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013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docx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doc

 

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叙述了中国信用卡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国内信用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出提高信用卡战略地位、改善信用卡业务的服务、调整银行的盈利模式,提高信用卡的安全性以及加强政府支持等对策.

关键词:

信用卡,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关于信用卡的业务,我们先从信用卡的概况来分析,循序渐进。

慢慢来深入分析各种业务。

1.信用卡的描述

1.1信用卡慨况

“信用卡”一词,本意是专指这个帖子里介绍的这种金融产品,可是由于以前国内准信用卡,甚至没有任何信用卡功能的储蓄卡大行其道,所以真正的信用卡,反而只能冠以“贷记卡”这种不伦不类的称呼。

真正的信用卡,具有以下特点:

不鼓励预存现金,先消费后还款,享有免息缴款期,可自主分期还款(有最低还款额),加入VISA,MASTER等国际信用卡组织以便全球通用。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其形式是一张正面印有发卡银行名称、有效期、号码、持卡人姓名等内容,背面有磁条、签名条的卡片。

我们现在所说的信用卡,一般单指贷记卡。

作为一种支付工具的银行卡,按性质可以分为借记卡、准贷记卡和贷记卡三种,其中借记卡不能透支,所对应的帐户内有多少钱只能用多少钱,准贷记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卡,在社会征信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凭担保或存保证金才可以有条件有限度地透支消费,目前正逐渐退出金融领域,而贷记卡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和准贷记卡最大的区别在于,申办无须担保无须保证金、加57174+5257透支消费具有免息期.

1.2信用卡的特点

信用卡相比普通银行储蓄卡来说,最方便的使用方式就是可以在卡里没有现金的情况下进行普通消费,在很多情况下只要按期归还消费的金额就可以了

a、不需存款即可透支消费,并可享有20-50天的免息期按时还款分文利息不收。

b、购物时刷卡不仅安全、卫生、方便,还有积分礼品赠送。

c、持卡在银行的特约商户消费,可享受折扣优惠。

d、积累个人信用,在您的信用档案中增添诚信记录,让您终生受益。

e、通行全国无障碍,在有银联标识的ATM和POS机上均可取款或刷卡消费。

f、全年多种优惠及抽奖活动,让您只要用卡就能时刻感到惊喜。

g、每月免费邮寄对帐单,让你透明掌握每笔消费支出。

h、特有的附属卡功能,适合夫妻共同理财,或掌握子女的财务支出。

i、自由选择的一卡双币形式,通行全世界,境外消费可以境内人民币还款。

j、免费800电话24小时服务,挂失即时生效,失卡零风险。

1.3信用卡的分类

按发卡组织分:

维萨卡、万事达卡、美国运通卡、JCB卡、Discover发现卡(美洲)、联合信用卡(台湾)、大来卡、NETS(新加坡)、BC卡(韩国)、中国银联卡(中国大陆)、Banknetvn(越南)等。

按币种分:

单币卡、双币卡。

按信用等级分:

普通卡(银卡)、金卡、白金卡、无限卡等

按是否联名发行分:

联名卡、标准卡(非联名卡),认同卡。

按卡片形状及材质分:

标准卡、迷你卡、异型卡、透明卡等。

按信息储存介质分:

磁条卡、芯片卡。

按卡片间的关系分:

主卡、附属卡。

按持有人的身份分:

个人卡、公务卡、公司卡。

此外,中国大陆地区对信用卡的范围与国际有所不同。

中国大陆的信用卡广义指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狭义指贷记卡。

即中国大陆的狭义上的信用卡与国际上所指的信用卡一致。

中国内地所指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两大类。

而国际上所称的信用卡,只是指中国内地所称的贷记卡。

贷记卡、准贷记卡与借记卡三者之间的区别是:

贷记卡持有人不必在账户上预先存款就可以透支消费,之后按银行规定还款就行了,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免息期。

借记卡说穿了是一种储蓄卡,需要先存款后消费,不能透支。

准贷记卡是在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的环境下,通过某种担保或预存保证金才可以有条件、有限度透支消费的信用卡,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卡正在退出金融领域。

[1]

2.信用卡业务概况

2.1我国信用卡业务概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9年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

