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增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269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细胞的增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的增殖.docx

《细胞的增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的增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细胞的增殖.docx

细胞的增殖

 

第1讲细胞的增殖

知识点一 细胞生长与细胞周期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细胞周期

知识点二 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过程

2.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3.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知识点三 细胞的无丝分裂

1.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

2.必记细胞周期的三个结论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无细胞周期。

(2)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周期有很大差别。

(3)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因此观察细胞所处时期时,大部分都处于间期。

3.巧记有丝分裂各期特点

4.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均发生在分裂间期。

      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过程体验]

1.细胞周期及其表示方法

(1)判断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A.根尖分生区细胞B.植物形成层细胞 C.神经细胞

D.人表皮细胞 E.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F.干细胞 G.生发层细胞 H.洋葱表皮细胞 I.浆细胞

①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B、F、G(填字母)。

②判断的理由:

这些细胞都是连续分裂的细胞。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

表示方法

图形解读

扇形图

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

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

柱状图

A:

G1期;B:

S期;C:

G2期和M期

坐标图

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2.据下表分析

细胞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15.3

2.0

17.3

十二指肠细胞

13.5

1.8

15.3

肿瘤细胞

18.0

0.5

18.5

成纤维细胞

19.3

0.7

20.0

若用上述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十二指肠细胞。

原因是:

十二指肠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相对较长。

[系统认知]

1.细胞周期的划分

(1)分裂间期

(2)分裂期(M期):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与细胞周期相联系的四个重要知识点

(1)基因突变:

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染色体变异:

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细胞癌变:

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DNA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4)减数分裂是连续发生两次分裂,但不属于连续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题点全练]

1.(2017·沈阳模拟)甲、乙两图均为连续分裂的细胞周期图示,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

从图中分析,下列错误的是(  )

A.甲中的a、乙中的B→A时细胞进行DNA复制

B.甲中的b、乙中的A→B时细胞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

C.甲、乙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根据在细胞周期中阻断DNA复制的原理,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生

解析:

选C 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因此,甲中的a(c)、乙中的B→A表示间期,甲中的b(d)、乙中的A→B表示分裂期;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会加倍;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这种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阻断DNA复制后,癌细胞就不能完成染色体复制,其增殖过程被阻断,最终将衰老死亡。

2.(2017·南京检测)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6~40.6h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解析:

选D 蚕豆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分裂过程提供能量,A错误。

在细胞周期中,间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此时DNA分子双链解旋,稳定性最低,2~19.3h、21.3~38.6属于间期,B错误。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根尖只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从图中可以看出,2~21.3h、21.3~40.6h各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是19.3h,D正确。

有丝分裂过程及有关数量变化规律

[过程体验]

1.判断正误

(1)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2)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3)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不同(×)

(6)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倍增(√)

(7)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8)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9)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在末期形成(×)

(10)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2.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及有关数量的变化

(1)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

细胞结构

变化规律

纺锤体

形成―→消失

(前期) (末期)

核膜、核仁

消失―→重建

(前期) (末期)

中心体

倍增―→移向两极―→平均分配

(间期)  (前期)  (末期)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规律: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的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时期

项目   

分裂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

0→4n

4n

4n

0

0

核DNA分子

2n→4n

4n

4n

4n

4n→2n

[系统认知]

1.一个细胞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1)a→b、l→m、p→q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2)g→h、n→o、r→s变化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3)c→d,r→s的变化很相似,但时期不同。

(4)染色单体数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

2.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1)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作用时期及生理作用

细胞器

细胞类型

作用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各种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

动物、低等植物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

高尔基体

植物

末期

细胞壁的形成

线粒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提供能量

(2)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的分配

①中心体经复制后,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②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随机、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题点全练]

1.下列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

B.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e两个时期,秋水仙素使基因突变作用在e时期

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

解析:

选D 由图示可推断a、b、c、d、e分别表示间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结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且c图中DNA已经复制,但染色体数没有加倍;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在前期和末期,即c、b,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即a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2.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

解析:

选D 图1中1条染色体中包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图2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就不能再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只能称为染色体。

图3纵坐标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B→C段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1,C→D段染色体上DNA分子由2个变成1个,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

图4中d表示细胞中DNA含量为2N,染色体数目为4N,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图4中a、c表示染色体与DNA含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a对应于图3中的C→D段,c对应于O→A段。

[探规寻律] 

(1)动、植物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

②图像呈圆形,外面无细胞壁,或有中心粒结构,无细胞板结构,通过缢裂方式产生子细胞,一般可判断为动物细胞。

(2)有丝分裂各分裂期的判断: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质分离

(3)根据柱形图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方法:

一般从两个方面判断细胞所属的分裂时期。

①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

染色单体

②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

 

      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曲线的两种变式

[化解难点]

1.典型图示要明了

2.隐含信息知多少

(1)图2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中fg段表示间期,gh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即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ij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2)图3是图2的变式,在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1。

图中BC段表示间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EF段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3)图2和图3还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gh(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3.解题技法记在脑

[练通难点]

1.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及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实线表示DNA含量的变化

B.图乙所示细胞对应图甲中DE段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时期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B段时期

解析:

选D 图甲中实线表示DNA含量的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的变化,A正确;图乙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与图甲中DE段相对应,B正确;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即图甲中的CD段,C正确;DNA分子的加倍在有丝分裂间期,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在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

2.(2017·长春模拟)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bc段的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处于cd段的细胞可以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de段的形成是由着丝点断裂发生的

解析:

选B 图中ab段可表示分裂间期中蛋白质的合成时期,该时期核糖体活动活跃;bc段表示DNA复制时期,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d段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细胞,该时期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由0.5变为1,是因为发生了着丝点断裂。

3.

