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8731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二化学 模块综合素能检测.docx

必修二化学模块综合素能检测

必修二化学模块综合素能检测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

C.更新采煤、采油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

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解析】 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积极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型能源,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都是“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但更新技术,提高煤和石油的产量,会加快地球资源的消耗。

【答案】 C

2.

U和

U是铀的两种主要的同位素。

U是制造原子弹和核反应堆的主要原料,曾经人们觉得

U没有什么作用,于是就把它叫作贫铀。

后来,美国人利用

U制造了贫铀弹,它具有很强的穿甲能力。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U与

U互为同位素

D.

U与

U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 

U的中子数为235-92=143,其核外电子数为92,故A、B错误;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U和

U应互为同位素。

【答案】 C

3.将下列各种液体(己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水层几乎无色的是(  )

A.氯水       B.己烯

C.苯D.碘化钾溶液

【解析】 B、D两选项均能与溴水反应:

C6H12(己烯)+Br2―→C6H12Br2、Br2+2I-===I2+2Br-不符合题意。

A选项与溴水混合,不会出现褪色现象。

使水层无色有两种情况:

一是与Br2发生化学反应;二是苯等有机溶剂将溴水中的溴萃取。

此题条件是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有分层现象,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4.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D.重水的化学式为

H2O(或D2O)

【解析】 A项,NaCl的电子式为

;B项,Mg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项,HCl为共价化合物,其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

【答案】 D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图中阴影部分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元素为第一周期元素

B.PH3的稳定性比H2S强

C.该纵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均为H3RO4

D.H3AsO4的酸性比H3PO4弱

【解析】 N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A项错误;P的非金属性比S弱,所以稳定性PH3

【答案】 D

6.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解析】 结合题目描述,W、X、Y、Z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W

X

Y

Z

可知W位于第二周期,X、Y、Z位于第三周期,结合位置关系知:

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项正确;W与X形成的化合物如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N、O、F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均比各自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高,但若W为C,则Z为Si,CH4分子间不存在氢键,由于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SiH4,故CH4沸点较低,C项错误;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可能形成Mg3N2或Al2O3,D项错误。

【答案】 A

7.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

B.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C.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不必处理

【解析】 铝、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镁为正极,铝为负极,电子从铝极导出经电路流向镁极,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D

8.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对上述正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热:

过程Ⅰ>过程Ⅱ

B.反应速率:

过程Ⅱ=过程Ⅰ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过程Ⅰ使用了催化剂

【解析】 从图象可以分析,过程Ⅰ与过程Ⅱ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均相等,故过程I与过程Ⅱ的反应热相同;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于过程Ⅰ所需要的能量大于过程Ⅱ,所以说明过程Ⅱ使用了催化剂,过程Ⅱ的反应速率比过程Ⅰ快。

【答案】 C

9.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194B.391

C.516D.658

【解析】 利用图示可知肼和氧气变成原子时断键需要的能量为2752kJ-534kJ=2218kJ。

肼和氧气断键变为原子时要断裂1个N—N,4个N—H,1个O===O键,所以1×154+4×(N—H键能)+1×500=2218,解得断裂1molN—H键所需能量为391kJ。

【答案】 B

10.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g)+3C(g)在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A

vA=2mol/(L·min)

vB=2mol/(L·min)

B

vA=2mol/(L·min)

vC=2mol/(L·min)

C

vA=1mol/(L·min)

vB=2mol/(L·min)

D

vA=1mol/(L·min)

vC=1.5mol/(L·min)

【解析】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通过化学方程中的化学计量数进行变换比较,A项,VA=2mol/(L·min),则VB=1mol/(L·min);B项VA=2mol/(L·min),VC=3mol/(L·min);C项,VA=1mol/(L·min),VB=0.5mol/(L·min)。

【答案】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解析】 A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错;B项,蛋白质是氨基酸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项正确;C项,羊毛属蛋白质,为含氮化合物。

合成纤维除含C、H、O元素外,有的还含有其他元素,如腈纶含N元素、氯纶含Cl元素等,它们完全燃烧时不都只生成CO2和H2O,C项错;D项,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大于胶体,大于10-7m(即大于100nm),D项错。

【答案】 B

1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B.戊醇

C.戊烯D.乙酸乙酯

【解析】 A.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和(CH3)4C。

B.戊醇可看作C5H11—OH,而戊基(—C5H11)有8种结构,则戊醇也有8种结构,属于醚的还有6种。

C.戊烯的分子式为C5H10,属于烯烃类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CH2===CHCH2CH2CH3、