至2009年第一季度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5047.31万张。

人均拥有量为0.11张/A,同比增加42.9%。

信用卡发卡机构主要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末,国有商业

银行信用卡发卡8897.47万张、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5718.39万张,同比分别增长42.1%和42.8%,分别占全国信用卡发卡总量的59.1%和38.O%。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信用卡人均拥有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发卡量、交易量不断攀升,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长,对发卡行、特约商户、持卡人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恶意取现、变相套现、欠贷不还”开始蔓延,如果不加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信用卡将成为金融业的另一个陷阱,这个陷阱的意义是双重的。

对银行来说,它扩大了业务量的同时,也增大了坏账的风险;对个人来说,它方便了人们消费的同时,增大了个对银行来说,它扩大了业务量的同时,也增大了坏账的风险;对个人来说,它方便了人们消费的同时,增大了个人财富错觉,孕育着家庭债务危机。

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最为盈利的部门之一。

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是许多国际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

如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就占其利润总额的1/3,美国运通公司的运通卡业务利润业务更占了其公司全部利润的70%。

自从中国银行1986年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电子货币——人民币长城信用卡以来,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卡工作基本上完成了初期的普及使用任务。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不断加速,国内银行开始大力发展信用卡市场。

积极改进产品和服务,努力与国际接轨,中国信用卡市场由此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市场上的信用卡数量已达到9,026万张,发行银行卡总数达到15亿张。

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最重视的业务之一.首先,从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看,我国人均持卡量仪为0.6张,同期美国、韩国的人均持卡量分别达到2.1张和7.9张。

其次,从持卡人用卡频率看,由于我国持卡人的用卡习惯还没有普及形成,持卡人的用卡频率仅为美国的1115,韩国的l/5左右。

第三,从特约商户普及率来看,差距更为明显,美国的商户普及率接近100%,而我国仅为2%。

第四,从持卡消费的比例看,瑞典、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持卡消费总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63%、55%、27%和35%,而我国同前这一比例仅为4.6%。

一项对城市居民拥有和使用银行卡的调查情况显示,2/3以上的受调查者都会拥有张或1张以上的银行卡:

家庭收入越高,所拥有的银行卡的数量就越多。

在收入2,000元的家庭中,将近一半没有任何银行卡;而收入在6,0130元以上的家庭平均拥有4张银行卡。

26~35岁的受访者所拥有的银行卡明显比其他年龄阶段的受访者多,其中82%以上拥有张以上的银行卡:

人们使用银行卡最主要用于“在购物场所刷卡消费”,其次为“支取工资或现金”。

[2]

2.2我国信用卡业务现状及交易分析

2.2.1信用卡在消费交易中扮

演的角色越来越引人注目从发卡量来看,到2005年底,国内商业银行发卡总量达9.6亿张,其中借记卡9.2亿张,占95.8%,贷记卡2000万张,准贷记卡约2040万张,各占2%。

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借记卡王国,借记卡和信用卡在发卡量上占比悬殊。

但是如果通过银联的跨行交易系统,大略估算一下活跃卡的比率及其交易频率,却发现借记卡和信用卡,在市场交易中的占比并非像发卡量那样具有天壤之别。

2005年信用卡在消费交易中无论笔数和金额其所占的比例都明显上升。

根据中国银联跨行交易的统计数据,信用卡交易在POS消费交易笔数中的比重达27%左右,与其4.2%的卡量占比相比较,信用卡的交易频率和活跃度都大大高于借记卡。

随着商业银行营销力度的不断加强,信用卡在宾馆、酒店及各种中高端商户的消费交易中驱逐借记卡的趋势日益明显。

从消费金额来看,2005年全年我国银行卡持卡消费额9595亿,其中借记卡占76.8%,贷记卡占16.5%,准贷记卡占6.65%。

借记卡有一部分交易属于ATM提款交易,因此其卡均消费交易额偏低,大约为800元左右。

在POS终端,最活跃的当属贷记卡,其平均单卡交易额为7915元,是借记卡的10倍,其次是准贷记卡,平均单卡交易额为3158元,是借记卡的3.75倍。

同时在信用卡品种上,贷记卡的活跃度又明显高于准贷记卡。

[3]

2.2.2信用卡成为消费贷款的重要方式

据统计,2005年国内市场信用卡新增发行量在500万张以上,信用卡交易总额为2400亿元人民币。

截至2005年底,国内信用卡透支余额将近150亿元人民币,与2004年相比,增长50%左右。

目前信用卡透支总额占个人消费信贷的比例已经达到10%,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

为了刺激信用卡交易的增长,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一些商业银行积极推出耐用消费品和一些高值时尚物品的分期付款业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持卡人对购买高值物品的信贷需求。

