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544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2016.4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坊间(fāng)      苔藓(xiǎn)   黑黢黢(qū)      令人发指(fā)

B.涮洗(shuàn)   叨扰(dāo)     抹桌子(mā)      席不暇暖(xiá)

C.契合(qì)      挫折(cuò)    牛皮癣(xuǎn)    渐臻佳境(zhēn)

D.谂知(rěn)     窨井(yìn)     歼击机(jiān)    大谬不然(mi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同时代的熨斗尽管造型多样,用途迥异,但无一例外的黝黑、沉实,仿佛被它熨平的,不光是峨冠博带,还有隐藏在时间缝隙里的各种褶绉。

B.持续5年的战乱使叙利亚社会陷入瘫痪状态。

物资匮乏导致物价飙升,儿童健康状况堪忧,绝迹多年的小儿麻痹症也在叙利亚重新出现。

C.针对多地出现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事件,浙江决定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铁腕治水攻艰战,奏响“五水共治”三部曲。

D.因长期形单形只,再加上一直生活在由偏执、暴戾的师父和“长舌如剑”的师姐构成的双重精神枷锁环境下,周芷若形成了隐忍妥胁的生存能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思浩,因为一幅“拾荒老人酷爱上图书馆”的照片而走红网络,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位简朴的老人,几十年中一直坚持利用拾荒所得资助贫困学生。

B.美国五角大楼一直在担心,一旦在北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方发生战争,美国和北约部队将很快被该地区部署的、规模大得多的俄罗斯部队所打败。

C.在这冰封千里的冬季,中国的楼市却呈现一派春意阑珊的景象,尤其是上海、深圳,房价涨幅像火箭发射直窜云霄,让不少人离买房的梦想越来越远。

D.一个成熟的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会关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问题,如果遇到问题,不去解决配置问题而求之于道德,无异于缘木求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表示,在吉布提建立军事设施将更好地完成中国军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和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航行经商的中国人的权益。

B.杭州市出台《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激励领导干部积极融入改革创新大潮,为“狮子型”干部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

C.引力波之所以引起科学界乃至普通民众的关注,是因为这个开天辟地式的科学发现,将来谁都无法预料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D.国际足联新主席凡蒂诺能否驾驭好国际足联这艘大船,使它平稳健康地向前航行,不仅取决于他个人的能力和魅力,还在于他能否团结全世界的足球人。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含笑花”真的和它的名字相像,它是含苞时最香,花瓣一张开,香气就散走了。

            ,          ,          ,          ,          ,          。

①不像圆仔花那样开怀大笑          ②含笑花的花期很长,从春天可以开到秋天

③如果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含笑花      ④含笑花因此是少女的笑,含着喜悦与羞怯的笑

⑤也不像圣诞红那样肆无忌惮的笑⑥整年,屋里屋外都有了笑意

A.①⑤④②③⑥     B.④①⑤②③⑥    C.②③⑥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①⑤

6.根据图表,补充完整句中划线处的内容(表述中不能出现数字,每个空格不超过30个字)。

(4分)

上海交通大学钟教授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做“关注环保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的课题。

最近,他们公布了最新调查发现:

“调查前,  ①    ,但此次调查后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②    ,可见  ③    。

7.《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组正在你所在的地方向大众征求推荐传统美食,请你推荐一种美食(如温州鱼丸、温州馄饨……),并仿照示例写一段50字以内的推荐辞。

(5分)

    示例:

    我推荐:

梯坎豆花

    推荐词:

梯坎豆花嫩滑爽口且又麻而不辣。

吃的不仅是豆花的嫩滑和麻劲,吃的更是川渝人的朴实和豪爽。

    我推荐:

         

    推荐词:

                                                            

 

50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上工治未病防癌于未然

徐光炜

(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癌症发病及死亡率日渐增加,尤其是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肺癌、乳腺癌、结肠癌更是急速增长。

那么,如何开展癌症防控,才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呢?