CH3CH===CHCH2CH3、CH2===C(CH3)CH2CH3、

CH2===CHCH(CH3)2、

,属于环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其同分异构体有6种:

HCOOCH2CH2CH3、HCOOCH(CH3)2、

CH3COOCH2CH3、CH3CH2COOCH3、

CH3CH2CH2COOH、(CH3)2CHCOOH。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0分)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

(2)已知阴离子aX2-和阳离子b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a、b、n之间的关系为a=________。

(3)比较下列大小(填“>”或“<”)

A.原子半径:

Cl________Na; B.酸性:

H2CO3________H2SiO3。

(4)某元素R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量为20/27,已知该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则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解析】 

(2)中,两种离子aX2-和b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说明有下式成立:

a+2=b-n,a=b-n-2。

(4)中,由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RH3,可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

在氧化物中含氧量为20/27,可求出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进而确定该元素为氮。

【答案】 

(1)18O 

(2)b-n-2 (3)< > (4)氮

14.(16分)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N2+3H22NH3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

已知形成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放出的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946kJ。

则:

(1)若1mol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kJ。

(2)如果将1molN2和3molH2混合,使充分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上述数值,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经过10min后,生成10mol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mol/(L·min)。

(4)一定条件下,当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N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d.N2和H2的浓度相等

e.N2、H2和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f.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5)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判断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H2+N2===2NH3,如果1molN2完全反应必有3molH2反应,生成2molNH3。

拆开3molH—H键和1molNN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46kJ=2254kJ,但是生成2molNH3即生成6molN—H键可放出热量391kJ×6=2346kJ,总的结果是放出热量2346kJ-2254kJ=92kJ。

(2)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反应,因此放出的能量总是小于上述数值。

(3)△c(NH3)=10mol÷2L=5mol/L,v(NH3)=5mol/L÷10min=0.5mol/(L·min),所以v(N2)=0.25mol/(L·min)。

(5)根据题意“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可知该反应的速率受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影响。

【答案】 

(1)放出 92

(2)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反应,因此放出的能量总是小于92kJ

(3)0.25

(4)a、c、f

(5)温度 压强 催化剂

15.(14分)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

在如图所示变化中,中间产物C跟葡萄糖一样也能跟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产生红色沉淀,E有香味,F是高分子化合物(反应条件未写出)。

已知2CH3CHO+O2

2CH3COOH

(1)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用写反应条件)。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气态烃A完全燃烧后n(CO2)∶n(H2O)=1∶1,则分子中N(C)∶N(H)=1∶2,且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故A只能为C2H4。

C跟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产生红色沉淀,可知C为CH3CHO,则CH3CHO还原为B:

C2H5OH;CH3CHO氧化为D:

CH3COOH;C2H5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E:

CH3COOC2H5;C2H4加聚为CH2—CH2。

【答案】 

(1)CH2===CH2+H2O―→CH3CH2OH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nCH2===CH2

CH2—CH2

(2)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酯化反应 加聚反应

16.(12分)【实验目的】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电池装置。

【实验用品】电极:

镁条、铜片、铁片等。

【电解质】果汁(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等)。

【其他】导线、金属夹、发光二极管、500mL烧杯。

【实验方案】①Cu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橙汁;

②CuFe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苹果汁;

③Fe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柠檬汁。

【实验操作】用导线分别将三种方案中的金属片连接到金属夹上,分别将金属片两两插入到盛有果汁的三个500mL的烧杯中,将发光二极管两端分别接在三种方案中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夹上。

观察现象,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三种方案中发光二极管均发光。

【实验结论】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回答问题:

(1)连接装置时活泼金属接二极管的________极上,较不活泼金属接二极管的________极上。

(2)在方案①②中铜作电极情况:

________________。

(3)在方案①③中镁作电极情况:

________________。

(4)在方案②③中铁作电极情况:

________________。

(5)在方案③中负极反应为__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总电池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连接二极管的正极)。

因金属活动性:

Mg>Fe>Cu,故方案①②中Cu均作正极,①③中Mg均作负极,方案②中铁作负极,方案③中铁作正极。

在方案③中负极反应为Mg-2e-===Mg2+,正极反应为2H++2e-===H2↑,总电池反应方程式为Mg+2H+===Mg2++H2↑。

【答案】 

(1)负 正

(2)Cu均作正极

(3)镁均作负极

(4)方案②中铁作负极,方案③中铁作正极

(5)Mg-2e-===Mg2+ 2H++2e-===H2↑

Mg+2H+===Mg2++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