另外,一些商业银行为了鼓励持卡人在需要时使用预借现金功能,灵活下调了现金预借手续费,所有这些,都使信用卡作为一种灵活方便的信用贷款,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信用卡贷款将成为消费信贷的重要形式,在个人信贷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2.3信用卡市场品牌集中

观察国内信用卡发卡市场的品牌结构,以银联、维萨、万事达三种品牌卡为主体,此外,还包含数量有限的美国运通、日本JCB等国际品牌卡,以及各种没有标准BIN号,或者BIN号和标识不统一的非标准卡。

据初步推算,2005年维萨和万事达BIN号卡在国内信用卡发卡市场的总份额约为85%(国内信用卡标示大多为双标示,即银联+维萨标示或者银联+万事达标示)。

目前4和5字头BIN号卡大部分是只限于境内使用的人民币卡,在国际可以通用的双币种信用卡只有1O00多万张。

与此同时,银联标准卡在国内发卡市场的地位日益上升。

银联标准卡包括银联单标识的62字头国际标准卡以及99头的人民币标准卡。

2005年10月18日,中国银行发行了第一张具有银联标准的62字头信用卡,标志着银联标准的信用卡开始大规模试水国内市场。

截至2005年底,银联国际标准卡的市场份额达8.96%,市场增幅呈井喷之势。

2.2.4信用卡发卡银行之间竞争激烈

发卡行之间的竞争是由一个基本现实决定的:

消费者是有差异的群体,他们具有不同的消费偏好和借贷偏好,对卡的年费、信贷费、信用额度、服务费,还有航空里程这类非现金奖励的敏感度不同。

发卡行通过量身定制不同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偏好和需求,从而彼此竞争并寻找赢利机会。

就发卡行来说,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是国内信用卡市场的先行者,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一些中小银行则是后起之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银行也是信用卡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可以说,2005年以来,国内信用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这些发卡行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一是加大信用卡的销售力度。

如通过在高校、繁华街区设置摊位销售。

二是提供个性化的商品与服务如国内各信用卡在年费、手续费、信用额度、积分奖励等方面各有特点。

以年费为例,大多数银行都推出刷卡3~10次的免年费活动;以信用额度为例,多数银行的信用卡提现额度仅为信用额度的50%(广东发展银行2006年甚至推出了全额提现的业务)。

2.2.5信用卡业务拓展中风险凸显

信用卡业务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发卡行带来可观利润的同时,亦带来大量风险。

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持卡人信用不良而产生的拒付风险)、诈骗风险(交易非持卡人所授意或使用,而是被他人盗用,一般来说,损失由发卡行承担)、套现风险(持卡人违反与发卡行的约定,将信用卡中的透支额度通过POS终端或其他方式,全部或部分地直接转换成现金的行为)。

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套现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其向发卡机构的利息支出,也有一些持卡人同时申请多张信用卡就是为了在这些信用卡之间循环套取现金,从而占有银行的借贷资金而不支付任何利息。

信用卡套现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发卡行的信贷风险被放大。

由于我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信用卡本身又是一种无担保的借贷工具,当持卡人无法偿付信用卡透支额时,发卡行的补救措施就显得相当有限。

[4]

3.我国信用卡存在的问题

2O世纪80年代,信用卡这种现代支付方式流传到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加入信用卡发卡行的队列,在信用卡大规模的推广和使用中,随之而来的是一些风险隐患。

3.1信用卡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目前,信用卡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除了宪法涉及与征信直接相关的个人隐私保护的条款外,没有一项权威的法律法规为个人信用活动提供直接的证据。

而当前信用卡所遵从的业务范围基本上只有1999年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由于<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行业规定,难以明确保护和约束信用卡各方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提到尽快起草完成<银行卡管理条理》,但截止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系统的全面性的法律法规。

但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银行卡业务自身的发展变化,现行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暴露了许多的弊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3.2公众对信用卡的认识仍不深入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各类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9%。

各类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并不高。

说明广大消费者还未形成持卡消费的习惯。

除了公众对持卡消费的认知度不够外,银行宣传不够、商户受理不积极等客观因素也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中华民族“量人而挂;”的消费观念仍然根深蒂圊。

