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456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1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docx

陕西省咸阳市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盐化肥》解析版

陕西省咸阳市2016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盐+化肥》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

H2O、NO2、Fe3O4B.碱:

Ca(OH)2、Ba(OH)2、Na2CO3

C.酸:

CH3COOH、CH4、H2SO4D.盐:

NH4NO3、MgCl2、CuO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3.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  )

A.碳酸氢钠B.生石灰C.氢氧化钠D.氯化钠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

A.纯碱Na2CO3碱制玻璃

B.生石灰CaO氧化物补钙剂

C.食盐NaCl盐除铁锈

D.火碱NaOH碱洗涤剂

5.将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B.5个C.6个D.7个

6.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NaClKNO3MgCl2

B.NaOHNa2CO3NaClH2SO4

C.NaClNa2SO4AgNO3HNO3

D.FeSO4NaNO3KClHCl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物质加入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该物质一定含CO32﹣

B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到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

两根铁丝表面均出现固体

金属的活动性是Fe>Cu>Ag

C

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无色溶液一定是酸

D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

铜片上有划痕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A.AB.BC.CD.D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测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蒸发食盐水

9.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加物质或方法

A

提纯硫酸钠中的硝酸钠

溶解、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

B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

C

除去CO2中少量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D

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

A.AB.BC.CD.D

10.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Cu2+、NO3﹣、Cl﹣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D.Na+、Ba2+、Cl﹣、NO3﹣

11.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ƒ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A.上述图象只有2个正确B.上述图象只有3个正确

C.上述图象全部正确D.上述图象全部错误

13.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

A.水、AgNO3溶液、稀硝酸B.水、NaOH溶液、稀盐酸

C.水、KOH溶液、稀盐酸D.水、KOH溶液、稀硫酸

 

二、填空题

14.结合如图所示的四瓶溶液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③号瓶溶液中溶质的俗名      

(2)农业上可以用      中的溶液来选种(填序号)

(3)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①、②、③三种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15.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

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      (填一种).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

      (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16.走进“化学村”.“化学村”的布局如图:

(1)认识“居民”.①10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有      .

②“居民”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

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      

(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例如,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

17.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有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E物质的一种用途      ;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      .

 

三、实验与探究题

18.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      .

(2)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      .

(2)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

有NaCl

乙同学猜想:

有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

有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

有      .

【交流讨论】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

我的猜想成立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四、计算题

20.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71.7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陕西省咸阳市2016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盐+化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

H2O、NO2、Fe3O4B.碱:

Ca(OH)2、Ba(OH)2、Na2CO3

C.酸:

CH3COOH、CH4、H2SO4D.盐:

NH4NO3、MgCl2、CuO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解:

A、H2O、NO2、Fe3O4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B、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C、CH4属于有机物,不属于酸,故错误;

D、Cu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盐的概念,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物质的组成,然后再根据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故选项推理错误.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原溶液若是饱和溶液,若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结晶的方法、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  )

A.碳酸氢钠B.生石灰C.氢氧化钠D.氯化钠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碳酸氢钠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又能除去酸.

【解答】解:

A、碳酸氢钠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又能除去酸,故正确;

B、生石灰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错误;

D、氯化钠不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

A.纯碱Na2CO3碱制玻璃

B.生石灰CaO氧化物补钙剂

C.食盐NaCl盐除铁锈

D.火碱NaOH碱洗涤剂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食盐不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不能用于除铁锈,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可用于制洗涤剂,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将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B.5个C.6个D.7个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碳、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6个.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盐、酸、一氧化碳、碳、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NaClKNO3MgCl2

B.NaOHNa2CO3NaClH2SO4

C.NaClNa2SO4AgNO3HNO3

D.FeSO4NaNO3KClHCl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

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NaOH和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得不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钠,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正确.

C、NaCl和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D、FeSO4溶于水呈浅绿色,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物质加入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该物质一定含CO32﹣

B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到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

两根铁丝表面均出现固体

金属的活动性是Fe>Cu>Ag

C

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无色溶液一定是酸

D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

铜片上有划痕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A.AB.BC.C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A、根据活泼金属、碳酸盐都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活泼金属能把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

C、根据酸性溶液、碱性溶液都不能是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D、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活泼金属如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故A错误;

B、金属活动性顺序,活泼金属能把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铝丝、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铁都大于铜,但铝和铁无法确定活泼性,故B错误;

C、酸性溶液、碱性溶液都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不能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铜片上有划痕,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明确,综合性强,平时学习时一定注意掌握物质的性质一定要全面系统.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测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蒸发食盐水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加物质或方法

A

提纯硫酸钠中的硝酸钠

溶解、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

B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

C

除去CO2中少量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D

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

A.AB.BC.C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硫酸钠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

A、硫酸钠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且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

B、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

C、HCl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通入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

D、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可以鉴别,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Cu2+、NO3﹣、Cl﹣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D.Na+、Ba2+、Cl﹣、NO3﹣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解答】解:

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

A、Cu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Mg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共存.

 

11.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专题】物质的制备;性质决定用途.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

①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而铁不能生成硫酸;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碳与氧气燃烧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