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417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docx

人教部编版《对韵歌》优秀教案2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对韵歌(人教部编版)

5 对韵歌

本课是一首对韵歌,以对对子的形式,展示了六对词性相同、意义相对的词语,介绍了与大自然有关的内容,激发了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及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对韵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情境优美,语言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以及积累语言的习惯。

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以读为主,在读通、读好课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

在教学中,应尽量从整体着眼,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形式来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并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观察图画,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

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生字词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课件。

2课时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同学们还记得《三字经》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对韵歌。

(板书课题)它和《三字经》一样,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读起来和谐悦耳,朗朗上口,而且它还描写了地球上的一些自然景观,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努力读通句子。

3.指名读课文。

(师点评,纠正字音,指导)

4.齐读课文。

5.用笔画出生字,自己读一读,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

三、认识笔画,识记生字

1.认识笔画。

(1)(出示3种笔画的课件)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3种笔画的名称吗?

它们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提(

):

下笔较重,从左下斜向右上行笔。

由重到轻,收笔要出尖。

撇折(

):

下笔写短撇,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

竖折(

):

下笔写竖,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

(2)老师在黑板上范写这3种笔画,学生书空。

(3)老师指导学生读3种笔画的名称。

(4)指名学生读。

(5)学生练习书写,老师点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老师点评、指正。

2.识记生字。

(1)自主识字:

(出示生字卡)这些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

(2)小组合作识字:

小组成员讨论交流识字方法,评评谁的识字方法最好。

(3)全班交流。

(4)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生字卡)你们认识这些生字了吗?

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认识的最多?

(师相机指导)

四、再读课文

1.小朋友们,本课的生字大家已经认识了,那我们现在再读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五、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写“虫”“云”“山”。

1.自主观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2.师提示重点笔画,并范写。

虫:

第五笔是提,点紧挨提。

云:

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撇折往里收。

山:

第二笔是竖折,两边笔画对称。

3.生描红并练写。

(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展示学生写的字,全班评议。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写出下列生字的笔顺。

虫 云 山

1.理解课文内容。

2.背诵课文。

一、读文感悟

1.出示词语:

云 雨 雪 风 花 树 鸟 虫 山清 水秀 柳绿 桃红

2.学生齐读词语。

3.师:

同学们想一想,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啊?

(大自然的事物。

)课本是怎么把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的?

4.齐读课文。

5.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

(1)读了以后,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结: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课文中这种有趣的组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叫作对对子。

6.师生交叉读:

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好吗?

7.生生交叉读:

同桌之间合作读对子,可以边拍手边读。

8.齐读全文。

二、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1.在情境中理解词语。

(1)出示图片:

画面的内容是美丽的大自然。

(2)提出要求:

大自然多美啊!

你们喜欢吗?

你们能把书上的词语与图片一一对应吗?

(3)老师指名学生回答。

(师指图片,生回答是什么事物)

(4)全班齐回答。

2.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1)请运用上面的词语,看着这些图画,说一段话。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4)师生共同评议。

3.练习背诵课文。

(1)找出“对”前后词语的规律。

(词性相同,意义相对。

(2)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一人提示“对”及前面的词语,一人答出“对”后面的词语,相互交换)

(3)指名背诵。

(4)全班齐背。

三、课外延伸

1.补充学习几则对韵歌。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2.试着编编这样的对韵歌。

本课识字的形式是对对子,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尽量读通句子、读对课文,并借此让他们在课文中寻找并认识生字、对子。

然后,可以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字形,拥有学习的选择权、决定权和主动权。

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点上,教师依然可以采用直观图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6组对子的含义。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对韵歌》人教部编版

《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韵歌》共3句。

第一、耳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

第三句是双字对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字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3个笔画。

教学难点:

感受音韵之美,喜爱对韵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声律启蒙》。

小朋友们要仔细听,比一比谁记住的歌词多!

2.刚才这首歌的名字叫《声律启蒙》,它是古代的学者将一些有联系的事物、故事、景物等等写在一起编给小朋友们读的书,也可以称为是古代小朋友的儿歌。

3.谁来说一说,你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

4.所以它又叫“对韵”。

5.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念“对韵歌”。

【设计意图】《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都是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包罗万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用儿歌视频导入,通过情境的渲染,是孩子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且明白“对韵”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性,增加学生对此类启蒙读物的喜爱。

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的可真好!

有没有不认识的字,需要老师帮忙的?

3.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读。

(2)打乱顺序读。

(3)强调:

“花”和“风”,个别学生会出现“h,f”不分的情况,注意发音位置。

“虫”翘舌音,注意正音。

4.交流记字方法

(1)数笔画:

虫、云、鸟

(2)上下结构:

(3)左右结构:

(4)找朋友:

花朵、小花、花园;白云、云彩、云朵;大风、春风、寒风、风车;雨滴、下雨、雨丝;虫子、昆虫、毛毛虫

5.拍手读,本文节奏性强,适合学生同桌之间打花巴掌读文。

【设计意图】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拼音,主要靠多种形式的示范朗读来正音。

教学时采用多种方式趣读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识记生字,读准字音,背诵课文。

三、指导书写

1.学写“虫”

(1)观察汉字,这也是一个象形文字。

(2)这就叫敏锐的观察力!

“虫”字有一个新的笔画,它叫做“提”。

(3)师范写:

竖写在竖中线上,“口”字要写扁一点。

(4)书空

(5)生练写,师巡视并提醒坐姿。

2.学写“云”

(1)观察

(2)对,要想写好“云”字,有一笔很重要,就是“撇折”。

(3)师范写:

撇折怎么写好看呢?

下笔从重到轻,撇折交接时转换方向,从重到轻,稍微向上斜一点。

3.学写“山”

(1)这个字里有一个新笔画是“竖折”。

(2)下笔先写竖段,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横段。

中间的竖最长,第三画的竖下端略出头。

竖向笔画之间距离相等。

(3)再看弯钩,比竖要弯一点。

先向下写弯,在向左上方出钩。

【设计意图】这3个笔顺不太容易写好看,分清“提”与“横”,提是由重到轻的。

“撇折”和“竖折”注意转变方向时转弯不要太用力,不能写成一个大疙瘩。

学生要多加练习,才能写得规范、美观。

4、再读课文,感受韵律

1.借助图画,配乐朗读。

2.说一说看到的画面,有哪些景物?

3.感受对应关系。

找出“单字对”和“双字对”。

同一类的字才可以对对子。

4.理解“山清水秀”和“桃红柳绿”。

(1)图片上有什么?

(对,这幅画描绘的就是“山清水秀”的意思。

(2)可是来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详情小朋友帮帮忙。

我们都能看到连绵的群山和碧绿的溪水,找到了“山”和“水”两处自然景物。

可是“清”和“秀”这两个字图上没有啊?

你从哪地方看出来的?

(3)对啦,你可真会发现啊!

这样的词又叫做“形容词”,只要认真欣赏就能感受到。

(4)“桃红柳绿”就很好理解啦,谁来说一说?

5.背诵全文,比比谁最快。

五、板书设计:

3.对韵歌

单字对双字对

教学反思:

这篇识字课的内容是对对子,对对子既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了解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因为《对韵歌》具有极强的节奏感,朗朗上口,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正因为它押韵,学生很容易地能背诵下来,这样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继续拓展课外知识的挑战欲。

文中共6组对子,应到学生一组一组,找其中的关系,去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通过图片理解。

总体来说这节课学生的接受度和参与度都较之前有很大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