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病有一漫长的过程,从疾变到原位癌以致发展到有转移能力的浸润性癌,直至致死,约有20年的时间。

这一漫长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来预防和早发现它。

所谓,“上工治未病”,我们应防癌于未然,才能阻断癌症的发生、发展,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健康人群是最大的群体,因此,在群体中推行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癌症的发生是重点,针对上述三大发病率急速上升的癌症,人人都应自觉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等等。

同时,要杜绝不良生活行为。

例如,青少年不吸第一支烟,吸烟者积极戒烟,避免二手烟;不长期熬夜;不酗酒,不长期过量食用烧烤食品、强刺激食品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促进是防控疾病事半功倍的最基本措施,不仅有利于癌症预防,也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但就降低癌症死亡率而言,却颇难在短期内见效。

试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开始大力开展控烟活动,但直到90年代,肺癌发病率才继死亡率之后开始逐渐下降。

其他常见的结肠癌及乳腺癌也均随着筛查工作的持久开展,先是死亡率出现下降,若干年通常是10年以后,发病率才开始下降。

西方国家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后,随着这些癌症死亡率的下降,发病率也出现下降之势。

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3)研究证实,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这三大常见癌症均可以通过筛查被早期检出而加以治愈。

采用乳腺钼靶x线摄片筛查乳腺癌在西方国家已开展了近30年,虽在此期间存在诸多非议,但在2014年国际乳腺癌会议上,专家们还是一致肯定了其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事实,故宜继续开展。

当然,对筛检采用的方法或选择对象,专家认为需不断加以改进及提高。

结肠癌的筛检方法也比较成熟,不但可凭借结肠镜检出早期结肠癌加以治愈,还可将有潜在癌变危险的肠道息肉予以切除,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近年来,相关研究报告证实,使用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检出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治愈率可达到95%。

西方国家已制订了以烟民为主要对象的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规范,这种筛查正在逐步完善及推广。

通常国外将吸烟每年多于30包、年龄55岁以上、戒烟不到15年的人定义为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高危人群。

相信国内符合此标准甚至超过此标准者大有人在。

考虑到我国有逾3亿烟民,其中又不乏烟龄较长、开始吸烟年龄较小的“老烟民”,这些高危人群更应重点筛查,如此,才能降低我国肺部死亡率。

(选自《大众医学》2016年第2期,有删节)

8.下列对文中“治未病”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治未病”主要是指治疗包括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在内的癌症,并不针对其他疾病。

B.只要我们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杜绝不良生活行为,“治未病”就能够成为现实。

C.“治未病”重要对象应该指向健康群体,这样,才能使“治未病”措施惠及更多人。

D.“治未病”之所以为“上工”,是因为癌症目前还是不治之症,一旦患癌就难能康复。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是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日渐上升的重要原因。

B.癌症死亡率先于发病率下降,说明相比预防癌症,当下科技对治愈癌症更有成效。

C.准确定位筛查对象、不断改进筛检方法,对早期发现乳腺癌进而治愈意义重大。

D.国外多通过单位时间吸烟数量、烟民年龄、戒烟年限等指标确定肺癌筛查对象。

10.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提出“防癌于未然”观点的依据。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大雪纷飞的日子

阿成

    

(1)今年是黑龙江近二十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大雪一场连着一场。

就是这样一个酷寒的天气,就是这般浑厚无涯的大雪,朋友打来电话,乐滋滋地说,我请你到乡下吃杀猪菜。

    