(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解析:

选D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b表示DNA复制,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c→d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b表示DNA复制,c→d表示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着丝点分裂发生在b→c段,因此D项中a→c过程含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课堂练真题——明考查热点]

1.(2016·海南高考)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长

解析:

选C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纺锤丝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DNA复制需要解螺旋,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分裂期的时间远小于分裂间期。

2.(2015·北京高考)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

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解析:

选C 从图中可以看出,a峰中细胞DNA相对含量是40,b峰中细胞DNA相对含量是80,即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由此可推知a峰与b峰之间的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中,b峰中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分裂期。

实验组b峰中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的原因是某抗癌药物有效抑制了癌细胞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使得进入分裂期的细胞明显减少。

3.(2015·浙江高考)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每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

解析:

选C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且细胞周期的长短也往往不同。

同一种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也往往不同,且细胞周期中的各个时期也会长短不同。

DNA复制发生于S期,因而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不影响DNA的合成,细胞仍能完成一次正常的有丝分裂,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中的相同。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但每条染色体上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

4.(2014·上海高考)

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

参照如图所示的细胞周期(注:

G1期是DNA合成前期,S期是DNA合成期,G2期是DNA合成后期,M期是分裂期),“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  )

A.1      B.2

C.3D.4

解析:

选A 图中G1期为DNA复制前期,S期为DNA复制期,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

根据题意可知其在G1期与S期之间发挥作用。

5.

(2014·江苏高考)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解析:

选B 题图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

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

乙为染色体,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可见两者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很大。

题图如果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如果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该时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无细胞核,故不存在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情况。

[课下练模拟——验备考能力]

一、选择题

1.(2016·徐州六中检测)下列关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

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

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解析:

选C 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A、D正确;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关,B正确,C错误。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DNA分子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解析:

选D 能够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间期;细胞板出现在末期,纺锤体出现在前期;DNA分子复制和中心粒倍增都发生在间期。

3.(2017·枣庄模拟)下面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期内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4h

B.S期应为染色体复制及加倍的时期

C.记忆B细胞所处时期应为G0期

D.M期是染色单体出现和消失的时期

解析:

选B 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为分裂期用时与间期用时之和;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属于M期;记忆B细胞受特定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和分化,可见记忆B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即处于G0期的细胞;染色单体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这两个时期均属于M期。

4.(2016·江阴高级中学段考)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B.BC段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

D.纵坐标中N=1或2

解析:

选D 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AB段每条染色体含量由N→2N,DNA复制,AB段为间期,A正确;BC段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说明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纵坐标中N=1,2N=2,说明每条染色体没有复制时含1个DNA,复制后含2个DNA,D错误。

5.(2016·山师大附中模拟)图甲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图乙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在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B.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

C.图甲中cd段可包括前期和中期

D.图乙细胞可能在图甲细胞的bc段发生了突变

解析:

选A 坐标曲线图的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DNA含量,曲线既可代表有丝分裂也可代表减数分裂。

ac段代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

de段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6.(2017·黄山模拟)下列据图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图甲的S期或图丙的m→n段

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a+b段或b+c段

C.用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细胞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m→n段

D.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或b、d或m→n段

解析:

选C 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图甲的S期或图丙的n→m段;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a+b段或c+d段;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留在m→n段;图中M或b、d或m→n段均表示分裂期,分裂期中,只有前期和中期存在染色单体。

7.(2017·黄桥中学检测)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牵拉着丝点使之断裂

C.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为1∶2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解析:

选C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错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纺锤丝牵拉子染色体向两极移动,B错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都为1∶2,C正确;赤道板是一个空间位置,任何时期都存在,D错误。

8.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直方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解析:

选C 图①随着核DNA完成复制,染色体也完成复制,A错误;细胞板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结构,题中细胞为动物细胞,B错误;①→②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C正确;染色单体相互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不变,图③表示的时期为末期或DNA复制之前的间期,D错误。

9.(2016·海安中学测试,多选)处于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A.核仁解体,mRNA合成最旺盛

B.染色体移向细胞中央

C.赤道板形成

D.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解析:

选BD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为1∶2∶2时,说明染色体已复制完成,着丝点没有分裂,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核仁解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染色质已经螺旋变粗呈染色体状态,mRNA合成不再旺盛,A错误;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赤道板是个空间位置,不需要形成,C错误;前期,染色体上的着丝

点未与纺锤丝连接,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D正确。

10.(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