歌啊,整天都在唱歌,说这回来的这位冯先生实在太穷了,身上什么都没有,就有一把长剑,他每天都弹着那把长剑唱歌,唱什么呢,有一个相声说过这事,他是这么唱的“春天里来百花香,郎里个郎,火红的太阳当头照,照到了我破衣裳,郎里个郎”,这是相声。

他唱什么呢,他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翻译过来就是:

宝剑啊宝剑,咱回家吧,孟尝君这没咋的,吃饭都没有鱼啊。

孟尝君听这汇报后,那怎么办,给他换到宾馆,叫“幸舍”,不住招待所了,升级,吃饭有鱼。

过了几天,孟尝君又问接待办主任,说冯先生怎么样啊,接待办主任说,唱歌,唱什么呢,唱“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出门连个车都没有。

孟尝君说好啊,让他住星级酒楼,叫“代舍”,给他配车,打的也行,报销。

过几天孟尝君问接待办主任,冯先生该满意了吧,不满意,还唱歌“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这地方不能当家住。

孟尝君想,这也太过分了,你什么都不能帮我,也没什么教导我,没什么指点我,空着两只手来,我给你从招待所升到了宾馆,又从宾馆升到了五星级酒店,你说还不象个家,我怎么招呢,我到香山给你买栋别墅,给你配个老婆俩小秘,还是没有办法,一口气吞到肚子里去,住着吧,牛啊。

士为什么这么牛呢?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有本事。

就说这个冯灌,他初见孟尝君的时候,说自己什么能耐都没有,实际不是这样。

后来孟尝君被罢官了,因为孟尝君势力强,功高盖主,齐王就把孟尝君的相官职务给罢了,孟尝君罢官以后,三千食客一哄而散,只有冯灌留下来。

冯灌对孟尝君说:

先生请给我一辆车子和一些钱,我保证让你恢复职位。

孟尝君说好,没问题,我给你一辆车和一些钱,那就有劳阁下了。

然后冯灌拿着这些钱坐着车子奔秦国去了,到了秦国见秦王,坐下谈话,跪坐,席地而坐。

秦王问,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教导我的呢。

冯灌说,是啊,请问大王,当今世界最牛的国家是哪两个呢?

齐国和秦国,齐国和秦国雌雄不两立,就是齐国强了,秦国就会弱;齐国弱了,秦国就会强。

势不两立,将来谁最高谁就得天下。

古人席地而坐,秦王听了以后,啪一下就坐直了身子,请问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秦国不会弱呢。

冯灌说很简单,把孟尝君请到秦国来。

齐国为什么强,因为有孟尝君,现在孟尝君被罢官了,心怀怨恨,孟尝君在齐国为相多年,熟悉情况,这么一个人你弄过来,还怕秦国不强大,还怕齐国会兴盛吗。

秦王说是啊,有道理。

冯灌马上说,大王想做就马上做,等齐王想明白就来不及了。

秦王说好,我派十辆车子去接孟尝君。

冯说好,小人告辞了。

出来以后,冯灌一溜烟跑回齐国,去见齐王,

说大王知道当今之势,最牛的国家是哪两个,齐国和秦国啊,秦国强了齐国就会弱,齐国强了秦国就会弱,雌雄势不两立,告诉大王,小人刚刚得到消息,秦王已经派了十辆车子来请孟尝君了,孟尝君要是到了秦国,咱齐国就完了,请大王斟酌斟酌。

齐王说是啊。

来人啊,到边境线上看看动静,果然,到边境线上一看,秦国派的十辆车子浩浩荡荡来接孟尝君,齐王马上说,请孟尝君还当宰相,还增加了一千户。

这就是冯灌的功劳啊,真有本事啊。

正是这些士人们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发表自己的见解,活跃了战国时代的学术空气。

思想文化:

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春秋以来,私学兴起,在私学中不仅培养了出了一大批士人,而且也为学术的繁荣提供了舆论基地。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就是因为,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说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决定的,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应。

2、主要派别和代表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道家:

老子庄子

法家:

韩非子商鞅墨家:

墨子

孔子简介:

要说孔子,得先知道他是什么人?

1、圣人

孔子是什么人?