(2)杀猪菜是黑龙江人的最爱,尤其是前辈者,对杀猪菜始终情有独钟,以至衍成了一折别样的梦想、另类的狂欢。

当然,吃杀猪菜,普天之下,最佳的舞台是在乡下,倘若乡里有人家杀年猪,那便是乡党的盛大节日了,所有的人都会应邀到杀猪人家大啖一番。

场面之火爆,气氛之热烈,香气之浓郁,天公亦动容也。

    (3)这天一大清早,朋友就开着他的吉普车来了,车窗上布满冷霜。

我虽穿两层羽绒服,却仍觉冷飕飕的。

雪路上的车一律甲壳虫般地爬着……车子终于爬出了城,驶上二级公路。

这蜿蜒的路面上全是厚厚的冰,厚厚的雪,我亲眼所见,前方一辆超长的大货车上坡时,在冰雪路上痛苦地拧来拧去,艰难爬行,颇有命悬一线的样子。

朋友并不认路,导航仪上也找不到那个乡名。

不过,吉人天相,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道上拐进去之后,一问路,居然蒙对了。

这就好,这就好。

此刻已进入丘陵地带,道可道,非常道也。

俨然爬山,一如越野的竞赛,左拐即右拐,右拐遂左拐,两边的雪色农舍也随着丘陵起起伏伏,如在雪海中航行一般。

    (4)终于到了“八拜”乡,接着,吉普车拐进一条更窄且倾斜着的雪路。

风起雪扬,顿时一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感觉袭上心头。

    (5)我们去的那家院子很大,有两只凶恶的大狗见了吉普车便狂吠。

我们将车停在院子一隅。

一下车,冲入眼帘的便是那口垒在院子当中的大铁锅,野灶由陋坯垒成,大锅悍然屹立其上,锅底下几根粗大的糙柴烧得正好,风吹火势,呼呼兮,捧锅而燃。

锅里面正嘟嘟地炖着满满的酸菜五花肉、狰狞棒骨和紫色血肠,热气腾腾,傲然兮不可一世。

娘亲哪,这纯粹的土法烹饪真是久违啦!

    (6)几位被让到座里。

而今的农村乡宅真的是好多了,虽然横看竖看,依然是乡下的风情,但城里人有的家电之类也一应俱全。

入乡随俗,几位脱鞋上炕。

东北的火炕就是好啊,热热乎乎,顿时城里人的矜持与警惕一扫而光了。

人只有半卧在火炕上才知道此时此刻您是多么的需要火炕啊!

    (7)原以为就我们几个来吃杀猪菜,看到好几间屋子里都摆了桌子。

才知道杀猪人家请了不少客人,我们不过是一桌中的半桌而已。

抽烟抽烟,拱手拱手,喝茶喝茶,谢了谢了。

跟着,各式杀猪菜就上来了。

屈身一看,有喝白酒的护心肉、拼酒的拆骨肉、款客的“五花三层”、牛哄哄的大骨头棒、奸诈可爱的肥肠、干腻奇香的手掰肝儿,以及传统的酸菜粉条炖冻豆腐,满满一大桌子上就一个素菜一一拍黄瓜。

女主人说,啤酒怕喝着凉,俺事先倒放在了火炕上一溜,热乎热乎再喝,好。

随便一款放到口中一嚼,哥,真香啊!

    (8)几位正吃在兴头上,突然又拥进来一伙人,七长八短,或肥或瘦,个个的身上都喷着雪地的寒气。

再加一桌!

看官,您可记得春运时候的火车吗?

拥挤之状就是如此。

虽然彼此并不认识,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坐下坐下,满上满上,不及款叙,开造!

呱叽山响,酒声吱吱。

虽然说现代人的保健意识强了,可是身临其境,无法自拔。

便自我安慰说,没事儿,就一顿。

    (9)吃足了,便起身先撤了。

这一撤,屋子里的后来者顿时解放般地宽松起来。

来到屋外,见院子里人来人往,零下三十摄氏度严寒下,竟有穿短袖的小伙子大摇大摆地去院角处的厕所方便。

但车子往外出就困难了,后来的车子已把我们堵在里面。

于是,两个只穿着单衬衫的小伙子开始指挥调度。

我不禁感慨起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啊!