高达l8%的逾期还款利率也使持卡人望面却步。

3.3特约商户的质量和素质良莠不齐

特约商户数量随着信用卡发卡量的急剧增加而大量扩张,特约商户质量良莠不齐,套现现象此起彼伏。

如有些特约商户安全意识薄弱。

纵容客户,为客户套现提供便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资料或盗用其他商户资料申请成为特约商户,虚拟交易进行套现;也有一些收单行未及时回访,出现商户移机、挪用现象,为套现行为提供了温床,背后潜在的信用风险非常大。

3.4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信用数据极其有限,自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启用以来,现存数据还远不能满足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需求。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虽已基本实现全国联网,但这只是各商业银行历史信用数据的集。

没有包含工商、税务、法院、保险等其他社会公共部门的信息,信用数据的完整性不能够保证,加上我国个人收入不透明,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形式还比较复杂。

银行难以根据历史的或当前的信用信息判断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真实性、稳定性、还款意愿等关键性内容,从而造成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同时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信息主要为个人贷款、信用卡方蕊的违约记录,以负面信息为主,范围偏窄。

对商业银行来说,可利用的价值不高。

尤其是对于那些在银行没有交易记录的潜在目标客户,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客户信用程度和偿债能力,只能通过其他渠道采集和确认其资信状况,加大了征信及后期管理的成本,制约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3.5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信用卡的信用风险比较突出,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与风险防范制度尚不健全,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商业银行发放信用卡詹,对持卡人具体的使用行为缺乏监管,单纯依靠中央银行的征信管理系统还不足以对卡的使用进行监控,容易产生休眠卡,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与业务操作风险加大,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产生影响。

[3]

4.对我国发展信用卡业务的若干建议

4.1加快信用卡的榴关立法建设,改善用卡环境

当前政府应加快信用卡方面的立法,明确规定信用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信用卡犯罪者予以应有的处罚,为信用卡消费创造一个有法可依的强有力的外部法律环境。

切实加强银行卡业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加快出台(银行卡管理条例),将分散于(刑法修正案)、(商业银行法)、(Yl-汇管理条例>、<支付结算办法)以及(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ql的相关条款加以整合,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形成有利于银行卡风险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法制环境。

4.2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信用卡的认识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不仅应加大对信用卡业务的宣传。

同时还应提高公众诚信意识的重要性宣传,提升公众对信用卡的认识,增加对个人信用重要性的理解。

政府尽快建立健全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人们的预防动机.促进信贷消费,共同推动信用卡业务的整体发展。

4.3加强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提高特约商户培训和服务质量

国外信用卡业务一般以专业性公司的形式开展运作。

不仅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且经营策略明确,管理机制灵活,具备全球化的培训网络和完备的人才激励优势;外资银行更具备强大的

技术和金融产品开发能力,提供优良的服务也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国外专业信用卡公司和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通过全面提升职工的素质,锻造自己的人才队伍,确立自己的经营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应强化对特约商户的身份认证和资质审核,加强商户的业务培训。

特约商户的拓展要坚持以质量和诚信为本,依靠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完善对特约商户和P()6机具的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监控和巡查机制。

防止P()S机具被商户移机、挪用现象的发生。

加强对商户有关人员的岗前和在职培训。

不定期对特约商户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受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业务人员熟练掌握信用卡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技巧,严格按规定受理信用卡,有效降低或避免风险c5J。

4.4进一步健全中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信用卡存在信用风险的本质因素是个人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通过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关联系统,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我们可在最大程度上控制此类风险。

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银行间信息数据资源共享,通过客户的信用资料库随时查询客户信用档案,加大信用卡犯罪的防范力度,为迅速确定能否给予客户授信及适当的授信额度提供依据,也可以将个人和企业的各种违法犯罪记录、民事诉讼记录、欠贷款和信用卡恶意透支记录、偷逃漏税等不良行为记录录入征信系统,并向社会开放,形成舆论监督氛围。

除为个人贷款、信用卡提供参考信用依据外,系统还可在社保信息、劳动就业、法人开户、营业执照办理、分期付款等方面发挥作用。

促进整个社会的信用观念的转变。

4.5实现信用卡市场的规范管理,降低信用卡操作风险

要把控制银行卡业务风险的工作贯穿于整个银行卡业务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

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要依法规范经营,避免或减少业务内部风险;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银行卡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风险预警。

及时发现和处理不正常的交易或不正当的操作。

优化银行卡信贷资产质贽,通过采取有效的催牧手段,建立配套的催收机制和流程,最大限度地收回逾期欠款和减少损失。

加强建立内控制度,健全信用卡风险约束机制,发卡机构在业务操作中对开户,制卡,发卡,授权,挂失,止付,重要凭证及止付信息传递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