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中国人的话,十有八九说圣人。

孔圣人嘛。

而且孔子作为圣人,不是我们现在的人们给的定论,早在孟子的时代,孔子就差不多被定为圣人了。

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也”。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鲁迅先生说,这就话应该翻译为“摩登圣人”,“时髦的圣人”,我觉得这句话搁到现在,也可以叫做“文化超男”。

当然,“摩登圣人也好”“文化超男”也罢,都不是孟子的原意,孟子的原意,孔子是圣人当中最识时务的。

孟子说,圣人,有四种。

“圣之清者”,圣人之中最清高的,比如伯夷。

圣之任者,就是圣人当中最负责的,比如伊尹,圣之和者,比如柳下惠,圣之时者,比如孔子。

为什么说他是最识时务的,因为孔子善于处世。

孟子说,孔子的处世之道,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什么意思呢?

就是该离开就离开,走的快快的,该呆着就呆着,呆的长长的,该隐居就隐居,绝不贪图名利,该做官就做官,也不自命清高。

总而言子,就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很知道因时制宜,所以孟子说他似乎圣之时者。

但是圣人这个头衔,孔子自己估计是不会认同的,因为孔子自己说的很清楚,“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只不过去世以后,管不着了,只能由着别人说。

但是倘若知道孟子称他“圣之时者”,则多半会怀疑是不是讽刺。

孔子说他自己不是圣人,那他是什么人呢?

按照孔子他老人家自己的说法,他是普通人,。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两次说道“吾犹人也”,一次是在《述而》一次是在《颜渊》。

就是说,我和别人差不多,或者说,我也是个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

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吗?

是,至少原本是。

2、普通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

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国的贵族,而且追根溯源,还是商汤的后代。

后来,孔氏家道中落,又受到权贵的威胁,便迁到了鲁国,其实是移民。

孔子本人,则生于鲁国,长于鲁。

就是说,他祖籍是宋,国籍是鲁。

孔家移民到鲁国之后,已经没有了在宋国的风光。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做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经担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施氏为妻,生了9个女儿,但是没有儿子,后来又娶妾,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伯尼,又称作孟皮,但是孟皮的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了颜征在,当时的叔梁纥已经66岁了,但是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在今天上冻曲阜城东南)因为父母亲曾经为了生了儿子到尼丘山祈祷,所以取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死了,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心术不正,孟皮圣母已经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为施氏所不容,孔母颜征在只好带着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的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他的母亲去世,。

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所以,孔子小时候应该很苦,他的一生,也不顺。

不过这种苦,这种不顺,反倒是成全了孔子,使他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也就是说,孔子即便是圣人,那也是苦出来的、逼出来的圣人.

韩非子:

韩非师从荀卿,同门师兄弟是李斯,是战国末年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是韩国人,而且是韩国的王族,他非常的有才华,文笔非常好,思辨能力强,但是他有一个缺陷,就是结巴,表达不流畅,所以他在韩国一直得不到重用。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

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

既然从政不行,后来韩非就著书立说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

后来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秦王政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

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

秦王政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

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便马上下令攻打韩国。

韩王安原本不重用韩非,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

秦王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然而却未被信任和重用。

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李斯上书说:

韩非子是韩国的公子,他最终是要为韩国服务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不用他,就把他杀掉,留着肯定是对秦国不利的。

秦王政认可了他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

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

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

秦王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人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

3、意义:

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地位: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作用: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课的第一个问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在百家争鸣中各个学派的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思想:

1、核心:

仁:

爱人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109次,这充分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孔子对“仁”的解释有很多种,但是“仁”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爱人”。

那么怎么样才算做到了“仁”呢?

孔子认为有很多途径。

比如:

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我们来看,仁这个字,就是二个人的意思,意思是说,在人们的心中应该装有两个人,一个你自己,另一个是别人,考虑问题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也要考虑到别人。

多替别人想一想,要学会换位思考。

在协调统治者和被统治之间的关系上:

为政以德。

就是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苛政猛于虎:

孔子经过泰山的时候,有一个妇人正在坟墓前哭,十分伤心的样子,孔子看到后,就派子路去问:

你哭的这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情,妇人就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这个妇女就回答说:

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就说,苛政比凶猛的老虎还要可怕,所以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另外一种表现就是:

就是克己复礼为仁。

什么是克己复礼:

约束自己,克服私欲,使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

拓展:

周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制定了四种制度:

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其中分封制是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宗法制是社会制度,礼乐制是文化制度。