    (10)临走时,杀猪人家让我们捎上一个亲属家的小孩。

行驶的车上,我问他,小朋友,你怎么走了哇?

他说,我以为有意思,其实没意思。

然后他又问我,叔,你认为有意思吗?

我说,太有意思了。

他说,哦。

(选自《2013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有删改)

11.概括“我”认为“太有意思”的内容。

(4分)

                                                                                

12.简要分析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13.有人认为题目改作“杀猪菜”更恰当,你怎么看?

为什么?

(4分)

                                                                                

14.简述结尾处设置“与小孩对话”这一情节的妙处。

(4分)

                                                                                

15.论者多以“新奇”评价阿成的语言,从文中选择至少一处语句作赏析。

(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祭梁夫山①先生文

[明]程学博

    万历己卯秋,永丰梁夫山先生以讲学被毒死②。

癸未冬,门人胡时和始得请收其遗骸,袝莽于后台程公之墓,从先生遗言也。

友人程学博为文以哭之,曰:

呜呼伤哉!

予以何颜哭先生耶?

嗟予不力,既不能脱先生于毒手,而视先生冤以死;死又不能为先生白其冤状,而即礼收遗骸,而冤状犹然未白,草草焉不能为先生成礼以葬,呜呼伤哉!

予以何颜哭先生耶?

先生之死也以讲学。

先生之学,先生所自信,而世所共嫉。

世之人不喜讲学,亦未必不知学。

而先生之学,天下后世有定论在焉,予又乌能喋喋于先生之学,以与世之人辩哉?

予独谓先生之为人,其纯然一念,昭昭然若揭日月以行,可以贯金石,可以质鬼神,可以考往古,可以俟来今。

平生精力,自少壮以及老死,自家居以至四方,无一日不在讲学,无一事不在讲学,自讲学而外,举凡世之所谓身家儿女,一切世情俗态,曾无纤毫微眇足以罣③先生之口而入先生之心。

嗟夫此无论其学何如也即其为人岂肯躁妄其心志冥焉为狂诞者哉岂肯卤莽其趋向悍然任独往者哉?

世之人不喜讲学者,即不讲学已尔,未必无人心在也,胡为而嫉先生若是也!

嫉之亦已甚矣,胡为而辱先生以死而又若是之惨也!

呜呼伤哉!

然先生死则死尔,彼死先生者竟何如?

先生虽赍志以死,其炯炯在乾坤,其肫肫④在朋友,其讲学遗言在方册,其学之真是在天下后世之定论,彼死先生者,能以其妾妇之威,电光石火之气焰,死先生血肉之躯于一时。

而其所不能死者,直将与天壤上下,相为无穷。

是先生一死而先生之事毕矣,先生何恨?

予之与先生散而聚,聚而散者垂二十年。

先生虽不谆谆语予以学,而其箴规磨订之义不少假借,亦莫非学。

予虽未从先生周游讲学,而其不敢媕婀⑤取容,以求无愧于立身行己者,亦莫非讲先生之学。

奈之何予抱直道以归,归无何,而遽见先生遭兹毒手以死,而又莫能白先生冤,收先生骸,而葬先生以礼也!

呜呼伤哉!

感今追昔,能不刺心?

予诚无颜以哭先生矣。

先生有灵,庶其鉴之。

万历甲申季春,云南副使孝昌程学博顿首泣言。

    【注】①梁人山:

名汝元,号夫山,后改称何心隐,明代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一生从事讲学,批评时政,为严嵩等不容,被杖杀狱中。

②毒死:

被毒打而死。

③罣:

同“挂”。

④肫肫(zhūn):

同“忳忳”,诚恳直挚的样子。

⑤媕婀:

随声附和,没有主见。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冤状犹然未白            白:

昭雪

 B.先生虽赍志以死           赍志:

怀抱志向

 C.先生何恨                   恨:

痛恨

 D.而其箴规磨订之义不少假借   假借:

借助,指得益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既不能脱先生于毒手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①先生之死也以讲学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①予之与先生散而聚    ②但闻人马之行声

 D.①庶其鉴之            ②吾其还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没有涉及死者生平琐事,而是围绕讲学这一核心,反复申述梁夫山抱直道讲学而死,控诉了当权者迫害抱不同见解的读书人的行径。

 B.这篇祭文高度评价了梁夫山高深的学问,赞颂了他光明磊落的胸怀和与天地同在的精神,足见作者与梁夫山友情甚笃,相知甚深。

 C.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全文自始至终贯穿自惭、自愧和自责之意,于叙事中抒发思恩怀念之情,于议论中饱含无力回天的无奈。

 D.本文采用散文的句式,又吸取骈文所长,运用排比、对偶,音调铿锵,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读来仿佛可见作者声泪俱下的哀容。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嗟夫此无论其学何如也即其为人岂肯躁妄其心志冥焉为狂诞者哉岂肯卤莽其趋向悍然任独往者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予又乌能喋喋于先生之学,以与世之人辩哉?

(4分)

                                                                                

②然先生死则死尔,彼死先生者竟何如?

(3分)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21-22题。

(7分)

双调·折桂令

九日①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②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③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口: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强整:

勉强整理。

③翠袖:

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21.简析“倦客思家”的原因.(3分)

                                                                                

22.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4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3-24题。

(5分)

材料一:

    故子墨子曰: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

“……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子·节用》)

材料二:

    足国之道:

节用裕民,而善臧①其余。

节用以礼,裕民以政。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掩②。

(《荀子·富国》)

      【注】①臧:

藏。

②掩:

一致。

23.两则材料中荀子和墨子的“节用”思想有什么差异?

(2分)

                                                                                

24.对于荀子和墨子这种思想的差异,你怎么看待?

(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             ,             。

”(《渔父》)

  

(2)          ,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璧赋》)

  (3)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4》元嘉草草          ,            。

(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

(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科技让人类变得“强大而自信”;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又似乎变得“渺小而无助”。

对此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

[注意]①明确观点,自拟题目。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4

1.C(A.发fà;B.叨tāo;D.谂shěn)

2.B(A.褶绉—褶皱;C.攻艰—攻坚;D.妥胁—妥协)

3.C(A.简朴:

简单朴素。

B.一旦:

假设有一天。

C.春意阑珊:

指春天的景象衰败凋残,指春天将尽。

句中当用“春意盎然”。

D.缘木求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4.D(A.成分残缺,“在亚丁湾前”应加上“保障”。

B.搭配不当,“解开……政策”搭配不当,把“政策”改为“绳索”,或把“解开”改为“取消”。

C.语序不对,“将来”放到“我们”的后面。

5.B

6.①我们预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会更加关注环保/②经济落后和发达地区对环保的关注度几乎没有区别/③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度与所在地的经济是否发达并没有关系

评分标准:

共4分。

①②处各1分,要分别扣住图一图二进行表述,要用第一人称。

③处2分,要紧扣经济发达与环境保护关注度的关系下结论。

所有答案意思相近即可,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7.示例:

我推荐:

温州鱼丸

推荐词:

温州鱼丸嚼劲十足且又鲜而不腥。

吃的不仅是鱼丸的嚼劲和鲜味,吃的更是温州人的坚韧和活力。

评分标准:

共5分。

结构相似1分;能从美食的配料、色、味和口感等不同角度写出美食的两个特色2分(一个特色1分);能体现与特色相契合的文化特色(人文精神)1分;语句表达前后呼应、通顺1分。

8.C(A.“治未病”不是指“治疗”,而是“预防、阻断”;B.“良好习惯”等是“治未病”重要措施,但并非“只要……就……”;C.从第二段第一句可得,从全文看,“治未病”虽然还应包括医学筛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