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480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docx

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

2020年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却显示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

2、“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

3、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是()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卢梭《爱弥尔》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凯洛夫《教育学》

4、科举制度的废除是在()

A.1883年B.1885年C.1905年D.1911年

5、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洛克

6、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A.上午印书馆编的《教育学》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D.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

7、(多选)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无阶级性B.为生产劳动服务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其简单E.在特定场所进行

8、(多选)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9、(多选)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住哟啊观点是()

A.以儿童为中心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展观

C.学校即社会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不断增长

10、(多选)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社会性 B.生产性C.实践性D.意识性E.科学性

11、(多选)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A.官学B.私学C.骑士学校D.书院E.社区学院

1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3、()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

14、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缺席B.科学技术C.生产力D.社会性质

15、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

16、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A.质量B.可能规模C.规模D.速度

17、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D.信息革命之后

18、(多选)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B.同伴群体的影响C.师生的交互作用

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E.社区的影响

19、(多选)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20、(多选)校园文化可以细分成()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制度文化C.学生文化D.学校精神文化

E.传统文化

2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2、当代美国生物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A.个体本能B.外在环境C.机体成熟D.基因复制

23、“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

24、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是()

A.关键期B.机能期C.发展期D.差异期

25、因材施教的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

26、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

2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28、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A.杜威B.卢梭C.洛克D.赫尔巴特

29、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

3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美育B.体育C.智育D.德育

3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32、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

3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葵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34、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的机构是()

A.清王朝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C.中华民国南京政府D.新中国政务院

35、我国颁布施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A.1902年B.1903年C.1912年D.1922年

3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在()颁布的。

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

37、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精神性B.示范性C.主观能动性D.复杂性

38、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

39、“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

4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合理化B.示范化C.多样化D.个别化

41、孟子说“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

A.道德素养B.专业知识C.教学技能D.教育机智

42、杜威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结构是()。

A.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

B.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C.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

D.个别解释—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

43、结构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44、注重发展学生知识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45、初中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46、课程计划的中心是()

A.进行课时分配B.设置教学科目C.安排教学顺序D.做出学年编制

4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思想改革

48、(多选)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克伯屈E.瓦根舍因

49、(多选)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潜在课程D.融合课程E.广域课程

50、(多选)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实际性E.操作性

51、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

52、(多选)课程计划主要由()组成。

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E.学周安排

53、把两个及其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

5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

5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D.运用知识

56、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

()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生产经验D.生活经验

57、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学不躐等”,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

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58、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

A.中心环节B.起始环节C.终止环节D.一般环节

59、《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60、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

61、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6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63、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克伯屈D.狄尔泰

64、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

65、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66、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概括教材D.理解教材

67、()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68、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69、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7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

71、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72、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可夫

73、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D.班主任工作

74、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实验法

75、班主任以教育为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

76、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教师D.班委会

77、中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B.班会活动C.建立学生档案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78、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针对性和()

A.自主性B.开放性C.时效性D.教育性

参考答案:

1—5CDCCB

6—10C[ABCD][BCD][ABCDE][AD]

11—15[ABD]ABBD

16—20BA[ABCDE][AC][ABD]

21—25ADBAC

26—30BBBAD

31—35BCABD

36—40DBADC

41—45CBCBC

46—50BC[ABE][BDE][ABCE]

51—55[ACD][ABCDE]DDC

56—60BCABC

61—65DACDB

66—70DBDDD

71—75DAAAD

76—78B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