“礼”是用来划分等级名分的典章制度。

礼非常的复杂和繁琐,概括起来大概有5类。

吉礼(祭扫鬼神)、凶礼(丧葬)、宾礼(朝聘接待)、军礼(兴师动众)、嘉礼(饮宴婚冠)。

这些礼几乎包括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一切方面的行为规则。

人们的行为都要遵照礼的要求,做符合你自己身份的事情。

要做到贵贱有别,尊卑有序。

比如说死就有很多种叫法:

天子——驾崩  诸侯——薨  卿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奴隶——去世。

所谓乐,就是音乐,是少数奴隶主才能享有的特权,什么等级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音乐,都是有严格区分的,不能滥用。

礼和乐相辅相成,都是巩固周朝等级制度的手段。

孔子是非常重视“礼”的,比如说,孔子在给自己的学生颜回和子贡说话时,都是称名不称字,(子贡名赐,颜回名回,字子渊)。

而子贡在回答孔子的问话,说到自己,说到颜回时,也都称名,这就是“礼”,因为依照礼,和长者、尊者说话,无论是提到自己还是同辈,都是只能称名的。

2、教育:

有教无类。

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孔子曾经说过:

“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束与:

十条干肉,也就是说只要教十条干肉,就能成为孔子的学生,这十条干肉是指的见面礼,不是学费,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拜师的诚意,我就接纳你做我的学生,也就是说,孔子是人人都教育,没有区别。

这样一来,孔子就培养了大批人才,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孟子:

仁政:

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仁发展成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就可以得到民众的拥护,反之,就会失去民心。

民贵君轻。

性善论:

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四心: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怜悯之心、羞耻之心、谦辞礼让、是非善恶。

这四心就像人的手足四肢一样,是生下来就有的。

孟子的“性善论”也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

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而且希望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

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有两位著名的学生:

韩非子和李斯。

1、义、王道、以德服人。

王道:

就是你仁义,以德待人,把人感动得甘心情愿认你当老大。

什么叫霸道?

就是你有实力,以力服人,谁不服就把他打服为止。

2、君舟民水

3、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比如说,饿了要吃饭,还想吃好饭,冷了要穿衣,还想穿漂亮的。

这些都是人的本性,如果顺应人们的这些本性,那人们就不会循规蹈矩,所以荀子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向善,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

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那么我们来看孔子在人性问题上的看法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学思之窗里的问题:

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的观点,都未能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还有社会属性。

道家:

1、老子:

(李,名耳,字聃,后人尊称他为老子或老聃。

“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老子”实际就是指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①核心:

道。

②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③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庄子:

相对主义

问题:

什么是道: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

老子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看不见,模不着)。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能说的明白,就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道了。

无为而治:

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发展,不要对它横加干涉,强加妄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并不是指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要求统治者取消一切过度的举措,取消一切不恰当的政举,要少私寡欲,不要过多的干涉百姓的生活,不要折腾老百姓。

(不恰当的政举:

修宫殿,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发动战争)

同时老子还强调普通老百姓也要做到“无知、无欲、无为”,这样才能天下安定,政权巩固。

(因为人们欲望越多,就越不知足,越不知足,就越腾,越折腾,天下就越乱,事情就越多。

社会秩序就越不稳定。

 

拓展:

老子的“无为而治”,来自于他的“天道无为”的思想。

老子说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

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不要强加妄为。

无不为:

没有哪一件事情不是它干出来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没有哪一件是不是它干的。

(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是它做的很好,很成功。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也是希望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能达到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

对于这种无为而治的领导智慧,老子有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

小鲜指的是小鱼。

小鱼是很嫩的,煎小鱼的时候,只要油达到了一定的热度,放下去就熟,根本不用过多的翻转,如果过度的翻转,说不准还会把鱼给弄碎了,治理国家跟这个道理一样,不能总折腾,折腾的多了,就容易出乱子,要顺其自然,顺势利导才能收到功效。

小国寡民: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实际是一种消极倒退的思想。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比如有和无,难和易,前和后,长和短等等,而且事物的双方都是相互转化。

但是老子没有看到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而且它也没有看到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

辩证法的典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庄子:

相对主义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

比如:

好与坏、生与死、大与小、贵与贱、高与低等等。

对此,庄子举了例子:

他说,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要得腰病,半身不遂,难道泥鳅也是这样吗?

人爬到树梢上就发抖、害怕,难道猴子也是这样吗?

那么,人、泥鳅、猴子三者,究竟谁懂得恰当的居住地方呢?

他又说,人吃牛羊猪肉、麋鹿吃草、蜈蚣爱吃蛇、乌鸦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