进一步加强联网建设,发挥银联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信用卡的通用性、竞争力及效益。

加强催收制度的建设,针对欠款客户的逾期期限,采取不同措施和换用不同的人员,辅以奖励机制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总之,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给广大的持卡人带来的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不论是持卡人还是发卡行都面临着这种风险,所以对于风险的防范,不单单是金融机构的事情,持卡人要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卡信息,珍惜个人信用,风险防范首先从自身做起,另外,期待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社会各方面一起建设良好的用卡环境。

[5]

5.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拓展之路径选择

5.1信用卡业务是典型的零售银行

业务,即以个人为银行信贷的对象。

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和机构组织。

然而,信用卡业务又突破了银行与个人两方的信贷关系,表现为银行、持卡人、特约商户三方进行“博弈”的格局。

5.1.1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

拓展方面的主要成本与收益.成本方面。

卡片制作成本、广告宣传费用、相关人员工资、资金成本(信用额度内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自有资本和吸收的存款,因此这一部分资金存在利息成本的问题)、风险成本(持卡人拒还本金、利息以及采取套现的方式规避利息支出等都使银行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5.1.2收益方面。

年费收入(由持卡人交纳,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普卡每卡年费收入在4O~2O0元不等,金卡在IO0至上千元不等,一般来说,年费收入是与发卡量成正比的)、商业折扣收入(由特约商户交纳,占刷卡销售收入的5%左右,此项收入是与刷卡消费额成正比的)、利息收入(由持卡人交纳,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对免息期后未偿余额是按日息0.5‰收取的,透支现金也是按日息0.5‰收取的,未偿余额的数量取决于持卡人的消费习惯和财务状况,例如有些持卡人总会在免息期内偿还借款)、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提取现金的手续费、罚息、转账手续费等)。

5.2国内信用卡市场发展路径之选择

在边际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除了风险成本,信用卡其他成本相对固定),发卡银行就剩如何扩大财源的问题了。

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都推出刷卡免年费活动,因此,信用卡的收益主要集中在商业折扣收入和利息收入上。

据估计,这两项收入占我国信用卡收益的80%以上。

5.2.1薄利多销,降低卡片的

“睡眠率”。

商业折扣收入是信用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信用卡商业折扣率大多在3%左右,低于国外一些银行的折扣率(美国银行的折扣率在5%,美国运通银行的折扣率在3%~7%,世界上其他大多数银行信用卡的折扣率都在3%以上)。

过高的商业折扣率会损伤商户参与信用卡拓展的积极性,例如2005年发生在南方几省市银联与特约商户之间的折扣率之争;而过低的商业折扣率又会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卡收益;在确保有足够多的特约商户参与三方“博弈”格局而不得不牺牲折扣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弥补损失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多发卡和鼓励刷卡,以达到“薄利多销”、增加商业折扣收入的目的。

我国一直存在重发卡轻受理的现象,发卡量已超过9亿张,但持卡消费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5%,商户普及率仅为3%。

当然,多发卡的目的是要多刷卡,而不是让卡片成为“睡眠卡”以及“任务卡”。

因此,在加大信用卡的销售力度时,加强对发卡过程的监管也是尤为重要的,而发卡之后,银行对持卡人的跟踪管理则是确保让卡片成为活跃卡的最根本的方法。

管理方法包括定期电话回访、优惠活动告知(通过手机短信或信件)等。

5.2.2适当调低信用卡利率水平,鼓励付息信贷消费和透支

利息收入也是我国信用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5年底,国内信用卡交易额近2400亿元人民币,透支余额将近I5O亿元人民币。

以日息0.5‰(即月息I5‰,年息I8%)算,这一年国内信用卡的利息收入大致在27亿元人民币(不计未偿余额)。

目前,国内信用卡利率水平尚有比较大的下调空间。

信用卡利率远远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目前信用卡人民币贷款年利率大多在I8%左右,人民币贷款5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仅为6.84%)。

而信用卡透支额占交易额的比例又偏低(2005年信用卡透支额占交易额的比例为6.25%),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通过降低信用卡利率鼓励透支和付息信贷消费(指免息期后的未偿余额)对增加银行收入来说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5.2.3积极管理风险,控制风险成本

与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一存贷差相比,信用卡业务灵活便利,利率管制较少,利润增长空间大。

这也是近几年来信用卡业务迅速扩张的根本原因。

利润与风险总是一对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